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南录后序》(以下简称《指》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老篇目,苏教版语文教材亦选录此文,编入第三册“烈士的抉择”一节中。选文将原人教版删除的一节补录,呈现给学生的是完整的文本。
笔者近日听了几位教师教读此文,既为教师将全文的思想内容列为课堂重点感到高兴,也为教师们置文本于不顾,旁征博引架空分析此文的情感思想而感到遗憾。
通览全文,读者很容易发现,全文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死”字,全文总共有近30处之多。笔者以为,只要抓住贯穿全文的“死”与“生”的选择,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一目了然了。试分析如下:
一、以己之危求国之生
《指》文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交代了当时南宋朝廷所面临的困境:“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一个“已迫”,一个“不及”,还原了当时旦夕危亡的紧张局面。再进一层,“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大敌压境,国家危急,举国上下却无计可施。在极其被动的局面下,文天祥挺身而出,前往北营“纾祸”。稍作分析,不难发现,文天祥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深入虎穴,探得元军虚实,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文天祥在国难当头之际,不爱其身,出使北营,求国之生。
二、以己之死求国之生
文天祥抵达北营之后,“抗辞慷慨”,元军不知南宋朝廷虚实,也不敢贸然进军。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应该说文天祥是具备说服元军在取得一定的承诺之后退军的可能的。但是,小人以个人恩怨和私利为重,在国难当头之际,先后有吕师孟与贾余庆两人出卖了文天祥和国家,导致事态一发而不可收拾。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文天祥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据理力争,痛责小人。这也直接导致了文天祥被元军扣为人质的结果。
三、为国之安求己之生
文天祥被扣为人质之后,按照很多人的逻辑来推理,此时要表示对朝廷的忠诚,最好的选择莫过于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是以死明志。对于文天祥来说,死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在此之前,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充分准备。只是,事情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死倒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了。因为在文天祥的内心中,高于个人安危的是国家。而且,文天祥的思考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为臣,主辱,臣死有余戮;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在这样一个国家危亡的时候,他死不起!所以,他选择了“隐忍以行”,以图“将以有为也”。对于文天祥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很容易被后人误认为是贪生怕死,甚至是卖国求荣。
而实际上,为了这一个“生”,文天祥付出的是比千万次“死”更痛苦的煎熬。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点体察到。
首先,是失去了战友们的信任。这一点从文天祥逃亡到真州时,维扬帅李庭芝下令苗再成杀他看出来。文天祥已经被谣传为是被元军收买回来劝降之人,不仅名誉扫地,而且已然成为了众多人眼中的罪人、叛徒,人人得以诛之。对于一个披肝沥胆事君爱国之人,这是比死更为可怕的折磨。
其次,逃亡时间之长,路途之遥。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历时三月之久。逃亡自京口始,至吴门、常州,渡江到瓜洲,重回京口,又从京口逃向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然后从海路到永嘉,行程千里,方告结束。
最主要的是,在这段漫长的逃亡途中,文天祥经历了太多的死亡的考验。从文本的记载来看,文天祥至少经历了16次。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想要生,而又不得不面对死亡;直面死亡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随时都有可能面对它,可你又不知道死在什么时候。所以,文天祥不禁感慨:“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笔者以为,此句实乃把握整篇文本的关键所在。为了求生,而又不得不一次次地面对猝不及防的死亡,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呢?真是“非人世所堪”啊!
此时,我们再回头读一次“将以有为也”,自当有不一样的感触了。很多时候,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惟一,觉得“死不起”;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明白,像文天祥这般“隐忍以行”地活着,到底有几个人能“活得起”呢?
