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政绩卓著来形容全国人大代表、陇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义的工作一点也不为过。面对困难与挑战,他总是未雨绸缪,当机立断,使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殚精竭虑,历尽艰辛,带领280万陇南人民在交通公路建设、特色产业开发、城市建设等许多不可能中实现可能,在许多可能中创造奇迹,使经济增速由全省末位跃居全省首位。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累,惟有令人震撼两个字才能形容。让我们掀开岁月的帷幔,领略那一幕幕生动而感人至深的场景……
在陇南崇山峻岭博大而深邃的胸膛里,铭记着是谁把登天之梯砉然打开,是谁将天堑变成通途?一场前所未有圆梦之战,在龙昌路铸起一座永远耸立于陇南人民记忆中的丰碑
陇南境内,山高谷深,江河纵横,历来被人视为畏途。诗仙李白曾在此发出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位于成县抛沙镇丰泉村的摩崖汉碑《西狭颂》,记载着历史上仁人志士为改变陇南“行路难、路难行”的封闭与屈辱,栈道悬绝壁,铁索横大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与开拓。可以说,一部陇南的山区开发史,一部陇南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陇南的交通变革史。
路,是陇南人世世代代的梦想。西汉水流域的村民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反季节蔬菜,运出后往往因破损严重而廉价处理;修房盖舍用的砖通过人背畜驮搬上山,每一片、就得增加0.15元的运费;由于山高水险而造成的人畜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对面能喊话,相逢得半天”便是这里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所幸的是,在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巨澜狂涛的冲击下,当代陇南人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痛下决心,举全民之力,集全市智慧大办交通,打破封闭现状,全市公路交通由此而呈现出划时代的巨大变迁。
2006年5月,新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义心为民系,情为民牵。他在深入9县(区)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公路交通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项目带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集中全力,重点突破,改变交通区位劣势,努力建设陇南富民之路”的工作思路。在声势浩大的全市首次26万人参加的交通发展大会上,王义提出要把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陇南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来抓,集全市智慧,举全民之力,以打通市内省道、县乡道连接外省、外地的断头路为重点,建设“六纵六横”12条主骨干公路,连通国道、省道和县乡道56条,形成具有陇南特点的对外开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为了这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大干场面的早一天的到来。一支由市县领导组成的特殊“勘探队”,在王义的带领下,冒着生命危险,攀登悬崖峭壁,跨越急流险滩,跋涉在崎岖的泥泞路上,奋战在茫茫的风雪中。他们艰辛探索的身影,引来了许多惊异和好奇的目光;他们风餐露宿的情景,带来了黄昏与清晨的感动;使群众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公路大建设的攻坚战,首先在连接全市东西、贯通南北的昌河坝“十字”打响。为了扫清 “路障”,走活走好公路交通大建设这盘棋,王义把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他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工程第一线,实行靠前指挥、做到率先垂范,不少人吃住在工地上。群众的参与热情多年未有,他们自愿投工投劳,表现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大会战不搞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不准变相摊派。在资金的筹措上,采取省财政补一点,当地财政挤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对口帮扶单位帮一点的办法,减轻群众负担。干群齐心协力,苦干巧干,同铺致富路,共建新陇南。
于是,在昌河坝为中心的西汉水流域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战线上,摆布着武都、康县、成县、西和、礼县、宕昌6县(区)35个乡镇305个行政村的数万名筑路大军。他们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用热血和汗水,用智慧和忠诚,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里谱写着一曲气势磅礴的筑路壮歌。在这场大会战中,广大群众深切地体会到了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拳拳之心。
发展的脉动,兴业的心声。王义似乎从历史与现实的深处,听到了一个绵长而又急切的呼唤。按他的话说,这是一种情感,是一种良知,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有了它,就能对贫困山区的群众融进春风般的亲情。这种亲情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驱动力。有了它,便能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因此,忠诚与勇敢,理想与现实、热血和汗水,都在这里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与诠释。
