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引入《红楼梦》艺术宝库的大门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红楼梦》是汉语言文学的一朵奇葩,《红楼梦》是曹雪芹用生命铸成的舍利。如何品味这一文学大餐?怎样打开这座艺术的宝库?高中语文课中,编者打破章回结构,根据故事的完整性要求,选了《林黛玉进贾府》一篇。这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思考的。学好《林黛玉进贾府》,就等于掌握了一把进入《红楼梦》这座艺术宝库大门的钥匙。
  一、纲举目张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就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其主要训练在于获得细节知识的人来,他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分析《林黛玉进贾府》,首先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去辩证地分析《红楼梦》,这样才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所以,要让学生明白,红楼是人物表演的舞台,红楼是人物活动的环境。它一方面象征整个封建社会,也指所谓的红尘;另一方面从楼的显性意义上来说,它是千千万万个封建家庭的缩影。
  其次要从整体上把握《红楼梦》前五回在艺术结构上的作用,因为前五回是整部《红楼梦》的纲。《红楼梦》的前五回,写得十分精彩,在作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如何看待这前五回,在《红楼梦》的研究者和读者中,却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把全书(一百二十回本)分作二十一个大段落:“第一回为第一段,说作书之缘起,如制艺之起讲、传奇之楔子;第二回为第二段,叙宁、荣二府家世及林、甄、王、史各亲戚,如制艺中之起股,点清题目眉眼,才可发挥意义;第三、四回为第三段,叙述宝钗、黛玉与宝玉聚会之因由;第五回为第四段,是一部《红楼梦》之纲领;第六回至十六回为第五段……”[1]14有的红学家偏重于前三回,认为:“第一回,好比推出电影的长镜头,惝恍离迷;第二回,恰似银幕上排出众多的演员表,稍纵即逝;第三回,宛若大幕徐徐拉开,角色儿一个个粉墨登场,出台亮相。” [1]26而脂砚斋则认为“冷子兴之谈,是事迹之总帽”。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五回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去考察。《红楼梦》前五回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整体性,是一个相互照应、紧密相联的艺术整体。如果说《红楼梦》是个完整的人体艺术画卷,前五回便是这个艺术画卷的人头。我觉得这样认识前五回,比较符合《红楼梦》全书的实际。
  二、传之以道
  要上好《林黛玉进贾府》,除了分析头五回外,还要传之以道,让学生明确分析的要领除了纲举目张外,还要从分析艺术作品的规律出发去思考。
  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已是必然,是社会的大悲剧。贾府的没落也是必然中的必然,是一个中悲剧。作为《红楼梦》显性线索的宝黛爱情更是一个典型的悲剧。而上演这一出悲剧的舞台就是贾府。所以可以这样说:“林黛玉进贾府就是去赶着上演一出人生悲剧。”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林黛玉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本身就有着产生悲剧的性格,而性格的形成或多或少受着环境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理,社会环境决定人的本质和性格。”[2]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人们也必然不能游离于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之外。林黛玉生活的年代是具有典型性的,生活的环境是典型环境,人物是典型人物,形象是典型形象。所以说解读《林黛玉进贾府》要把握好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整个黑暗的封建社会是一只大染缸,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说是人吃人的社会。所以无论放进什么东西去,都会被染黑,都会被吃掉,并且会被吃得连骨头也嚼碎咽了下去。赖大就说贾府里面只有门口的石狮子还是干净的。
  整部《红楼梦》所涉及的人物有983人之多,而最成功的是对许多女性人物的生动描写。许多美好的生命都被人吃人的社会撕毁了。林黛玉进贾府的典型性就在于虽然只写了她一个进贾府的详细经过,其实是其他众多女子进贾府的命运的写照。教师讲《林黛玉进贾府》,就要让学生能联想到王熙凤进贾府、薛宝钗进贾府、史湘云进贾府等等。
  三、举一反三
  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可以看到林黛玉进贾府时披着的是全白色的大褂。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细节来分析,例如联系林黛玉在临死时说的话“原本洁来还洁去”,这就是洁白的品质的象征。进而,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思考:“洁白”的林黛玉就在贾府这个环境中被撕毁了,那么又有多少善良美丽的女子被罪恶的封建社会、封建礼教所吃掉?
