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现代小区的生态型住宅的设计原则开始,阐述了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设计时暂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生态型住宅的设计技巧,并且结合我国地域、气候、能源、经济等具体条件,遵循生态原理和适当的生态技术来合理设计,最终实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关键字: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引言:随着国际能源储备的危机加剧,各国对能源的争夺日渐激烈,特别是我国在能源短缺问题上表现的更加明显,因而生态型节能建筑成为了国家越来越关注的对象。目前,生态型住宅正向两方面发展,一个是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使建筑达到低能耗、低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热、湿、声、光环境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应,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节能的室内环境。
1、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设计原则:
1.1 合理利用不同的地理条件。
建筑选址应尽量保护原生态系统,要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对腐蚀物和沉积物给予控制,对沼泽地适当地开发,减少施工对周围交通设施的影响,对地表径流进行科学的管理。在实际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尽可能少动土方,使显得真实自然。如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流水别墅,使得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成为建筑典范。中国传统民居相当重视选址建房,居住地要选在背山面水、座北朝南的龙脉上,可见中国古代先民早就有了朴素的生态思想。
1.2 选择合适的生态植物。
在生态植物的选择上,提倡以本地的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改善住宅小区内的植物种植结构,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1.3 充分体现节能、节水和节地,建设节约性社会。
在节能方面,提倡使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对常规能源实行优化配置;在节水方面,生态住宅的室外要设立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在室外系统中要设立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用于水景工程的景观用水系统要进行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在节地方面,要求合理规划,采用先进的建筑体系,改善使用功能,尽最大可能节约土地资源。
1.4 设计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如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的含量,使室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达到一定标准的热舒适、光舒适和声舒适;外环境里,要营建必要的土壤绿色环境、水环境,有适宜的能遮阳的大树,甚至有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有花香鸟语等怡然自得的天成之趣。
1.5保持住宅小区高效清洁。
房屋投入使用后,仍需不间断地用水、耗电、供热、制冷、产生垃圾等等,这就使得生态、环保和节能的任务尤显重要。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面,讲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方面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资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和水)、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应尽量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
2.5对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此项工作虽不属于住宅建设的内容,但它是绿色环保、住宅物业管理工作。垃圾处理包括收集与处置两部分,收集应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放谁付费”的原则,处置应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生活垃圾的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分为有害类、无机物、有机物三类。
2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1对环境的绿化程度不够。
在一些设计中,有的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建筑面积,刻意减少了对环境的绿化,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因为地价的急速上涨,一些开发商更是惜地如金,导致绿化不足,影响了整体的美观性。
2.2 设计时不够节约土地资源。
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有些建筑为了某些特殊要求采用“红砖”,大量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因此在设计时尽量要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将有限的土地面积归还人类。设计一味追求奢华的建筑风格,因而大量应用远距离的高档材料,造成大量的浪费。
2.3 设计时没有充分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增强美观,并且可以充分地节约能量,如利用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等,在室内设计时采用系统化的节能灯等,即可降低工程成本,又开发出生态效益,在设计时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或对现在常规的能源进行能源系统优化,使建筑更多地满足生态要求。
2.4 设计思路没有创新意识。.
