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新要求,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政治课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政治教师仅仅满足自己是知识的驾驭者,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思想政治课导入的角度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万事开头不再难”。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课堂导入方法 选择 评价
政治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落实,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学媒体,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做到“为学习而教”,这样的教学才是充满智慧欢乐和创新快意的教学。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组织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是重要的一环,毕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的起始环节,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入新课的一种教学行为,短则一两分钟,长则五六分钟,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成为本堂课的第一个亮点,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变“万事开头难”为“万事开头易”。如何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两步。
一、课堂导入方法的选择——建议按主体分类选择
(一)以教师的启发性为主
在此种导入方法中教师是“导演”,学生通过教师的指令活动,从而自然地进入新的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当好这个“导演”,常用方法如下。
1.预习导入。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可以是知識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设置,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布置的预习问题一定要具体,不宜多、难;二是提问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此法为广大一线教师广泛采用,对提高新授课有效性大有裨益。
2.复习导入。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知识点。这个方法一般被广泛地运用在单元教学中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如在讲授《生活与哲学》的第二单元“把握思维的奥妙”时,我和学生一起复习已学知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和学生一起构建已学知识的体系,随后提问:“那我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吗?”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3.设疑导入。设疑导入是教师从不同角度,设置带有有启发性的悬念和疑难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此类导入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使师生产生共鸣。在讲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财政与税收”时,我问学生:“你买肯德基时服务员主动给过发票吗?不给发票违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此法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模块的教学尤其适用。
(二)以学生的能动性为主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新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演讲、表演等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1.问题(卷)式导入。教师围绕本课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口头或书面),内容可以多样,教师则通过归纳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引入主题。在讲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时,课前一分钟我以问卷的形式提问学生:“什么是你心目中的小康?”学生的回答内容多样,我稍作归类,带着学生的回答自然地进入了新课,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此法若与主题情境教学方法相结合,即将本课教学内容放置于某个特定的主题情境中,贯穿教学过程,课堂则会亮点频频。
2.演讲式导入。教师让一位学生演讲一两分钟,演讲的内容可自行安排,话题要围绕本课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演讲话题直接设问,这样很自然地导入新课的知识点。在讲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作用”时,我虚拟了某镇镇长就职典礼,让学生就古镇保护和开发发表就职演讲,都当一回“领导”。学生发言后,再阅读教材,文化的作用清晰多了。此法可为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的章节增色不少。
3.乡情导入。家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一提起家乡的知识,学生就会倍感亲切,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乡,以此导入新课,入情入理,异地借班上课或参加各类评优课比赛时使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以各种教学媒体的直观性为主
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更直观地导入新的知识点。
1.音频、视频导入。若把音频、视频用来导入新课,则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环境,完成教学任务有较大的帮助。如:“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用歌曲《爱的奉献》导入,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激活课堂教学,而且能够在优美的旋律中把学生带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变“厌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若长时间、多次插入音频、视频,亮点则变为败笔。
2.成语、典故等导入。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用成语、警句、传说、典故等开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理论的抽象难度,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如:我用“白马是马、白马非马”的故事导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等成语导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此法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尤其适用。
3.时事导入。思想政治教学讲究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离不开时事,学生对时事也很关心。教师应利用一这情趣,做好引导工作,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激起学习兴趣。如:可用祖国六十华诞的庆祝活动导入“文化与生活”知识。在《生活与哲学》中使用这一方法需要较扎实的基本功。
二、对课堂导入法选择的评价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完成课堂导入是一门需要精心设计和实行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实践是检验导入是否有效的标准。
一个完整的课堂导入应具有以下一些作用: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这也是对课堂导入法选择的评价标准。具体说来,在选择某一导入法后,可进行如下反思。
1.能否激发学生兴趣,体现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所以无论选择何种导入方式,都必须考虑学生是否感兴趣。一旦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就是合适的。
2.能否抓住学生个性和教学内容,体现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不能空洞无物,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导入方法要简明扼要,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要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环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如果导入与学生实际背离,与教学内容脱节,不管导入多么精彩,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3.能否让学生“情动心动”,体现情感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心动”才会行动。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在选择导入方法时,能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仅关系到课堂效果,更关系到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贯彻。“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情绪,即用作者的情熏陶学生的情,使之感受到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从而怀着与作者相同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思想政治课的导语设计是丰富多样的,看似无章可循,目标却是一样的:承上启下,由旧入新,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09,(修订).
