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y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课堂教学中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原则;提问艺术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把握“学生为中心”原则
  “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师生双向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联系师生之间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问题回答,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在提问时,教师应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顺序逐级深入,层层递进,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抓住契机,激活课堂气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只有在关键的时候提出问题,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所以,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试图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二)创设“阶梯”提问,提高整体水平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条理清晰、合乎逻辑的“阶梯”式提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注意“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在实际操作中,我常常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我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热情高涨,都说“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我又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没变,那是什么?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基础,学生可以毫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通过这样一组从易到難,环环相扣的设问,学生解决了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再如教学郑振铎的《猫》时,我设置了以下问题:
  1.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2.作者怎样评判自己对第三只猫的行为?
  3.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问题由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由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学生回答,而第三个问题则由优等生回答。这样,不同层次的问题由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他们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提出问题的难易、深浅应因人而异,兼顾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综上所述,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应该成为每个教师必备的技能。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淑村矿二采区党支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着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实施背景   该党支部在开展支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
期刊
近年来,煤炭形势的变化使煤炭企业职工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各类思想问题不断显现,这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淑村矿后勤服务部党支部紧贴工作实际,巧用“四则运算”,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做好加法,加强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微”时代的到来,丰富了职工的学习和互动交流方式。许多职工经常从网络上获得信息,互相探讨。甚至在单位组织集中学习时,也会有个别职工不
期刊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跳出语文教材的束缚,选择相关文本组成一系列的“多文本”供学生阅读,是语文教师尤其高中语文教师要面对的一大课题,现针对高中学生的学情,并结合课题组的实践经验,来探究高中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主题确定角度。   一、以“作家”为线索确定主题进行选文   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最容易操作的一种选文方法就是以作家为线索确定主题进行选文。这种选文方式有助于学生把握不同作者的不同人生经历
期刊
高三语文某次模拟考试的文题:   日前,湖南长沙的宋先生平静地走进省福彩中心领取其所中得的双色球大奖。税后,他将获得800万元。工作人员问他:“中了这么大的奖,怎么今天才来领?”宋先生说:“上班挺忙的,请个假不容易。今天正巧出来办事,顺道办手续,之后还要继续加班。”   宋先生的表现可以用“淡定”两个字来概括。请以“淡定”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
期刊
在七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中使我逐步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上應重视学生内在动力的调动与集体向心力的培养,这是强化班级管理的法宝。具体做法可归结为“四多”与“四少”。   一、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激励手段。表扬是通过对学生良好品质与行为的肯定、提倡和鼓励而进行的一种正面、积极的教育,是发现美、提倡美的教育形式;批评是通过对不正确的思想与不良行为的评判、揭露,从
期刊
面对新形势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大淑村矿机电区党支部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稳固确保安全,剑指党建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政治学习不够严谨问题、创新亮点不够突出问题、活动开展不够深入问题,充分发挥主心骨、核心力、堡垒墙作用,带领全区党员同频共振,把握素质提升、立足创新创效、紧扣思想脉搏三个重点,切实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三重合力,向实现党建和生产之间的互融互进,营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吹响号角。   一、把握
期刊
每每闲暇,静下心来总要追随余秋雨先生的足迹,走进《寻觅中华》,与之共享这场文化盛宴,纵览文化历史长河。徜徉其间,我重新认识了司马迁、曹操、阮籍、陶渊明等历史文化名人。  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折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从司马迁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后一种姿态。他曾经也是千里雄风,拥有万丈豪气,二十岁开始大约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他用青春的体力追赶着祖先的脚步,疾步
期刊
蒙台梭利在《儿童的秘密》一书中说:“如果一个成人使得儿童相信他自身是无能的,那么一片乌云就会降临到他的心灵上,他就会陷入冷漠和恐惧的状态中。”面对成长中的儿童,他们会叛逆,会有行为偏差,会偏激,身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去做?現实生活中,教师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是积极地干预,用成人的方式试图纠正他们,其结果多令人遗憾。  初中学生虽成少年,但仍具备儿童成长的共有特征和规律。一线教师,面对学生青春期的躁动,感
期刊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很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教育、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言论。为了能够更好地给学生介绍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为了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我特地从图书馆借阅了《论语》一书。读完《论语》之后,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  其一,关于学习的方法。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与“思”的结合,不可偏废一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
期刊
在《乡土中国》首篇《乡土本色》中,作者费孝通先生开宗明义: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先生所言的中国社会的基层,是“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他说用得好,因为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大多数的人是必须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人,种地是最普遍的谋生办法。务农子弟即便从老家迁到别处去,也都很忠实地守着直接向土里讨生活的传统。譬如,从中原迁去最适宜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