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暴露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弱点,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总结分析,认真反思高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加强。
关键词: 《申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反思
作为我国政府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的一门公共笔试科目,《申论》已经考了10年了。每年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应试者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都占大多数。可以说,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暴露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弱点,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高校素质教育遇到的新课题。因此,有必要总结分析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的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申论》考试的历史渊源及其特色
《申论》考试源于西汉初年出现的“对策”考试制度。“对策”,简称为“策”。“策”者,简策也。皇帝把所提问的问题写在简策上,称为“策问”;应试的臣子针对提问而作的论述亦写在简策上,故称为“对策”。因此,“对策”在当时即是考试的答卷或曰参加选拔取士的论文。现在的《申论》考试,一反我国过去各种考试命题的模式,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行政管理知识的运用及分析概括能力、处理工作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考察融为一炉,从比较宽阔的视野对应试者进行测试,为国家选拔、录用优秀人才找到一条较好的途径。
《申论》的命题突破了以往各种考试的传统题型。在《申论》考试时首先给考生提供一组篇幅比较长的文字材料,然后按步骤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加以申论。申论的要求却是规范有序的。申论要求一般按三个步骤进行:一是对给定资料的阅读分析;二是对材料反映的有关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处理的意见;三是进一步对处理问题的方案作深入的申述论证。换句话说,申论要求由概括部分、方案部分、议论部分等三个方面构成。申论命题的本质,就是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考察,或曰是对考生进行公务员基本能力的综合测试。
二、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申论》考试就是要求应试者对试卷上所给的材料进行概括、引申,从而提出新的、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或对策。它是一种以概括、说明、议论为主要方式的考试。可以说,这是根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改革情况产生的一种新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阅读理解有障碍,缺乏必要的辩证思维能力。
《申论》考试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由诸多信息“拼合”而成的。给定资料包含的各个子材料,一般没有严格的时空顺序,也没有严密的逻辑顺序,往往反映了表面上互不相干的社会问题,显得错综复杂。很多应试者都没有弄明白材料所反映的基本事实,未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不住材料的要点,分辨不出这些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无法对所给材料进行整理、归类,更无法归纳概括出全部材料共同表现的主要问题。因此,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考生没有明确各个子材料所反映的基本事实,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抓住各个子材料的要点;更不要说分辨这些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加以整理、归类,最后归纳概括出全部材料共同表现的主要问题。这说明,考生的阅读理解有障碍,缺乏必要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所提对策的可行性较差,缺乏必要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申论》考试一般都要求考生以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这就是对应考者进行的处理工作能力的考察。这一部分测试是古代对策考试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更贴近公务员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境,给考生提供了一个施展工作能力和才华的平台。考生在这一部分丢分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有的对策失之机械、偏颇,有违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的对策含糊其词,空洞无物,缺乏针对性;有的对策则舍本逐末,思路紊乱,头绪不清,未能抓住要害问题,等等。还有一些考生,他们的“对策”居然是空洞抒情、空发议论的华而不实的“浮文”。在《申论》考试中,考生对于具体问题拿不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就是缺乏必要的政治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偏弱的表现。
(三)写作能力偏低,缺乏应有的公文知识素养。
《申论》考试要求的文体基本上以应用文为主,以公文居多。从《申论》考试的答卷来看,在立意、谋篇、遣词造句、文字书写方面鲜有瑕疵的文章少之又少。错别字连连、病句迭出的现象时有出现;文不对题、文不成篇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相当多的考生未能掌握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非文学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规律,他们生搬硬套文学写作的表现手法,或凭空杜撰,虚拟成文;或装腔作势,玩弄词藻,等等。有相当多的应试者未能掌握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尤其是公文)等非文学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规律,只好生搬硬套文学写作的表现手法,在立意、谋篇、遣词造句、文字书写等方面出现不少问题,文不对题、文不成篇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申论》考试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警示
《申论》考试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即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由此可见,《申论》考试对应试者能力的考查,实质上就是对应试者全面素质的考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应当正视问题,认真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重视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概括,就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情景的能力测试。没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难以作出较为满意的答案。因此,高校对学生加强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尤为必要。
