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1课程整合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所谓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的概念,而是国内外计算机学科教学实践应用与反思的结果。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化发展对学校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并且也成为了现代教育的热点。当前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识工具,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
1.2现代生物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是生物课程目标的基本特点。把“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基本理念,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应充分利用利用互联网等媒体资源”等建议,并且把“网络”作为生物课程资源。
1.3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特点
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的特点有:①资源的丰富化;②形式的多样化,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③活动的交互性,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器互动且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④学习的主动性,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和探究,另外还有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点。
2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2.1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促进学生生物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理想的工具。因此,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必将成为现代生物教学和改革的方向。
2.2传播理论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提供了新视角
网络时代的传播理论为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多媒体和互联网融入教学中,学生便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根据需求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正是由于信息技术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即时、多向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二者融合将有利于生物学科的教与学。
2.3思维科学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提供了理论支持
当代思维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主要有三种形式: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其学习的内在需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学习的快乐与喜悦。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采用超文本的方式组织和管理信息,让人们自由翱翔于思维的广阔天地,进行随意的跳跃。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为一体,将为生物学科教学方式的变革开辟崭新的路径。
3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3.1课程整合点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就是指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基础上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生物学科教学过程相融合,以帮助学生向本学科学习内容的纵深层次发展,甚至是跨越本学科领域的学习,实现学习的意义建构。其整合点有:
1)课堂教学。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证明,人类学习1.0%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可以看出,人类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其获得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以人机对话和视听为主要形式的多媒体教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生物课堂活动的整体组成部分,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按大纲要求改编成电子教科书,图、文、声并茂,把教师难以说清和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课外自学辅导。国际教育界流行三句话:你听来的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生物界有句行话: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都是强调课外复习和训练的重要性。课外是课内的必要补充,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复习每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网络提供的知识结构及练习来巩固,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进度,有选择地实践、探索,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生物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载体由课本转向课题,通过网络对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亲密接触,从而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教学信息反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评价要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要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生物素养。借助计算机网络,在网络环境下运用教学测评系统组题、评测,由于这一过程是智能测评,待学生作完题后,教师就可以调出试题的答案,让计算机评判结果,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答题正误的估算并找出原因。教师的教学效果即时反馈,效果十分明显。同时,它也为综合分析学生思路,推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
3.2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就是揭示内含于信息技术中的新观念并使其彰显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就是利用多媒体网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为生物教学改革提供最佳环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基本的教学模式为:
1)创设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自主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即教会学生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信息并最终完成意义建构;
3)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通过不同认识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4)效果评价。为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就感,提倡实行评价多元化。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评价成为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的方法之一。
3.3课程整合的目标
1)教学目标多样化。根据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阶梯式、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达到基础性的均衡发展和个性化的特长发展。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师生平等参与、真诚合作,体现“动中学”“议中思”“感中悟”的教学本质;潜移默化,在自悟中促动学生的心灵。在这一模式下,整个课堂,学生情绪饱满、精神愉悦、积极参与、勇于表现,课堂充满智慧的火花和创造的快乐。互动式、人性化的课堂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教学内容问题化。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3)教学手段现代化。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现代化,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让学生成为主体;
4)教学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就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或网上咨询,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现代的探究型;
5)教学活动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进行自我改造、重组、创造,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以拓宽其视野,扩充其“内存”;
6)教学结果创新化。信息技术的介入使生物课程学习的环境得到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必将形成。
4课程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定位。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习方法指导者、课程教学研究者、学生未来设计者、人际关系协调者。切忌单纯操纵机器,过多地注意鼠标和屏幕成为“计算机面孔”,以“机灌”代替“人灌”;
2)课件制作的要求。①共享性。最好设计成网络课件,以便他人通过网络便捷使用;②交互性。要人机交互,人人交互,便于在不同时空范围内进行有效学习;③重组性。要注意制作平台和操作平台的普遍性、兼容性,注意课件的开放性、可重组性,使其每一有效部分在简单修改后都可投入再使用;④实效性。要减少无关信息干扰,避免学生在相关页面间跳转而迷失方向;
3)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理论进行课程整合。要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嫁接”,做到“学教结合”,即“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网络不仅是教的工具,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4)不可忽略传统教学手段的长处。传统生物教学与现代生物教学相比,也有现代手法无可替代的优势:教师以自己的特长感染学生,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顾及教材具体内容的做法,只怕不仅不能促进课程的有效整合,还会损伤生物教学的人文化特点,败坏学习的兴致;
5)必须提高运用外语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学习外语可以改变人的思维习惯,丰富思维方式,拓展思维空间。只有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与课程的整合更有效。如熟练掌握Word操作,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通过Frontpage集成大量的学习资源,数据统计可以用Excel实现,这样,方便了资料的查找、积累与保存。同时,实施课程整合,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6)如何实现教学的情感目标。应用网络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但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知识交流、情感交流的优势,多媒体网络是不能代替的,应积极探讨网络条件下怎样达成情感教学目标;