  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不仅可以分析《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悲剧命运,也可以让学生联想其他作品,如为什么鲁迅笔下的众多的女子形象都是以悲剧的命运而告终呢,等等。
  
  参考文献:
  [1] 钟礼平,陈龙安. 红楼梦鉴赏珍藏本[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
  [2] 陆贵山,周忠厚.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在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数学进行“启发式”教学,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本质,倡导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运用“变式”进行练习,加强解题规律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过也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老式的套题型教学,把学生陷入题海;二是新式的挤牙膏式的“启发”,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上述两种教学实质上都低估了学生的潜能,简单地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
期刊
一、课例探讨    [课例1]  谜语引入。  活动1:感受空气(用手扇风,深呼吸)。  活动2: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分别对气球充氢气或空气进行比较,用杠杆演示空气有质量)。  活动3:演示覆杯实验和会发声的塑料瓶实验,视频播放可悲的易拉罐实验和瓶吞鸡蛋实验。  活动4:体验大气压存在并很大(视频播放马德堡半球实验再模拟试验)。  活动5:利用教师提供的器具感受大气压(一次性注射器、皮碗、吸管、水
期刊
“善作不如善改”,“好文不厌百回改”,这些都启示我们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也十分重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提倡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  然而,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学生修改作文的意识比较淡薄。笔者对所在学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学生的作文修改状况作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初一、初二各300份),收回58
期刊
翻开浙江教育出版社新出的何福田教授的新作《三适连环教育》,不禁为其流畅的文笔、通俗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所吸引。读惯了充满各种概念和术语的理论著作,突然间读到这样一本风格迥异的书,心中难免有一种好奇和疑虑。《三适连环教育》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不禁为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富有创见的教育观点所折服。书中不时闪现的智慧之语,如同一颗颗晶莹洁白的珍珠,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期刊
当下,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加剧,学校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狭路相逢勇者胜,百舸争流何当先?打造优秀的教研组,并以此为平台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失为一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最为有效的路径。下面,笔者不揣浅陋,结合浙江省H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实践,略谈几点心得。  一、强化教研常规,树立良好风气  (一)开放课堂,形成教学研究的立体网络  教研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开放课堂,欢迎校内、校外的各科教师
期刊
大多数高中学校对长廊环境的认识,只停留在“环境布置”范畴之内,为了不让长廊“一面空白”,布置一些一成不变的名言警语、书画作品或是名人画像等,却很少从“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范畴来思考和创设,使得长廊环境缺乏学校特色、本土文化、科技素养以及社科知识的教育等。新课程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校园的空间设施和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学生与周围环
期刊
冯寅,浙江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就职于著名文学巨匠茅盾先生的母校——浙江省湖州中学,担任副校长职务。  从教30余年中,冯寅老师敢于进行课堂改革,不断探索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执教过14届高三毕业班,教学效果显著。曾被评为湖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湖州市教学能手,湖州市教学明星;获2001年度陈香梅教育基金第三届全国优秀教师奖,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接见;2008年获第八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 
期刊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此时,他们的身上既散发着青春年少的活力,又带有孩童的幼稚气息。青春期是学生心理、生理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充满了不稳定和矛盾。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步分化,其身体发育也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随着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极易出现心理情绪的突然变化。初中体育教学需要学生在完全放松、自由的状态下完成,教师给予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不仅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也有助于实现体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我校在全面实施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在全市率先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并积极发挥教研组的核心作用,有效地推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一、组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保证活动课程有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一)高校自主招生出台的意义  我国目前实施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政策,初衷是为了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把那些优秀的、有特殊才能的,却可能因高考失手的考生录取进重点大学。这种国家举措的出台,对打破高校招生的“大一统”模式,消弭统一高考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负面作用也具有长远的意义。[1]  (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历史沿革  在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高校自主招生之前,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的前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