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命题作文,同学们在写作时常常担心自己会跑题;老师在批阅作文时常常会关注学生是否围绕中心写作。其实,同学们关心和老师关注的是同一个问题———跑题。没跑题就是能围绕中心来写,跑题就是偏离了中心。两者只不过说法不同,其实指向完全相同。
命题作文不只是今天才有,在古代也有。“赋得”体诗歌就是古代的命题作文。所谓“赋得”就是分题赋诗,分到的是什么题目,就称为“赋得什么”。我们最熟悉的一首“赋得”体诗歌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实就是要求以“古原草送别”为题写一首诗。
今天我們先不谈《赋得古原草送别》,而是要以另外一首“赋得”体诗歌为例,来学习如何在命题作文中做到不跑题,即围绕中心去写作。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拿到的“题目”是什么呢?是“暮雨送别”。至于说送别什么人,题目并无明确规定,也无法明确规定,需要作者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补充。这首诗写的是韦应物送别朋友李胄。
写作先审题,这个题目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暮雨”,一个是“送别”。在写作过程中,要想做到不跑题,就要尽可能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写,我们看看韦应物是如何做到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一开篇,作者就用“微雨”和“暮钟”紧紧扣住了“暮雨”这个关键词,点明了送别的环境和时间,再通过“楚江”与“建业”(两者算是互文,指代同一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南京)点明地点。可以说,两句诗,仅仅十个字,就出色地完成了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的任务。而且,不仅仅有时间、地点与环境,还有情绪,能够感受到一种暮色之中细雨笼罩之下压抑的感觉,与送别的情绪正好暗合,堪称出手不凡。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漠漠”是水汽迷茫的样子,“冥冥”是天色昏暗的样子。用“漠漠”与“冥冥”写出船帆与飞鸟所处的环境,又和前面的“微雨”及“暮色”紧密勾连。“帆来重”与“鸟去迟”是实写当时的情景,“重”与“迟”的运用又暗含着作者送别时的沉重心情。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海门深不见”除了有暮色深沉的原因,也因为距离之远而不见,其实是暗示被送别的朋友已经远远离去,与前面的“漠漠帆来重”构成一种呼应———虽然朋友已经离开,去帆已远,但是作者还站在江边看着来帆,迟迟不肯离去。浦树是江边的树,说“浦树远含滋”,除了照应前面的“微雨”,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送别双方的情绪,岂止是浦树饱含着雨滴的滋润,送别的人和离开的人,他们的心也都被泪滴润湿。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这四句诗写景,既有动,又有静。“帆来”是动,“鸟去”是动,但“重”和“迟”又有一种相对的静。“海门”是静,“浦树”也是静,但流动的江水在动,缭绕的水雾也在动,又在静中显出动来。四句写景的层次感也非常强,有远有近,远近结合,构成一幅立体画。而且,这画面在客观写实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浓浓的主观情绪,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浸染其中。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如果说中间的四句诗是借景抒情,最末这两句则是直接抒情,明确扣题。在送别的时刻“情无限”,因此泪落如雨,“散丝”和“微雨”呼应,让人分辨不出是雨水还是泪水,把友人之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通过对全诗的欣赏,我们会发现这首“赋得”体诗歌,每一句都围绕着题目的关键词来写,而且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一脉贯通,浑然一体,这就是典型的围绕中心写作。
前面提到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但没有分析,而是带着大家一起欣赏了另外一首“赋得”体诗歌,是想把这个练习的机会留给大家,可以尝试着从写作的角度来欣赏品味《赋得古原草送别》,进一步巩固对如何围绕中心进行写作的认识。
遇见
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二莫子涵
指导教师于晓冰
我遇见了一本书。与它的相遇,让我暂时跳脱出我的生活,体验到从未体验过的美好。
捧起书,封面上用油彩画出的翠绿草原和湛蓝天空充满我的视野,一股草原的风拂面吹来。
