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隆德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文化。
隆德地处六盘山区,既有中原文化的渗透,又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故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了异彩纷呈、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民间艺术。这里的民间艺术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节庆等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芬芳的泥土清香。
隆德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农民画、剪纸、雕塑、刺绣和皮影。
农民画
农民画是隆德民间画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出自民间画匠之手,最初形态为庙宇、寺观中的壁画、民家箱柜衣饰图案等,20世纪50年代,农民画结合政治宣传和生产需要,以墙报、壁画等形式出现。
农民画取材极其广泛,凡生活所及,画笔皆可到,既有《送粪》、《除草》、《打垛》、《割麦》、《碾场》、《放牧》等农业事象的描绘,又有《醋坊》、《压面》、《元宵观灯》、《戏剧人物》、《马社火》等各行各业的图景,从中既能看到编耱、锄地之类的原始耕作方式,也可看到电视机、摩托车、洗衣机等现代生活的标志。 隆德农民画淳朴、清新,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极高的民俗价值和艺术价值。由农村妇女王玉秀创作的农民画《马社火》在1981年“全国首届农民画展”中获一等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挪威、瑞典、瑞士等国展出。张雪梅的《放牧》、靳守诚的《瓜甜》等画作也在全国画展中获奖。农民画创作者靳守恭荣获文化部授予的“农民画开拓者”称号。
淳朴清新的隆德农民画如同三月的春雨,给人们的心田洒下了滴滴甘露。
剪 纸
剪纸是隆德民间艺术大观园中又一朵美丽的花朵,它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广为流传。
隆德民间剪纸主要用于过年的窗贴,故又称“窗花”。在祝寿、婚嫁等喜庆日子,亦能见到她美丽的面庞。
隆德民间剪纸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构图单纯、造型洗练,既质朴大方又古拙优雅。它多取材于乡土生活中的家禽家畜、花草虫鱼、飞鸟走兽、故事传说、戏曲人物、生活场景等。民间艺人们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通过谐音、隐喻、假借、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以其纯朴的感情、丰赡的心智、灵巧的双手,用一张纸、一把剪,纵横捭阖,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给人极高的审美享受,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农民张炜、靳淑田、虎凤英都是隆德剪纸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访问》、《敬老爱幼》、《回族赶集》、《太阳灶》、《幸福家庭》、《毛主席过六盘》、《十二生肖》等,成为隆德剪纸艺术的精品。
质朴优雅的隆德民间剪纸将传统的、民俗的氛围渲染上每一个观赏者的心头,挥之不去。
雕 塑
民间雕塑也是隆德民间工艺美术的一项绝活。寺观庙宇历来都是民间雕刻、泥塑艺人荟萃之地。民国时期,隆德有大小庙宇数百座,其中的雕梁画栋、脊兽瓦当、佛龛神像非雕即塑,都出自民间雕刻、泥塑艺人之手。
隆德盛行的民间建筑砖雕,既是建筑装饰材料中吉祥的象征,又是精美的艺术品,也是研究古老民俗的实物资料。老艺人魏世祥的砖雕造型独特,仿古的“蛟龙脊兽”、“玉鬃脊兽”、“狮子滚绣珠”等,飞舞飘洒,古朴大方,将装饰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
民间传统雕塑用品有香炉、香筒、蜡台、笔罐、花瓶等。雕塑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远近闻名的雕塑世家杨栖鹤子孙三代,根据民俗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创作了《十二生肖》、《梅鹿送子》、《农村社火队》等一系列彩塑作品,生动地表现了现实生活及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大型彩塑《毛主席过六盘》,再现了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六盘山的宏伟场景。杨氏家族作品多次参加全区及全国大展,多幅作品被宁夏群艺馆、中国美术馆收藏。杨栖鹤的“木雕香炉”也已成为雕刻中的精品。
刺 绣
隆德传统刺绣群众基础广泛,种类繁多,有枕头顶、小儿鞋帽、婚嫁衣饰、钱包、肚兜、针插、笔袋、烟袋、荷包、桌裙、门帘、马褥、缠腰、袖套、香囊、笔套、书包等。这些刺绣品,装点着隆德人民的生活,体现着人们的情趣。隆德刺绣具有针脚精细、形象逼真、造型质朴、配色艳丽和谐等特点。
被《隆德县志》誉为“隆德八景”之一的“祝霖疏雨”所在地祝霖寺保存有一幅《麒麟送子》刺绣图,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长2米,宽0.72米,质地厚实细密,彩绣人物栩栩如生,至今色泽鲜明,完好无缺。
民间刺绣品除用于装点日常衣饰之类外,也用于对外交流。1987年,隆德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老山前线指战员送去的760双鞋垫和两面锦绣旗帜均属刺绣佳作。农村妇女杜玉莲绣制的《红绸五彩绣》方枕顶,于1989年12月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美术佳品奖评及名艺人作品展”,荣获“收藏奖”,并出国展出。党秀英的《古梳妆台》和冯琴花的《胸花》都堪称刺绣艺术的精品。现在,刺绣工艺已从服装扩展到被套、洗衣机套、电视机套、电脑套等现代生活用品方面。
皮 影
皮影俗称“牛皮灯影子”,是活跃于隆德各村镇的一种特殊演出形式。它是用牛皮纸剪成的各种人物形象投影到屏幕上来表演的。皮影戏班一般由5~7人组成,其中文武乐队3~4人。“耍线子”的师傅兼多角色唱板,以声腔变化之妙适应生、旦、净、丑各色人物。剧种以秦腔为主,重唱工,尤其以表演神仙鬼怪剧见长。皮影以其独特的风格招徕众多民间观众。