大山,是一部勇士的传奇。打破封闭,铺架坦途。历史已将改变陇南交通状况的机遇和重任交给了王义以及新一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领导层。而他们金戈铁马鏖战天堑,披荆斩棘开辟崛起通途的英雄壮举,则获得了老百姓给出的高分。
在陇南自然条件艰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很大,至今仍处于欠发达的历史阶段的情况下。王义书记以过人的胆识,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全市工作的整体特点和阶段性特征,从陇南的实际出发,顺应广大群众的意愿和市场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激发内部活力,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经过历时一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西汉水流域新建改建了569公里的山区公路,架起了31座桥梁,移动土石方700多万立方米,从而使惠及25万人口的山区公路网络全面建成,创造了陇南交通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宁肯苦干,决不苦熬!逢山开路群英豪情冲霄汉,遇水架桥优秀儿女描绘新蓝图。山,依然还是那些重重叠叠的山,路,却再也不是那险象环生的古栈道。那一条条阡陌纵横的公路,一座座长虹卧波的桥梁,是王义书记、郭玉虎市长等四大班子领导带领陇南人民开拓奋进的历史见证。它寄托着陇南人走出大山,通江达海的百年梦想,它延伸着古老山庄沟通外界的渴望,它是建设者用心血和汗水浇铸在大山深处的不朽丰碑!
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去年秋高气爽的季节,陇南市在昌河坝举行龙昌公路开通庆典仪式暨全市第二次交通发展大会。当地群众敲锣打鼓,奔走相告,天堑变为通途,梦想终成现实。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陇南地处偏远,山大沟深,交通不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陇南市委、市政府组织发动全市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克服困难,经过一年的努力,建成了龙昌公路,辐射6县(区)22个乡镇305个行政村,实现了沿线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龙昌公路的建成通车,凝聚了沿线6县(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体现了陇南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龙昌公路的建成通车,使陇南市南部4县区与北部5个县连成了一线,物畅其流,地尽其力,必将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省委副书记刘伟平在讲话中也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西汉水龙昌路的建成通车不仅为陇南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全省的交通建设创造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是的,龙昌路鏖战的辉煌业绩和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生存环境的生动实践雄辩地证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一条条通衢大道,不仅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对发展民生路、和谐路的博大情怀与无私奉献,而且构成了筑路大军的英雄气概和独具魅力的精神风貌,使艰苦奋斗的大旗高扬在沸腾的群山中永不褪色。
即将结束,又意味着重新开始。对于陇南市的决策者来说,龙昌路的建成决不等于村村通机动车的工作划上句号。省委书记陆浩视察时,还给当地农民赠送了一万把铁锨,他激励着迎难而上的陇南人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以“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众志成城,艰苦奋斗,不等不靠,以干克难、勇于创新、敢于胜利”的壮志豪情,征服一切艰难险阻,再掀公路交通大建设的新高潮,改写陇南交通艰险封闭的历史,构筑一条又一条坦荡宏伟的通天大道。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听取王义代表就陇南开发油橄榄产业的情况汇报后强调,油橄榄产业很有希望,要继续努力发展,做大做强中国的油橄榄产业
陇南是一个农业大市,但同时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可以说,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大发展,没有农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就谈不上富民强市。而要把“三农”工作搞上去,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必须从陇南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这是王义结合陇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在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前提下作出的结论。
为了促进陇南特色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于去年秋季在兰州举办了以“中国人的油橄榄基地——甘肃陇南”为主题的陇南油橄榄产业开发暨产品展示会,非常成功地向国内外客商及省城广大市民展示了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建设的成果和油橄榄产品生产加工水平。王义书记和郭玉虎市长还忙里忙外,亲自推介油橄榄产品,不仅为陇南的油橄榄产品打开了销路、拓宽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取得了宣传陇南资源优势,扩大和提高陇南在国内的知名度的“双赢”效果。省委书记陆浩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陇南油橄榄产业开发暨产品展示会后非常高兴地说,陇南依托得天独厚的油橄榄种植优势,通过苦干实干精神和科技进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很好的具有陇南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他还强调,要努力提高油橄榄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和带动特色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暖风徐吹来,春花次第开。经过冰霜雨雪洗涤的神州大地万物复苏,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义肩负280万陇南人民的重托,跟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大代表一起,踏着春天的脚步,聚集一堂,共商国是。
