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服不但具备了秀美典雅的造型,并且体现了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思想内涵。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一股汉服热潮,一些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对汉服情有独钟,在大学校园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汉服的身影。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新意,内容一成不变,教育效果难以使人满意。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些学者则提出了将汉服文化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本文中,作者主要就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利用汉服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汉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传统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文化的界限在逐渐淡化,新的一代年轻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认同程度在逐渐降低。汉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缩影,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高校的大学生们对汉服的喜爱和认可,也使得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将汉服文化[1]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既能够以一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了传统文化,拉近大学生与传统文化间的距离,强化大学生爱国情怀,也能够有效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一、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问题
  (一)缺乏对汉服文化的重视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强调的是集体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然而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比方说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这些不良思想会弱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逐渐丧失社会责任感。而汉服文化中则包括了公平正直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扭转大学生的不良价值观。但是由于高校为提升学生额就业率以及社会适应性,过于注重大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汉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使得获得大学生认可的汉服文化并未发挥出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修养[2]的作用。
  (二)教师汉服文化底蕴有限
  在大学校园中,历史专业、汉语言专业的教师往往对汉服文化的了解更为深厚,而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类专业的教师对汉服文化的了解则少之又少。那么这些教师对汉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理念和价值的掌握不够深入,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难以运用汉服文化的内涵来改善教育效果。即使有一些教师利用学生对汉服文化的热爱心理,刻意补习汉服文化的有关知识,力求在教育学生时能够通过运用汉服文化的内容获得学生的认可,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但是由于生搬硬套的教育方式,难使汉服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不仅得不到学生的肯定,自身学习汉服文化的积极性也被挫伤。
  (三)新媒体教育功能被忽视
  在大多数学校的官方微博中,我们很难发现汉服文化的踪迹。而学校内部的一些论坛、贴吧中,与汉服文化相关的内容,大多是一些穿着飘逸汉服的青年学生,学生讨论的热点在与主人公身穿的汉服以及相关配饰是否美丽,而至于美在哪里,何为美,则鲜有人进行讨论。至于汉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基本上没有人去寻根溯源。原本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其教育功能却被学校束之高阁。
  二、利用汉服文化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一)重视汉服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第一,开设汉服文化的课程。学校可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历史专业的教师共同编制汉服文化的教材,同时开设选修课程,在课堂中允许学生自由发表对汉服文化的想法,通过学生间、师生间思想的碰撞,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共鸣。第二,给予热爱汉服的学生活动的空间,提供实践的机会。高校可许可汉服爱好者们成立汉服社团,通过汉服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来吸引全校学生了解汉服文化、学习汉服文化,将汉服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将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动力,让学生自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
  (二)教师强化汉服文化知识学习
  第一,向学生学习。教师可请教热爱汉服文化的同学,听取他们对汉服文化的想法,从他们身上学习汉服文化的有关知识。同时也要探究汉服文化是通过何种途径对这些学生产生了影响,进而丰富利用汉服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为学生接受和认可,教育效果有所改善。第二,向同事学习。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的教师应主动向对汉服文化有着深入性研究的教师请教汉服文化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请同事帮助自己答疑解惑,获得对汉服文化更深层次的了解。为运用汉服文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利用新媒体
  目前,新媒体已然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学校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汉服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采取以下策略。第一,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弘扬汉服文化知识。例如在微博上发表一些与汉服文化相关的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选择题等,供学生学习,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会在文化的渲染中得到升华。第二,邀请研究汉服文化的专家学者进行视频讲座或进行直播,为学生讲解汉服文化的内涵,以及新时代背景下汉服文化的重要意义,以此吸引学生的关注,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结束语
  汉服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汉服中所展现的文阿虎内涵需要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去探索、去学习、去传承、去弘扬。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汉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载体,有利于改善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良看法,同时也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大学生能够主动担负起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總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方式方法,吸收汉服文化的精髓,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参考文献
  [1]余光.浅析汉服文化及其价值[J].青年文学家,2018(18):160-163.
  [2]李际,李梦竹.论汉服文化内涵背后所传达的哲学意识[J].西部皮革,2017(21):88.
