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粱又名红粮,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山西有广泛的种植。由于高粱自身既可当作粮食、亦是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酿酒、制糖等,所以高粱的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探究高粱栽培技术,保障高粱的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实践经验给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高粱栽培技术。
【关键词】高粱;栽培技术;探究
1.高粱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高粱是世界五大谷类(小麦、水稻、玉米、谷子、高粱)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
高粱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盐碱特性和适应性,在平原、山丘、涝洼、盐碱地均可种植,属于高产、稳产的作物。中国高粱生产以粒用高粱为主,兼有糖用、饲用和工艺高粱的栽培。
高粱子粒淀粉含量为75%左右,蛋白质为9%左右,粗脂肪为3%左右。高粱子粒中含有少量的单宁,影响了品质;子粒中含有较多难消化的醇溶蛋白质,且赖氨酸的含量较低,使其食用和饲用价值低于玉米、小麦和水稻等。高粱的茎秆和叶片是良好的粗饲料,(多数品种茎秆含剧毒物质氢氰酸,会造成人畜中毒)。另外,广泛用于淀粉、酿酒和酒精工业。
2.高粱的分类
2.1粒用高梁
以获取子粒为目的。按子粒淀粉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粳型与糯型。
2.2糖用高粱
茎高,分蘖力强。茎内富含汁液,随着子粒成熟,含糖量一般可达8%-19%。茎秆可做甜秆吃、制糖或制酒精等。
2.3帚用高粱
穗大而散,通常无穗轴或有极短的穗轴,侧枝发达而长,穗下垂。
2.4饲用高粱
茎秆细,分蘖力和再生力强,生长势旺盛。穗小,子粒有稃,品质差。茎内多汁,含糖较高。
3.高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1温度
喜温作物。一定的高温提早幼穗分化,低则可延迟幼穗分化,此为高粱的感温性。
种子发芽最低温6-7℃,最适温20-30℃,最高温44-50℃。幼苗不耐低温和霜冻。出苗至拔节期适宜温度20-25℃。拔节至抽穗期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至成熟期最适宜温度为26-30℃,低温会使花期推迟,影响授粉,如遇高温和伏旱,会使结实率降低。高粱灌浆阶段较大的温差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子粒灌浆成熟。
3.2光照
(1)光强。喜光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会延迟生育,产量降低,特别是后期光照不足,直接影响子粒的干物质积累。
(2)日长。短日照作物,缩短光照时数可提早抽穗和成熟,延长光照则成熟延迟。南方品种引到北方种植,由于温度降低,光照时数延长,会导致高粱抽穗延迟,成熟期推后,甚至不能成熟;北方品种引到南方种植,会发生相反的变化。
3.3水分
抗旱能力较强,抗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同时高粱又具有耐涝性,其耐涝性在孕穗期以后尤为明显。在抽穗后如遇连续降雨,在短期内淹水不没顶,仍能获得一定的产量。
但正常生长发育和获得高产仍需适宜的水分供应。苗期需水量较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10%。拔节至孕穗期需水量最大,占50%,这期间如水分不足,会影响植株生长和幼穗分化。孕穗至开花朗需水量约占15%,水分不足会造成“掐脖旱”,是高梁需水临界期。灌浆期需水量占20%,如遇干旱会影响干物质积累,降低粒重。成熟期需水量显著减少,仅占5%左右。全生育期降雨400-500mm,分布均匀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3.4土壤与矿质营养
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能在多种土壤上生长。但要使高粱生育良好,达到高产、稳产,必须为之创造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的土壤条件。高粱对土壤的适应性和耐瘠性与其具有较庞大的根系和较强的吸收能力有关。高粱每生产100kg子粒,约需吸收氮(N)2.6kg,磷(P2O5)1.36kg,钾(K20)3.06kg。增施有机肥或无机肥料对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都有良好作用。
4.高粱栽培技术
4.1轮作倒茬
忌重茬、迎茬。(1)重茬、迎茬地块,病虫害严重,特别是黑穗病发生较多。这些黑穗病病原孢子遗留在土壤中,重茬和迎茬时,容易侵染种子而使高粱发病。(2)重茬不利于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使养分不均衡。实行合理轮作可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对前茬的要求不严格,良好前茬有大豆、棉花、玉米、小麦等。具有一定耐盐碱能力。对土壤pH适应范围为5.5-8.5,最适pH为6.2-8.0。
4.2播种保苗
4.2.1精细整地
秋季耕翻,耕深20-25cm,均匀一致,不漏耕、重耕,消灭立堡和大塑条。耕后要连续进行耙地、镇压整地作业。
4.2.2种子准备
(1)选用良种。良种应该是适应当地自然和生产条件的高产品种,并要求种子纯度高,子粒饱满,生命力强,发芽率高。
(2)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
4.2.3适时播种
播种期根据温度、水分确定。发芽最低温7-8℃,以土壤5cm处地温稳定在l0-12℃播种较适宜。适宜高粱种子发芽的土壤含水量,壤土15%-17%,黏土为19%-20%。根据温、湿条件确定高粱播种时期,经验是“低温多湿看温度,干旱无雨抢墒情”。