[2]李大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课堂导入方法 选择 评价
政治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落实,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学媒体,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做到“为学习而教”,这样的教学才是充满智慧欢乐和创新快意的教学。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组织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是重要的一环,毕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的起始环节,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入新课的一种教学行为,短则一两分钟,长则五六分钟,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成为本堂课的第一个亮点,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变“万事开头难”为“万事开头易”。如何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两步。
一、课堂导入方法的选择——建议按主体分类选择
(一)以教师的启发性为主
在此种导入方法中教师是“导演”,学生通过教师的指令活动,从而自然地进入新的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当好这个“导演”,常用方法如下。
1.预习导入。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可以是知識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设置,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布置的预习问题一定要具体,不宜多、难;二是提问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此法为广大一线教师广泛采用,对提高新授课有效性大有裨益。
2.复习导入。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知识点。这个方法一般被广泛地运用在单元教学中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如在讲授《生活与哲学》的第二单元“把握思维的奥妙”时,我和学生一起复习已学知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和学生一起构建已学知识的体系,随后提问:“那我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吗?”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3.设疑导入。设疑导入是教师从不同角度,设置带有有启发性的悬念和疑难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此类导入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使师生产生共鸣。在讲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财政与税收”时,我问学生:“你买肯德基时服务员主动给过发票吗?不给发票违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此法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模块的教学尤其适用。
(二)以学生的能动性为主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新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演讲、表演等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1.问题(卷)式导入。教师围绕本课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口头或书面),内容可以多样,教师则通过归纳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引入主题。在讲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时,课前一分钟我以问卷的形式提问学生:“什么是你心目中的小康?”学生的回答内容多样,我稍作归类,带着学生的回答自然地进入了新课,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此法若与主题情境教学方法相结合,即将本课教学内容放置于某个特定的主题情境中,贯穿教学过程,课堂则会亮点频频。
2.演讲式导入。教师让一位学生演讲一两分钟,演讲的内容可自行安排,话题要围绕本课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演讲话题直接设问,这样很自然地导入新课的知识点。在讲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作用”时,我虚拟了某镇镇长就职典礼,让学生就古镇保护和开发发表就职演讲,都当一回“领导”。学生发言后,再阅读教材,文化的作用清晰多了。此法可为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的章节增色不少。
3.乡情导入。家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一提起家乡的知识,学生就会倍感亲切,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乡,以此导入新课,入情入理,异地借班上课或参加各类评优课比赛时使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以各种教学媒体的直观性为主
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更直观地导入新的知识点。
1.音频、视频导入。若把音频、视频用来导入新课,则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环境,完成教学任务有较大的帮助。如:“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用歌曲《爱的奉献》导入,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激活课堂教学,而且能够在优美的旋律中把学生带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变“厌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若长时间、多次插入音频、视频,亮点则变为败笔。
2.成语、典故等导入。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用成语、警句、传说、典故等开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理论的抽象难度,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如:我用“白马是马、白马非马”的故事导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等成语导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此法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尤其适用。
3.时事导入。思想政治教学讲究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离不开时事,学生对时事也很关心。教师应利用一这情趣,做好引导工作,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激起学习兴趣。如:可用祖国六十华诞的庆祝活动导入“文化与生活”知识。在《生活与哲学》中使用这一方法需要较扎实的基本功。
二、对课堂导入法选择的评价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完成课堂导入是一门需要精心设计和实行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实践是检验导入是否有效的标准。
一个完整的课堂导入应具有以下一些作用: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这也是对课堂导入法选择的评价标准。具体说来,在选择某一导入法后,可进行如下反思。
1.能否激发学生兴趣,体现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所以无论选择何种导入方式,都必须考虑学生是否感兴趣。一旦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就是合适的。
2.能否抓住学生个性和教学内容,体现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不能空洞无物,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导入方法要简明扼要,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要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环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如果导入与学生实际背离,与教学内容脱节,不管导入多么精彩,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3.能否让学生“情动心动”,体现情感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心动”才会行动。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在选择导入方法时,能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仅关系到课堂效果,更关系到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贯彻。“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情绪,即用作者的情熏陶学生的情,使之感受到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从而怀着与作者相同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思想政治课的导语设计是丰富多样的,看似无章可循,目标却是一样的:承上启下,由旧入新,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09,(修订).
[2]李大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