  [3]刘安琳.华夏有衣,襟带天地——浅析汉衣冠审美文化沿革[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72-74
  作者简介:
  王振宇(1993-),男,陕西西安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学科教学。
  李晓卓(199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谢江欢(1995-),女,陕西蓝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各地的无论在地形,气候,地势上都存在着差异。在这种地域性差异的影响下,我国南北方建筑各自呈现着不同的风貌。本文试从我国古代南北建筑的萌芽期,成熟期,稳定期来分析地域性差异对我国古代南北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地域性差异;古代建筑;南北方建筑;气候;建筑设计  一、南北方地域性的差异  以秦岭淮河为气候地形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为我国北方地区,淮河以南是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的
期刊
摘要:鱼道是一种建造在人工和自然屏障上或周围的结构,以促进产卵鱼类的自然迁移,鱼道的有效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对鱼类的种类、物理特征、习性和分布进行充分的观察和调查。目前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中鱼道建设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主要是上游通道仿真的建模限制,下游通道的威胁,多种水力参数的难以确定。  关键词:水利水电;鱼道建设;存在问题  一、研究背景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保护生态环境,妥善安置受影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测量和调查研究,并进行阐述了清洗行业存在的若干问题,同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由此,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规范中央空调工程清洗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央空调清洗; 清洗行业; 问题; 分析  一、前言  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对建筑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起到重大影响作用,2004年6月,国家卫生部曾集中对全国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风管内的污染物进行监
期刊
摘要:中国服装的变化丰富多彩,除了它本身的功能性的美观性,以及领、袖型的搭配也使服装的装饰功能达到了极至,唐代服装是古代服装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国服装发展史上绽放灿烂。本文通过服装设计中唐代服装造型元素袖型、领型的变化运用和工艺处理来讲述,表现出的层次美、线性美、动感美将唐代服装造型元素文化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唐代服饰;创意;领袖型变化;工艺处理  引言:从汉、魏、六朝至今,人们的衣
期刊
摘要:“新民乐”一词是199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民间音乐向新的民间音乐的发展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决不能盲目追求新的,直率的或夸张的表演,例如重新编排传统音乐,改进新作品的创新表演技术,以及各种演奏方式,而必须遵循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从长远来看,根据市场的合理需求,传承新的民间音乐理念,弘扬民间音乐文化,必然是中国民间音乐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中国民间音乐;新民乐;巩罗新艺术团;
期刊
摘要:花鼓戏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明珠,历来都是广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而且具有强烈的地方舞蹈艺术特色。文章简单介绍花鼓戏的发展演变情况,分析花鼓戏舞蹈的民间生活气息、喜剧性风格、典雅化艺术风格等基本特色,并从旦角舞、生角舞、歌舞、特殊舞蹈动作等方面,对花鼓戏舞蹈程式套路加以研究,从而探讨花鼓戏的舞蹈艺术特色。  关键词:花鼓戏;传承;发展  1引言  花鼓戏最早源于宋代名为“花鼓”的民间伎艺,接着在
期刊
摘要:刺绣,曾经不着痕迹、与我们的生活如影随行。如今它却渐行渐远成为高挂在墙上的艺术。通过讨论刺绣艺术的当代发展,必须明确其“生活之物”与“艺术之物”的双重属性。当代刺绣艺术不能只是“阳春白雪”,更需要全新的载体和文化土壤助其回归本源、回归生活。  关键词:刺绣艺术;苏绣;生活;应用  1 传统刺绣艺术与生活  近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复绣的《凉州瑞像图》让全世界再次领略到了隋唐时期刺绣艺术的
期刊
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山谷。生于宋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  在中国浩荡的书法历史长河中,北宋书风虽然不如魏晋江左之风流,唐朝之鼎盛,但也是名家辈出,开启了"尚意"之风,其中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家著称于世,史称"宋四家"。黄庭坚是"宋四家"中最有创造性的一位,也是体现宋朝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期刊
布朗族是我国少小民族之一。它是由“百濮”族群发展而来,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临沧、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区。布朗族属于山地民族,自古生长在崇山峻岭之中,生活比较闭塞与外界联系少,所以布朗族发展较缓慢。其民族受傣族影响信奉小乘佛教,是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所以布朗族一切的知识传授及经验总结皆采用口头语言和口承文化方式。口承文化在起到了保存人民历史记忆的重要作用。由于其民族善于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
期刊
摘要: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所独有的文化内容,其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一个地方人民思想的精髓,所以,地域文化往往是一个地区最独特的内容。我国很多企业都希望能通过结合地域文化内容实现企业的发展,其中比较核心的内容之一是文创产品,基于自身文化特性的天然优势,文创产品往往可以很好地同地域文化结合,从而衍生出全新的产品,并且产品本身基于独特性,销售成绩也相当不错。但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