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集萃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书治要》书名的由来
  201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党校召开了“《群书治要》——古镜今鉴 为政以德”的座谈会,与会领导、学者对《群书治要》作出了高度评价。而早在2012年,“群书治要网”就已经开通,用来弘扬传统文化经典。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重视《群书治要》这部书。
  《群书治要》是贞观初年名臣魏徵、虞世南、褚亮、萧德言受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编修而成的,是一部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立“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书中内容“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当时可见的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选取与治国经验最相关的内容加以编辑,最终于贞观五年(631)完成。
  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博而要”。“博”指的是此书选材范围广,古代图书分类有四部:经、史、子、集。此书选材包罗前三部,因为集部多为文学作品,与治国理政关联不大,故而未选。“要”则是指两方面:一是从经、史、子中选取了六十五部最有代表性的古代典籍,二是编者并没有简单地照录全文,而是从这六十五部典籍中挑选了最具现实意义的语句或文段,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
  此外,从编选人员角度也能够反映出此书的价值。领衔的魏徵是著名谏臣,他所作《谏太宗十思疏》,剖析了唐太宗治国中不可忽视的缺点并提出具体改正措施,深得皇帝的赞赏,可谓良臣的楷模。虞世南也是唐初名臣,唐太宗对他有着很高的评价:“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褚亮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父亲,为人严正刚肃,曾跟随皇帝征伐各地。萧德言是儒门之后,曾经做过唐高宗李治的老师,颇为当时人敬重。由这四位学识广博且有治政实践的人物合作编成的《群书治要》,在权威性和实用性上便不言而喻了。
  由此可见,这部书取名《群书治要》是名副其实的,正如魏徵在此书序言中所说:“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用在今天,足可以从历史中得到借鉴;传之后世,则可以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
  唐太宗为什么要下令编修这部书?
  身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为什么要让魏徵等人编修《群书治要》呢?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贞观初年,国家很不稳定:内部有多个农民军残部尚未征服,外部有突厥铁骑不断威胁。在这样的压力下,唐太宗先是智退突厥大军,然后平定了农民军残部,接着开始着手发展生产,以图国家强盛。
  当时,唐太宗很注意总结历代的统治经验,尤其是前代隋朝二世而亡的前车之鉴,使他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不重蹈覆辙。一个方法就是以史为鉴,从中国历代典籍中挖掘智慧,借鉴古人的良政措施来治理国家,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唐太宗选了四位有着较高政治眼光和渊博儒学涵养的大臣,在古圣先贤的经典里面选出治国理政的精华,编辑成书,这就是《群书治要》。
  这部书编成后,唐太宗十分高兴,经常手不释卷。他后来跟魏徵提及这部书:“我看完这部书,懂得了如何向古圣先王学习,遇到事情不再迷惑,知道了这个国家该怎么治理。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可以说,唐太宗君臣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以及唐太宗本人关于君民关系的论断,都与书中的施政理念与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从失传到回归:《群书治要》的流传经历
  《群书治要》这部汇集先贤智慧的文言宝典,对修身治国起着巨大作用。但令人诧异的是,这样一部有影响的书在宋、元、明时代却没有人提及,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走向衰落。加之此时,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经籍多是用手抄传世的。《群书治要》这种大部头的书,由于抄本少,在战乱中没能保存下来,到了宋代就已经从官家或者私家的书目中消失了。
  所幸的是当时日本、朝鲜等国纷纷派遣唐使来学习汉文化,而《群书治要》这部书就被日本遣唐使带回到了日本,献给了天皇。
  公元13世纪,正值日本的镰仓幕府第五代将军北条实时(亦称金泽实时)执政时期,他特别喜欢藏书,发现《群书治要》后,就请人抄写,并收藏在“金泽文库”中,《群书治要》因此得以传世。到了德川幕府第一任将军德川家康执政时期,他看到这部书,对其价值非常欣赏,立刻命人刊刻。可惜德川家康本人没有见到此书出版就去世了,印本只分赠给了德川家康的后裔尾张、纪伊两家藩主,事实上没有公开发行。后来,尾张藩主的大纳言宗睦有感于这部书的重要却未能流布,乃将其重新校刊,刻印出版。这就是《群书治要》尾张本,也是后来传回中国的本子。
  到了清中期,《群书治要》这一失传千年的巨著终于回传中国,逐渐流行于浙江杭州一带。嘉庆年间,著名学者阮元巡抚浙江,发现了一批未能收进《四库全书》的珍稀古籍,其中就有《群书治要》。阮元依照《四库全书总目》例,为每书撰写提要,随书奏进皇帝。《群书治要》的失而复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幸事。
  《群书治要》的当代价值
  《群书治要》传回国内后,尚未被重视,多是作为学者用来辑佚和校对古籍的一个善本,经世治国的真正作用则被忽视了。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原驻日本大使符浩先生在日本获得一套《群书治要》,带回国内,邀请十几位专家学者对这部书选用的六十五部典籍进行考证、点评,分篇进行标点断句和翻译,最终编成《群书治要考译》一书。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亲自为此书题词:古镜今鉴。《群书治要》的治政作用得以被重新发掘。
  的确,《群书治要》虽然诞生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但书中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首先,从政者要以修身为第一要务。修身是从政者不可缺少的素质,这也与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密切相关。《群书治要》开篇选择《周易》中的文段基本都是关于君子应如何修身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又如“《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意思是屯的上卦为“坎”,“坎”为云,下卦為“震”,“震”为雷,君子取法于“云雷”,用云的恩泽、雷的威严来治理国事。贞观君臣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推崇君子治政,崇尚以仁爱、大度之心对待百姓,这是使国家步入太平的保证。
