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的教学需要从整体视角着眼,关注学生数学概念的获得过程,从问题情境出发,让学生经历建模、分类、类比、概括等思维过程,逐步递进,层层抽象,使学生学会数学地认识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的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充分认识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方程中的元和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为了以后学习二次函数和不等式做铺垫,在初中的代数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是通过整体构建教学来实现的. 整体教学本身是一种整体存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学生认知的一元一次方程展开.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入手类比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近而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解,我们的教学设计应摆脱片段的、孤立的教学模式,关注各部分与知识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的教学必须注重整体性.
  1案例简述
  1.1创设情景,得出概念
  总结:待定系数法是用来确定方程常用的方法,有几个系数去确定就需要几个方程.
  1.4畅所欲言,课堂小结
  师:请你们来聊聊这节课的收获?
  生: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方程方法和类比的思想.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带大家回顾这节课的知识点.
  2若干反思
  2.1通过分类活动形成新概念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在数学的研究中具有普遍的存在性,对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节课,笔者通过情景引入列出了四个方程,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进行分类,从而分出了一元一次方程和其他方程,然后通过类比学习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再通过学生自己所列的方程进行细分分类,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分类活动可以让学生突出重点,方程是用来刻画实际问题中有效果的数学模型,而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以后的延伸,是初中数学中方程知识的进一步扩展,是对之前学习过的代数问题的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为以后去学习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打基础,做铺垫。
  2.2通过类比驱动概念的深度学习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前,学生已经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对方程的研究的视角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方程之前的共性,本节课通过类比来建构整节课的整体框架来推动学生的概念教学,本节课先回顾了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来理解方程里什么是元、什么是次,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中都具有共同点是整式方程且只含有一個未知数,不同点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不同,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和命名。研究方程的方法是一样的,所以类比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后,再去类比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通过类比完成整节课的教学。
  2.3输出性实践中实现概念的精细化理解
  新概念的学习应该有输入和输出两部分,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以及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来写一元二次方程,写一般形式和判断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这节课是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学生是在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认知上学习的,新概念的学习,一方面是形成这个新的概念,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认知类比出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去判断6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精准的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3点,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从而实现对新概念的这种更精细的这种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去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写的方程暴露的问题再去强调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在一般形式的讲解中通过让学生填表格,展示台展示发现对一般形式的理解存在问题,然后去补充说明。
  在数学的教学中注重整体性,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使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整体的结构链。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去构建学生的整体结构,让学生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相关联,教学中的以点驱动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从而去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森.问题驱动促进对话,预设追问倡导——以一元二次方程起始课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下),2017(5).
  (浙江省永康市永康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形式的不断更新换代,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中数学也是学生们在学习的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影响学生们的进步,也能影响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思维模式和形成内涵,因此,作为初中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将数学习题教学的思维带入到当前的教学中,真正的帮助初中的学生们能在习题的教学思维习惯中,更好的形成思维模式的更新换代,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必须经历新课导入的阶段,新课导入的效果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质量,老师必须重视新课导入环节,让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新课导入环节,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策略  引言  良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初中学习过程中地位比较高的一门学科,教师必须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但是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学生配合度较低,教师面临很多教学困难。转变教学方式是当前最可行的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具象化,使课本内容更加生动,本文将对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  由于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比较枯燥,理论性较强,导致学生提到数学就先入为主地有了我学不会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创新,结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内在规律,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识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储备更多的识字量,掌握正确的识字方法和技巧,不仅能够为接下来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更是为了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基石。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如果学生对识字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投身于学习活动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
期刊
摘 要:比较阅读法侧重于中学生的古文学习比较,“求同于异,求异于同”,加深了对相关古文的阅读理解。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古代汉语语言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个体,由不同文化时期和历史地区的文人独立书写文章语言组成。比较阅读法可以帮助汉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独立阅读文章的一些共同点,将它们互相联系整合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古汉语阅读文本,从而帮助简化复杂的汉语教学方法要点,增加了对古代汉语的学生知识。  关键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时常会有学困生的出现,这类学生其实并没有智力方面的影响,反而是因为没有学习兴趣或者学习习惯不好导致的学习困难情况,针对学困生的问题,如何调整学困生的思想认知,努力帮扶学困生转化和成长成为小学数学的重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即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有效途径  引言:  小学是教学的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了不少文化瑰宝,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事业中也在持续焕发活力。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其中也包含了不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小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领悟文化内涵,肩负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素养提升  对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对于教材基础知识以及解题方法的讲解,更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背后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通过培养学生系统积极的数学思维进而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将数学思想与数学课堂教学高度融合发展有益于构建学生数学思维,同时将数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有益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数学精神。因此本文将探究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课堂实践教学活与数学思想的高度契合发展过程中存
期刊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同课异构课就是相互学习相互成长的一种交流形式。不同的老师对于同一节内容,其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风格以及老师自身和学生的特点不同,展现出来的课堂也就各有千秋。下面这堂课是笔者的一堂同课异构的展示课,一些感触和体会和大家分享。  教学过程简示  (一)新课引入  1、师:请同学们伸出双手跟我做这样一个动作,(做拍手动作),  学生们迅速回归课堂,带着好奇跟着我一起拍手,速度越
期刊
摘 要:教师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师反思性教学不仅是教师个人教学反思,还包括学生的学习反思,它不单单是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再提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形式;反思性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