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相应改善。但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增长较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两个同步”,对于实现“十二五”确定的实现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98元,居全国第10位,比2005年增加8561.21元,年均增长14.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30元,居全国第16位,比2005年增加2540.13元,年均增长13.09%。
(二)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1.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
2010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1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9元。从2006-2010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变化情况看,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呈现缩小再扩大的趋势,到2010年两个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均达到峰值。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公报。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010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05年增加2540.7元,5年间农牧民收入年均增加508.1元,年均增长13.1%,比同期全国平均增幅高0.4个百分点,成为我区农民收入增长最快时期之一。但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却在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量由2005年的6146.92元扩大到2010年的1216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2005年的3.06:1扩大到2010年的3.2:1。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公报。
3.地区间差距
由于各盟市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整体高于东部地区。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为包头市,达到25862元,比最低的兴安盟高1.23倍,两者相差14357元。2010年农牧民纯收入最高的地区为乌海市,达到9244.7元,比最低的兴安盟高1.5倍,两者相差5532.7元。
4.行业间差距
近年来,我区收入最高行业与收入最低行业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2009年我区电力、金融、采矿三个行业平均职工工资位居各行业前三位,分别为44584元、43496元、37291元,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5.23%、41.69%、31.47%;而最低的农林牧业平均职工工资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一半。工资最高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工资与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相差29557元,比2005年扩大了7484元。
5.城镇居民内部差距
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595.27元,最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79.71元,二者对比为7.81:1,比2005年的7.40:1有所扩大;2005-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18.27%,同期最低收入组年均增速为16.66%;从绝对值来看,2009年高低收入组的差距由2005年的19268.93元扩大为2009年的38015.56元,增长了近一倍。城镇居民内部差距从绝对差距到相对差距都呈扩大趋势。
二、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带动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到11655亿元,进入万亿GDP俱乐部,“十一五”年均增长17.6%。受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远低于GDP增幅。“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度比生产总值增速低6.4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比生产总值增速低7.6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导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财政收入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影响
2010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69.98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407亿元,年均增长31%。与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低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近20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和企业税负过重,对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不利。
(三)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居民增收的影响
2010年达到228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5.43%。民生类支出与总支出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其中,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占比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2.28和1.9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占比比2006年增加了0.35个百分点,比前三年有所下降。
三、影响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因素分析
(一)三次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
2010年,我区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9.45%、54.62%、35.9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67.1%、29.3%,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都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就业结构则呈现“一、三、二”与产业结构相反的格局,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小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占总就业人员数的一半左右,而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占总就业人员数不足17%。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吸纳就业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缓慢,从而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二)投资主导型发展方式对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拉动作用不大
近年来,我区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在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下,投资率连年提高,消费率相应的逐年下降。过快的投资增长抑制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高。从投资方向上看,占较大比重的重化工项目建设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专业施工队伍主要来自区外,对区内就业带动相对较弱,而在投产后,大型重化工业项目技术含量、自动化程度较高,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现象明显,导致吸纳的就业人员也相对较少。
(三)资源型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带动力较小
我区资源型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资源产地居民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获益较少。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对当地就业拉动较少。据调查我区大型煤矿开采中,直接雇佣的劳动力人员仅为传统煤矿的3%,职工收入占煤炭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5%左右,煤炭开采业的富民作用比较弱;二是分配机制不合理导致居民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获得的收益相对较少。在各种税费的收入分配中,当地政府分配给矿区所在地的乡镇或村的部分很少。
四、对策建议
(一)做大经济总量,夯实收入增长基础
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继续保持当前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促进就业增长。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降低、放宽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创业和经营门槛,规范行政管制,减少和合并执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税收政策,扶持城乡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带动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牧区建设。赋予旗县级政权更大经济发展自主权,在一定时期内要把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量成果基本留在旗县。
(二)调整初次分配结构,提高劳动者报酬
充分利用财税政策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把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速度限制在经济增长速度附近,强化政府财政支出的监控和预算约束,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和优惠,增加就业机会。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不断优化和完善最低工资法、劳动法、个人所得税等相关法规,稳步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逐步提高国民收入中劳动者报酬比重。
(三)缩小收入差距,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坚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都比重、合理调整过高收入。加大支农反哺力度,促进土地流转和变现,清晰界定农户宅基地产权属性,推进宅基地流转、置换方式创新,不断促进农村牧区社会全面进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挖掘区域增长潜力,加大政策支持与引导,促进蒙东地区融入东北经济圈,继续提高呼包鄂地区经济发展动力,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边盟市全面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公共服务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增加民生投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基层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通过改革税收制度等措施加大二次分配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惠民措施,着力减轻居民在上学、看病、养老等方面的负担。