住宅小区的生态设计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而现在存在的具有生态型建筑设计的人员不多,有的设计人员因为能力欠缺而不能够将建筑物很好地融入到自然环境中。
2.5过分追求环境景观。
目前,我国不少建筑是先建楼后造景,在住宅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人工环境,如大型铺地广场、硬化地表道路、建造枯山死水等。这种人为片面地追求环境景观的气势和新意的做法,是逆自然的,不利于区内小环境的正常生态循环,反而会增加日后環境的管理养护费用,不可过分苛求。建设绿色生态住宅,一定要注重研究住区内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等,来营造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2.6在对建筑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惯、传统风貌等合理利用建筑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有保留价值的和流水遇、地形地物、道路等等。
3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
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在单项生态关键技术研发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如在建筑节能方面,与气候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采暖地区的建筑能耗约是他们的3倍左右;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室内环境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研究方面均需加快应用研究。
生态型建筑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收集雨水再利用,并全方位采取节能技术。如采用低辐射玻璃,可有效阻断红外光;实现材料循环智,通过对再生混凝土、再生楼板、再生石膏墙、再生骨料、工业废渣地基加固、粉煤灰商品砂浆等再生建材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实现材料的循环使用;实现生态建筑的智能化,生态办公楼将研发安装高智能信息技术系统,如家居安全保障系统、室内环境综合调控系统、空调节能监控系统等。
在国内外出现了很多生态型建筑,如国内的著名的皖南民居,宁波五龙潭山野间的山居酒店,上海佘山国家级旅游公园,上海首幢生态办公样板楼等等,他们很好地融入了当地的环境,成为生态建筑的优秀代表。再如新疆昌吉世纪花园,它集生态、环保、高科技、人性化、智能化于一体的“世纪花园”,它广泛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规划设计做到超前性、先导性与高起点、高标准相结合,充分体现面向21世纪住宅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它具有节能和环保作用的建筑节能成套技术体系,拥有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这些成套技术的采用,符合新疆地区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特点,为居民提供环境优雅、功能齐备、出入安全、生活便利的智能化生态居住环境,大大提升了世纪花园小区的生活品质,促进西部住宅建设产业化进程。
国外如著名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还有位于英国南部威灵顿的英国生态社区BedZED,它的建设地是一个废弃的污水处理厂,该社区提出了工作、生活一体化的概念,在规划上提出了联排与行列式布局,不仅提高了使用强度,还争取到了良好的日照条件。它的热能和电能由热机电一体化工程提供(以树木修剪后废料为燃料),还使用了太阳能发电板等,在能量上可以节约需求的40%,实现了建筑的生态循环。
结语
随着世界性的生态观念和共识的逐步形成,人们对建筑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的认识逐渐有了较大的观念转变,将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境品质提到了空前重要的高度,在生态建筑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并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建筑设计反映了生态优先原则和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为此,我们应认真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积极推广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的生态建筑,更要积极探索,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去创造新的有本国风格的生态建筑。总之,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型住宅小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字: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引言:随着国际能源储备的危机加剧,各国对能源的争夺日渐激烈,特别是我国在能源短缺问题上表现的更加明显,因而生态型节能建筑成为了国家越来越关注的对象。目前,生态型住宅正向两方面发展,一个是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使建筑达到低能耗、低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热、湿、声、光环境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应,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节能的室内环境。
1、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设计原则:
1.1 合理利用不同的地理条件。
建筑选址应尽量保护原生态系统,要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对腐蚀物和沉积物给予控制,对沼泽地适当地开发,减少施工对周围交通设施的影响,对地表径流进行科学的管理。在实际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尽可能少动土方,使显得真实自然。如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流水别墅,使得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成为建筑典范。中国传统民居相当重视选址建房,居住地要选在背山面水、座北朝南的龙脉上,可见中国古代先民早就有了朴素的生态思想。
1.2 选择合适的生态植物。
在生态植物的选择上,提倡以本地的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改善住宅小区内的植物种植结构,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1.3 充分体现节能、节水和节地,建设节约性社会。
在节能方面,提倡使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对常规能源实行优化配置;在节水方面,生态住宅的室外要设立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在室外系统中要设立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用于水景工程的景观用水系统要进行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在节地方面,要求合理规划,采用先进的建筑体系,改善使用功能,尽最大可能节约土地资源。
1.4 设计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如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的含量,使室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达到一定标准的热舒适、光舒适和声舒适;外环境里,要营建必要的土壤绿色环境、水环境,有适宜的能遮阳的大树,甚至有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有花香鸟语等怡然自得的天成之趣。
1.5保持住宅小区高效清洁。
房屋投入使用后,仍需不间断地用水、耗电、供热、制冷、产生垃圾等等,这就使得生态、环保和节能的任务尤显重要。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面,讲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方面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资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和水)、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应尽量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
2.5对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此项工作虽不属于住宅建设的内容,但它是绿色环保、住宅物业管理工作。垃圾处理包括收集与处置两部分,收集应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放谁付费”的原则,处置应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生活垃圾的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分为有害类、无机物、有机物三类。
2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1对环境的绿化程度不够。
在一些设计中,有的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建筑面积,刻意减少了对环境的绿化,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因为地价的急速上涨,一些开发商更是惜地如金,导致绿化不足,影响了整体的美观性。
2.2 设计时不够节约土地资源。
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有些建筑为了某些特殊要求采用“红砖”,大量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因此在设计时尽量要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将有限的土地面积归还人类。设计一味追求奢华的建筑风格,因而大量应用远距离的高档材料,造成大量的浪费。
2.3 设计时没有充分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增强美观,并且可以充分地节约能量,如利用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等,在室内设计时采用系统化的节能灯等,即可降低工程成本,又开发出生态效益,在设计时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或对现在常规的能源进行能源系统优化,使建筑更多地满足生态要求。
2.4 设计思路没有创新意识。.