辩证思维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就可以避免片面地、孤立地和静止地分析事物,就可以灵活、变化地观察事物,全面、系统地认识事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最好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就是学生们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善于从各类材料中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区分问题的类别、性质、主次、轻重、缓急,发现同中之异,捕捉异中之同,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并恰当地解决问题。所以授课教师在讲授唯物辩证法时要更深一步,进一步加强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真正把辩证法思想融会贯通,提高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增加阅历,强化“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提高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建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有助于扎扎实实地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课堂教学无疑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就包括我国的政体国体,以及国务院各职能部门的介绍。在授课的时候,授课教师应该在此处把内容进行展开来授课,分析国务院课职能机构的职责及对具体事例的处理程序,以及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有条件的话,学校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学生面向社会,深入实际,到政府及各个局级机关进行实习,将书本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之中。“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其根本的要求,就是抛弃应试教育,让理论走出课堂,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工作实际,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有志于做公务员的高校学生应加强实际锻炼,多做社会工作,多干多思,增加阅历,提高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
(三)树立“大写作观”,合理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
“大写作观”强调所有学科的课堂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阵地,所有的校园活动都是学生写作的良机,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写作不能局限于应用文写作课程等有限的学时里,而应该贯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里,使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通过写作都能升华为学生作为写作主体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发现和认识,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与考生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思维能力、知识构成、生活阅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考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势在必行。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使科学与人文交融,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课程中,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多个角度对我们国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整个文体完全符合我们的公文学作的模式。我在教授该门课程时,让学生们从背诵课文中的经典句子,熟悉文章结构,再辅以《理论热点面对面》、《半月谈》等书籍文章,使学生建立围绕“一个中心”,形成“两个固化”,保证“语言三个有”的写作方法,对于学生提高申论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莫恒生.由《申论》考试反思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宋玮.《申论》给高校素质教育带来的警示及应采取的对策[J].河南教育(中旬),2009,(8).
[3]刘勰.文心雕龙[M].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关键词: 《申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反思
作为我国政府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的一门公共笔试科目,《申论》已经考了10年了。每年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应试者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都占大多数。可以说,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暴露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弱点,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高校素质教育遇到的新课题。因此,有必要总结分析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的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申论》考试的历史渊源及其特色
《申论》考试源于西汉初年出现的“对策”考试制度。“对策”,简称为“策”。“策”者,简策也。皇帝把所提问的问题写在简策上,称为“策问”;应试的臣子针对提问而作的论述亦写在简策上,故称为“对策”。因此,“对策”在当时即是考试的答卷或曰参加选拔取士的论文。现在的《申论》考试,一反我国过去各种考试命题的模式,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行政管理知识的运用及分析概括能力、处理工作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考察融为一炉,从比较宽阔的视野对应试者进行测试,为国家选拔、录用优秀人才找到一条较好的途径。
《申论》的命题突破了以往各种考试的传统题型。在《申论》考试时首先给考生提供一组篇幅比较长的文字材料,然后按步骤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加以申论。申论的要求却是规范有序的。申论要求一般按三个步骤进行:一是对给定资料的阅读分析;二是对材料反映的有关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处理的意见;三是进一步对处理问题的方案作深入的申述论证。换句话说,申论要求由概括部分、方案部分、议论部分等三个方面构成。申论命题的本质,就是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考察,或曰是对考生进行公务员基本能力的综合测试。
二、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申论》考试就是要求应试者对试卷上所给的材料进行概括、引申,从而提出新的、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或对策。它是一种以概括、说明、议论为主要方式的考试。可以说,这是根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改革情况产生的一种新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应试者在《申论》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阅读理解有障碍,缺乏必要的辩证思维能力。