(课题组成员:那艳如、张永军、李文杰、代建明、曹永萍)
一、我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98元,居全国第10位,比2005年增加8561.21元,年均增长14.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30元,居全国第16位,比2005年增加2540.13元,年均增长13.09%。
(二)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1.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
2010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1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9元。从2006-2010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变化情况看,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呈现缩小再扩大的趋势,到2010年两个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均达到峰值。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公报。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010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05年增加2540.7元,5年间农牧民收入年均增加508.1元,年均增长13.1%,比同期全国平均增幅高0.4个百分点,成为我区农民收入增长最快时期之一。但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却在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量由2005年的6146.92元扩大到2010年的1216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2005年的3.06:1扩大到2010年的3.2:1。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公报。
3.地区间差距
由于各盟市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整体高于东部地区。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为包头市,达到25862元,比最低的兴安盟高1.23倍,两者相差14357元。2010年农牧民纯收入最高的地区为乌海市,达到9244.7元,比最低的兴安盟高1.5倍,两者相差5532.7元。
4.行业间差距
近年来,我区收入最高行业与收入最低行业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2009年我区电力、金融、采矿三个行业平均职工工资位居各行业前三位,分别为44584元、43496元、37291元,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5.23%、41.69%、31.47%;而最低的农林牧业平均职工工资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一半。工资最高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工资与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相差29557元,比2005年扩大了7484元。
5.城镇居民内部差距
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595.27元,最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79.71元,二者对比为7.81:1,比2005年的7.40:1有所扩大;2005-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18.27%,同期最低收入组年均增速为16.66%;从绝对值来看,2009年高低收入组的差距由2005年的19268.93元扩大为2009年的38015.56元,增长了近一倍。城镇居民内部差距从绝对差距到相对差距都呈扩大趋势。
二、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带动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到11655亿元,进入万亿GDP俱乐部,“十一五”年均增长17.6%。受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远低于GDP增幅。“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度比生产总值增速低6.4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比生产总值增速低7.6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导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财政收入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影响
2010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69.98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407亿元,年均增长31%。与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低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近20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和企业税负过重,对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不利。
(三)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居民增收的影响
2010年达到228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5.43%。民生类支出与总支出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其中,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占比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2.28和1.9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占比比2006年增加了0.35个百分点,比前三年有所下降。
三、影响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因素分析
(一)三次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
2010年,我区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9.45%、54.62%、35.9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67.1%、29.3%,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都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就业结构则呈现“一、三、二”与产业结构相反的格局,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小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占总就业人员数的一半左右,而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占总就业人员数不足17%。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吸纳就业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缓慢,从而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二)投资主导型发展方式对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拉动作用不大
近年来,我区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在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下,投资率连年提高,消费率相应的逐年下降。过快的投资增长抑制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高。从投资方向上看,占较大比重的重化工项目建设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专业施工队伍主要来自区外,对区内就业带动相对较弱,而在投产后,大型重化工业项目技术含量、自动化程度较高,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现象明显,导致吸纳的就业人员也相对较少。
(三)资源型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带动力较小
我区资源型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资源产地居民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获益较少。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对当地就业拉动较少。据调查我区大型煤矿开采中,直接雇佣的劳动力人员仅为传统煤矿的3%,职工收入占煤炭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5%左右,煤炭开采业的富民作用比较弱;二是分配机制不合理导致居民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获得的收益相对较少。在各种税费的收入分配中,当地政府分配给矿区所在地的乡镇或村的部分很少。
四、对策建议
(一)做大经济总量,夯实收入增长基础
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继续保持当前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促进就业增长。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降低、放宽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创业和经营门槛,规范行政管制,减少和合并执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税收政策,扶持城乡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带动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牧区建设。赋予旗县级政权更大经济发展自主权,在一定时期内要把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量成果基本留在旗县。
(二)调整初次分配结构,提高劳动者报酬
充分利用财税政策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把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速度限制在经济增长速度附近,强化政府财政支出的监控和预算约束,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和优惠,增加就业机会。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不断优化和完善最低工资法、劳动法、个人所得税等相关法规,稳步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逐步提高国民收入中劳动者报酬比重。
(三)缩小收入差距,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坚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都比重、合理调整过高收入。加大支农反哺力度,促进土地流转和变现,清晰界定农户宅基地产权属性,推进宅基地流转、置换方式创新,不断促进农村牧区社会全面进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挖掘区域增长潜力,加大政策支持与引导,促进蒙东地区融入东北经济圈,继续提高呼包鄂地区经济发展动力,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边盟市全面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公共服务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增加民生投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基层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通过改革税收制度等措施加大二次分配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惠民措施,着力减轻居民在上学、看病、养老等方面的负担。
(课题组成员:那艳如、张永军、李文杰、代建明、曹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