辉煌历史,崭新篇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继党的十七大之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会议的议程多,内容重要。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全国人大代表,既享有崇高的荣誉,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因此,王义代表利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审议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积极踊跃地建言献策。他还建议,把油橄榄产业列入全国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之中,请国家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建立以甘肃为中心产区,其他适宜区共同发展的区域化、产业化格局,让这个优势产业更好的发展。王义还拿出包装精美的油橄榄系列产品,向温家宝总理作了介绍。温总理饶有兴趣地听了王义的发言,然后非常高兴地说,亲眼看到陇南生产的橄榄油,它是一种非常高档的产品,如果甘肃陇南能把这个产业继续发展下去,做大做强,是一件非常有希望的事情,要继续努力发展中国的油橄榄产业。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一些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了这条新闻。王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时兴奋地说,我们对温总理很尊敬,总理从一开始就谈到陇南的黄芪和党参,我就很激动。想把陇南的好山好水,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个优势和新产品推介出去。比如说我市的花椒、核桃、枇杷、桔子、茶叶,特别是油橄榄,在总理参加甘肃代表讨论的过程中,给总理作一下汇报,让总理了解油橄榄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引起总理的重视与支持,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王义还说,近年来我市把花椒、核桃、油橄榄、银杏、茶叶等特色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花椒和油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居全国第一,农民人均在特色产业上收入达700元以上,我市特色经济一时享誉全国,特别是油橄榄产业在国内一枝独秀,成为特色中的特色,成为全市特色农业的第一张名牌。油橄榄从地中海国家引种成功后,陇南市已种植15.5万亩,主栽品种13个,产量达50万公斤,占到了6大类40多个品种。他希望通过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油橄榄特色产业列入全国的特色产业规划中给予重点扶持,以陇南区域中心为主来扩延到其他地区,达到产业化规模化。
关怀温暖人心,期望激发干劲,为了让陇南农民由此而尽快富起来,王义还提出了几条很有份量的建议。他说,特色产业是特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区域优势产业。国家应对西部省份的特色产业加大扶助,增加投入,多方面进行支持,让西部农民在做大做强上真正实现增收的梦想。王义表示,今后陇南将按照大开放的思路实施大开发,把油橄榄打造成中国人自己的油橄榄优势品牌作为战略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规划,扩大基地面积,提高科技含量,大搞科技培训,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扩大油橄榄的市场知名度等措施,尽快扩大基地面积,壮大生产规模。力争到2010年全市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基本实现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流域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浅山适宜区的全覆盖,真正把油橄榄产业培育成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使其同陇南满山遍野的核桃、花椒一道成为富民强市的优势产业。
在实践中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使王义拥有大手笔运作城市建设的高远眼光与非凡胆识。于是,一个又一个为当代与未来享用的开发区在陇南这片热土上悄然崛起
阳春三月,花发如潮,春深似海。迎着和煦的春风,无论您走进位于西汉水畔的礼县秦汉大道、嘉陵江畔的金徽大道,还是漫步白龙江北岸的武都长江大道或东江开发区,都把魅力永恒的历史沧桑之美纳入当代文明的构建之中。毋容置疑,这里都是陇南春好处,并将成为全市城市建设的亮点,客商投资的热点,房地产开发的卖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点,经营城市和建设新区的成功试点,从而打造出陇上江南产业聚集的一大平台,成功改善陇南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靓丽景观。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之前,人们来到陇南,会觉得陈旧而缺少特色,落后的基础设施与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很不协调。作为甘陕川区域中心城市,武都的城市建设更显得迫切。
