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现有重化工业布局存在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优先在沿海地区布局了一批重化工业项目,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十五”以来,东部部分省市再一次提出工业“适度重型化”和“重型化”战略,在政府主导下,纷纷扩大重化工业规模,延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道路,从西部地区调入能源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和环境形势变得日趋严峻,成为制约东部地区重化工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一)现有的重化工业布局导致能源供需格局呈“逆向分布、逆向布局”和生产力的“逆向推进”
在现有重化工业布局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成为能源净输入区域,西部地区成为主要能源输出区域,形成了能源生产和消费空间显著分离的格局,并且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以2007年为例,东部地区煤炭、原油、天然气产量和发电量分别占全国的11%、37%、13%和43%,而煤炭、原油、天然气消费量和用电量分别占全国的38%、50%、36%和50%。这种依靠消耗大量能源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直接导致东部地区逐渐陷入能源困境,甚至接近资源约束边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能源缺口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源流向格局,能源供需呈现越来越严重的“逆向分布和逆向布局”。长此下去,既难以缓解全国性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煤荒、电荒周期性频发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也会进一步加剧全国生产力布局的“逆向推进”。
(二)现有的重化工业布局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
首先,能源的输入输出直接造成铁路、公路运力紧张。2011年1-11月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累计达到20.7亿吨,占货运总发送量的58%,其中,电煤14.7亿吨,占货运总发送量的41%,直接挤占了其它物资的运输。以西煤东运主通道大秦铁路为例,2010年年运输量达到4亿吨,是原设计运输能力的4倍,而行业内公认的世界单条铁路年运输量的理论极限是2亿吨。铁路运力的不足,只有通过汽车运输来弥补,一方面对公路运输形成压力,以G6高速为例,2011年运输量超过规划量的2倍以上;另一方面,汽车远距离运煤耗费了大量汽柴油,这种用高级能源换取低级能源的方式,将难以为继。如果再考虑煤炭运输中的损耗,则代价更高。
其次,为保障能源顺利输入输出,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管道等通道项目,这不仅增加大量的建设成本,而且必然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以铁路运输为例,增加4亿吨外运量,相当于新修一条大秦铁路,至少占用土地近5万亩,这无疑对保障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构成严重威胁。
再次,能源的输入输出,导致能源使用成本增加。以煤炭运输为例,按铁路运价0.15元/吨公里计算,将内蒙古准格尔煤运到秦皇岛,每吨煤平均运输成本近百元;按公路运费0.5元/吨公里,运输半径300公里计算,吨煤运输费用高达150元。受煤炭高额运输成本影响,华北地区发电成本比内蒙古就地发电每度高0.083元,这显然不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三)现有的重化工业布局导致东部地区大气、土地环境容量约束更加明显
东部地区大量燃烧煤炭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目前,东部单位国土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是西部地区的5.2倍,燃煤电厂单位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是西部的4.5倍。2010年全国监测的494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达到249个,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沿线及以南至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的大部分地区。目前,华东地区、华中东部四省、京津冀及沿海地区的广东省已基本没有剩余大气环境容量。同时,发展火电排放大量的粉煤灰,堆放粉煤灰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据测算,每增加1万千瓦火电装机,将增加粉煤灰排放量近万吨,每堆放万吨粉煤灰需占地6亩左右,对于寸土寸金的东部地区,损失自然是巨大的。
二、加快国家战略西移步伐,将内蒙古建成国家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是理想选择
实施重化工业布局战略西移,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内蒙古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一是能矿资源优势。内蒙古拥有鄂尔多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大型煤炭基地,煤炭远景储量约1.2万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4%左右,居全国第2位;已探明储量7400亿吨,居全国第1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8600亿立方米,石油资源总量30亿吨左右。电力资源丰富,2010年内蒙古电力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重接近7%,居全国第3位。其中,风电并网装机100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的32%,居全国第1位。矿产资源富集,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拥有大兴安岭成矿带和得尔布干有色金属成矿带,已查明10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2539万吨,其中铜、铅、锌、钨、钼矿查明资源储量分别居全国第4位、第2位、第2位、第10位、第6位。加之,与内蒙古相邻的俄、蒙地区,也拥有丰富的能矿资源可为我所用,从而为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提供良好的后续资源基础。
二是能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优势。实现内蒙古能源就地转化,既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益。以煤炭为例,2010年内蒙古外运煤炭4.7亿吨,按大秦铁路653公里路段和0.12元/吨公里运价计算,每吨煤的运价约为80元,少运4.7亿吨煤可减少约380亿元的运输成本。以“北电南送”为例,“北电南送”1亿千瓦,每年可以减少东部地区煤炭消耗和铁路运输量2.5亿吨。同时也可以减少煤炭损失,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煤炭损耗约为1%,按每吨煤运输一次计算,2010年全国可减少煤炭运输损失470万吨。若就地进行加工转化,煤转电可增值2倍,煤制甲醇可增值约4倍,煤制油可增值8—12倍。
三是环境容量空间广阔优势。内蒙古地域广阔,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2.5%。拥有大面积的戈壁、沙漠,环境容量大。2010年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67%,而二氧化硫排放量仅占6.38%,相对于国土面积来说,排污量比较小。在内蒙古优先布局重化工业项目,可以发挥环境容量优势,缓解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以“北电南送”为例,送出1亿千瓦,可以使东部地区少排二氧化硫326万吨、氮氧化物73万吨、二氧化碳1.4亿吨,据此还可以统筹谋划全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碳交易市场。
