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中的“空白”就是指作者未写出来的部分,但写出来的部分却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在教学中,如能不失时机地抓住文本的空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内涵达到个性化的理解,为课堂教学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借用插图补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光靠每学期八个单元的习作是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課文中有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重点内容,集中反映了课文的中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补白,以此增加小练笔的次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教学古诗《秋思》,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张籍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我借助书中插图先让学生说说秋风带来的景色变化,再观察图中张籍寄家书时的动作,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最后借助插图改写古诗。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浓郁思乡之情,又提供了一次练笔的机会,真可谓水到渠成,一举两得。
二、创设内容补白,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由于生活经验有限,有时很难融入到文章所表达的意境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对文本内容中的空白点进行补白,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由于学生对那段历史不了解,在理解课文上有一定难度。教师布置课前预习时对相关背景的资料进行补白,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阅读书籍等途径,了解旧中国的落后,中国人被外国侵略者欺辱的事实。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感悟“中华不振”四个字的含义。在教学到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时,又一次创设情境补白,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画面: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这一文本的补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发言的欲望,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三、利用标点补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篇完整的文章缺少不了标点,标点符号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一部分,课文中的许多省略号常常另有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省略号“补白”,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如《盘古开天地》一文描述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非常清楚:“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含义?它省略的是什么?此时,教师抓住这一空白,巧妙填补,让学生仿造句式再说一说,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激活了文本,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积极,盘古的献身精神更深入学生的心灵。
四、挖掘文本内容补白,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本中一些行文含蓄的地方,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难以深入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如果抓住隐藏于文字背后的“空白处”发掘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对学生的震撼就会特别巨大,教学效果就相当不错。
如《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年轻的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要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教学时我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以此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例如:当李白目送友人的帆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依然伫立江边,此时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感悟到诗人内心那按捺不住的激动心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为理解古诗奠定基础,可以更好地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意境。
五、结尾续写补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口头补白或练笔,引领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延伸文本情节,这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桥》一课的文末时,我抓住“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一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补白,“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泪眼蒙眬之中,她看见了_,却看不见_;她听见了_,却听不见_”,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老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文本的空白是一种独到的美,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的“补白”,恰到好处时即可创造出智能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补白”这一过程让学生把生活体验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心理上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走进作者的心灵,体验作者的经历,揣摩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闪现出新的亮点。
一、借用插图补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光靠每学期八个单元的习作是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課文中有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重点内容,集中反映了课文的中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补白,以此增加小练笔的次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教学古诗《秋思》,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张籍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我借助书中插图先让学生说说秋风带来的景色变化,再观察图中张籍寄家书时的动作,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最后借助插图改写古诗。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浓郁思乡之情,又提供了一次练笔的机会,真可谓水到渠成,一举两得。
二、创设内容补白,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由于生活经验有限,有时很难融入到文章所表达的意境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对文本内容中的空白点进行补白,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由于学生对那段历史不了解,在理解课文上有一定难度。教师布置课前预习时对相关背景的资料进行补白,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阅读书籍等途径,了解旧中国的落后,中国人被外国侵略者欺辱的事实。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感悟“中华不振”四个字的含义。在教学到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时,又一次创设情境补白,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画面: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这一文本的补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发言的欲望,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三、利用标点补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篇完整的文章缺少不了标点,标点符号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一部分,课文中的许多省略号常常另有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省略号“补白”,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如《盘古开天地》一文描述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非常清楚:“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含义?它省略的是什么?此时,教师抓住这一空白,巧妙填补,让学生仿造句式再说一说,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激活了文本,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积极,盘古的献身精神更深入学生的心灵。
四、挖掘文本内容补白,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本中一些行文含蓄的地方,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难以深入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如果抓住隐藏于文字背后的“空白处”发掘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对学生的震撼就会特别巨大,教学效果就相当不错。
如《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年轻的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要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教学时我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以此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例如:当李白目送友人的帆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依然伫立江边,此时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感悟到诗人内心那按捺不住的激动心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为理解古诗奠定基础,可以更好地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意境。
五、结尾续写补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口头补白或练笔,引领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延伸文本情节,这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桥》一课的文末时,我抓住“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一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补白,“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泪眼蒙眬之中,她看见了_,却看不见_;她听见了_,却听不见_”,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老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文本的空白是一种独到的美,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的“补白”,恰到好处时即可创造出智能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补白”这一过程让学生把生活体验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心理上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走进作者的心灵,体验作者的经历,揣摩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闪现出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