曾几何时,“河比城高,路比门高,人比房高”和“热、臭、咬,脏、乱、差”,便是武都城区形象的真实写照。去年以来,为了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区域竞争力,把陇南市区建设成为甘陕川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学化规划、大手笔运作、高质量建设、铁手腕管理”的城建工作思路,下真功夫进行旧城改造,把长江大道作为车水马龙沟通东西的集中体现和“江、绿、水”生态陇南诱人流连的景观带。与此同时,并将东江新区开发列入今年市委、市政府向全市郑重承诺办好的十件大事之中。
城市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不能成为“政绩工程”。王义意识到,城市建设最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一个城市的特性和定位,要因地制宜,特别是注重细节的优美和完善,让中华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有机交融,以特色和个性维系其恒久的生命力。
一种大爱,一种沧桑,一种人与自然的相通与和谐,像这条路远情长的大道一样,向世人昭示着陇南儿女宽阔的胸怀和磅礴大气。按王义的话说,建设长江大道,旨在张扬和振奋陇南的人文精神。它东起东江水沟,南依白龙江,西至北峪河口,总投资10亿元,全长2800米、设计路面宽30米、路面横向布设为双向四车道,加上非机动车和人行道,道路设计等级按城市交通主干道一级,预计两年建成。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2.52公里,并配套了防护挡土墙、外侧护坡、路面排水管道、汉白玉栏杆、华丽路灯等设施。长江大道的建成,不仅顺应民意,一改城区主干道狭窄,车辆通行不便,路面破损,防洪落后,排污困难的旧面貌,而且对提高市区城防安全,缓解交通压力,确保过境交通安全畅通,加快城区建设步伐,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山城品位,促进市区商贸流通和市场繁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市民们步履轻盈地走出户外,悠然自在地漫步在宽阔舒坦的长江大道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感受和煦的春风,欣赏白龙江边的景色,领略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的乐趣和惬意,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喜人景象。
东江新区主干道的建设是国道212线改扩建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通车。放眼望去,全线路面宽敞平坦,护坡芳草盎然,绿化带鲜花怒发,两旁绿树迎风,远处的白龙江碧波荡漾,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通道,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钟楼滩开发区原是一块废弃的沼泽地,按照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合理布置一二三产业,编制甘陕川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蓝图,融入与时俱进时代的精神。大量低洼地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成片的高楼鳞次栉比,狭窄的道路拓展加宽,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商贸流通中心已初具雏形。同时,不断加大对治安、交通、环卫、市容的综合治理,使这个昔日以“脏、乱、差”而远近闻名的武都西出口正朝着清洁、优美、文明的目标迈进。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下,如何超常规的发展,需要新思路,王义深切地感到应该对未来有一个理性的思考,这个“理性思考”包括凝心聚力,将开发作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舍得花钱搞规划,舍得投入搞环境。认准了的事,要大胆地干。为此,他强调,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就看谁的力度大,方法多,点子活,谁就能占领先机,走在前头。
理性思考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正确决策是正确行动的基础。位于武都城区繁华地段的莲湖广场,其规划理念是“以人为本”,力求达到商业与居住的完善结合。刻意创造城市里的广场,广场里的城市。因此,从整体到局部都力求营造出既富历史文化底蕴,又富现代都市风格的涵古纳今的美。建筑物采取江南都市风格,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生态环境优美,采光通风良好,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立面新颖别致,公共设施俱全,描绘出一幅青山环抱,绿树映城,碧水长流的崭新画卷。可以说,它是武都乃至整个陇南旧城改造的典范和缩影,必将形成一个商业繁华、住宅休闲、健身强体的高级豪华商住区和旅游购物场所,打造制胜未来经济的营盘。
展望前程,我们满怀豪情。一座依山傍水,以发展商住、贸易和文化娱乐为主,同时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和无污染加工工业,以保证城市经济社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代气息和高度文明的山水园林化城市,将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屹立在的白龙江畔。清亮绚丽的春光照临武都,更美好的未来已握在手中。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王义等新一届领导班子为贫困山区奉献着所有的智慧和热情,陇南是幸运的,并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群众通过主观感受直接得来的最公正的评价。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陇南在王义书记等决策者的运筹帷幄中,发生了令世人惊叹不已的变化,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创造奇迹而殚精竭虑和呕心沥血的人们;志存高远的陇南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发扬在实践中铸就的昌河坝精神,谱写更加新美辉煌的盛世华章!