这本书不厚,两百多页,以我的阅读速度,两三天就能看完。我坐在床头,翻开书,一页一页小心翻着,连目录也不放过。当开始读正文时,我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我慢慢地、一点点地,置身在新疆的大草原上,脚底软绵绵的,远处有星星点点的牛羊在低头吃草。我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阿勒泰。低矮的毡房零星散落在草原上。房里热气腾腾,风吹得毡房摇摇晃晃。
作者扔给我一顶头盔,戴在头上,沉甸甸的。一辆摩托车停在门口,我跟着作者坐上车,引擎声隆隆地响起,还没等我坐稳,车就冲出去了。风拍打着脸,头皮被头盔压得生疼。我转头看着一路的风景,绿色渐渐变淡了,取代它的是土棕色,风沙也随之变大,我赶紧用围巾围住脸。戈壁一望无际,偶尔有几棵枯树矗立着,天和地被地平线分割开来,天还是那么蓝,几只鸟在盘旋着。
我的身体突然前倾,车停了。我反应了好半天,转头望去,作者正弯腰捡着些什么。我跳下车,也学着作者的样子,把土扒开,翻找着。一抹透亮的红在土中出现,我用食指和拇指拾起,定睛看着,这石头里隐约有些红色细丝。“是玛瑙!”我大喊,声音回荡在荒凉的戈壁滩上。
像用橡皮抹去般,眼前的画面一点点消失,我眼前不再是停着摩托车的戈壁滩,而是我的房间。我深吸一口气,合上书,躺倒在床上。脑海中不停闪过刚才的一幕幕,这是梦还是现实?下一次的旅行会是怎样的?是否还能再去一次戈壁滩?我坐起来,拉开窗帘,街道车水马龙,我笑了笑,内心无比轻松。
遇见这本书,仿佛遇见了一次旅行,让我在现实与幻想间来回穿梭。遇见这本书,让我暂时摆脱了生活的烦恼与琐碎,可以自由奔跑在草原上。遇见《我的阿勒泰》,遇见草原,遇见自由。 教师点评
文章的层次感很好,开头点题结尾扣题,而且能够由浅入深,开头只说遇见美好,结尾升华为遇见自由。中间部分看似是在复述这本书的内容,但又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有自己的剪裁,这是真正用心读书,真正喜欢这本书的体现。文章还好在有思考,有认识。这种思考和认识,显然不可能是只读了这一本书的结果,而是日积月累,不断读书才可能达到的深度。(于晓冰)
遇见
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二陈涵宇
指导教师于晓冰
遇見,本当是人生中很普通的事,但遇见这位语文老师,使我终生难忘。
他其貌不扬,剃得锃亮的光头,一对扬起的眉毛下面是一对瞪得大大的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镜片很厚的眼镜,身材也有些胖……一眼看上去,几乎没什么书生该有的气质。直到他开口说话了,我才知道他是我们的老师。
他说起话来抑扬顿挫,每个字都掷地有声。在教我们理解文言文时,他也会放慢速度,或是加重语气,这才让我看出些语文老师的样子。
他教我们,语言要在环境中获得,要时时处处去学语文,凡是有字的地方,都应当去看一看,那是非常有趣味的。他上课不大讲课文,讲的是道理、是方法,常引用一些古人的话作为佐证,讲到相关的著名文段时,他就一定要打印成卷子发给我们……
他教我们要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待事物,要多想。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他还教我们立身处世的道理。这时,他便又要引经据典了。他把一根白粉笔折成两半,拿着其中的一半在黑板上写起来,那粉笔与黑板碰撞,发出声音,老师自己也品读起来,每个字又掷地有声地从他嘴里冒出来。他那光溜溜的脑袋也要跟着晃几晃。我们的老师,一定是博览群书的。
他讲东西是格外吸引人的,使我沉浸在其中,思考着,忘记了其他一切。即使很累,趴在桌上,也是会竖起耳朵听的。
我又想起了那站在讲台上的身影,他那光溜溜的头和藏在厚厚镜片后的眼睛是充满智慧的。遇见他,我是受益的,遇见他,我是幸运的。
老师终究是老师,我按照他指出的问题一一改正后,觉得作文有了提升。我再次走向办公室,心中十分忐忑。把作文交给他后,迎来的依然是那张平静的脸。他照旧慢吞吞地说:“中间的内容缺少一些细节描写,把动作描写加上。你这里还有一点儿逻辑错误……嗯,改完了再拿给我看一下。”然后又把作文退给了我。从办公室出来后,我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不耐烦,但更多的是对他的不解。
小时候,我几乎每次把作文交给老师后,都能得到老师的各种鼓励,但要从他那里得到表扬似乎并不容易。
我回家后再次按照他指出的几个问题一一做了改正,第二天又去交给他。去办公室的路上我和自己打赌:这次他一定也是那个平静的表情。不出所料!但不同的是,他这次只是简单地说:“嗯,可以了。”我不禁有些惊讶,正在疑惑时,他又说:“你把第一稿和这一稿对比着读一下。”
读完后,我突然发现我的第一稿似乎只是一摊肉,而现在的文章活了!有了筋骨,还有了一点儿硬朗挺拔之气。
再看向他的脸,没错,依然面色平静。
他不正如镜子吗?在我有“失”时他会直接指出不足,当我有“得”时他也不会过多夸奖———一面镜子呈现的是事物的原貌,映照出最真实的你。
教师点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者对语文老师进行了形象设定:“平静的语气和平静的脸”,恰好和镜子相似,然后又围绕修改作文展开情节,最终指明老师像镜子一样让“我”看到得失。文章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于晓冰)