4.2.4提高播种质量
要求播量适宜,下种均匀,播行齐宜,播深合适。播种深度3-5cm为宜。播后应适时镇压保墒,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促进毛管水上升至播种层,供种子吸收发芽。
4.3合理密植
4.3.1品种和密度
株型紧凑、中矮秆早熟品种,适宜密植;叶片宽大、不抗倒、秆高晚熟品种,应稀植。目前推广的杂交种,适宜密度80000-120000株/hm2;常规品种75000-90000株/hm2;高秆甜高粱、帚用高粱为65000-75000株/hm2。 4.3.2土壤肥力与密度
土壤肥沃,水肥充足情况下,种植密度大些,有利于提高产量;土壤瘠薄,施肥水平低,种植密度应小些。原则是,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由于高粱在高肥水条件下营养体易于繁茂,密度也不宜太大。
4.3.3种植方式与密度
种植方式可以改变田间配置形式而改善光、温、气、水等生态条件,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
等距条播是最主要的种植方式,行距一般为50-60cm。种植密度较小时,采用小行距种植,有利于植株对土壤养分、水分和光能的充分利用;种植密度较大时,应增大行距,以利于后期田间的通风透光;种植密度更大时,可大垄双行种植,密中有稀,稀中有密,植株封行晚,通风透光条件良好。
4.4合理施肥
4.4.1高粱的需肥规律
每生产100kg子粒需要氮(3.25±l.37)kg、磷(1.68±0.48)kg、钾(4.54±1.14)kg。三者的比例为1:0.52:1.37。苗期吸收的氮为全生育期的12.4%、磷6.5%、钾7.5%。拔节至抽穗开花,吸收氮占总量的62.5%、磷52.9%、钾65.4%,是需肥的关键时期。开花至成熟,吸收的氮占总量的25.1%、磷40.6%、钾27.1%。
4.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间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溉、防病、治虫,以及防御旱、涝、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
4.5.1苗期管理
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部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内容包括破除土表板结、查苗补苗、间苗与定苗、中耕除草或化学除草、除去分蘖等。
4.5.2中期管理
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促进茎、叶生长的同时,充分保证穗分化正常进行,为实现穗大、粒多打下基础。包括追肥、灌水、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4.5.3后期管理
主要任务是保根养叶、防止早衰、促进早熟、增加粒重。包括合理灌溉、施攻粒肥、喷洒促熟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剂等。对高粱起促熟增产作用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乙烯利等。 [科]
【参考文献】
[1]牛天堂等.编著.甜高粱高产栽培与利用.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
【关键词】高粱;栽培技术;探究
1.高粱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高粱是世界五大谷类(小麦、水稻、玉米、谷子、高粱)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
高粱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盐碱特性和适应性,在平原、山丘、涝洼、盐碱地均可种植,属于高产、稳产的作物。中国高粱生产以粒用高粱为主,兼有糖用、饲用和工艺高粱的栽培。
高粱子粒淀粉含量为75%左右,蛋白质为9%左右,粗脂肪为3%左右。高粱子粒中含有少量的单宁,影响了品质;子粒中含有较多难消化的醇溶蛋白质,且赖氨酸的含量较低,使其食用和饲用价值低于玉米、小麦和水稻等。高粱的茎秆和叶片是良好的粗饲料,(多数品种茎秆含剧毒物质氢氰酸,会造成人畜中毒)。另外,广泛用于淀粉、酿酒和酒精工业。
2.高粱的分类
2.1粒用高梁
以获取子粒为目的。按子粒淀粉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粳型与糯型。
2.2糖用高粱
茎高,分蘖力强。茎内富含汁液,随着子粒成熟,含糖量一般可达8%-19%。茎秆可做甜秆吃、制糖或制酒精等。
2.3帚用高粱
穗大而散,通常无穗轴或有极短的穗轴,侧枝发达而长,穗下垂。
2.4饲用高粱
茎秆细,分蘖力和再生力强,生长势旺盛。穗小,子粒有稃,品质差。茎内多汁,含糖较高。
3.高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1温度
喜温作物。一定的高温提早幼穗分化,低则可延迟幼穗分化,此为高粱的感温性。
种子发芽最低温6-7℃,最适温20-30℃,最高温44-50℃。幼苗不耐低温和霜冻。出苗至拔节期适宜温度20-25℃。拔节至抽穗期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至成熟期最适宜温度为26-30℃,低温会使花期推迟,影响授粉,如遇高温和伏旱,会使结实率降低。高粱灌浆阶段较大的温差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子粒灌浆成熟。
3.2光照
(1)光强。喜光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会延迟生育,产量降低,特别是后期光照不足,直接影响子粒的干物质积累。
(2)日长。短日照作物,缩短光照时数可提早抽穗和成熟,延长光照则成熟延迟。南方品种引到北方种植,由于温度降低,光照时数延长,会导致高粱抽穗延迟,成熟期推后,甚至不能成熟;北方品种引到南方种植,会发生相反的变化。
3.3水分
