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司法制度与体系思辨性解读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法律以儒家传统思想为建构基础,把刑法作为法律建构的重点,其他法律是作为辅助作用存在的。这种封建的法律体系在中国沿用了很长的时间,对中国近代法律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中国近代法律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悲剧性,它是坚船利炮下的产物,可以说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产生的,它并没有延续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轨迹。由于19世纪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与世界产生了不曾有过的联系,这种联系完全改变了中国近代法律的发展方向,但却为近代法律的研究客观上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司法制度一直是法学界研究的重点,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的研究多集中在司法制度的静态形态,对司法制度的相关分支的研究并没有太多涉猎。当然,随着法学界对近代司法制度研究的关注,司法制度的研究逐渐延伸到其相关分支当中来。正是这一改变,使得近代司法制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研究又为现代法律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且,追溯司法制度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知道,民国司法制度研究从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民国司法志》(王楫宝,商务印书馆,2013)就是很好的一本论述民国司法制度的著作。该著全面介绍与解析了民国时期司法改革,呈现了民国司法制度的变迁以及属于民国时期的司法制度特色,对司法组织、法典、法权以及法官等内容也作了详细地介绍,作者在文中充分肯定了这一时期司法制度改革的成果。民国时期是中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司法制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又由于司法制度自身也有很多的不足,因此该时期的司法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细读《民国司法志》全书后掩卷而思,笔者对书中所呈现的民国司法制度有了自己的理解。本书先是简要介绍了一下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揭示了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社会、经济与文明基础。尤其重点揭示了中国古代司法的一大弊端——司法权与行政权全为一人所有!一般人认为,由地方组织的行政权所有人去掌管司法是荒谬的,这种做法有蔑视司法的嫌疑。王楫宝先生却认为,这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且与立法的用意并不违背,而且可能是其他人并未弄清楚官吏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实际比重。中国古代的官吏职责范围非常广,最重要的便是要对犯罪案件进行亲自审理,对于那些刑事案件,官吏还需要对破案时间有所限制。相比治理范围之下的教育、社会救济等民生问题则由民间团体组织去办理,官吏还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案件的告破与审理上。因此,作者才认为,中国古代的官吏其实是司法权重于行政权。政法合一在中国司法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在清末司法改革试图废除这种形式,但客观上它在基层社会中依然有一定的作用,因而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直到抗战期间才得以废除。政法合一形式的废除为中国近代法制建设扫除了一大障碍。
  民国时期是民法法典化的重要时期,民国政府在借鉴其他国家法典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民法法典,该法典不仅体现了当时制定者的法律思想,为当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还对后来中国民法法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作者详细论述了这一时期中国民法法典的建构基础、建构风格以及立法精神,揭示了民国民法体系的规范性。民国时期的刑法法典在内容上废除了与民国民主宪政体制不符的一些前清刑律,創制了一些新的、更加符合时代特征与国体的刑律。作者认为,民国时期的司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其付诸实践的艰难程度却很大,这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的中国处于非正常时期,国家状态极不稳定,即使再优良的制度也很难得到推行。该时期的民法与刑法法典就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大部分时间都被束之高阁,在实践中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民国时期的司法制度改革中还提出了人才建设的理念,并且将这种理念用实际行动推行开来。作者发现,民国时期的司法人才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实施。首先,政府沿用了古代以来的律法考试制度。考试制度对优秀司法人员的选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开办了法官训练机关——司法讲习所。司法讲习所的建立一方面使司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得到了复习与巩固;另一方面,为国民政府进一步甄选优秀的司法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再者,民国政府意识到储备后备法律人才的重要性,因此还开办了法官学校。虽然法官学校在这一特殊时期反复开设又关闭,也由于学校泛滥而质量不能保证,最后导致法学人才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法学教育的前进步伐。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的培养法律人才、建立法治国家的法律理念是值得称赞,法官学校的建立为法律人才储备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使得法学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后,建立法官训练制度,推行检察官学习规划。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习与训练有利于提升法官与检察官的专业素质,保证了民国司法制度的顺利施行,当然也有利于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与法官制度并行实施的还有律师制度。民国政府非常重视律师制度,颁布了律师章程,公布了获取律师资格的条件,明确了律师的责任与义务,对于违反了律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律师还公布了一系列惩戒制度。法官制度与律师制度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法律人员的法律专业素质,他们一起推动了中国司法的进步与发展。