四是资源型产业基础雄厚优势。内蒙古能源、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3960亿元、冶金建材3703亿元、化学工业125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6%以上,为下一步推进产业延伸提供巨大的产业和市场空间。
五是水煤组合优势。目前,内蒙古自产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9%,占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量的3.5%左右。国家分配给内蒙古黄河多年平均可利用水量58.6亿立方米,通过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水权转换”项目,有助于合理配置水资源和煤炭资源,为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
基于以上考虑,实施国家重化工业西移战略,将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充分发挥内蒙古的综合比较优势,应走“煤电用”一体化产业发展的路子,以煤、电为代表的包括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发展为基础,以“延链、扩链、补链”的方式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按照“规模化、链条化、园区化、循环化、高技术化、低碳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冶金、煤炭—电力—多晶硅—光伏制造、煤炭—电力—稀土新材料、煤炭—电力—煤化工、煤炭—电力—氯碱化工和氟化工、煤炭—电力—建筑陶瓷、煤炭—电力—云计算等七条产业链,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选择之一,最终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促进节能减排。通过培育壮大以上七条产业链,预计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将达到2.5吨标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23%。尤其是与沿海地区相比,内蒙古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内蒙古实施“煤电用”一体化产业项目,可以提高风能消纳比例,减少环境污染。据测算,若采用非并网发电技术,可将风能利用比例提高到25%,与单一利用火电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5万吨、二氧化碳1750万吨。
二是大幅度降低成本。在内蒙古实施“煤电用”一体化产业项目,可减少煤炭外运近4亿吨,降低煤炭运输成本640亿元以上,减少煤炭运输损失400万吨左右。
三是缓解耕地占用压力。在内蒙古实施“煤电用”一体化项目,可以减少占用土地9730万亩,约占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6%左右。
四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每年可替代进口铝土矿3000万吨,相当于2011年我国全年进口铝土矿的70%左右,可以大幅度降低我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活性硅酸钙和硅钙渣。活性硅酸钙用于造纸行业替代碳酸钙,每年可为造纸行业节约成本300亿元;用硅钙渣生产水泥,每年可节省煤炭9万吨,降低成本2600万元。
以上七条产业链,预计到2015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9000亿元,占内蒙古“十二五”生产总值规划目标的40%以上,将带动就业30万人左右。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产业政策普遍实行“一刀切”,操作比较简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并且严重地制约内蒙古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建议国家实施有利于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有机结合的调控方式,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结构和发展特点,在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产业政策。在严格环保标准和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在内蒙古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加快对这些领域项目的审批和核准进程。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尤其是对利用荒地、戈壁、沙漠等需要治理的土地发展能源重化工业项目,应进一步放宽土地使用限制。
二是争取国家实施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发展结构各异,能源消费总量不一。建议国家在制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以及在节能减排指标测算和分解上,需要根据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特点,区别对待,探索建立以消费为基础的排放统计体系,防止发达地区把排放和污染外部化到欠发达地区,加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是争取国家加快资源收益分配体制改革。目前,从内蒙古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看,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仍然偏低,政府和企业所得比重偏高。“十一五”时期,内蒙古财政收入增长了4倍(未考虑价格因素,下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6倍以上,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均不足1倍。从一般规律看,收益分配关系处理得好,能够极大地促进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健康发展,反之,经济发展成果就不能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从而失去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议国家加快推进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益分配格局。一方面,探索推进资源资本化的有效方式,加强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尝试以股份制方式参与资源收益分配;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快资源税征收办法的改革,全面推进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变为从价计征。
四是争取国家支持内蒙古建设能源密集型产业示范区。2011年国发21号文件明确提出,赋予内蒙古先行先试政策,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争取得突破。要将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必须加快推进资源密集型产业示范区建设,并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建议国家支持内蒙古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探索和建立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内蒙古加快理顺资源产权关系,探索资源资本化的有效方式,积极争取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完善资源收益分配机制;给予内蒙古发展高铝煤炭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政策支持,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推进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
