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全院临床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气道管理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80名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楼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手段,观察组则采用气道管理工作坊示教。在此基础上观察两组护士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士在理论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在操作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培训内容掌握程度、培训方法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管理工作坊模式在临床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气道管理培训中的运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医学培训模式,能提高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质量。
【关键词】气道管理工作坊;重症患者;应用效果
针对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因此重症患者病情相对复杂,病情变化快,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病情变化;另一方面,重症患者的护理需要使用多种复杂仪器,对护理人员的理论修养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1]。这种环境使得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较大压力,并影响到其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传统带教模式以灌输教育为主,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工作坊是一种集体学习体验的教学方式,能够带动学员一起参与、一起探索,还可以实现良好互动,因此能够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2]。本文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1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楼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护士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我院的1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楼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中男性2人,女性78人,年龄在26—29岁,平均年龄(27.5±3.8)岁,其中大专55人,本科25人;对照组中男性1人,女性79人,年龄在25—29岁,平均年龄(27±3.6)岁,其中大专58人,本科22人。两组护士在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3]。观察组护士则实施工作坊教学模式。具体来讲,工作坊教学要选择对应的主题,结合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临床实际,决定选择气道管理作为主题。
第一阶段,负责人先组建培训小组成员,引导小组成员对气道护理进行熟悉,并引导成员预习课件。为了方便大家一起学习,要迅速建立对应的学习沟通交流群,然后将主题的基础知识教案、拓展知识文档、操作常规方法、常见问题回答等文档进行分享,由各成员自行下载学习后再集中培训、讨论。
第二阶段,在全院常收治危重患者的临床科室中选择80名护理人员做为观察组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培训。主要引导成员进行主题现场学习,根据对应主题建立相应的工作坊。老师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结合护士实际和气道管理工作实际开展授课。具体包括引入、目标、前测、后测等环节,并引导护士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相关的操作护理问题,并引导护士带着疑问进行模拟操作,通过反复训练来强化护士的技能;后测环节,老师要按照互动教学时的分组,引导组内护士进行总结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来进行相关操作的示范,包括气管插管配合、人工气道固定、气管导管(套管)及吸痰管的选择、肺部听诊、吸痰、翻身拍背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其进行点评,并引导小组成员实施互相评估和纠错,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护士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总结环节,老师对相关的操作难点、重点等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强化,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
第三阶段,引导护士进行实践操作。组织护士完成工作坊主题教学以后,老师要为护士布置对应的技能实践考核。深入临床组织护士亲自进行实践操作考核,就相关的护理技能如气管插管配合、肺部听诊、翻身拍背、吸痰等进行考核。老师要全面关注护士的实践情况,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督促护士进行多次练习。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对培训内容掌握程度、授課对临床应用指导、培训方法及患者各方面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评分和操作考核评分、患者满意度分别是(90.4±5.8)、(95.4±3.7)、(97.8%±2.2%),对照组护士的理论考核评分和操作考核评分分别是(89.2±5.5)、(90.2±4.2)、(92.6%±5.5%),结果显示,两组护士在理论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在操作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士对专科理论和技能示教教学反馈好评率的比较
观察组护士在培训内容掌握程度、授课对临床应用指导、培训方法各方面的满意度达到90%、94%、100%,对照组护士在培训内容掌握程度、授课对临床应用指导、培训方法各方面的满意度达到74%、93%、88%,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培训内容掌握程度、培训方法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培训模式枯燥、教与实践操作脱节,学员对培训内容难以理解,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工作坊模式在重症患者气道管理培训中运用,将气道管理知识与操作技能系统化,建立工作坊,将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根植其内,采用讨论、视频操作教学、一对一指导、配合演练和情景演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学员与培训老师相互沟通、共同思考[4]。组织护士参与气道管理工作坊,能够将护士集中到统一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中去,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护士的全面、专业、系统性培训提高,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在气道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水平,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5]。通过演练和情景演练,让护理人员在培训中自觉地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从面有利于护理人员掌握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培训,80名护理人员重症患者护理知识、行为调查问卷得分明显高于未参与培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坊模式是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气道管理培训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医学培训模式,其因培训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目标明确,强化了护理人员对气道管理知识的掌握,使护理人员产生良好的信念,在实际操作中采取正确的行为,从而有效提高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提高其理论修养和技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龚春霞. 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37).
[2]王蒨,张萍,孙玉蓉,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3).
[3]杨维,邬敏志,骆翠媚. 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医学信息, 2016, 29(8):160-161.
