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面是失业保险金结存偏高,一方面是失业保险金实际覆盖面太窄,这就形成了现在这个奇怪现象:钱多的花不出去,急需这笔钱的人却没资格领取。
对于这种现象,包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保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内的专家们认为,我国的失业保险金制度需要改革了。
扩大覆盖面
失业两个月的王强在老乡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月薪3200元的工作,岗位是仓库保安,用人单位不提供社保。
“我们以前只强调过北京户口的失业人员,档案要转接到街道,但是很少强调过外地的失业人员。”某外企北京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高苹,对农民工的参保问题感到担忧。她告诉《经济》记者,对农民工将起到保障作用的失业保险金,农民工用不了,很多农民工没有参保。即便参保了,以北京地区为例,外省市农村户口职工是不用交失业保险金的,只需要企业交,这也使得很多农民工根本不知道有失业保险金这么一回事儿。
王国军提供的数据中也明确显示,2012年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225亿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2702万人。
“失业保险金对覆盖范围内的失业者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因为覆盖面窄且领取条件和手续复杂,失业保险金的作用被大大限制了。”王国军说。
明确定位
“改革失业保险金制度,首先就是要明确失业保险金的定位。”褚福灵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
“它就是用来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发放津贴的,其次是根据发展需要,进行一定培训,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原则是根据支出来确定相应的征收比例和办法 。”褚福灵建议,今后可以对资金的结余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以便科学管理,比如资金结余超过上、下两个警戒线后要去调整,目的是建立一个符合失业情况的失业保险金结存标准。
这一点也得到了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的认可,他透露,浙江省内正在酝酿对失业保险金缴费比例进行调整,“浙江正在考虑下调企业交失业保险金的比例,现在的比例是企业交月工资的2%、职工交1%,今后可能会在保证省内失业保险金总量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下调,不仅可以平衡结存总量,也能减少企业的负担。”
陈诗达介绍,浙江省已经在完善失业保险金功能方面发力,尤其是加大了技能培训投入,技能人才的比重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2012年培养的技能人才就突破了100万人。
“技能人才培训方面的投入,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于省内的失业保险金,不少于失业保险金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他还有来自政府和企业的支持。”陈诗达说,完善失业保险金功能,一定要考虑浙江省内的产业升级和人才水平需求提升的大背景,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投入,促进就业、预防失业。
动态调整
事实上,除浙江之外,全国很多地区也发出了调整失业保险金制度的声音,调整分为两大方向,一是提高失业保险金的使用效率、加大培训,二是调整失业保险金的缴费比例。
对于地方政府的调整措施,褚福灵强调,不要随便扩大失业保险金的使用项目范围,首先还是要将其定位清楚,“不是说我们的失业保险金现在多了就多花,千万不能乱花,作为专项保障基金,一定要专款专用。”
在失业保险金缴费比例的调整上,褚福灵提倡一种动态调整机制。
动态调整机制主要强调两个方向:一是统筹地区的缴费比例,在建立评价体系后,以地区为单位进行考核,如果该地区失业保险金结存过高,就相应下调缴费比例,相反则提高缴费比例。“建立这个标准不是很难,难的是调整的权限在哪里,是国家调整,还是省级部门调整,这一定要明确。”褚福灵说。
二是用人单位缴费比例弹性制。褚福灵分析认为,有些用人单位的失业率很低,而有些则较高,可以考虑根据单位的失业情况对其缴费比例进行上调或者下调,“这样有利于失业保险金的平衡,也有利于防止单位肆意裁员,如果这家单位失业率低,自然缴费比例更少,相反则要支出更多的失业保险金。”
在褚福灵眼里,这种并行的动态调整机制不仅能够考核一个地区的失业保险金管理情况,也反映了该地区企业的用工情况。
完善就业制度
无论如何调整,不能抛弃的大背景是我国的就业制度。
“当前工作的重点不是如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而是要促进就业,预防失业。”陈诗达告诉记者。
王国军与褚福灵认为,我国的就业保障体系也到了需要完善的时刻。
“失业保险金这个制度还是非常好的。”褚福灵对失业保险金的功能给予了肯定,但他认为我国就业保障体系改革的导向需要改变,不是事后救急,而应该是事前预防,“我们工作的重点应是促进就业,就业情况得到了保障,失业率会相应降低。”
另外,褚福灵建议,要在失业保险金和就业促进基金之间的运用中进行协调,这是两笔资金,后者也有促进就业的功能,主要作为专项项目来使用的,两笔钱在使用中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分别发挥各自的效用。