皮影是沉沉夜幕下舞动的小小艺术精灵。
隆德地处六盘山区,既有中原文化的渗透,又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故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了异彩纷呈、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民间艺术。这里的民间艺术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节庆等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芬芳的泥土清香。
隆德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农民画、剪纸、雕塑、刺绣和皮影。
农民画
农民画是隆德民间画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出自民间画匠之手,最初形态为庙宇、寺观中的壁画、民家箱柜衣饰图案等,20世纪50年代,农民画结合政治宣传和生产需要,以墙报、壁画等形式出现。
农民画取材极其广泛,凡生活所及,画笔皆可到,既有《送粪》、《除草》、《打垛》、《割麦》、《碾场》、《放牧》等农业事象的描绘,又有《醋坊》、《压面》、《元宵观灯》、《戏剧人物》、《马社火》等各行各业的图景,从中既能看到编耱、锄地之类的原始耕作方式,也可看到电视机、摩托车、洗衣机等现代生活的标志。 隆德农民画淳朴、清新,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极高的民俗价值和艺术价值。由农村妇女王玉秀创作的农民画《马社火》在1981年“全国首届农民画展”中获一等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挪威、瑞典、瑞士等国展出。张雪梅的《放牧》、靳守诚的《瓜甜》等画作也在全国画展中获奖。农民画创作者靳守恭荣获文化部授予的“农民画开拓者”称号。
淳朴清新的隆德农民画如同三月的春雨,给人们的心田洒下了滴滴甘露。
剪 纸
剪纸是隆德民间艺术大观园中又一朵美丽的花朵,它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广为流传。
隆德民间剪纸主要用于过年的窗贴,故又称“窗花”。在祝寿、婚嫁等喜庆日子,亦能见到她美丽的面庞。
隆德民间剪纸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构图单纯、造型洗练,既质朴大方又古拙优雅。它多取材于乡土生活中的家禽家畜、花草虫鱼、飞鸟走兽、故事传说、戏曲人物、生活场景等。民间艺人们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通过谐音、隐喻、假借、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以其纯朴的感情、丰赡的心智、灵巧的双手,用一张纸、一把剪,纵横捭阖,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给人极高的审美享受,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农民张炜、靳淑田、虎凤英都是隆德剪纸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访问》、《敬老爱幼》、《回族赶集》、《太阳灶》、《幸福家庭》、《毛主席过六盘》、《十二生肖》等,成为隆德剪纸艺术的精品。
质朴优雅的隆德民间剪纸将传统的、民俗的氛围渲染上每一个观赏者的心头,挥之不去。
雕 塑
民间雕塑也是隆德民间工艺美术的一项绝活。寺观庙宇历来都是民间雕刻、泥塑艺人荟萃之地。民国时期,隆德有大小庙宇数百座,其中的雕梁画栋、脊兽瓦当、佛龛神像非雕即塑,都出自民间雕刻、泥塑艺人之手。
隆德盛行的民间建筑砖雕,既是建筑装饰材料中吉祥的象征,又是精美的艺术品,也是研究古老民俗的实物资料。老艺人魏世祥的砖雕造型独特,仿古的“蛟龙脊兽”、“玉鬃脊兽”、“狮子滚绣珠”等,飞舞飘洒,古朴大方,将装饰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
民间传统雕塑用品有香炉、香筒、蜡台、笔罐、花瓶等。雕塑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远近闻名的雕塑世家杨栖鹤子孙三代,根据民俗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创作了《十二生肖》、《梅鹿送子》、《农村社火队》等一系列彩塑作品,生动地表现了现实生活及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大型彩塑《毛主席过六盘》,再现了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六盘山的宏伟场景。杨氏家族作品多次参加全区及全国大展,多幅作品被宁夏群艺馆、中国美术馆收藏。杨栖鹤的“木雕香炉”也已成为雕刻中的精品。
刺 绣
隆德传统刺绣群众基础广泛,种类繁多,有枕头顶、小儿鞋帽、婚嫁衣饰、钱包、肚兜、针插、笔袋、烟袋、荷包、桌裙、门帘、马褥、缠腰、袖套、香囊、笔套、书包等。这些刺绣品,装点着隆德人民的生活,体现着人们的情趣。隆德刺绣具有针脚精细、形象逼真、造型质朴、配色艳丽和谐等特点。
被《隆德县志》誉为“隆德八景”之一的“祝霖疏雨”所在地祝霖寺保存有一幅《麒麟送子》刺绣图,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长2米,宽0.72米,质地厚实细密,彩绣人物栩栩如生,至今色泽鲜明,完好无缺。
民间刺绣品除用于装点日常衣饰之类外,也用于对外交流。1987年,隆德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老山前线指战员送去的760双鞋垫和两面锦绣旗帜均属刺绣佳作。农村妇女杜玉莲绣制的《红绸五彩绣》方枕顶,于1989年12月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美术佳品奖评及名艺人作品展”,荣获“收藏奖”,并出国展出。党秀英的《古梳妆台》和冯琴花的《胸花》都堪称刺绣艺术的精品。现在,刺绣工艺已从服装扩展到被套、洗衣机套、电视机套、电脑套等现代生活用品方面。
皮 影
皮影俗称“牛皮灯影子”,是活跃于隆德各村镇的一种特殊演出形式。它是用牛皮纸剪成的各种人物形象投影到屏幕上来表演的。皮影戏班一般由5~7人组成,其中文武乐队3~4人。“耍线子”的师傅兼多角色唱板,以声腔变化之妙适应生、旦、净、丑各色人物。剧种以秦腔为主,重唱工,尤其以表演神仙鬼怪剧见长。皮影以其独特的风格招徕众多民间观众。
皮影是沉沉夜幕下舞动的小小艺术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