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文言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大的方面讲,学文言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往小的方面说,学文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以便古为今鉴;再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语言,便于日常沟通。可是,由于时间的久远和语言形式的不同,对于现代-
中学生来说,情文并茂的文言文,深奥难懂,简直是“天书”,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有的甚至是谈“文”色变。
在文言文教学中,因受到文字、读音、文意、句式、修辞、官名、典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尽管老师在课堂上“字字落实,句句过关”,费力讲解,可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学生也未能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是的,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之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从学生初学文言文开始,就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会利用现有的手头资料、字典、课文注释等获得一定的知识,解决一定的问题,如了解作者生平,扫清文字读音和释义的障碍,能够简单疏通文章大意,为最后的读懂文章奠定基础。这些都是学生在预习当中可以自行完成的。在预习中,要求学生标记好不理解之处,留待课堂上质疑、与同学共同讨论。这样就避免了“老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让这种习惯贯穿于整个文言文学习的始终,那将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二、触类旁通,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意
学习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的“二者不可得兼”与“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中的两个“得”,第一个是“得到”的意思,第二个是“感激”之意;又如《马说》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策”字,即“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这两个“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驱使”的意思,后者是“鞭子”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至于古今异义词,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通假字则列成表格,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虚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之、而、其、以、为”等字,这些虚词其实也是多义词。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字词列成表格加以归类,分用法和词义两部分,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记忆。只有主动地积累文言文中的词汇、语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才能为学好文言文奠下基础。有了这些积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根据上下文进行琢磨、推敲,就不难理解文意了。
三、加强朗读,激发兴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古人也说“书读百篇,其义自见”。笔者认为:“ 读,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学生只有不断地读,不断地去汲取,才能发现语文诱人的魅力,掌握如何运用语言来准确地表情达意的方法,从而使语文终生为自己服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读的练习,如自由读、比读、展示读、男女比赛读、感悟读等,既训练了理解词语能力,又在重点词语的品读中增强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教学文言文时,给学生一个自由阅读、积极体验的空间至关重要。通过诵读可以熟悉词汇和句式,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从纠正句读到有节奏朗读,从分段朗读到全文朗读,直至抑扬顿挫地表达感情,这不仅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一次审美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去感悟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童趣》的“项为之强”一句中的“强”不读“qiáng”也不读“qiǎng”,而应读“jiāng”;《鱼我所欲也》中“乡为生死而不受”的“乡”读“xiàng”不读“xiāng”,等等,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这样自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并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了。
四、教学互动,平等对话,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当然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老师一味地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甚至是望而生畏。而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把课堂变成为师生间的亲切交谈,而不是搞公式化的分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合作者、朋友的关系,作为教师,不能再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而应该俯下身来,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学者李瑾瑜认为,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尊卑之分。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这才称得上平等。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必须有平等对话。平等对话能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少些畏惧心理,这样才会把老师当成知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地交换思想,碰撞心灵。比如,在教学王安石《伤仲永》一文时,当学生读到“仲永未尝识书具”,却能“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时,有学生悄悄地说:“我要是能像方仲永那样就好了,那我就少上几年学了,就不用这么辛苦了。”而读到后面因父亲“不使学”而使仲永“泯然众矣”时,让同学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的体会。有同学恍然大悟似的说:“噢,原来天才离开了勤奋,那也只能是庸才呀!我要是天生这么聪明,说不定也会疏忽了学习,到头来反而会一事无成啊。哎,还是脚踏实地的好啊!”一句话惹得哄堂大笑起来。在这轻松愉快的对话中,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已经不言而喻了。因此说,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引发课堂的“共振”,在“共振”中,老师和学生才可以息息相通,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习文言文的课堂中,若能有合作、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与学生共成长,那教学效果将会很明显。
当然,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其立足点都应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而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在文言文有效教学方面迈出坚定的步伐。
中学生来说,情文并茂的文言文,深奥难懂,简直是“天书”,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有的甚至是谈“文”色变。
在文言文教学中,因受到文字、读音、文意、句式、修辞、官名、典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尽管老师在课堂上“字字落实,句句过关”,费力讲解,可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学生也未能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是的,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之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从学生初学文言文开始,就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会利用现有的手头资料、字典、课文注释等获得一定的知识,解决一定的问题,如了解作者生平,扫清文字读音和释义的障碍,能够简单疏通文章大意,为最后的读懂文章奠定基础。这些都是学生在预习当中可以自行完成的。在预习中,要求学生标记好不理解之处,留待课堂上质疑、与同学共同讨论。这样就避免了“老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让这种习惯贯穿于整个文言文学习的始终,那将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二、触类旁通,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意
学习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的“二者不可得兼”与“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中的两个“得”,第一个是“得到”的意思,第二个是“感激”之意;又如《马说》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策”字,即“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这两个“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驱使”的意思,后者是“鞭子”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至于古今异义词,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通假字则列成表格,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虚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之、而、其、以、为”等字,这些虚词其实也是多义词。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字词列成表格加以归类,分用法和词义两部分,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记忆。只有主动地积累文言文中的词汇、语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才能为学好文言文奠下基础。有了这些积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根据上下文进行琢磨、推敲,就不难理解文意了。
三、加强朗读,激发兴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古人也说“书读百篇,其义自见”。笔者认为:“ 读,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学生只有不断地读,不断地去汲取,才能发现语文诱人的魅力,掌握如何运用语言来准确地表情达意的方法,从而使语文终生为自己服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读的练习,如自由读、比读、展示读、男女比赛读、感悟读等,既训练了理解词语能力,又在重点词语的品读中增强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教学文言文时,给学生一个自由阅读、积极体验的空间至关重要。通过诵读可以熟悉词汇和句式,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从纠正句读到有节奏朗读,从分段朗读到全文朗读,直至抑扬顿挫地表达感情,这不仅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一次审美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去感悟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童趣》的“项为之强”一句中的“强”不读“qiáng”也不读“qiǎng”,而应读“jiāng”;《鱼我所欲也》中“乡为生死而不受”的“乡”读“xiàng”不读“xiāng”,等等,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这样自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并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了。
四、教学互动,平等对话,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当然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老师一味地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甚至是望而生畏。而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把课堂变成为师生间的亲切交谈,而不是搞公式化的分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合作者、朋友的关系,作为教师,不能再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而应该俯下身来,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学者李瑾瑜认为,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尊卑之分。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这才称得上平等。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必须有平等对话。平等对话能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少些畏惧心理,这样才会把老师当成知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地交换思想,碰撞心灵。比如,在教学王安石《伤仲永》一文时,当学生读到“仲永未尝识书具”,却能“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时,有学生悄悄地说:“我要是能像方仲永那样就好了,那我就少上几年学了,就不用这么辛苦了。”而读到后面因父亲“不使学”而使仲永“泯然众矣”时,让同学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的体会。有同学恍然大悟似的说:“噢,原来天才离开了勤奋,那也只能是庸才呀!我要是天生这么聪明,说不定也会疏忽了学习,到头来反而会一事无成啊。哎,还是脚踏实地的好啊!”一句话惹得哄堂大笑起来。在这轻松愉快的对话中,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已经不言而喻了。因此说,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引发课堂的“共振”,在“共振”中,老师和学生才可以息息相通,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习文言文的课堂中,若能有合作、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与学生共成长,那教学效果将会很明显。
当然,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其立足点都应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而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在文言文有效教学方面迈出坚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