7)切实优化评价机制。要积极探索、大力推进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改革,建立数字化档案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建立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管理性与激励性相结合这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不可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1.1课程整合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所谓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的概念,而是国内外计算机学科教学实践应用与反思的结果。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化发展对学校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并且也成为了现代教育的热点。当前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识工具,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
1.2现代生物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是生物课程目标的基本特点。把“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基本理念,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应充分利用利用互联网等媒体资源”等建议,并且把“网络”作为生物课程资源。
1.3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特点
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的特点有:①资源的丰富化;②形式的多样化,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③活动的交互性,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器互动且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④学习的主动性,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和探究,另外还有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点。
2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2.1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促进学生生物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理想的工具。因此,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必将成为现代生物教学和改革的方向。
2.2传播理论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提供了新视角
网络时代的传播理论为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多媒体和互联网融入教学中,学生便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根据需求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正是由于信息技术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即时、多向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二者融合将有利于生物学科的教与学。
2.3思维科学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提供了理论支持
当代思维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主要有三种形式: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其学习的内在需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学习的快乐与喜悦。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采用超文本的方式组织和管理信息,让人们自由翱翔于思维的广阔天地,进行随意的跳跃。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为一体,将为生物学科教学方式的变革开辟崭新的路径。
3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3.1课程整合点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就是指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基础上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生物学科教学过程相融合,以帮助学生向本学科学习内容的纵深层次发展,甚至是跨越本学科领域的学习,实现学习的意义建构。其整合点有:
1)课堂教学。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证明,人类学习1.0%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可以看出,人类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其获得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以人机对话和视听为主要形式的多媒体教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生物课堂活动的整体组成部分,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按大纲要求改编成电子教科书,图、文、声并茂,把教师难以说清和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课外自学辅导。国际教育界流行三句话:你听来的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生物界有句行话: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都是强调课外复习和训练的重要性。课外是课内的必要补充,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复习每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网络提供的知识结构及练习来巩固,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进度,有选择地实践、探索,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生物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载体由课本转向课题,通过网络对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亲密接触,从而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教学信息反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评价要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要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生物素养。借助计算机网络,在网络环境下运用教学测评系统组题、评测,由于这一过程是智能测评,待学生作完题后,教师就可以调出试题的答案,让计算机评判结果,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答题正误的估算并找出原因。教师的教学效果即时反馈,效果十分明显。同时,它也为综合分析学生思路,推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
3.2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就是揭示内含于信息技术中的新观念并使其彰显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就是利用多媒体网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为生物教学改革提供最佳环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基本的教学模式为:
1)创设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自主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即教会学生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信息并最终完成意义建构;
3)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通过不同认识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4)效果评价。为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就感,提倡实行评价多元化。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评价成为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的方法之一。
3.3课程整合的目标
1)教学目标多样化。根据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阶梯式、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达到基础性的均衡发展和个性化的特长发展。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师生平等参与、真诚合作,体现“动中学”“议中思”“感中悟”的教学本质;潜移默化,在自悟中促动学生的心灵。在这一模式下,整个课堂,学生情绪饱满、精神愉悦、积极参与、勇于表现,课堂充满智慧的火花和创造的快乐。互动式、人性化的课堂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教学内容问题化。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3)教学手段现代化。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现代化,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让学生成为主体;
4)教学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就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或网上咨询,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现代的探究型;
5)教学活动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进行自我改造、重组、创造,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以拓宽其视野,扩充其“内存”;
6)教学结果创新化。信息技术的介入使生物课程学习的环境得到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必将形成。
4课程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定位。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习方法指导者、课程教学研究者、学生未来设计者、人际关系协调者。切忌单纯操纵机器,过多地注意鼠标和屏幕成为“计算机面孔”,以“机灌”代替“人灌”;
2)课件制作的要求。①共享性。最好设计成网络课件,以便他人通过网络便捷使用;②交互性。要人机交互,人人交互,便于在不同时空范围内进行有效学习;③重组性。要注意制作平台和操作平台的普遍性、兼容性,注意课件的开放性、可重组性,使其每一有效部分在简单修改后都可投入再使用;④实效性。要减少无关信息干扰,避免学生在相关页面间跳转而迷失方向;
3)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理论进行课程整合。要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嫁接”,做到“学教结合”,即“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网络不仅是教的工具,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4)不可忽略传统教学手段的长处。传统生物教学与现代生物教学相比,也有现代手法无可替代的优势:教师以自己的特长感染学生,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顾及教材具体内容的做法,只怕不仅不能促进课程的有效整合,还会损伤生物教学的人文化特点,败坏学习的兴致;
5)必须提高运用外语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学习外语可以改变人的思维习惯,丰富思维方式,拓展思维空间。只有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与课程的整合更有效。如熟练掌握Word操作,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通过Frontpage集成大量的学习资源,数据统计可以用Excel实现,这样,方便了资料的查找、积累与保存。同时,实施课程整合,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6)如何实现教学的情感目标。应用网络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但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知识交流、情感交流的优势,多媒体网络是不能代替的,应积极探讨网络条件下怎样达成情感教学目标;
7)切实优化评价机制。要积极探索、大力推进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改革,建立数字化档案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建立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管理性与激励性相结合这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不可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