(课题组组长:王秉军 杭栓柱成员:杨臣华 张永军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优先在沿海地区布局了一批重化工业项目,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十五”以来,东部部分省市再一次提出工业“适度重型化”和“重型化”战略,在政府主导下,纷纷扩大重化工业规模,延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道路,从西部地区调入能源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和环境形势变得日趋严峻,成为制约东部地区重化工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一)现有的重化工业布局导致能源供需格局呈“逆向分布、逆向布局”和生产力的“逆向推进”
在现有重化工业布局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成为能源净输入区域,西部地区成为主要能源输出区域,形成了能源生产和消费空间显著分离的格局,并且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以2007年为例,东部地区煤炭、原油、天然气产量和发电量分别占全国的11%、37%、13%和43%,而煤炭、原油、天然气消费量和用电量分别占全国的38%、50%、36%和50%。这种依靠消耗大量能源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直接导致东部地区逐渐陷入能源困境,甚至接近资源约束边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能源缺口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源流向格局,能源供需呈现越来越严重的“逆向分布和逆向布局”。长此下去,既难以缓解全国性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煤荒、电荒周期性频发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也会进一步加剧全国生产力布局的“逆向推进”。
(二)现有的重化工业布局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
首先,能源的输入输出直接造成铁路、公路运力紧张。2011年1-11月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累计达到20.7亿吨,占货运总发送量的58%,其中,电煤14.7亿吨,占货运总发送量的41%,直接挤占了其它物资的运输。以西煤东运主通道大秦铁路为例,2010年年运输量达到4亿吨,是原设计运输能力的4倍,而行业内公认的世界单条铁路年运输量的理论极限是2亿吨。铁路运力的不足,只有通过汽车运输来弥补,一方面对公路运输形成压力,以G6高速为例,2011年运输量超过规划量的2倍以上;另一方面,汽车远距离运煤耗费了大量汽柴油,这种用高级能源换取低级能源的方式,将难以为继。如果再考虑煤炭运输中的损耗,则代价更高。
其次,为保障能源顺利输入输出,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管道等通道项目,这不仅增加大量的建设成本,而且必然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以铁路运输为例,增加4亿吨外运量,相当于新修一条大秦铁路,至少占用土地近5万亩,这无疑对保障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构成严重威胁。
再次,能源的输入输出,导致能源使用成本增加。以煤炭运输为例,按铁路运价0.15元/吨公里计算,将内蒙古准格尔煤运到秦皇岛,每吨煤平均运输成本近百元;按公路运费0.5元/吨公里,运输半径300公里计算,吨煤运输费用高达150元。受煤炭高额运输成本影响,华北地区发电成本比内蒙古就地发电每度高0.083元,这显然不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三)现有的重化工业布局导致东部地区大气、土地环境容量约束更加明显
东部地区大量燃烧煤炭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目前,东部单位国土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是西部地区的5.2倍,燃煤电厂单位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是西部的4.5倍。2010年全国监测的494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达到249个,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沿线及以南至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的大部分地区。目前,华东地区、华中东部四省、京津冀及沿海地区的广东省已基本没有剩余大气环境容量。同时,发展火电排放大量的粉煤灰,堆放粉煤灰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据测算,每增加1万千瓦火电装机,将增加粉煤灰排放量近万吨,每堆放万吨粉煤灰需占地6亩左右,对于寸土寸金的东部地区,损失自然是巨大的。
二、加快国家战略西移步伐,将内蒙古建成国家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是理想选择
实施重化工业布局战略西移,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内蒙古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一是能矿资源优势。内蒙古拥有鄂尔多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大型煤炭基地,煤炭远景储量约1.2万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4%左右,居全国第2位;已探明储量7400亿吨,居全国第1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8600亿立方米,石油资源总量30亿吨左右。电力资源丰富,2010年内蒙古电力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重接近7%,居全国第3位。其中,风电并网装机100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的32%,居全国第1位。矿产资源富集,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拥有大兴安岭成矿带和得尔布干有色金属成矿带,已查明10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2539万吨,其中铜、铅、锌、钨、钼矿查明资源储量分别居全国第4位、第2位、第2位、第10位、第6位。加之,与内蒙古相邻的俄、蒙地区,也拥有丰富的能矿资源可为我所用,从而为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提供良好的后续资源基础。
二是能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优势。实现内蒙古能源就地转化,既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益。以煤炭为例,2010年内蒙古外运煤炭4.7亿吨,按大秦铁路653公里路段和0.12元/吨公里运价计算,每吨煤的运价约为80元,少运4.7亿吨煤可减少约380亿元的运输成本。以“北电南送”为例,“北电南送”1亿千瓦,每年可以减少东部地区煤炭消耗和铁路运输量2.5亿吨。同时也可以减少煤炭损失,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煤炭损耗约为1%,按每吨煤运输一次计算,2010年全国可减少煤炭运输损失470万吨。若就地进行加工转化,煤转电可增值2倍,煤制甲醇可增值约4倍,煤制油可增值8—12倍。
三是环境容量空间广阔优势。内蒙古地域广阔,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2.5%。拥有大面积的戈壁、沙漠,环境容量大。2010年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67%,而二氧化硫排放量仅占6.38%,相对于国土面积来说,排污量比较小。在内蒙古优先布局重化工业项目,可以发挥环境容量优势,缓解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以“北电南送”为例,送出1亿千瓦,可以使东部地区少排二氧化硫326万吨、氮氧化物73万吨、二氧化碳1.4亿吨,据此还可以统筹谋划全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碳交易市场。