在陇南崇山峻岭博大而深邃的胸膛里,铭记着是谁把登天之梯砉然打开,是谁将天堑变成通途?一场前所未有圆梦之战,在龙昌路铸起一座永远耸立于陇南人民记忆中的丰碑
陇南境内,山高谷深,江河纵横,历来被人视为畏途。诗仙李白曾在此发出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位于成县抛沙镇丰泉村的摩崖汉碑《西狭颂》,记载着历史上仁人志士为改变陇南“行路难、路难行”的封闭与屈辱,栈道悬绝壁,铁索横大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与开拓。可以说,一部陇南的山区开发史,一部陇南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陇南的交通变革史。
路,是陇南人世世代代的梦想。西汉水流域的村民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反季节蔬菜,运出后往往因破损严重而廉价处理;修房盖舍用的砖通过人背畜驮搬上山,每一片、就得增加0.15元的运费;由于山高水险而造成的人畜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对面能喊话,相逢得半天”便是这里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所幸的是,在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巨澜狂涛的冲击下,当代陇南人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痛下决心,举全民之力,集全市智慧大办交通,打破封闭现状,全市公路交通由此而呈现出划时代的巨大变迁。
2006年5月,新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义心为民系,情为民牵。他在深入9县(区)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公路交通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项目带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集中全力,重点突破,改变交通区位劣势,努力建设陇南富民之路”的工作思路。在声势浩大的全市首次26万人参加的交通发展大会上,王义提出要把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陇南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来抓,集全市智慧,举全民之力,以打通市内省道、县乡道连接外省、外地的断头路为重点,建设“六纵六横”12条主骨干公路,连通国道、省道和县乡道56条,形成具有陇南特点的对外开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为了这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大干场面的早一天的到来。一支由市县领导组成的特殊“勘探队”,在王义的带领下,冒着生命危险,攀登悬崖峭壁,跨越急流险滩,跋涉在崎岖的泥泞路上,奋战在茫茫的风雪中。他们艰辛探索的身影,引来了许多惊异和好奇的目光;他们风餐露宿的情景,带来了黄昏与清晨的感动;使群众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公路大建设的攻坚战,首先在连接全市东西、贯通南北的昌河坝“十字”打响。为了扫清 “路障”,走活走好公路交通大建设这盘棋,王义把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他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工程第一线,实行靠前指挥、做到率先垂范,不少人吃住在工地上。群众的参与热情多年未有,他们自愿投工投劳,表现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大会战不搞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不准变相摊派。在资金的筹措上,采取省财政补一点,当地财政挤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对口帮扶单位帮一点的办法,减轻群众负担。干群齐心协力,苦干巧干,同铺致富路,共建新陇南。
于是,在昌河坝为中心的西汉水流域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战线上,摆布着武都、康县、成县、西和、礼县、宕昌6县(区)35个乡镇305个行政村的数万名筑路大军。他们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用热血和汗水,用智慧和忠诚,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里谱写着一曲气势磅礴的筑路壮歌。在这场大会战中,广大群众深切地体会到了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拳拳之心。
发展的脉动,兴业的心声。王义似乎从历史与现实的深处,听到了一个绵长而又急切的呼唤。按他的话说,这是一种情感,是一种良知,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有了它,就能对贫困山区的群众融进春风般的亲情。这种亲情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驱动力。有了它,便能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因此,忠诚与勇敢,理想与现实、热血和汗水,都在这里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与诠释。
大山,是一部勇士的传奇。打破封闭,铺架坦途。历史已将改变陇南交通状况的机遇和重任交给了王义以及新一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领导层。而他们金戈铁马鏖战天堑,披荆斩棘开辟崛起通途的英雄壮举,则获得了老百姓给出的高分。
在陇南自然条件艰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很大,至今仍处于欠发达的历史阶段的情况下。王义书记以过人的胆识,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全市工作的整体特点和阶段性特征,从陇南的实际出发,顺应广大群众的意愿和市场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激发内部活力,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经过历时一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西汉水流域新建改建了569公里的山区公路,架起了31座桥梁,移动土石方700多万立方米,从而使惠及25万人口的山区公路网络全面建成,创造了陇南交通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宁肯苦干,决不苦熬!逢山开路群英豪情冲霄汉,遇水架桥优秀儿女描绘新蓝图。山,依然还是那些重重叠叠的山,路,却再也不是那险象环生的古栈道。那一条条阡陌纵横的公路,一座座长虹卧波的桥梁,是王义书记、郭玉虎市长等四大班子领导带领陇南人民开拓奋进的历史见证。它寄托着陇南人走出大山,通江达海的百年梦想,它延伸着古老山庄沟通外界的渴望,它是建设者用心血和汗水浇铸在大山深处的不朽丰碑!
