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促使社会对创新型产业和创新型人才产生迫切需求,而高校能否创新教育模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局。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独立本科高校只有改革传统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才能使自身永葆生机。
关键词:地方独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1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产业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人才结构和素质的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加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紧迫,如何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摆在当前高校发展之路上的一道难题。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视角出发,探讨地方独立本科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地方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1.偏重文化素质教育,轻视应用技术培养
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一直过于偏重文化素质教育,即偏重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单就专业课程尤其是文科类的专业课程而言,其内容大多呈现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师的教学也只能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消化和吸收”阶段,因此,这种偏重文化素质的教育模式未免显得机械、死板而缺乏活力。
2.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高校的教育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素质和能力。由于受高校偏重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师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上,而这些课程通常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性。因把专业学习看得过于重要,很多大学教师表现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冷漠”态度:要么不支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创业行为,要么直接阻止。还有的教师对此抱以谨慎的支持态度,但无奈的是自己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3.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单一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单一,是造成高校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传统讲授法。传统讲授法虽能促使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但其带来的后果是削弱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领域的能力。与这种单向传递式教学方法相应的是简单机械的考核方式,即传统的纸笔测验。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极易造成大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
4.创业指导服务不到位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顽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本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落实高校的创业教育是关键。但是,由于高校把重心放在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上,再加上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就导致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不够;二是缺乏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三是缺乏能够指导创业的教师。
三、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1.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对于地方独立本科高校来说,转型的代价是其过去曾经依靠的普通教育资源或者师范教育资源可能不复存在,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以及教育和管理经验,当然,有的资源可能仅仅是一种它所依托的学校的名誉。当这些资源缺失时,就只能另谋出路了。这个出路在哪?就在于顺应时代所需,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社会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有效举措。地方独立本科高校要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校可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此外,高校要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考核评价。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地方独立本科高校要改革传统讲授式的专业教学方法,广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把国际前沿的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另外,高校要改革考试考核的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探索开放式考核的方式,扭转“高分低能”的局面。
4.提高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质量
地方独立本科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专门机构,对自主创业的学生实行全程帮扶指导服务。这里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设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平台。高校应利用多种媒介宣传创业信息和动态,包括官网专栏、报栏、电子显示屏、广播、自媒体(如微 信平台)等。二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制度建设。对于有创业倾向的学生,学校可以组织专业的教师队伍编制创业指南,开设创业指导培训课,也可以聘请知名的企业家、优秀的创业大学生给学生开设讲座或报告。
“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我国正在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促使社会对创新型产业和创新型人才产生迫切需要,而高校能否创新教育模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局。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独立本科高校只有改革传统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才能使自身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www.sh.xinhuanet.com/2015-11/03/c_134779743.htm.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5-02).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 1373573_1.htm.
[4]欧阳康.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导向[J].教育研究, 2012(2):8-13.
[5]王义遒.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1-5.
关键词:地方独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1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产业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人才结构和素质的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加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紧迫,如何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摆在当前高校发展之路上的一道难题。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视角出发,探讨地方独立本科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地方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1.偏重文化素质教育,轻视应用技术培养
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一直过于偏重文化素质教育,即偏重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单就专业课程尤其是文科类的专业课程而言,其内容大多呈现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师的教学也只能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消化和吸收”阶段,因此,这种偏重文化素质的教育模式未免显得机械、死板而缺乏活力。
2.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高校的教育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素质和能力。由于受高校偏重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师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上,而这些课程通常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性。因把专业学习看得过于重要,很多大学教师表现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冷漠”态度:要么不支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创业行为,要么直接阻止。还有的教师对此抱以谨慎的支持态度,但无奈的是自己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3.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单一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单一,是造成高校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传统讲授法。传统讲授法虽能促使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但其带来的后果是削弱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领域的能力。与这种单向传递式教学方法相应的是简单机械的考核方式,即传统的纸笔测验。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极易造成大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
4.创业指导服务不到位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顽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本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落实高校的创业教育是关键。但是,由于高校把重心放在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上,再加上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就导致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不够;二是缺乏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三是缺乏能够指导创业的教师。
三、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1.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对于地方独立本科高校来说,转型的代价是其过去曾经依靠的普通教育资源或者师范教育资源可能不复存在,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以及教育和管理经验,当然,有的资源可能仅仅是一种它所依托的学校的名誉。当这些资源缺失时,就只能另谋出路了。这个出路在哪?就在于顺应时代所需,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社会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有效举措。地方独立本科高校要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校可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此外,高校要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考核评价。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地方独立本科高校要改革传统讲授式的专业教学方法,广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把国际前沿的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另外,高校要改革考试考核的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探索开放式考核的方式,扭转“高分低能”的局面。
4.提高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质量
地方独立本科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专门机构,对自主创业的学生实行全程帮扶指导服务。这里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设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平台。高校应利用多种媒介宣传创业信息和动态,包括官网专栏、报栏、电子显示屏、广播、自媒体(如微 信平台)等。二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制度建设。对于有创业倾向的学生,学校可以组织专业的教师队伍编制创业指南,开设创业指导培训课,也可以聘请知名的企业家、优秀的创业大学生给学生开设讲座或报告。
“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我国正在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促使社会对创新型产业和创新型人才产生迫切需要,而高校能否创新教育模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局。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独立本科高校只有改革传统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才能使自身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www.sh.xinhuanet.com/2015-11/03/c_134779743.htm.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5-02).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 1373573_1.htm.
[4]欧阳康.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导向[J].教育研究, 2012(2):8-13.
[5]王义遒.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