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巧用课文插画的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把握时机,巧用课文插画
   (一)开门见山——用于新课导入
   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对具体形象的插画显得兴致勃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上课伊始就直接利用课文插画导入新课,以便很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课文,所以帮助学生找到进入文本的“钥匙”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张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插画,帮学生开启了这扇大门。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通过画面来感知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这样就不难体会山村孩子想看到天安门升旗仪式的美好愿望了。
   (二)潜移默化——用于课中感知
   在课堂教学文本重难点时,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插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在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潜意识里,拼音学习应该是趣味无穷的,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一遍遍机械地练读,学生很快就会感到厌倦。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插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拼音字母编进插画中的故事里,学生们编得不亦乐乎,学习自然也不会变得“枯燥乏味”了。
   (三)画龙点睛——用于课后总结
   课文中的很多插画都是课文重点内容的直观再现,学完课文之后,在对课文进行总结、归纳或拓展练习时使用课文插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二、联系文本,巧用课文插画
   (一)巧用插画突破重难点
   课文中有的插画直接体现了文本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这些插画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感悟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插画显示的情境:图中画有哪些小朋友?他们脸上的神情一样吗?他们都在干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描述每个小朋友的不同表现,发现司马光并没有像别的小朋友一样慌慌张张,而是镇定自若,沉着机智地把小伙伴救了出来。你瞧,他正站在破洞口接应小伙伴呢。这样,这一重难点通过对插画的观察,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
   (二)巧用插画填补文本空白
   有些课文中,人物的对话、神态或故事情节会出现空白点,为了弥补文中的这一空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插画,让学生想象。例如,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村居》,只凭短短的四句诗是不能够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清楚的,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观察这首诗中所配的那幅展示诗句中所描写情景的插画,特别是放纸鸢的那几个儿童,更是活泼可爱。于是,我便让学生观察插画,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说说儿童放纸鸢的情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画,从图上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等展开想象,让学生把一幅图读成立体的画面。学生一展身手,把四句詩变成一个生动优美、富有情趣的小故事,不仅领悟了四句古诗中所包含的诗意,还领略到古诗词语言精练传神的魅力。
   (三)巧用插画提供练说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插画是展示学生独特感受、深化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有效载体。低年级教材中有些课文相对较长,故事性也很强,而文中所配的插画像连环画一般,色彩鲜艳,人物栩栩如生,较好地展现了文章的情节,学生极感兴趣。在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边复述,提高复述的效果。例如,一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相对较长,要能够有条理而且完整地复述出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在教学时,出示了文中的八幅插画,带领学生仔细看插画,掌握每幅插画的意思(雪后一片白——堆雪孩子——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小白兔添柴睡觉——小白兔熟睡,柴堆烧着——雪孩子救小白兔——雪孩子融化了——雪孩子变成了白云),让学生边看插画边讲述故事,降低了难度,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讲述了,培养了一年级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巧用插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单单看图不能“悟”出文中的道理,简单读读课文也不能理解文中的难点,文中有“画”,画中有“话”,课文插画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巧妙运用这些插画来辅助自己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课文插画这一教学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一些“灵动”。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它是具有生长力的素养,是种子素养。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一、重视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理解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读者把从材料中感知的信息和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结合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质疑,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一、用质疑法激活语文课堂   读书质疑,教师要示范引路。质疑实质上就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备课时,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文,对有歧义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全面搜集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世说新语〉二则》中,提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科学培养,全面发展学生口语能力既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顺应社会进步发展需求,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创新目标的必由之路。不过,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仍旧存在着缺乏互动、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和能力,那么,如何采取有效路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
期刊
近年来,在各地各类试卷中出现越来越多含有交际语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我认为,这已成为高考作文的重要发展趋向。因此,熟悉其作文特點,探索其写作规律,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教学,可以帮助教师矫正传统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亦可帮助考生树立写作自信。   一、题型特点分析   (一)具体的情境性   此类带有交际情境的作文旨在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从而激发其感受体验,产生写作激情
期刊
【课堂速览】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叔叔阿姨,学校里的校长、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售票员、维护交通秩序的交警,以及报刊亭的老板、卖早餐的小贩……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具体。   【走进课堂】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典型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和选取典型的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
期刊
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写作教程应以训练学生写作叙事散文为主,通过指导学生写作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写作时“无话可说,无文可写”   也就是在写作时缺乏素材。例如,要求学生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小故事为素材写作一
期刊
创客教育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环境、资源和机会,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下面以《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下创客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与体会。   一、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背景知识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创客教育是一种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密不
期刊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存在的问题   文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9年,90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道: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不久,又接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
期刊
摘要:20世纪末,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就要勇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赋予教育以创造性。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教育情境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而教学机智就是在这些意想不到的情境中表现出的积极的状态,这是一种创新型行动,是智慧与艺术的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为教师教学机智的选择与创新提供广阔的路径和多样化的情境,使教学机智的教育价值和表现形式更
期刊
“自主、快乐”的课堂教学理念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成为新课改的法宝。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求知欲强这一特点,尝试着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   一、把“你要学”变成“我要学”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农村语文教学一直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对教材上的知识要求学生不断地进行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