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石景山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0年来,全国共建立了53个高新区,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科技工程的启动,特别是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指明了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北京,二四八科技体系的完善,资源科委、体系科委的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崛起,逐渐探索出一条首都科技发展的创新之路。
首钢在石景山区开创的重工业谱系,让石景山成为北京重工业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另一种效果开始显现出来。进入21世纪,石景山人突然发现,曾引以为荣的传统重工业,却在拖慢这里的发展速度。
2005年3月,国家发改委做出了首钢迁出北京的批复。石景山区科委、科技园区审时度势,紧紧围绕建设“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的发展定位,积极实施“环境优化、龙头带动、品牌引领、人才支撑”四大战略,在区域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任务下,积极发挥引擎和龙头作用,开拓了“奋力争先,科学发展”的道路。
30年,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1978年12月石景山区科委成立,1986年石景山区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诞生,199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八大处科技园区。2006年1月,八大处科技园改名为石景山科技园,并正式加入中关村科技园区。
改革开放30年来,石景山区按照首都发展战略的要求,从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转变;从以传统重工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向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并坚持锐意改革,扩大开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突出园区战略,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促使国民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突出成效。石景山区不仅跻身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行列,石景山园也获得了“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科技园区”称号。同时,石景山区在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形成了特色品牌,充分彰显出科技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活力。
截至到目前,石景山区的科技企业达到2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55家。2007年,园区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150亿元,上缴利税4亿元。园区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以现代服务业总部楼宇经济为支柱的产业格局,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谋创新,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工作的地位日益提升,科技工作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完善
石景山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科教兴区”战略已成为长期战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意见》,提出了全区科技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区政府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重大科技活动、科技产业发展问题。调整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重大问题专题协调和重大项目重点推进两大专题会议机制,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细化分工,强化考核。建立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和区科普联席会议制度,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编制完成“十一五”时期全区科技、园区、知识产权、科普等30余个专项规划及一批建设规划,把握全区科技发展方向。
在工作思路谋划方面,先后启动实施“个十百千工程”、“七大区级科技计划”、“六大科技工程”及目前科委园区“四大主题工程”,明确工作重点领域和方向。出台《石景山区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石景山区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引导科技创新、规范发展。近两年石景山区列入国家、市、区科技计划项目300余项,其中市级以上150余项。科技工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引领和支撑作用逐步强化。
●科技工作切入区域发展主战场,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
石景山园经过十几年发展,已从市级工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中关村科技园区,面积从0.79平方公里扩展到3.45平方公里,经济总收入从成立初期的1.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50亿元,税收由193万元增长到4亿元。仅今年l〜8月,园区就新引进企业425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年引进企业的6倍。预计全年园区企业实现收入205亿元,上缴税金将达5.5亿元,分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园区企业—年实现收入、税收的14倍和16倍。
随着科技工作的不断深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效应日渐体现。2008年1〜8月,数字娱乐企业实现收入18亿元,税收1.1亿元,同比增长5倍以上,带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此外,石景山园区还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培育基地、首钢新兴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并依据CRD定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促进区域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
●区域创新体系,产学研一体化,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继石景山区委、区政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二十四条意见”出台后,区科委制定了《关于技术创新企业的认定及奖励办法》,积极鼓励企业创新,推动产学研联合发展。
首先,石景山区科委整合北方工业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丰富的智力、研发资源,建立与企业联系、沟通的渠道,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工程师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相继建立。建立银科企交流机制,畅通企业与投资机构的合作渠道。
●科技工作全方位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创新型城区建设全面推进
石景山非常重视科技发展,科技三项费用由原来每年的二三百万,增加到2005、2006两年的5906万元,科技投入的逐年加大,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数字石景山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系统有效地支撑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石景山区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被列为国家“十五”重大科技项目,构建了“石景山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目前,石景山园还在快速推进生态建设。除此之外,石景山区的环保、科普类社会事业在科技支撑下也正在健康发展。同时,科技工作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钢在石景山区开创的重工业谱系,让石景山成为北京重工业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另一种效果开始显现出来。进入21世纪,石景山人突然发现,曾引以为荣的传统重工业,却在拖慢这里的发展速度。
2005年3月,国家发改委做出了首钢迁出北京的批复。石景山区科委、科技园区审时度势,紧紧围绕建设“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的发展定位,积极实施“环境优化、龙头带动、品牌引领、人才支撑”四大战略,在区域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任务下,积极发挥引擎和龙头作用,开拓了“奋力争先,科学发展”的道路。
30年,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1978年12月石景山区科委成立,1986年石景山区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诞生,199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八大处科技园区。2006年1月,八大处科技园改名为石景山科技园,并正式加入中关村科技园区。
改革开放30年来,石景山区按照首都发展战略的要求,从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转变;从以传统重工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向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并坚持锐意改革,扩大开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突出园区战略,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促使国民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突出成效。石景山区不仅跻身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行列,石景山园也获得了“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科技园区”称号。同时,石景山区在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形成了特色品牌,充分彰显出科技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活力。
截至到目前,石景山区的科技企业达到2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55家。2007年,园区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150亿元,上缴利税4亿元。园区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以现代服务业总部楼宇经济为支柱的产业格局,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谋创新,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工作的地位日益提升,科技工作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完善
石景山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科教兴区”战略已成为长期战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意见》,提出了全区科技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区政府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重大科技活动、科技产业发展问题。调整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重大问题专题协调和重大项目重点推进两大专题会议机制,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细化分工,强化考核。建立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和区科普联席会议制度,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编制完成“十一五”时期全区科技、园区、知识产权、科普等30余个专项规划及一批建设规划,把握全区科技发展方向。
在工作思路谋划方面,先后启动实施“个十百千工程”、“七大区级科技计划”、“六大科技工程”及目前科委园区“四大主题工程”,明确工作重点领域和方向。出台《石景山区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石景山区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引导科技创新、规范发展。近两年石景山区列入国家、市、区科技计划项目300余项,其中市级以上150余项。科技工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引领和支撑作用逐步强化。
●科技工作切入区域发展主战场,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
石景山园经过十几年发展,已从市级工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中关村科技园区,面积从0.79平方公里扩展到3.45平方公里,经济总收入从成立初期的1.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50亿元,税收由193万元增长到4亿元。仅今年l〜8月,园区就新引进企业425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年引进企业的6倍。预计全年园区企业实现收入205亿元,上缴税金将达5.5亿元,分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园区企业—年实现收入、税收的14倍和16倍。
随着科技工作的不断深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效应日渐体现。2008年1〜8月,数字娱乐企业实现收入18亿元,税收1.1亿元,同比增长5倍以上,带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此外,石景山园区还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培育基地、首钢新兴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并依据CRD定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促进区域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
●区域创新体系,产学研一体化,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继石景山区委、区政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二十四条意见”出台后,区科委制定了《关于技术创新企业的认定及奖励办法》,积极鼓励企业创新,推动产学研联合发展。
首先,石景山区科委整合北方工业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丰富的智力、研发资源,建立与企业联系、沟通的渠道,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工程师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相继建立。建立银科企交流机制,畅通企业与投资机构的合作渠道。
●科技工作全方位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创新型城区建设全面推进
石景山非常重视科技发展,科技三项费用由原来每年的二三百万,增加到2005、2006两年的5906万元,科技投入的逐年加大,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数字石景山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系统有效地支撑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石景山区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被列为国家“十五”重大科技项目,构建了“石景山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目前,石景山园还在快速推进生态建设。除此之外,石景山区的环保、科普类社会事业在科技支撑下也正在健康发展。同时,科技工作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