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去年秋高气爽的季节,陇南市在昌河坝举行龙昌公路开通庆典仪式暨全市第二次交通发展大会。当地群众敲锣打鼓,奔走相告,天堑变为通途,梦想终成现实。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陇南地处偏远,山大沟深,交通不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陇南市委、市政府组织发动全市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克服困难,经过一年的努力,建成了龙昌公路,辐射6县(区)22个乡镇305个行政村,实现了沿线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龙昌公路的建成通车,凝聚了沿线6县(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体现了陇南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龙昌公路的建成通车,使陇南市南部4县区与北部5个县连成了一线,物畅其流,地尽其力,必将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省委副书记刘伟平在讲话中也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西汉水龙昌路的建成通车不仅为陇南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全省的交通建设创造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是的,龙昌路鏖战的辉煌业绩和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生存环境的生动实践雄辩地证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一条条通衢大道,不仅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对发展民生路、和谐路的博大情怀与无私奉献,而且构成了筑路大军的英雄气概和独具魅力的精神风貌,使艰苦奋斗的大旗高扬在沸腾的群山中永不褪色。
即将结束,又意味着重新开始。对于陇南市的决策者来说,龙昌路的建成决不等于村村通机动车的工作划上句号。省委书记陆浩视察时,还给当地农民赠送了一万把铁锨,他激励着迎难而上的陇南人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以“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众志成城,艰苦奋斗,不等不靠,以干克难、勇于创新、敢于胜利”的壮志豪情,征服一切艰难险阻,再掀公路交通大建设的新高潮,改写陇南交通艰险封闭的历史,构筑一条又一条坦荡宏伟的通天大道。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听取王义代表就陇南开发油橄榄产业的情况汇报后强调,油橄榄产业很有希望,要继续努力发展,做大做强中国的油橄榄产业
陇南是一个农业大市,但同时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可以说,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大发展,没有农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就谈不上富民强市。而要把“三农”工作搞上去,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必须从陇南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这是王义结合陇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在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前提下作出的结论。
为了促进陇南特色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于去年秋季在兰州举办了以“中国人的油橄榄基地——甘肃陇南”为主题的陇南油橄榄产业开发暨产品展示会,非常成功地向国内外客商及省城广大市民展示了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建设的成果和油橄榄产品生产加工水平。王义书记和郭玉虎市长还忙里忙外,亲自推介油橄榄产品,不仅为陇南的油橄榄产品打开了销路、拓宽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取得了宣传陇南资源优势,扩大和提高陇南在国内的知名度的“双赢”效果。省委书记陆浩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陇南油橄榄产业开发暨产品展示会后非常高兴地说,陇南依托得天独厚的油橄榄种植优势,通过苦干实干精神和科技进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很好的具有陇南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他还强调,要努力提高油橄榄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和带动特色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暖风徐吹来,春花次第开。经过冰霜雨雪洗涤的神州大地万物复苏,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义肩负280万陇南人民的重托,跟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大代表一起,踏着春天的脚步,聚集一堂,共商国是。