四是资源型产业基础雄厚优势。内蒙古能源、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3960亿元、冶金建材3703亿元、化学工业125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6%以上,为下一步推进产业延伸提供巨大的产业和市场空间。
五是水煤组合优势。目前,内蒙古自产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9%,占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量的3.5%左右。国家分配给内蒙古黄河多年平均可利用水量58.6亿立方米,通过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水权转换”项目,有助于合理配置水资源和煤炭资源,为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
基于以上考虑,实施国家重化工业西移战略,将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充分发挥内蒙古的综合比较优势,应走“煤电用”一体化产业发展的路子,以煤、电为代表的包括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发展为基础,以“延链、扩链、补链”的方式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按照“规模化、链条化、园区化、循环化、高技术化、低碳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冶金、煤炭—电力—多晶硅—光伏制造、煤炭—电力—稀土新材料、煤炭—电力—煤化工、煤炭—电力—氯碱化工和氟化工、煤炭—电力—建筑陶瓷、煤炭—电力—云计算等七条产业链,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选择之一,最终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促进节能减排。通过培育壮大以上七条产业链,预计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将达到2.5吨标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23%。尤其是与沿海地区相比,内蒙古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内蒙古实施“煤电用”一体化产业项目,可以提高风能消纳比例,减少环境污染。据测算,若采用非并网发电技术,可将风能利用比例提高到25%,与单一利用火电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5万吨、二氧化碳1750万吨。
二是大幅度降低成本。在内蒙古实施“煤电用”一体化产业项目,可减少煤炭外运近4亿吨,降低煤炭运输成本640亿元以上,减少煤炭运输损失400万吨左右。
三是缓解耕地占用压力。在内蒙古实施“煤电用”一体化项目,可以减少占用土地9730万亩,约占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6%左右。
四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每年可替代进口铝土矿3000万吨,相当于2011年我国全年进口铝土矿的70%左右,可以大幅度降低我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活性硅酸钙和硅钙渣。活性硅酸钙用于造纸行业替代碳酸钙,每年可为造纸行业节约成本300亿元;用硅钙渣生产水泥,每年可节省煤炭9万吨,降低成本2600万元。
以上七条产业链,预计到2015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9000亿元,占内蒙古“十二五”生产总值规划目标的40%以上,将带动就业30万人左右。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产业政策普遍实行“一刀切”,操作比较简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并且严重地制约内蒙古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建议国家实施有利于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有机结合的调控方式,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结构和发展特点,在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产业政策。在严格环保标准和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在内蒙古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加快对这些领域项目的审批和核准进程。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尤其是对利用荒地、戈壁、沙漠等需要治理的土地发展能源重化工业项目,应进一步放宽土地使用限制。
二是争取国家实施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发展结构各异,能源消费总量不一。建议国家在制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以及在节能减排指标测算和分解上,需要根据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特点,区别对待,探索建立以消费为基础的排放统计体系,防止发达地区把排放和污染外部化到欠发达地区,加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是争取国家加快资源收益分配体制改革。目前,从内蒙古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看,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仍然偏低,政府和企业所得比重偏高。“十一五”时期,内蒙古财政收入增长了4倍(未考虑价格因素,下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6倍以上,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均不足1倍。从一般规律看,收益分配关系处理得好,能够极大地促进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健康发展,反之,经济发展成果就不能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从而失去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议国家加快推进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益分配格局。一方面,探索推进资源资本化的有效方式,加强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尝试以股份制方式参与资源收益分配;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快资源税征收办法的改革,全面推进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变为从价计征。
四是争取国家支持内蒙古建设能源密集型产业示范区。2011年国发21号文件明确提出,赋予内蒙古先行先试政策,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争取得突破。要将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必须加快推进资源密集型产业示范区建设,并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建议国家支持内蒙古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探索和建立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内蒙古加快理顺资源产权关系,探索资源资本化的有效方式,积极争取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完善资源收益分配机制;给予内蒙古发展高铝煤炭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政策支持,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推进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
(课题组组长:王秉军 杭栓柱成员:杨臣华 张永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