命题作文不只是今天才有,在古代也有。“赋得”体诗歌就是古代的命题作文。所谓“赋得”就是分题赋诗,分到的是什么题目,就称为“赋得什么”。我们最熟悉的一首“赋得”体诗歌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实就是要求以“古原草送别”为题写一首诗。
今天我們先不谈《赋得古原草送别》,而是要以另外一首“赋得”体诗歌为例,来学习如何在命题作文中做到不跑题,即围绕中心去写作。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拿到的“题目”是什么呢?是“暮雨送别”。至于说送别什么人,题目并无明确规定,也无法明确规定,需要作者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补充。这首诗写的是韦应物送别朋友李胄。
写作先审题,这个题目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暮雨”,一个是“送别”。在写作过程中,要想做到不跑题,就要尽可能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写,我们看看韦应物是如何做到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一开篇,作者就用“微雨”和“暮钟”紧紧扣住了“暮雨”这个关键词,点明了送别的环境和时间,再通过“楚江”与“建业”(两者算是互文,指代同一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南京)点明地点。可以说,两句诗,仅仅十个字,就出色地完成了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的任务。而且,不仅仅有时间、地点与环境,还有情绪,能够感受到一种暮色之中细雨笼罩之下压抑的感觉,与送别的情绪正好暗合,堪称出手不凡。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漠漠”是水汽迷茫的样子,“冥冥”是天色昏暗的样子。用“漠漠”与“冥冥”写出船帆与飞鸟所处的环境,又和前面的“微雨”及“暮色”紧密勾连。“帆来重”与“鸟去迟”是实写当时的情景,“重”与“迟”的运用又暗含着作者送别时的沉重心情。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海门深不见”除了有暮色深沉的原因,也因为距离之远而不见,其实是暗示被送别的朋友已经远远离去,与前面的“漠漠帆来重”构成一种呼应———虽然朋友已经离开,去帆已远,但是作者还站在江边看着来帆,迟迟不肯离去。浦树是江边的树,说“浦树远含滋”,除了照应前面的“微雨”,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送别双方的情绪,岂止是浦树饱含着雨滴的滋润,送别的人和离开的人,他们的心也都被泪滴润湿。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这四句诗写景,既有动,又有静。“帆来”是动,“鸟去”是动,但“重”和“迟”又有一种相对的静。“海门”是静,“浦树”也是静,但流动的江水在动,缭绕的水雾也在动,又在静中显出动来。四句写景的层次感也非常强,有远有近,远近结合,构成一幅立体画。而且,这画面在客观写实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浓浓的主观情绪,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浸染其中。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如果说中间的四句诗是借景抒情,最末这两句则是直接抒情,明确扣题。在送别的时刻“情无限”,因此泪落如雨,“散丝”和“微雨”呼应,让人分辨不出是雨水还是泪水,把友人之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通过对全诗的欣赏,我们会发现这首“赋得”体诗歌,每一句都围绕着题目的关键词来写,而且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一脉贯通,浑然一体,这就是典型的围绕中心写作。
前面提到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但没有分析,而是带着大家一起欣赏了另外一首“赋得”体诗歌,是想把这个练习的机会留给大家,可以尝试着从写作的角度来欣赏品味《赋得古原草送别》,进一步巩固对如何围绕中心进行写作的认识。
学生例文
遇见
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二莫子涵
指导教师于晓冰
我遇见了一本书。与它的相遇,让我暂时跳脱出我的生活,体验到从未体验过的美好。
捧起书,封面上用油彩画出的翠绿草原和湛蓝天空充满我的视野,一股草原的风拂面吹来。