辉煌历史,崭新篇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继党的十七大之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会议的议程多,内容重要。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全国人大代表,既享有崇高的荣誉,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因此,王义代表利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审议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积极踊跃地建言献策。他还建议,把油橄榄产业列入全国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之中,请国家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建立以甘肃为中心产区,其他适宜区共同发展的区域化、产业化格局,让这个优势产业更好的发展。王义还拿出包装精美的油橄榄系列产品,向温家宝总理作了介绍。温总理饶有兴趣地听了王义的发言,然后非常高兴地说,亲眼看到陇南生产的橄榄油,它是一种非常高档的产品,如果甘肃陇南能把这个产业继续发展下去,做大做强,是一件非常有希望的事情,要继续努力发展中国的油橄榄产业。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一些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了这条新闻。王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时兴奋地说,我们对温总理很尊敬,总理从一开始就谈到陇南的黄芪和党参,我就很激动。想把陇南的好山好水,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个优势和新产品推介出去。比如说我市的花椒、核桃、枇杷、桔子、茶叶,特别是油橄榄,在总理参加甘肃代表讨论的过程中,给总理作一下汇报,让总理了解油橄榄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引起总理的重视与支持,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王义还说,近年来我市把花椒、核桃、油橄榄、银杏、茶叶等特色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花椒和油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居全国第一,农民人均在特色产业上收入达700元以上,我市特色经济一时享誉全国,特别是油橄榄产业在国内一枝独秀,成为特色中的特色,成为全市特色农业的第一张名牌。油橄榄从地中海国家引种成功后,陇南市已种植15.5万亩,主栽品种13个,产量达50万公斤,占到了6大类40多个品种。他希望通过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油橄榄特色产业列入全国的特色产业规划中给予重点扶持,以陇南区域中心为主来扩延到其他地区,达到产业化规模化。
关怀温暖人心,期望激发干劲,为了让陇南农民由此而尽快富起来,王义还提出了几条很有份量的建议。他说,特色产业是特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区域优势产业。国家应对西部省份的特色产业加大扶助,增加投入,多方面进行支持,让西部农民在做大做强上真正实现增收的梦想。王义表示,今后陇南将按照大开放的思路实施大开发,把油橄榄打造成中国人自己的油橄榄优势品牌作为战略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规划,扩大基地面积,提高科技含量,大搞科技培训,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扩大油橄榄的市场知名度等措施,尽快扩大基地面积,壮大生产规模。力争到2010年全市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基本实现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流域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浅山适宜区的全覆盖,真正把油橄榄产业培育成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使其同陇南满山遍野的核桃、花椒一道成为富民强市的优势产业。
在实践中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使王义拥有大手笔运作城市建设的高远眼光与非凡胆识。于是,一个又一个为当代与未来享用的开发区在陇南这片热土上悄然崛起
阳春三月,花发如潮,春深似海。迎着和煦的春风,无论您走进位于西汉水畔的礼县秦汉大道、嘉陵江畔的金徽大道,还是漫步白龙江北岸的武都长江大道或东江开发区,都把魅力永恒的历史沧桑之美纳入当代文明的构建之中。毋容置疑,这里都是陇南春好处,并将成为全市城市建设的亮点,客商投资的热点,房地产开发的卖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点,经营城市和建设新区的成功试点,从而打造出陇上江南产业聚集的一大平台,成功改善陇南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靓丽景观。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之前,人们来到陇南,会觉得陈旧而缺少特色,落后的基础设施与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很不协调。作为甘陕川区域中心城市,武都的城市建设更显得迫切。
曾几何时,“河比城高,路比门高,人比房高”和“热、臭、咬,脏、乱、差”,便是武都城区形象的真实写照。去年以来,为了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区域竞争力,把陇南市区建设成为甘陕川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学化规划、大手笔运作、高质量建设、铁手腕管理”的城建工作思路,下真功夫进行旧城改造,把长江大道作为车水马龙沟通东西的集中体现和“江、绿、水”生态陇南诱人流连的景观带。与此同时,并将东江新区开发列入今年市委、市政府向全市郑重承诺办好的十件大事之中。
