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国人都认为德育是一种由外而内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品德、人格的形成都是从外部由成人灌输进学生的头脑后而形成的,孩子的德育都成了成人视角下的德育。这种人性化缺失的德育导致学生知行不统一,言行不一致的道德现状,甚至造成了学生的性格扭曲,人格不健全的可怕后果。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开展了小学人性化德育的策略研究。
1 站在儿童立场,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是人性化德育的前提
教育专家成尚荣曾说,儿童立场的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因此,面对儿童的各种现象和行为都需要教育者用心揣摩儿童行为背后的动机,真正地认识儿童,才能采取适合有效的教育策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并内化你所传递的道德价值观。
一位教师在学生的举报下,发现班级中有四位同学有明显的“偷窃”行为,且呈“团伙”状态。一次,四位同学又开始了他们的“偷窃” 行动,被老师抓了个现行。四位同学十分紧张,而老师就像抓到了四位扒手的刑警队员一样兴奋。老师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开始“审案子”,要求这四位同学一定要检讨,并让学生回家后拿给家长签字。这四位同学被老师的阵势吓蒙了,有的手打哆嗦,有的满头是汗,还有一个痛哭流涕,真的像小犯人一似的。这时,一位老教师把这位“刑警”老师叫到了一边,说:“孩子的错误都是可爱的错误,这些孩子的行为都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你可以给他们聊聊天,问一下他们每一次拿别人钱的时候都是什么样的情景。”
正是因为老师站在了儿童立场,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动机,才没有把这一事件扩大化,没有继续把这几个孩子当“犯人”来审,而是用善意的提醒代替了严厉的审讯和惩罚。从此之后,这几位同学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
2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开发是人性化德育的基础
品德教学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品德课教材的主要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以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教学要赋予教材以生命。这个“激活”的过程需要教师摒弃“教教材”的思路,确立起自己作为教材开发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教”,能够在具体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教材不是需要忠实执行的文本而是有待激活的资源。
例如,品德教材中出现了很多生活事件,我们如何运用好这些生活事件呢?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一位老师执教了《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的《不说话的朋友》一课,获得了全市品德评优课的一等奖,她非常开心。正巧学校开展“送教下乡”的活动,这位老师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这样一个机会。她想,《不说话的朋友》这课教案是现成的,正好依照原样再上一遍,轻车熟路。于是,他带着12分的自信走上了讲台。可是,令这位老师意想不到的是,切入教学主题后,课堂上出现了一幕幕尴尬的场面。这些城市里的公共设施,农村的孩子到哪里去找?老师原以为学生会受到震撼,可是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和关注点与教师设想的并不一样。接下来两个重在导行的活动就显得很勉强,行为难以落到实处,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大打折扣。
关于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面向现实的农村生活。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让学生认识农用灌溉渠,抵御洪水的大坝,耕田用的犁、脱粒机、收割机等。收获季节,农民在公路上晒稻子、麦子,引导学生通过“我为公路说说话”进行换位思考,产生移情等。还可以激励学生伸出双手,为保护公共设施出出金点子,设计公益广告。这样的实际立刻贴近了农村孩子的生活,能够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3 創设真实情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人性化德育的落脚点
面对真实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注重实践,强化训练是当前德育的要务。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德育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的《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教师发现在城市的家庭中,由于父母的包办代替,孩子很少参与家庭劳动,没有日常生活的劳动实践何来丰富的劳动感受呢?这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劳动场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丰富他们的劳动感受。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认领不同的劳动任务,有缝扣子、剥花生、择芹菜等,老师针对不同的劳动项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随着欢快的乐曲声,学生们开始了他们的劳动体验活动。有了丰富的劳动体验,学生们的劳动感受如泉水般涌了出来。“我学会了择芹菜,今后我可以帮助妈妈择芹菜啦!”“剥花生可真不容易呀,我的手都被磨破了!平时,奶奶经常给我剥花生吃,她一定剥得很辛苦!”“我知道了縫扣子的技巧,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学生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劳动的艰辛,还学会了劳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劳动中获得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在不断提升。相信有了课堂上的成功体验,他们一定会勇于征服生活中的各种劳动任务,成为爱劳动、会劳动的小达人。
综上所述,要改变目前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人性化缺少的现状,我们德育工作者应当首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性出发,关注儿童的生理成长需求,关注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关注儿童的道德成长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儿童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成长规律,研究儿童建构道德概念的规律,研究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的规律。使我们的学校德育更加符合人性的规律,培养具有人性特质的合格公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