住宅小区的生态设计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而现在存在的具有生态型建筑设计的人员不多,有的设计人员因为能力欠缺而不能够将建筑物很好地融入到自然环境中。
2.5过分追求环境景观。
目前,我国不少建筑是先建楼后造景,在住宅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人工环境,如大型铺地广场、硬化地表道路、建造枯山死水等。这种人为片面地追求环境景观的气势和新意的做法,是逆自然的,不利于区内小环境的正常生态循环,反而会增加日后環境的管理养护费用,不可过分苛求。建设绿色生态住宅,一定要注重研究住区内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等,来营造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2.6在对建筑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惯、传统风貌等合理利用建筑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有保留价值的和流水遇、地形地物、道路等等。
3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
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在单项生态关键技术研发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如在建筑节能方面,与气候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采暖地区的建筑能耗约是他们的3倍左右;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室内环境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研究方面均需加快应用研究。
生态型建筑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收集雨水再利用,并全方位采取节能技术。如采用低辐射玻璃,可有效阻断红外光;实现材料循环智,通过对再生混凝土、再生楼板、再生石膏墙、再生骨料、工业废渣地基加固、粉煤灰商品砂浆等再生建材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实现材料的循环使用;实现生态建筑的智能化,生态办公楼将研发安装高智能信息技术系统,如家居安全保障系统、室内环境综合调控系统、空调节能监控系统等。
在国内外出现了很多生态型建筑,如国内的著名的皖南民居,宁波五龙潭山野间的山居酒店,上海佘山国家级旅游公园,上海首幢生态办公样板楼等等,他们很好地融入了当地的环境,成为生态建筑的优秀代表。再如新疆昌吉世纪花园,它集生态、环保、高科技、人性化、智能化于一体的“世纪花园”,它广泛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规划设计做到超前性、先导性与高起点、高标准相结合,充分体现面向21世纪住宅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它具有节能和环保作用的建筑节能成套技术体系,拥有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这些成套技术的采用,符合新疆地区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特点,为居民提供环境优雅、功能齐备、出入安全、生活便利的智能化生态居住环境,大大提升了世纪花园小区的生活品质,促进西部住宅建设产业化进程。
国外如著名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还有位于英国南部威灵顿的英国生态社区BedZED,它的建设地是一个废弃的污水处理厂,该社区提出了工作、生活一体化的概念,在规划上提出了联排与行列式布局,不仅提高了使用强度,还争取到了良好的日照条件。它的热能和电能由热机电一体化工程提供(以树木修剪后废料为燃料),还使用了太阳能发电板等,在能量上可以节约需求的40%,实现了建筑的生态循环。
结语
随着世界性的生态观念和共识的逐步形成,人们对建筑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的认识逐渐有了较大的观念转变,将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境品质提到了空前重要的高度,在生态建筑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并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建筑设计反映了生态优先原则和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为此,我们应认真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积极推广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的生态建筑,更要积极探索,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去创造新的有本国风格的生态建筑。总之,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型住宅小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