如何加强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悟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在读中感悟是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使学生初步了解,就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抓住了“读”这条主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就会由浅入深的开展,由表及里的深入,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提高。
  一、教学生会读,挤时间多读。
  要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首先要交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每次读之前都要给学生提出具体又明确的要求,如初次读课文,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能词连读”,再读时则提高要求“要读通顺,读好句逗停顿”。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读了,也能读好。而只有多读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更要挤时间让学生多读,省去啰嗦地提问与讲解,必须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在与语言文字的反复接触中明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如:学习《诚实的孩子》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可用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读即“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二、让全体学生参与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只有学生参与了读,而且乐于参与,才会有良好的效果。读书亦是如此。在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短暂的,一味地让个别学生表演读是不可取的,因为忽视了课堂的主体——所有的学生,为了不让孩子成为课堂上沉默的观众,我们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创设更多的机会给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读,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读,因此可采用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读、放声尽情读以及边演边读等。
  学生会读了,敢读了,才能在读中有所感悟,以读见悟,也就自然产生了学习读书的兴趣。
  读中感悟的学法,悟中思疑,品评欣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提高学生朗读和评析的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以及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感知和领悟。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以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其基本特征。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学法指导。
  1. 导悟学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从小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号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自己悟出方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自学为主,读练为主,让学生在多次感性认识和反复实践中去领悟,在理解字词段篇和学习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探索,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如:一年级教材中《小山村》一课,我在读中引导学生悟出方法,并运用方法进行自学。(1)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弄懂文字内容,摸清文章思路,再设问:“文中都介绍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2)引导学生理解“小山村的山坡上什么样?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自己读、指名读、范读、师生对赌等方式体会小山村的美。(3)回顾前面的学习过程,自己悟出方法。(4)运用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三段,采用小组议、小组互读的方法学习。这样,在自学中以读为基础,在读书中学会读书,理解语言,掌握方法,形成能力,而且能更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2. 悟中思疑。
  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在阅读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的习惯。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意识是产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所以要鼓励小学生敢问、善问、会问。但是质疑一定要在读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充分地读和感悟,就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一年级《我坐上飞船》一颗,我设计了三次质疑:一是在初读后,学生对文字有了大致了解后质疑:二是在精读第二、三自然段质疑,有的学生问:“什么是岛屿?”也有的学生问:“前面用有······有·······,最后为什么用还有·······呢?”学生边度边思,学会了读懂文章的方法。三是在全文学完后再质疑,“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整节课以学生的疑问为主线进行教学,以学生的思考为核心,充分肯定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种自主探索跑求知的环境,引导这学生沿着积极的思维方向,生动活泼主动地在读中获取知识,掌握规律,而每次质疑都离不开不同层次地读,养成了边读边思边问的习惯,及发展了思维,有发展了语言。
  3. 品评欣赏
  每个孩子都有被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
  宽容和鼓励能使低年级的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在读懂课文后,我经常要求虚岁分小组进行频度,挑出你喜欢的段落,把你体会到的读给小组同学听。这样“在存在认知中知觉对象被全部地充分地注意到”,使所有学生都有被别人注意的机会,都有发表主见的时间。学生读后还要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读?”提倡学生表达自己独特、新颖的想法,没有统一的答案,允许学生因个体理解人事室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表达,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多角度的各种解释,从而全面锻炼了学生朗读、分析、表达的能力。
  例如:《诚实的孩子》一课,学生在分小组品读“列宁:‘不是我。’”这句话时,有的学生堵得很平淡,读后小组的其他成员立即开始评议,有的学生说这样读不好,列宁把花瓶打碎了心里十分害怕,应该把特别害怕的心情读出来;也有的学生读“不是我。”声音特别大,学生评议时说这样读不行,因为列宁怕姑妈责怪他,所以说的声音不会很大,应该声音很小······可见,学是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评析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通过让学生自己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说话论理的水平。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要表达自己的一件和感情,解疑或得他人的了解,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得到他人的了解和同情,或是说服别人的一件,建立自己的主张,在现代生活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上,就要培养这种能力,只要教师多给学生自己去读、去说、去评议的机会,启迪学生的思维,就一定能发掘出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阅读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读带讲,以读促讲,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逐步提高。树苗要伸出头来呼吸自由的空气,感受自由的阳光,才能活,才能成,才能端正。我们的学生就如同树苗,而语文教学的读中感悟就如同空气,如同阳光,如果我们每堂课都坚持边读边感悟,边读边思考,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逐渐提高。
其他文献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把师生关系恢复到“人的关系”上来,建立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是教会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的关键。新版历史教材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注重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可视性。同时新教材也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加大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实现由单纯的知识传导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领者,引导学生
期刊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而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起始阶段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那么我们该如何调动学生学
期刊
内容摘要】  一、创设意境,激发求知欲;  二、采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组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四、大胆交流,均衡提高;  五、提高语言能力;  六、给自主空间,培养创造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育 探讨 求知欲 教学手段 应用能力  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