抗旱能力较强,抗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同时高粱又具有耐涝性,其耐涝性在孕穗期以后尤为明显。在抽穗后如遇连续降雨,在短期内淹水不没顶,仍能获得一定的产量。
但正常生长发育和获得高产仍需适宜的水分供应。苗期需水量较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10%。拔节至孕穗期需水量最大,占50%,这期间如水分不足,会影响植株生长和幼穗分化。孕穗至开花朗需水量约占15%,水分不足会造成“掐脖旱”,是高梁需水临界期。灌浆期需水量占20%,如遇干旱会影响干物质积累,降低粒重。成熟期需水量显著减少,仅占5%左右。全生育期降雨400-500mm,分布均匀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3.4土壤与矿质营养
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能在多种土壤上生长。但要使高粱生育良好,达到高产、稳产,必须为之创造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的土壤条件。高粱对土壤的适应性和耐瘠性与其具有较庞大的根系和较强的吸收能力有关。高粱每生产100kg子粒,约需吸收氮(N)2.6kg,磷(P2O5)1.36kg,钾(K20)3.06kg。增施有机肥或无机肥料对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都有良好作用。
4.高粱栽培技术
4.1轮作倒茬
忌重茬、迎茬。(1)重茬、迎茬地块,病虫害严重,特别是黑穗病发生较多。这些黑穗病病原孢子遗留在土壤中,重茬和迎茬时,容易侵染种子而使高粱发病。(2)重茬不利于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使养分不均衡。实行合理轮作可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对前茬的要求不严格,良好前茬有大豆、棉花、玉米、小麦等。具有一定耐盐碱能力。对土壤pH适应范围为5.5-8.5,最适pH为6.2-8.0。
4.2播种保苗
4.2.1精细整地
秋季耕翻,耕深20-25cm,均匀一致,不漏耕、重耕,消灭立堡和大塑条。耕后要连续进行耙地、镇压整地作业。
4.2.2种子准备
(1)选用良种。良种应该是适应当地自然和生产条件的高产品种,并要求种子纯度高,子粒饱满,生命力强,发芽率高。
(2)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
4.2.3适时播种
播种期根据温度、水分确定。发芽最低温7-8℃,以土壤5cm处地温稳定在l0-12℃播种较适宜。适宜高粱种子发芽的土壤含水量,壤土15%-17%,黏土为19%-20%。根据温、湿条件确定高粱播种时期,经验是“低温多湿看温度,干旱无雨抢墒情”。
4.2.4提高播种质量
要求播量适宜,下种均匀,播行齐宜,播深合适。播种深度3-5cm为宜。播后应适时镇压保墒,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促进毛管水上升至播种层,供种子吸收发芽。
4.3合理密植
4.3.1品种和密度
株型紧凑、中矮秆早熟品种,适宜密植;叶片宽大、不抗倒、秆高晚熟品种,应稀植。目前推广的杂交种,适宜密度80000-120000株/hm2;常规品种75000-90000株/hm2;高秆甜高粱、帚用高粱为65000-75000株/hm2。 4.3.2土壤肥力与密度
土壤肥沃,水肥充足情况下,种植密度大些,有利于提高产量;土壤瘠薄,施肥水平低,种植密度应小些。原则是,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由于高粱在高肥水条件下营养体易于繁茂,密度也不宜太大。
4.3.3种植方式与密度
种植方式可以改变田间配置形式而改善光、温、气、水等生态条件,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
等距条播是最主要的种植方式,行距一般为50-60cm。种植密度较小时,采用小行距种植,有利于植株对土壤养分、水分和光能的充分利用;种植密度较大时,应增大行距,以利于后期田间的通风透光;种植密度更大时,可大垄双行种植,密中有稀,稀中有密,植株封行晚,通风透光条件良好。
4.4合理施肥
4.4.1高粱的需肥规律
每生产100kg子粒需要氮(3.25±l.37)kg、磷(1.68±0.48)kg、钾(4.54±1.14)kg。三者的比例为1:0.52:1.37。苗期吸收的氮为全生育期的12.4%、磷6.5%、钾7.5%。拔节至抽穗开花,吸收氮占总量的62.5%、磷52.9%、钾65.4%,是需肥的关键时期。开花至成熟,吸收的氮占总量的25.1%、磷40.6%、钾27.1%。
4.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间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溉、防病、治虫,以及防御旱、涝、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
4.5.1苗期管理
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部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内容包括破除土表板结、查苗补苗、间苗与定苗、中耕除草或化学除草、除去分蘖等。
4.5.2中期管理
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促进茎、叶生长的同时,充分保证穗分化正常进行,为实现穗大、粒多打下基础。包括追肥、灌水、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4.5.3后期管理
主要任务是保根养叶、防止早衰、促进早熟、增加粒重。包括合理灌溉、施攻粒肥、喷洒促熟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剂等。对高粱起促熟增产作用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乙烯利等。 [科]
【参考文献】
[1]牛天堂等.编著.甜高粱高产栽培与利用.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