《申论》考试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由诸多信息“拼合”而成的。给定资料包含的各个子材料,一般没有严格的时空顺序,也没有严密的逻辑顺序,往往反映了表面上互不相干的社会问题,显得错综复杂。很多应试者都没有弄明白材料所反映的基本事实,未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不住材料的要点,分辨不出这些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无法对所给材料进行整理、归类,更无法归纳概括出全部材料共同表现的主要问题。因此,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考生没有明确各个子材料所反映的基本事实,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抓住各个子材料的要点;更不要说分辨这些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加以整理、归类,最后归纳概括出全部材料共同表现的主要问题。这说明,考生的阅读理解有障碍,缺乏必要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所提对策的可行性较差,缺乏必要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申论》考试一般都要求考生以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这就是对应考者进行的处理工作能力的考察。这一部分测试是古代对策考试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更贴近公务员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境,给考生提供了一个施展工作能力和才华的平台。考生在这一部分丢分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有的对策失之机械、偏颇,有违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的对策含糊其词,空洞无物,缺乏针对性;有的对策则舍本逐末,思路紊乱,头绪不清,未能抓住要害问题,等等。还有一些考生,他们的“对策”居然是空洞抒情、空发议论的华而不实的“浮文”。在《申论》考试中,考生对于具体问题拿不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就是缺乏必要的政治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偏弱的表现。
(三)写作能力偏低,缺乏应有的公文知识素养。
《申论》考试要求的文体基本上以应用文为主,以公文居多。从《申论》考试的答卷来看,在立意、谋篇、遣词造句、文字书写方面鲜有瑕疵的文章少之又少。错别字连连、病句迭出的现象时有出现;文不对题、文不成篇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相当多的考生未能掌握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非文学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规律,他们生搬硬套文学写作的表现手法,或凭空杜撰,虚拟成文;或装腔作势,玩弄词藻,等等。有相当多的应试者未能掌握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尤其是公文)等非文学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规律,只好生搬硬套文学写作的表现手法,在立意、谋篇、遣词造句、文字书写等方面出现不少问题,文不对题、文不成篇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申论》考试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警示
《申论》考试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即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由此可见,《申论》考试对应试者能力的考查,实质上就是对应试者全面素质的考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应当正视问题,认真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重视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概括,就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情景的能力测试。没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难以作出较为满意的答案。因此,高校对学生加强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尤为必要。
辩证思维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就可以避免片面地、孤立地和静止地分析事物,就可以灵活、变化地观察事物,全面、系统地认识事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最好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就是学生们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善于从各类材料中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区分问题的类别、性质、主次、轻重、缓急,发现同中之异,捕捉异中之同,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并恰当地解决问题。所以授课教师在讲授唯物辩证法时要更深一步,进一步加强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真正把辩证法思想融会贯通,提高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增加阅历,强化“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提高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建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有助于扎扎实实地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课堂教学无疑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就包括我国的政体国体,以及国务院各职能部门的介绍。在授课的时候,授课教师应该在此处把内容进行展开来授课,分析国务院课职能机构的职责及对具体事例的处理程序,以及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有条件的话,学校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学生面向社会,深入实际,到政府及各个局级机关进行实习,将书本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之中。“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其根本的要求,就是抛弃应试教育,让理论走出课堂,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工作实际,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有志于做公务员的高校学生应加强实际锻炼,多做社会工作,多干多思,增加阅历,提高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
(三)树立“大写作观”,合理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
“大写作观”强调所有学科的课堂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阵地,所有的校园活动都是学生写作的良机,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写作不能局限于应用文写作课程等有限的学时里,而应该贯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里,使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通过写作都能升华为学生作为写作主体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发现和认识,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与考生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思维能力、知识构成、生活阅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考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势在必行。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使科学与人文交融,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课程中,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多个角度对我们国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整个文体完全符合我们的公文学作的模式。我在教授该门课程时,让学生们从背诵课文中的经典句子,熟悉文章结构,再辅以《理论热点面对面》、《半月谈》等书籍文章,使学生建立围绕“一个中心”,形成“两个固化”,保证“语言三个有”的写作方法,对于学生提高申论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莫恒生.由《申论》考试反思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宋玮.《申论》给高校素质教育带来的警示及应采取的对策[J].河南教育(中旬),2009,(8).
[3]刘勰.文心雕龙[M].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