  《民国司法志》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在简要介绍历代司法制度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司法制度变迁进行了细致地解读,不仅对民国司法制度的具体内容作出作者独有的评价,而且还对后来的民国司法制度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 科研成果评价是科研院校绩效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与理工科相比,文科科研评价体系尚待完善,且文科科研成果评价中往往更重数量不重质量或影响力。本研究采用量化统计分析法,系统收集了近五年各科研院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收录的论文,深入探究了各科研院校文科科研实力的现状、发展趋势并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发现:少数几所文科强校长期占据三大文摘收录论文前10位,
期刊
视觉传达艺术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艺术。古代视觉传达大多以装饰、建筑等形式存在。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视觉传达才逐渐开始以平面设计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现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亦随处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平面设计所带来的视觉体验,平面设计也逐渐成为高校艺术设计院系的热门专业。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充分了解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经典案例,不仅有利于他们对平面设计这一领域进行思考、钻研
期刊
教育事业乃济世安邦之正道,无论处于哪一历史阶段,其总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杰出贡献。而在教育光芒照耀下的仁人志士总能吸取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经验,寻找富国强民的发展之路。近代中国饱受列强压迫,进步的知识分子目睹战争不休的黑暗阶段之后,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知识立志寻求救国之道。这一时期,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是因为民国时期涌现出诸多著名画家如齐白石、
期刊
艺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智慧的突出表现形式,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今的艺术无论是在作品还是设计思想上都已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艺术作品和越来越多的艺术研究著作上。2016年8月,由杨志、周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艺术设计概论》一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该书立足古今经典艺术设计作品,用独特的论述方式解读了何为艺术、何为设计以及如何
期刊
21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的民族问题此起彼伏,从2001年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到近几年“伊斯兰国”极端宗教组织在叙利亚的猖狂肆虐,无不与民族矛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过去十年也发生过多起民族极端分子引起的骚乱以及恐怖袭击事件,给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重新梳理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沟通交流、共同发展的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政策的形成过程
期刊
广告作为一门艺术,它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以及深刻的寓意传达。人们通过广告能够了解商业社会的最新动态、了解新的产品和资讯以及学习新的时代潮流等。广告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速度,提升了新兴事物被公众接受、学习和运用的速度,成为了扩大品牌知名度和改变消费者的商品需求和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及对商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告的设计和创意应成为新媒体时代各类商家重点探究、创新的任务。只
期刊
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从改革开放到如今,中国各民族文化在持续交流、融合中蓬勃发展。在文化的发展积淀中,众多宝贵而灿烂的文明历经时间洗礼而散发出醇香、迷人的艺术魅力。其中,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国内外受众的关注和热爱。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民族声乐艺术进步与创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各高校纷纷设立民族声乐演唱专业,掀起了学习与研究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热
期刊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一直在不断地向世界传播,而世界的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当今的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化交流得到迅猛发展,相互间的文化融合也越加开放和频繁,对翻译人才的质量和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我国语言翻译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针对语言翻译这个热门专业群体数量庞大且呈不断攀升趋势的现象,我们应如何顺应国际交流需要,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翻译教
期刊
人类在出现语言之时就伴随社会的产生,文化是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成果,而语言同样是在社会这个肥沃的土壤中滋生起来的,语言与文化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性。世界各族人民文化的产生都是依托于一定的环境,它们可以是河,也可以是草原,社会环境的不同孕育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在这种文化又由于与语言有着莫大的关联而得以延续。人类的发展当然不可能仅仅存在于自己的发源地,随着认知程度的提高,人类已经不能满足于在民族内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已成为现代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技术加强了国家间的密切交流,带动了经济贸易的友好往来,人类社会逐步迈向全球化信息文明时代。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秩序,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为适应世界的变化也发生了改变,保障信息安全健康稳定已成为世界各国一致的选择和共同的期待。信息化的良好发展少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要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