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大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小养成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独立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能综合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阅读;学习方法;四要素
中国分类号:G633.3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制约学生的个性行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应“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这把“钥匙”就是教学生学习方法,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完全具有可操作性,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在阅读教育教学中,认为应把握四个要素。
一、理解课文内容——要“放”
俗话说“海阔凭鱼游,天高任鸟飞”,阅读课,让学生减少心里压力,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放”就是让学生扮演主角,自己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好比自由的鱼儿在海里戏游,好比快乐的鸟儿在天空飞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激发了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一文时,教师把问题“放”出去:老师这节课要给同学们提哪些问题?问题会在哪里?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我该怎样回答?这时学生激情高涨,多方思考,畅所欲言。开始发言了,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这课写了什么事?你说说。生:本文写了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师:你提的问题不是老师要问的。生: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其他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师: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呢?生:父亲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因为文中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文中第23自然段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巴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该高兴才对。师:那你说为什么?生:我想他还是有点担心。生:我想他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一定很激动。教师这样的“放”,关键问题及主要内容都有了满意的答案,激发了学生思维,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阅读教学。
二、体味情感——要“扶”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掌握了主要内容。这时教师提出“课文写到,人们认为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呢?这个问题正体现了一种情感,学生难以体味,这时教师就加以“扶”,指导学生找到“失常”与“不失常”的理由: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教师加以小结;说父亲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确实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这是爱,伟大的父爱!通过教师的“扶”,学生从合作学习中体味了情感。
三、朗读课文——要“点”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标点符号有特别之处,一共有15个感叹号。学生理解课文时,必须通过朗读,怎样才能读出情感?教师加以指点,这些感叹号集中在对话中,这些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师点拨,让学生读出不同对话中表现的不同情感,帮助了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朗读的效果。
四、知识拓展——要“引”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读后,每个人都会深受感动,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见异思迁,学生读后视野开阔,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过的表现父爱、母爱的文章加以升华,阅读教材中《背影》中父亲的爱、《游子吟》中母亲的爱是饱含深情的爱,无微不至的爱。同时“引”导学生回忆、交流生活中自己父母,给予了怎样的爱,让学生从文中汲取了伟大的父爱,体会到父与子、母与子情深义重的情感。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放’、“扶”、“点”、“引”四要素,更有助于激发學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及参考书。
(2)《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阅读;学习方法;四要素
中国分类号:G633.3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制约学生的个性行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应“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这把“钥匙”就是教学生学习方法,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完全具有可操作性,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在阅读教育教学中,认为应把握四个要素。
一、理解课文内容——要“放”
俗话说“海阔凭鱼游,天高任鸟飞”,阅读课,让学生减少心里压力,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放”就是让学生扮演主角,自己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好比自由的鱼儿在海里戏游,好比快乐的鸟儿在天空飞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激发了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一文时,教师把问题“放”出去:老师这节课要给同学们提哪些问题?问题会在哪里?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我该怎样回答?这时学生激情高涨,多方思考,畅所欲言。开始发言了,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这课写了什么事?你说说。生:本文写了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师:你提的问题不是老师要问的。生: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其他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师: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呢?生:父亲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因为文中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文中第23自然段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巴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该高兴才对。师:那你说为什么?生:我想他还是有点担心。生:我想他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一定很激动。教师这样的“放”,关键问题及主要内容都有了满意的答案,激发了学生思维,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阅读教学。
二、体味情感——要“扶”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掌握了主要内容。这时教师提出“课文写到,人们认为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呢?这个问题正体现了一种情感,学生难以体味,这时教师就加以“扶”,指导学生找到“失常”与“不失常”的理由: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教师加以小结;说父亲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确实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这是爱,伟大的父爱!通过教师的“扶”,学生从合作学习中体味了情感。
三、朗读课文——要“点”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标点符号有特别之处,一共有15个感叹号。学生理解课文时,必须通过朗读,怎样才能读出情感?教师加以指点,这些感叹号集中在对话中,这些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师点拨,让学生读出不同对话中表现的不同情感,帮助了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朗读的效果。
四、知识拓展——要“引”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读后,每个人都会深受感动,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见异思迁,学生读后视野开阔,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过的表现父爱、母爱的文章加以升华,阅读教材中《背影》中父亲的爱、《游子吟》中母亲的爱是饱含深情的爱,无微不至的爱。同时“引”导学生回忆、交流生活中自己父母,给予了怎样的爱,让学生从文中汲取了伟大的父爱,体会到父与子、母与子情深义重的情感。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放’、“扶”、“点”、“引”四要素,更有助于激发學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及参考书。
(2)《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