这本书不厚,两百多页,以我的阅读速度,两三天就能看完。我坐在床头,翻开书,一页一页小心翻着,连目录也不放过。当开始读正文时,我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我慢慢地、一点点地,置身在新疆的大草原上,脚底软绵绵的,远处有星星点点的牛羊在低头吃草。我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阿勒泰。低矮的毡房零星散落在草原上。房里热气腾腾,风吹得毡房摇摇晃晃。
作者扔给我一顶头盔,戴在头上,沉甸甸的。一辆摩托车停在门口,我跟着作者坐上车,引擎声隆隆地响起,还没等我坐稳,车就冲出去了。风拍打着脸,头皮被头盔压得生疼。我转头看着一路的风景,绿色渐渐变淡了,取代它的是土棕色,风沙也随之变大,我赶紧用围巾围住脸。戈壁一望无际,偶尔有几棵枯树矗立着,天和地被地平线分割开来,天还是那么蓝,几只鸟在盘旋着。
我的身体突然前倾,车停了。我反应了好半天,转头望去,作者正弯腰捡着些什么。我跳下车,也学着作者的样子,把土扒开,翻找着。一抹透亮的红在土中出现,我用食指和拇指拾起,定睛看着,这石头里隐约有些红色细丝。“是玛瑙!”我大喊,声音回荡在荒凉的戈壁滩上。
像用橡皮抹去般,眼前的画面一点点消失,我眼前不再是停着摩托车的戈壁滩,而是我的房间。我深吸一口气,合上书,躺倒在床上。脑海中不停闪过刚才的一幕幕,这是梦还是现实?下一次的旅行会是怎样的?是否还能再去一次戈壁滩?我坐起来,拉开窗帘,街道车水马龙,我笑了笑,内心无比轻松。
遇见这本书,仿佛遇见了一次旅行,让我在现实与幻想间来回穿梭。遇见这本书,让我暂时摆脱了生活的烦恼与琐碎,可以自由奔跑在草原上。遇见《我的阿勒泰》,遇见草原,遇见自由。 教师点评
文章的层次感很好,开头点题结尾扣题,而且能够由浅入深,开头只说遇见美好,结尾升华为遇见自由。中间部分看似是在复述这本书的内容,但又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有自己的剪裁,这是真正用心读书,真正喜欢这本书的体现。文章还好在有思考,有认识。这种思考和认识,显然不可能是只读了这一本书的结果,而是日积月累,不断读书才可能达到的深度。(于晓冰)
遇见
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二陈涵宇
指导教师于晓冰
遇見,本当是人生中很普通的事,但遇见这位语文老师,使我终生难忘。
他其貌不扬,剃得锃亮的光头,一对扬起的眉毛下面是一对瞪得大大的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镜片很厚的眼镜,身材也有些胖……一眼看上去,几乎没什么书生该有的气质。直到他开口说话了,我才知道他是我们的老师。
他说起话来抑扬顿挫,每个字都掷地有声。在教我们理解文言文时,他也会放慢速度,或是加重语气,这才让我看出些语文老师的样子。
他教我们,语言要在环境中获得,要时时处处去学语文,凡是有字的地方,都应当去看一看,那是非常有趣味的。他上课不大讲课文,讲的是道理、是方法,常引用一些古人的话作为佐证,讲到相关的著名文段时,他就一定要打印成卷子发给我们……
他教我们要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待事物,要多想。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他还教我们立身处世的道理。这时,他便又要引经据典了。他把一根白粉笔折成两半,拿着其中的一半在黑板上写起来,那粉笔与黑板碰撞,发出声音,老师自己也品读起来,每个字又掷地有声地从他嘴里冒出来。他那光溜溜的脑袋也要跟着晃几晃。我们的老师,一定是博览群书的。
他讲东西是格外吸引人的,使我沉浸在其中,思考着,忘记了其他一切。即使很累,趴在桌上,也是会竖起耳朵听的。
我又想起了那站在讲台上的身影,他那光溜溜的头和藏在厚厚镜片后的眼睛是充满智慧的。遇见他,我是受益的,遇见他,我是幸运的。
老师终究是老师,我按照他指出的问题一一改正后,觉得作文有了提升。我再次走向办公室,心中十分忐忑。把作文交给他后,迎来的依然是那张平静的脸。他照旧慢吞吞地说:“中间的内容缺少一些细节描写,把动作描写加上。你这里还有一点儿逻辑错误……嗯,改完了再拿给我看一下。”然后又把作文退给了我。从办公室出来后,我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不耐烦,但更多的是对他的不解。
小时候,我几乎每次把作文交给老师后,都能得到老师的各种鼓励,但要从他那里得到表扬似乎并不容易。
我回家后再次按照他指出的几个问题一一做了改正,第二天又去交给他。去办公室的路上我和自己打赌:这次他一定也是那个平静的表情。不出所料!但不同的是,他这次只是简单地说:“嗯,可以了。”我不禁有些惊讶,正在疑惑时,他又说:“你把第一稿和这一稿对比着读一下。”
读完后,我突然发现我的第一稿似乎只是一摊肉,而现在的文章活了!有了筋骨,还有了一点儿硬朗挺拔之气。
再看向他的脸,没错,依然面色平静。
他不正如镜子吗?在我有“失”时他会直接指出不足,当我有“得”时他也不会过多夸奖———一面镜子呈现的是事物的原貌,映照出最真实的你。
教师点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者对语文老师进行了形象设定:“平静的语气和平静的脸”,恰好和镜子相似,然后又围绕修改作文展开情节,最终指明老师像镜子一样让“我”看到得失。文章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于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