四、为国之安求己之死
行文至此,想必有一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清楚了,那就是,九死而得一生,这活着的“身”又将托付给谁呢?文天祥的回答是:“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当他历经磨难从元军和宋军的追捕之下脱身之后,他所想的并不是隐居山林,苟活于世,而是再次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国家!读到“诚不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被文天祥的一片忠诚感动,也只有领会了这份因忠诚而生的感动,我们才能真正走进文天祥的内心世界,真正读懂“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真意。
(作者单位: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
笔者近日听了几位教师教读此文,既为教师将全文的思想内容列为课堂重点感到高兴,也为教师们置文本于不顾,旁征博引架空分析此文的情感思想而感到遗憾。
通览全文,读者很容易发现,全文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死”字,全文总共有近30处之多。笔者以为,只要抓住贯穿全文的“死”与“生”的选择,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一目了然了。试分析如下:
一、以己之危求国之生
《指》文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交代了当时南宋朝廷所面临的困境:“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一个“已迫”,一个“不及”,还原了当时旦夕危亡的紧张局面。再进一层,“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大敌压境,国家危急,举国上下却无计可施。在极其被动的局面下,文天祥挺身而出,前往北营“纾祸”。稍作分析,不难发现,文天祥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深入虎穴,探得元军虚实,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文天祥在国难当头之际,不爱其身,出使北营,求国之生。
二、以己之死求国之生
文天祥抵达北营之后,“抗辞慷慨”,元军不知南宋朝廷虚实,也不敢贸然进军。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应该说文天祥是具备说服元军在取得一定的承诺之后退军的可能的。但是,小人以个人恩怨和私利为重,在国难当头之际,先后有吕师孟与贾余庆两人出卖了文天祥和国家,导致事态一发而不可收拾。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文天祥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据理力争,痛责小人。这也直接导致了文天祥被元军扣为人质的结果。
三、为国之安求己之生
文天祥被扣为人质之后,按照很多人的逻辑来推理,此时要表示对朝廷的忠诚,最好的选择莫过于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是以死明志。对于文天祥来说,死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在此之前,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充分准备。只是,事情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死倒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了。因为在文天祥的内心中,高于个人安危的是国家。而且,文天祥的思考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为臣,主辱,臣死有余戮;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在这样一个国家危亡的时候,他死不起!所以,他选择了“隐忍以行”,以图“将以有为也”。对于文天祥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很容易被后人误认为是贪生怕死,甚至是卖国求荣。
而实际上,为了这一个“生”,文天祥付出的是比千万次“死”更痛苦的煎熬。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点体察到。
首先,是失去了战友们的信任。这一点从文天祥逃亡到真州时,维扬帅李庭芝下令苗再成杀他看出来。文天祥已经被谣传为是被元军收买回来劝降之人,不仅名誉扫地,而且已然成为了众多人眼中的罪人、叛徒,人人得以诛之。对于一个披肝沥胆事君爱国之人,这是比死更为可怕的折磨。
其次,逃亡时间之长,路途之遥。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历时三月之久。逃亡自京口始,至吴门、常州,渡江到瓜洲,重回京口,又从京口逃向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然后从海路到永嘉,行程千里,方告结束。
最主要的是,在这段漫长的逃亡途中,文天祥经历了太多的死亡的考验。从文本的记载来看,文天祥至少经历了16次。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想要生,而又不得不面对死亡;直面死亡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随时都有可能面对它,可你又不知道死在什么时候。所以,文天祥不禁感慨:“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笔者以为,此句实乃把握整篇文本的关键所在。为了求生,而又不得不一次次地面对猝不及防的死亡,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呢?真是“非人世所堪”啊!
此时,我们再回头读一次“将以有为也”,自当有不一样的感触了。很多时候,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惟一,觉得“死不起”;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明白,像文天祥这般“隐忍以行”地活着,到底有几个人能“活得起”呢?
四、为国之安求己之死
行文至此,想必有一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清楚了,那就是,九死而得一生,这活着的“身”又将托付给谁呢?文天祥的回答是:“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当他历经磨难从元军和宋军的追捕之下脱身之后,他所想的并不是隐居山林,苟活于世,而是再次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国家!读到“诚不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被文天祥的一片忠诚感动,也只有领会了这份因忠诚而生的感动,我们才能真正走进文天祥的内心世界,真正读懂“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真意。
(作者单位: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