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汇聚前进力量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喜欢引用的一句诗,是习近平总书记心怀人民、将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的生动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03次,可见人民群众始终是总书记的牵挂。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为疫情防控密集批示,为复工复产奔波操劳,就是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就是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特别是高校共青团凝聚引领着大批先进青年,更应该在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方面做在前、想在前、走在前。

“人民至上”是高校共青团干部的坚守理念


  “团的一切工作都要聚焦有效引领青年思想、有效动员青年群众这一目的发力。”高校的团干部更应该把团员青年摆在首位,走进青年谈青年、贴近青年想青年,结合高校学生的时代特点,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学生的可塑性强,要求团干部有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感。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赋予什么样的色彩,学生就绘制成什么样的图案。我校团委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政治性校园文化为统领、以学术性校园文化为主体、以文体性校园文化为两翼的原则,全力满足每一位同学的切实需求。
  学生的复杂性强,要求团干部有审时度势的历史使命感。面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时代,团干部要教育学生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辩证地看待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校团委充分挖掘学校资源,聘请大师名师开展“鼎新青年论坛”系列活动,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时事话题,“不避讳、不遮掩”地正面回应学生关切,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的求知欲强,要求团干部有本领恐慌的现实紧迫感。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决定着共青团工作的上限。我校团委制定系统的团干部培训方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教育做到每两年对全体团干部轮训一遍,坚持“逢训必考,逢考必严”的原则,检验培训效果。我个人也带头学习,带头上团课,鼓励每一位团干部上讲台,用优良作风带动、影响青年,努力成为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

“人民至上”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题中之义


  每年清明节、校庆日纪念学校先贤活动 ,学习先驱精神“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将学生的利益摆在最高的位置是一个学校作出各项决策的前提。我校共青团在服务学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把学生当做“出题人”。校团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反馈机制。线上建立学生代表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微信群,开发“吉小益”微信小程序,学生可以随时上传有关教务、寝室、食堂、后勤等方面问题。线下定期开展“书记面对面”“校长有约”活动,搭建学生与校领导直接交流对话平台,校学生会每周三开展“吉青周三谏”活动,广泛搜集同学意见建议。
  把学生当做“阅卷人”。校团委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采取销号制,督促各部门及时有效地为学生解决问题。定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学生满意度,把学生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唯一评价标准。通过以上措施,校团委每年都能为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件,满意率超90%。
  把学生当做“一家人”。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特别在疫情期间,学校与每一名湖北学生电话交流,了解情况、关心生活。为湖北籍家庭困难学生争取补助近30万元,为40名有需求的学生寄送口罩800个。在校团委的会议室贴着这样一句话:和学生一起成长,我们每一天都全力以赴!时刻提醒我们:学生至上永远是我们的追求。

“人民至上”是高校共青团育人的实现路径




  青马工程-东北抗联基地实践培训教书育人,教书是行为,育人才是本质。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要致力于培养一批有大志、大德、大爱的新时代青年。
  大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立什么志?应该立报国志、为民志。我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就是以此为目的,致力于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能力素质突出的青年政治人才。
  大德,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人无德不立,校团委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等环节。提出“志愿服务是每一位吉大人的生活方式”的口号,每年全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超10万小时。在疫情期间,组织千余名志愿者在能为善为的领域,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其中不乏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同学和主动请“战”的国防生同学。
  大爱,是爱国、爱党、爱校、爱岗、爱人之爱的集合。校团委每个假期组织同学前往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活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体验生活;组织同学前往基层政府机关实习,培养爱国爱家的乡土情怀;组织同学开展义务劳动,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人民至上”的情怀是共青团育人工作的实现路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人民至上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高校共青团也将始终为培养拥有“人民至上”理想的青年而不懈奋斗,為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汇聚青春力量。
其他文献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最广泛地为党的事业团结凝聚青年,激发青年勇担当、善作为的强大力量,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责。2016年以来,农行团委紧扣新时代黨的要求和青年群体变化,创新青年突击队工作模式,发挥组织动员青年的独特优势,将青年突击队打造成与业务创效发展、青年人才培养互融共建的先锋品牌。全行共组建4800多支青年突击队,团结带领8万名青年突击手,为服务全行中心工作、推动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我行青
期刊
初识共青团:爷爷的一本书  小时候懵懂无知之时,便知道家里有一本十分珍贵的藏书,纸张泛黄、四角微卷,以古旧安详的姿势供于案上,只有家中来重要客人时,爸爸才会取来讲给别人听。我知道,那是关于爷爷的故事。爷爷曾经在1955年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见证了新中国历史上一场极为重要的盛事,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爷爷是家族的荣
期刊
習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作为新时代建筑企业共青团干部,我们将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增强使命与担当,以昂扬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助力贫困地区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助力脱贫攻坚,明凯人一直在行动。要致富,先修路;脱贫致富,交通先行。早在2017年,上海明
期刊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是的,“国以才立,业以才兴。”青年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是时代的先锋,是未来的主宰,是事业的希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对青年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随着个性化需求日益凸现,青年对个人成长成才有了新的渴望。当前,在大庆
期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在收官之年的关键期,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这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政治属性的体现。作为共青团组织的核心以及团的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广大团干部必须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坚定信心,彰显担当,主动作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做好“力
期刊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5月28日圆满落幕。这是我国经历5个月战“疫”取得阶段成果的真实写照,既增强了广大人民战胜疫情、复工复产的决心,也向全球传递了中国信心,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大的确定性。  在这次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下团组”,对脱贫攻坚、经济发展、公共衛生等重大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有哪些深意?共青团该如何作为?围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广大团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总书记的人民情怀让我感动,让我深受教育。理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有一点个人的体会。  怎么理解,应该学习起来。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真正能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反复学学反复,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皮毛表面,要能够在心灵深处有触动有启发。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壮举。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热爱人民、关心人民,一切
期刊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聆听总书记讲话,回想起这几个月青年团干们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画面,历历在目,感触颇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
期刊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与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响亮回答,书写了“中国之治”的伟大篇章。有担当的青春最出彩,战斗中的青春最绚烂。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挑战,黑龙江省各级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全省广大青年,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刻
期刊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湖南,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湘大地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时过7年,那里的扶贫工作是怎样的情景?共青团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的?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湖南多地展开采访。  湖南三面环山,群山连绵。一路上,田园之外,是一个接一个的山洞。你时常会惊异发现:在山与山的夹缝间,几十米宽处,竟然有三三两两的住户,有三四层的新楼房。令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