对于这种现象,包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保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内的专家们认为,我国的失业保险金制度需要改革了。
扩大覆盖面
失业两个月的王强在老乡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月薪3200元的工作,岗位是仓库保安,用人单位不提供社保。
“我们以前只强调过北京户口的失业人员,档案要转接到街道,但是很少强调过外地的失业人员。”某外企北京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高苹,对农民工的参保问题感到担忧。她告诉《经济》记者,对农民工将起到保障作用的失业保险金,农民工用不了,很多农民工没有参保。即便参保了,以北京地区为例,外省市农村户口职工是不用交失业保险金的,只需要企业交,这也使得很多农民工根本不知道有失业保险金这么一回事儿。
王国军提供的数据中也明确显示,2012年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225亿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2702万人。
“失业保险金对覆盖范围内的失业者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因为覆盖面窄且领取条件和手续复杂,失业保险金的作用被大大限制了。”王国军说。
明确定位
“改革失业保险金制度,首先就是要明确失业保险金的定位。”褚福灵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
“它就是用来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发放津贴的,其次是根据发展需要,进行一定培训,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原则是根据支出来确定相应的征收比例和办法 。”褚福灵建议,今后可以对资金的结余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以便科学管理,比如资金结余超过上、下两个警戒线后要去调整,目的是建立一个符合失业情况的失业保险金结存标准。
这一点也得到了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的认可,他透露,浙江省内正在酝酿对失业保险金缴费比例进行调整,“浙江正在考虑下调企业交失业保险金的比例,现在的比例是企业交月工资的2%、职工交1%,今后可能会在保证省内失业保险金总量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下调,不仅可以平衡结存总量,也能减少企业的负担。”
陈诗达介绍,浙江省已经在完善失业保险金功能方面发力,尤其是加大了技能培训投入,技能人才的比重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2012年培养的技能人才就突破了100万人。
“技能人才培训方面的投入,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于省内的失业保险金,不少于失业保险金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他还有来自政府和企业的支持。”陈诗达说,完善失业保险金功能,一定要考虑浙江省内的产业升级和人才水平需求提升的大背景,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投入,促进就业、预防失业。
动态调整
事实上,除浙江之外,全国很多地区也发出了调整失业保险金制度的声音,调整分为两大方向,一是提高失业保险金的使用效率、加大培训,二是调整失业保险金的缴费比例。
对于地方政府的调整措施,褚福灵强调,不要随便扩大失业保险金的使用项目范围,首先还是要将其定位清楚,“不是说我们的失业保险金现在多了就多花,千万不能乱花,作为专项保障基金,一定要专款专用。”
在失业保险金缴费比例的调整上,褚福灵提倡一种动态调整机制。
动态调整机制主要强调两个方向:一是统筹地区的缴费比例,在建立评价体系后,以地区为单位进行考核,如果该地区失业保险金结存过高,就相应下调缴费比例,相反则提高缴费比例。“建立这个标准不是很难,难的是调整的权限在哪里,是国家调整,还是省级部门调整,这一定要明确。”褚福灵说。
二是用人单位缴费比例弹性制。褚福灵分析认为,有些用人单位的失业率很低,而有些则较高,可以考虑根据单位的失业情况对其缴费比例进行上调或者下调,“这样有利于失业保险金的平衡,也有利于防止单位肆意裁员,如果这家单位失业率低,自然缴费比例更少,相反则要支出更多的失业保险金。”
在褚福灵眼里,这种并行的动态调整机制不仅能够考核一个地区的失业保险金管理情况,也反映了该地区企业的用工情况。
完善就业制度
无论如何调整,不能抛弃的大背景是我国的就业制度。
“当前工作的重点不是如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而是要促进就业,预防失业。”陈诗达告诉记者。
王国军与褚福灵认为,我国的就业保障体系也到了需要完善的时刻。
“失业保险金这个制度还是非常好的。”褚福灵对失业保险金的功能给予了肯定,但他认为我国就业保障体系改革的导向需要改变,不是事后救急,而应该是事前预防,“我们工作的重点应是促进就业,就业情况得到了保障,失业率会相应降低。”
另外,褚福灵建议,要在失业保险金和就业促进基金之间的运用中进行协调,这是两笔资金,后者也有促进就业的功能,主要作为专项项目来使用的,两笔钱在使用中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分别发挥各自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