城市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不能成为“政绩工程”。王义意识到,城市建设最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一个城市的特性和定位,要因地制宜,特别是注重细节的优美和完善,让中华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有机交融,以特色和个性维系其恒久的生命力。
一种大爱,一种沧桑,一种人与自然的相通与和谐,像这条路远情长的大道一样,向世人昭示着陇南儿女宽阔的胸怀和磅礴大气。按王义的话说,建设长江大道,旨在张扬和振奋陇南的人文精神。它东起东江水沟,南依白龙江,西至北峪河口,总投资10亿元,全长2800米、设计路面宽30米、路面横向布设为双向四车道,加上非机动车和人行道,道路设计等级按城市交通主干道一级,预计两年建成。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2.52公里,并配套了防护挡土墙、外侧护坡、路面排水管道、汉白玉栏杆、华丽路灯等设施。长江大道的建成,不仅顺应民意,一改城区主干道狭窄,车辆通行不便,路面破损,防洪落后,排污困难的旧面貌,而且对提高市区城防安全,缓解交通压力,确保过境交通安全畅通,加快城区建设步伐,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山城品位,促进市区商贸流通和市场繁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市民们步履轻盈地走出户外,悠然自在地漫步在宽阔舒坦的长江大道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感受和煦的春风,欣赏白龙江边的景色,领略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的乐趣和惬意,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喜人景象。
东江新区主干道的建设是国道212线改扩建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通车。放眼望去,全线路面宽敞平坦,护坡芳草盎然,绿化带鲜花怒发,两旁绿树迎风,远处的白龙江碧波荡漾,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通道,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钟楼滩开发区原是一块废弃的沼泽地,按照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合理布置一二三产业,编制甘陕川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蓝图,融入与时俱进时代的精神。大量低洼地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成片的高楼鳞次栉比,狭窄的道路拓展加宽,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商贸流通中心已初具雏形。同时,不断加大对治安、交通、环卫、市容的综合治理,使这个昔日以“脏、乱、差”而远近闻名的武都西出口正朝着清洁、优美、文明的目标迈进。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下,如何超常规的发展,需要新思路,王义深切地感到应该对未来有一个理性的思考,这个“理性思考”包括凝心聚力,将开发作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舍得花钱搞规划,舍得投入搞环境。认准了的事,要大胆地干。为此,他强调,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就看谁的力度大,方法多,点子活,谁就能占领先机,走在前头。
理性思考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正确决策是正确行动的基础。位于武都城区繁华地段的莲湖广场,其规划理念是“以人为本”,力求达到商业与居住的完善结合。刻意创造城市里的广场,广场里的城市。因此,从整体到局部都力求营造出既富历史文化底蕴,又富现代都市风格的涵古纳今的美。建筑物采取江南都市风格,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生态环境优美,采光通风良好,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立面新颖别致,公共设施俱全,描绘出一幅青山环抱,绿树映城,碧水长流的崭新画卷。可以说,它是武都乃至整个陇南旧城改造的典范和缩影,必将形成一个商业繁华、住宅休闲、健身强体的高级豪华商住区和旅游购物场所,打造制胜未来经济的营盘。
展望前程,我们满怀豪情。一座依山傍水,以发展商住、贸易和文化娱乐为主,同时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和无污染加工工业,以保证城市经济社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代气息和高度文明的山水园林化城市,将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屹立在的白龙江畔。清亮绚丽的春光照临武都,更美好的未来已握在手中。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王义等新一届领导班子为贫困山区奉献着所有的智慧和热情,陇南是幸运的,并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群众通过主观感受直接得来的最公正的评价。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陇南在王义书记等决策者的运筹帷幄中,发生了令世人惊叹不已的变化,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创造奇迹而殚精竭虑和呕心沥血的人们;志存高远的陇南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发扬在实践中铸就的昌河坝精神,谱写更加新美辉煌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