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喜欢引用的一句诗,是习近平总书记心怀人民、将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的生动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03次,可见人民群众始终是总书记的牵挂。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为疫情防控密集批示,为复工复产奔波操劳,就是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就是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特别是高校共青团凝聚引领着大批先进青年,更应该在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方面做在前、想在前、走在前。
“团的一切工作都要聚焦有效引领青年思想、有效动员青年群众这一目的发力。”高校的团干部更应该把团员青年摆在首位,走进青年谈青年、贴近青年想青年,结合高校学生的时代特点,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学生的可塑性强,要求团干部有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感。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赋予什么样的色彩,学生就绘制成什么样的图案。我校团委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政治性校园文化为统领、以学术性校园文化为主体、以文体性校园文化为两翼的原则,全力满足每一位同学的切实需求。
学生的复杂性强,要求团干部有审时度势的历史使命感。面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时代,团干部要教育学生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辩证地看待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校团委充分挖掘学校资源,聘请大师名师开展“鼎新青年论坛”系列活动,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时事话题,“不避讳、不遮掩”地正面回应学生关切,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的求知欲强,要求团干部有本领恐慌的现实紧迫感。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决定着共青团工作的上限。我校团委制定系统的团干部培训方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教育做到每两年对全体团干部轮训一遍,坚持“逢训必考,逢考必严”的原则,检验培训效果。我个人也带头学习,带头上团课,鼓励每一位团干部上讲台,用优良作风带动、影响青年,努力成为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
每年清明节、校庆日纪念学校先贤活动 ,学习先驱精神“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将学生的利益摆在最高的位置是一个学校作出各项决策的前提。我校共青团在服务学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把学生当做“出题人”。校团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反馈机制。线上建立学生代表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微信群,开发“吉小益”微信小程序,学生可以随时上传有关教务、寝室、食堂、后勤等方面问题。线下定期开展“书记面对面”“校长有约”活动,搭建学生与校领导直接交流对话平台,校学生会每周三开展“吉青周三谏”活动,广泛搜集同学意见建议。
把学生当做“阅卷人”。校团委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采取销号制,督促各部门及时有效地为学生解决问题。定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学生满意度,把学生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唯一评价标准。通过以上措施,校团委每年都能为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件,满意率超90%。
把学生当做“一家人”。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特别在疫情期间,学校与每一名湖北学生电话交流,了解情况、关心生活。为湖北籍家庭困难学生争取补助近30万元,为40名有需求的学生寄送口罩800个。在校团委的会议室贴着这样一句话:和学生一起成长,我们每一天都全力以赴!时刻提醒我们:学生至上永远是我们的追求。
青马工程-东北抗联基地实践培训教书育人,教书是行为,育人才是本质。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要致力于培养一批有大志、大德、大爱的新时代青年。
大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立什么志?应该立报国志、为民志。我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就是以此为目的,致力于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能力素质突出的青年政治人才。
大德,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人无德不立,校团委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等环节。提出“志愿服务是每一位吉大人的生活方式”的口号,每年全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超10万小时。在疫情期间,组织千余名志愿者在能为善为的领域,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其中不乏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同学和主动请“战”的国防生同学。
大爱,是爱国、爱党、爱校、爱岗、爱人之爱的集合。校团委每个假期组织同学前往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活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体验生活;组织同学前往基层政府机关实习,培养爱国爱家的乡土情怀;组织同学开展义务劳动,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人民至上”的情怀是共青团育人工作的实现路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人民至上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高校共青团也将始终为培养拥有“人民至上”理想的青年而不懈奋斗,為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汇聚青春力量。
“人民至上”是高校共青团干部的坚守理念
“团的一切工作都要聚焦有效引领青年思想、有效动员青年群众这一目的发力。”高校的团干部更应该把团员青年摆在首位,走进青年谈青年、贴近青年想青年,结合高校学生的时代特点,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学生的可塑性强,要求团干部有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感。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赋予什么样的色彩,学生就绘制成什么样的图案。我校团委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政治性校园文化为统领、以学术性校园文化为主体、以文体性校园文化为两翼的原则,全力满足每一位同学的切实需求。
学生的复杂性强,要求团干部有审时度势的历史使命感。面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时代,团干部要教育学生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辩证地看待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校团委充分挖掘学校资源,聘请大师名师开展“鼎新青年论坛”系列活动,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时事话题,“不避讳、不遮掩”地正面回应学生关切,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的求知欲强,要求团干部有本领恐慌的现实紧迫感。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决定着共青团工作的上限。我校团委制定系统的团干部培训方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教育做到每两年对全体团干部轮训一遍,坚持“逢训必考,逢考必严”的原则,检验培训效果。我个人也带头学习,带头上团课,鼓励每一位团干部上讲台,用优良作风带动、影响青年,努力成为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
“人民至上”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题中之义
每年清明节、校庆日纪念学校先贤活动 ,学习先驱精神“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将学生的利益摆在最高的位置是一个学校作出各项决策的前提。我校共青团在服务学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把学生当做“出题人”。校团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反馈机制。线上建立学生代表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微信群,开发“吉小益”微信小程序,学生可以随时上传有关教务、寝室、食堂、后勤等方面问题。线下定期开展“书记面对面”“校长有约”活动,搭建学生与校领导直接交流对话平台,校学生会每周三开展“吉青周三谏”活动,广泛搜集同学意见建议。
把学生当做“阅卷人”。校团委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采取销号制,督促各部门及时有效地为学生解决问题。定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学生满意度,把学生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唯一评价标准。通过以上措施,校团委每年都能为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件,满意率超90%。
把学生当做“一家人”。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特别在疫情期间,学校与每一名湖北学生电话交流,了解情况、关心生活。为湖北籍家庭困难学生争取补助近30万元,为40名有需求的学生寄送口罩800个。在校团委的会议室贴着这样一句话:和学生一起成长,我们每一天都全力以赴!时刻提醒我们:学生至上永远是我们的追求。
“人民至上”是高校共青团育人的实现路径
青马工程-东北抗联基地实践培训教书育人,教书是行为,育人才是本质。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要致力于培养一批有大志、大德、大爱的新时代青年。
大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立什么志?应该立报国志、为民志。我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就是以此为目的,致力于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能力素质突出的青年政治人才。
大德,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人无德不立,校团委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等环节。提出“志愿服务是每一位吉大人的生活方式”的口号,每年全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超10万小时。在疫情期间,组织千余名志愿者在能为善为的领域,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其中不乏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同学和主动请“战”的国防生同学。
大爱,是爱国、爱党、爱校、爱岗、爱人之爱的集合。校团委每个假期组织同学前往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活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体验生活;组织同学前往基层政府机关实习,培养爱国爱家的乡土情怀;组织同学开展义务劳动,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人民至上”的情怀是共青团育人工作的实现路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人民至上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高校共青团也将始终为培养拥有“人民至上”理想的青年而不懈奋斗,為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汇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