  其次,从政要以民为本,对自身职责进行正确定位。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以认为这是中国古代重民思想最明确的表述。《群书治要》中择选了许多这类重民思想的言论,如《群书治要·孙卿子》中阐述道:“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这句话的逻辑性非常强,主旨在于强调爱民的重要性,目的是提醒统治者要重民、养民、富民、恤民、利民,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与百姓共荣辱,这也是唐太宗君民关系有如水中行舟比喻的思想来源。
  第三,从政者要认识到奢靡之风的危害。审视历代王朝的衰败灭亡,我们不难发现,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是其中重要原因。《群书治要·晋书》这样总结:“三代之兴,无不抑损情欲;三季之衰,无不肆其侈靡。”奢靡之风使人沉溺于享乐而不能自拔,容易丧失正常的心性,久而久之,就会走上玩物丧志的道路,甚至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而难以抑制的欲望而泯灭天良,损国害民。因此,《群书治要·政要论》告诫统治者:“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并列举鲁国宰相季文子节俭养德的例子作为补充。唐太宗深以为鉴,带头抵制奢靡,提出了“去奢省费”“选用廉吏”的主张,他的长孙皇后也是勤俭有加,从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最后,从政者要善于选人用人,选贤任能。《群书治要·新序》记载,齐桓公在得到管仲辅佐后感叹道:“吾未得仲父则难,已得仲父之后,曷为其不易也?”“王者劳于求贤,逸于得人。”意思是君王求贤的时候虽然辛苦,而一旦选定任用了贤才,就可实现家宁国安。纵观三代,“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商汤用伊尹,文王用姜尚,成王用周公、召公,以致“刑措不用”,这都是治国者恰当地选用贤德之人的缘故。受此启发,太宗一朝,贤臣良相济济一堂,为社会的发展、政治的稳定贡献着力量,最终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其他文献
清仁宗嘉庆帝是满清入主中原后第五代君主,身处大清国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留给后世的印象似乎比较模糊,只有两件事让人念念不忘:一是亲自执政之后,用果断而老练的手段铲除了和珅集团,为国家清除了毒瘤;二是一八一三年(嘉庆十八年),社会矛盾激化,造反的天理教一度攻入紫禁城,嘉庆帝不得不心有余悸地自嘲“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此外,他的生与死都是个谜,他的出生地点,官方各种文献居然记载不一,莫衷一是;他的死
期刊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谈“四个全面”,强调从严治党。2014年6月30日,他在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就曾指出:“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所谓政治生态、从政环境,即国家通过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政治制度的约束,对官员从政行为予以规诫,从而形成特定的政治生活氛围。政治生态与国家治理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国家强盛
期刊
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①,得侍皇太子饮、博②。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③,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
期刊
唐人赵璘在《因话录》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裴光德垍(jì)在中书。有故人,官亦不卑,自远相访。裴公给恤优厚,从容款洽。在其第,无所不为,乘间求京府判司。裴公曰:‘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不妨却得。某必不可。’”  这里的“裴光德垍”就是唐朝大臣裴垍,“在中书”,就是中书省这一决策机构。有个老朋友从大老远的地方赶到京城来拜访他,这个老朋友
期刊
“三阳开泰”还是“三羊开泰”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农历羊年了,逢羊年人们常说“三阳(羊)开泰”,究竟哪个字正确呢?  “三阳开泰”之说来源于《周易》。六十四卦中,“坤”为十月的卦象,为纯阴之象;“复”为十一月卦象,一阳生于下;“临”为十二月卦象,二阳生于下;“泰”为正月卦象,乾下坤上,三阳生于下。泰卦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于是,“三阳开泰”成为岁首的吉祥语,表示新一年周期的开始。  明代吴承恩《西
期刊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闽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朱子,后人视其为儒学宗师。  朱熹五岁开蒙,十八岁举乡贡,十九岁中进士,三十一岁拜程颐三传弟子李侗为师,潜心于儒学。他在继承程颢、程颐学说的同时,又独具创见,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学术体系——“程朱理学”。  朱熹曾任地方官九年,又赴
期刊
缘起  熙宁三年(1070),北宋发生了一起震动朝野的破格提拔官员事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秀州判官李定因知审官院孙觉所荐,召至京师以待补用。李定到后,又被王安石向宋神宗举荐。宋神宗召见李定后,对其答问十分满意,当即下令任其知谏院。  李定原担任的判官属于州县幕职官,在北宋文官体系中处于初等序列,又称选人。这时宰相曾公亮提出,本朝以来,还没有选人直接授任谏官的先例。于是宋神宗又下令,改授李定太
期刊
与“阳春白雪”的经典诗文名句相比,“下里巴人”的俗语谚语要接地气得多。在外交舞台上,在日常生活中,俗语同样大放异彩。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对外演讲中谈及国家发展道路问题,引用了一句饱含中国智慧的俗语——“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而在提醒全党同志警醒起来,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时,则用了“打铁还需自身硬”。足见,恰当地运用俗语
期刊
我们通常把意见不同称为意见“相左”,不说“相右”,是因为,在古代“左、右之对,人道尚右,以右为尊”,“右”隐含着正确、尊贵的意思,“左”相对于“中”“正”而言,更多表达的是偏差。汉字是象形文字,从字形可以看出,“右”字取意用右手吃饭,民以食为天,右手这是在做最重要的工作;而“左”字上为手,下为工,左手只是处于一种辅助地位。古代都以男子为右,妇人由左就是明证。中文中“左”多是“相反”“劣”的意思,带
期刊
韓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