1 站在儿童立场,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是人性化德育的前提
教育专家成尚荣曾说,儿童立场的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因此,面对儿童的各种现象和行为都需要教育者用心揣摩儿童行为背后的动机,真正地认识儿童,才能采取适合有效的教育策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并内化你所传递的道德价值观。
一位教师在学生的举报下,发现班级中有四位同学有明显的“偷窃”行为,且呈“团伙”状态。一次,四位同学又开始了他们的“偷窃” 行动,被老师抓了个现行。四位同学十分紧张,而老师就像抓到了四位扒手的刑警队员一样兴奋。老师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开始“审案子”,要求这四位同学一定要检讨,并让学生回家后拿给家长签字。这四位同学被老师的阵势吓蒙了,有的手打哆嗦,有的满头是汗,还有一个痛哭流涕,真的像小犯人一似的。这时,一位老教师把这位“刑警”老师叫到了一边,说:“孩子的错误都是可爱的错误,这些孩子的行为都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你可以给他们聊聊天,问一下他们每一次拿别人钱的时候都是什么样的情景。”
正是因为老师站在了儿童立场,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动机,才没有把这一事件扩大化,没有继续把这几个孩子当“犯人”来审,而是用善意的提醒代替了严厉的审讯和惩罚。从此之后,这几位同学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
2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开发是人性化德育的基础
品德教学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品德课教材的主要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以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教学要赋予教材以生命。这个“激活”的过程需要教师摒弃“教教材”的思路,确立起自己作为教材开发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教”,能够在具体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教材不是需要忠实执行的文本而是有待激活的资源。
例如,品德教材中出现了很多生活事件,我们如何运用好这些生活事件呢?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一位老师执教了《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的《不说话的朋友》一课,获得了全市品德评优课的一等奖,她非常开心。正巧学校开展“送教下乡”的活动,这位老师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这样一个机会。她想,《不说话的朋友》这课教案是现成的,正好依照原样再上一遍,轻车熟路。于是,他带着12分的自信走上了讲台。可是,令这位老师意想不到的是,切入教学主题后,课堂上出现了一幕幕尴尬的场面。这些城市里的公共设施,农村的孩子到哪里去找?老师原以为学生会受到震撼,可是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和关注点与教师设想的并不一样。接下来两个重在导行的活动就显得很勉强,行为难以落到实处,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大打折扣。
关于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面向现实的农村生活。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让学生认识农用灌溉渠,抵御洪水的大坝,耕田用的犁、脱粒机、收割机等。收获季节,农民在公路上晒稻子、麦子,引导学生通过“我为公路说说话”进行换位思考,产生移情等。还可以激励学生伸出双手,为保护公共设施出出金点子,设计公益广告。这样的实际立刻贴近了农村孩子的生活,能够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3 創设真实情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人性化德育的落脚点
面对真实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注重实践,强化训练是当前德育的要务。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德育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的《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教师发现在城市的家庭中,由于父母的包办代替,孩子很少参与家庭劳动,没有日常生活的劳动实践何来丰富的劳动感受呢?这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劳动场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丰富他们的劳动感受。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认领不同的劳动任务,有缝扣子、剥花生、择芹菜等,老师针对不同的劳动项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随着欢快的乐曲声,学生们开始了他们的劳动体验活动。有了丰富的劳动体验,学生们的劳动感受如泉水般涌了出来。“我学会了择芹菜,今后我可以帮助妈妈择芹菜啦!”“剥花生可真不容易呀,我的手都被磨破了!平时,奶奶经常给我剥花生吃,她一定剥得很辛苦!”“我知道了縫扣子的技巧,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学生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劳动的艰辛,还学会了劳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劳动中获得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在不断提升。相信有了课堂上的成功体验,他们一定会勇于征服生活中的各种劳动任务,成为爱劳动、会劳动的小达人。
综上所述,要改变目前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人性化缺少的现状,我们德育工作者应当首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性出发,关注儿童的生理成长需求,关注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关注儿童的道德成长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儿童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成长规律,研究儿童建构道德概念的规律,研究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的规律。使我们的学校德育更加符合人性的规律,培养具有人性特质的合格公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