[4]姜秀玲.综合气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全麻术后康复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3):177-179.
[5]陈璐.系统气道管理在老年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159,163.
【关键词】气道管理工作坊;重症患者;应用效果
针对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因此重症患者病情相对复杂,病情变化快,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病情变化;另一方面,重症患者的护理需要使用多种复杂仪器,对护理人员的理论修养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1]。这种环境使得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较大压力,并影响到其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传统带教模式以灌输教育为主,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工作坊是一种集体学习体验的教学方式,能够带动学员一起参与、一起探索,还可以实现良好互动,因此能够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2]。本文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1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楼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护士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我院的1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楼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中男性2人,女性78人,年龄在26—29岁,平均年龄(27.5±3.8)岁,其中大专55人,本科25人;对照组中男性1人,女性79人,年龄在25—29岁,平均年龄(27±3.6)岁,其中大专58人,本科22人。两组护士在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3]。观察组护士则实施工作坊教学模式。具体来讲,工作坊教学要选择对应的主题,结合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临床实际,决定选择气道管理作为主题。
第一阶段,负责人先组建培训小组成员,引导小组成员对气道护理进行熟悉,并引导成员预习课件。为了方便大家一起学习,要迅速建立对应的学习沟通交流群,然后将主题的基础知识教案、拓展知识文档、操作常规方法、常见问题回答等文档进行分享,由各成员自行下载学习后再集中培训、讨论。
第二阶段,在全院常收治危重患者的临床科室中选择80名护理人员做为观察组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培训。主要引导成员进行主题现场学习,根据对应主题建立相应的工作坊。老师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结合护士实际和气道管理工作实际开展授课。具体包括引入、目标、前测、后测等环节,并引导护士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相关的操作护理问题,并引导护士带着疑问进行模拟操作,通过反复训练来强化护士的技能;后测环节,老师要按照互动教学时的分组,引导组内护士进行总结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来进行相关操作的示范,包括气管插管配合、人工气道固定、气管导管(套管)及吸痰管的选择、肺部听诊、吸痰、翻身拍背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其进行点评,并引导小组成员实施互相评估和纠错,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护士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总结环节,老师对相关的操作难点、重点等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强化,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
第三阶段,引导护士进行实践操作。组织护士完成工作坊主题教学以后,老师要为护士布置对应的技能实践考核。深入临床组织护士亲自进行实践操作考核,就相关的护理技能如气管插管配合、肺部听诊、翻身拍背、吸痰等进行考核。老师要全面关注护士的实践情况,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督促护士进行多次练习。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对培训内容掌握程度、授課对临床应用指导、培训方法及患者各方面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评分和操作考核评分、患者满意度分别是(90.4±5.8)、(95.4±3.7)、(97.8%±2.2%),对照组护士的理论考核评分和操作考核评分分别是(89.2±5.5)、(90.2±4.2)、(92.6%±5.5%),结果显示,两组护士在理论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在操作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士对专科理论和技能示教教学反馈好评率的比较
观察组护士在培训内容掌握程度、授课对临床应用指导、培训方法各方面的满意度达到90%、94%、100%,对照组护士在培训内容掌握程度、授课对临床应用指导、培训方法各方面的满意度达到74%、93%、88%,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培训内容掌握程度、培训方法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培训模式枯燥、教与实践操作脱节,学员对培训内容难以理解,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工作坊模式在重症患者气道管理培训中运用,将气道管理知识与操作技能系统化,建立工作坊,将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根植其内,采用讨论、视频操作教学、一对一指导、配合演练和情景演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学员与培训老师相互沟通、共同思考[4]。组织护士参与气道管理工作坊,能够将护士集中到统一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中去,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护士的全面、专业、系统性培训提高,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在气道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水平,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5]。通过演练和情景演练,让护理人员在培训中自觉地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从面有利于护理人员掌握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培训,80名护理人员重症患者护理知识、行为调查问卷得分明显高于未参与培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坊模式是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气道管理培训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医学培训模式,其因培训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目标明确,强化了护理人员对气道管理知识的掌握,使护理人员产生良好的信念,在实际操作中采取正确的行为,从而有效提高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提高其理论修养和技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龚春霞. 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37).
[2]王蒨,张萍,孙玉蓉,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3).
[3]杨维,邬敏志,骆翠媚. 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医学信息, 2016, 29(8):160-161.
[4]姜秀玲.综合气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全麻术后康复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3):177-179.
[5]陈璐.系统气道管理在老年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