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古时期,席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铺垫用具,在家具发展史上是年代最古老、历时也最长的。在闻名中外的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就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古代草席。
秦朝以前,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称“长跪”,以示对人尊敬。
采用跪坐的方式坐在地上,膝关节很容易遭受寒冷、潮湿的侵袭。人们要久坐,必须要有一定的铺垫物,即筵和席。筵长席短,铺在底层较粗的叫“筵”,筵上面铺的较为精细的编织物叫“席”。人们皆席地而坐,在上面饮酒吃肉,故称为“筵席”。今天,人们还会用“筵席”一词指代酒席。
古人以居席之礼区分尊卑。有同席之限,7岁以上男女、出嫁姊妹与兄弟、父与子等三种情况都不可同席。也有异席之礼,《礼记》中规定“群居五人则长者必有异席”,是指列席达五人及以上,则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外安排一张席子。
人们席地而坐时,腿和足要承受身体的全部重量,时间久了就会感觉酸痛。为了减轻跪坐的不舒服,东周时期出现了几,供坐者倚靠以缓解疲劳。为人体提供了一个外在支撑的几,又叫“凭几”。凭几并不是用来放置东西的,所以几面较窄,可以将它放在身体一侧以单肘倚着,也可以放在身前,将双膝伸入几下,双肘倚着。
后来,古人渐渐觉得即使有了几,坐在地上依然不舒服,这时另一个重要的坐具──榻出现了。一般认为,塌是由商周时期的匡床发展而来的。
榻在汉魏时期非常流行,其体积较小,且比较轻便,有独坐和连坐之分。独坐即一人坐榻,连坐即两人坐榻。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和佛教的兴盛传播,传统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也開始发生动摇。
佛与菩萨的坐姿并不是跪坐,也不是箕踞,而是垂足坐。这种坐姿对传统的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和低矮坐具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正如王世襄先生所言:“从西晋时起,跪坐的礼节观念渐渐淡薄,箕踞、趺坐或斜坐,从心所欲。至南北朝,垂足坐渐渐流行。入唐以后,椅、凳不算罕见,唐代正处在两种起居方式消长交替的阶段。”坐姿的改变推动了坐具由席、垫、低足坐具向高足坐具发展的过程。
最早传入中国的高型坐具就是胡床,由8根木棍组成,坐面为棕绳联结,可以折叠,张开可坐,合起可提,使用方便,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马扎。
今天椅子的形象最早见于西魏壁画《山林仙人》,唐代人开始把有后背与扶手的坐具称为“椅子”。在唐代的一些绘画中可见宫女坐杌(凳子)、椅的形象,不过这种行为一般多发生在女子私密场合。南宋以前的绘画中还看不到女子在男子面前坐高型坐具的。
随佛教传入中原的绳床一般被认为是今天的椅子的前身,其座面与靠背以绳穿织成椅子形式,有扶手、靠背,主要供行脚僧人使用。南朝梁代高僧慧皎在《高僧传》中记载佛图澄曾“坐绳床,烧安息香”。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提到当时的印度僧人都坐这种绳床。随着绳床的不断汉化,绳床的座面又发展成竹木混合结构,造型上更似椅子,对汉式椅子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到了宋代,人们已经从席子移到椅子上就坐了,垂足而坐成为标准的坐姿,高足的坐具也已成为百姓家中日常的用具。从人体生理结构来说,垂足而坐显然更加舒服,这也是高型家具在宋代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重要原因。
另外,宋代是一个文人的时代,文人士大夫们的审美风格对家具发展影响深远。南宋的《燕几图》成为今天中国最早的家具设计著作,由于当时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坐式革命”的完成,宋代家具的高度得以增加,使用空间也随之增大。
明清高坐家具中最为重要的椅子,造型多样,制作技术和品类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可以说,这个时期,坐椅子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时至今日,中国明式黄花梨座椅在全球古董艺术收藏中仍独领风骚。
摘自《学生天地·初中》
秦朝以前,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称“长跪”,以示对人尊敬。
采用跪坐的方式坐在地上,膝关节很容易遭受寒冷、潮湿的侵袭。人们要久坐,必须要有一定的铺垫物,即筵和席。筵长席短,铺在底层较粗的叫“筵”,筵上面铺的较为精细的编织物叫“席”。人们皆席地而坐,在上面饮酒吃肉,故称为“筵席”。今天,人们还会用“筵席”一词指代酒席。
古人以居席之礼区分尊卑。有同席之限,7岁以上男女、出嫁姊妹与兄弟、父与子等三种情况都不可同席。也有异席之礼,《礼记》中规定“群居五人则长者必有异席”,是指列席达五人及以上,则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外安排一张席子。
人们席地而坐时,腿和足要承受身体的全部重量,时间久了就会感觉酸痛。为了减轻跪坐的不舒服,东周时期出现了几,供坐者倚靠以缓解疲劳。为人体提供了一个外在支撑的几,又叫“凭几”。凭几并不是用来放置东西的,所以几面较窄,可以将它放在身体一侧以单肘倚着,也可以放在身前,将双膝伸入几下,双肘倚着。
后来,古人渐渐觉得即使有了几,坐在地上依然不舒服,这时另一个重要的坐具──榻出现了。一般认为,塌是由商周时期的匡床发展而来的。
榻在汉魏时期非常流行,其体积较小,且比较轻便,有独坐和连坐之分。独坐即一人坐榻,连坐即两人坐榻。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和佛教的兴盛传播,传统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也開始发生动摇。
佛与菩萨的坐姿并不是跪坐,也不是箕踞,而是垂足坐。这种坐姿对传统的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和低矮坐具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正如王世襄先生所言:“从西晋时起,跪坐的礼节观念渐渐淡薄,箕踞、趺坐或斜坐,从心所欲。至南北朝,垂足坐渐渐流行。入唐以后,椅、凳不算罕见,唐代正处在两种起居方式消长交替的阶段。”坐姿的改变推动了坐具由席、垫、低足坐具向高足坐具发展的过程。
最早传入中国的高型坐具就是胡床,由8根木棍组成,坐面为棕绳联结,可以折叠,张开可坐,合起可提,使用方便,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马扎。
今天椅子的形象最早见于西魏壁画《山林仙人》,唐代人开始把有后背与扶手的坐具称为“椅子”。在唐代的一些绘画中可见宫女坐杌(凳子)、椅的形象,不过这种行为一般多发生在女子私密场合。南宋以前的绘画中还看不到女子在男子面前坐高型坐具的。
随佛教传入中原的绳床一般被认为是今天的椅子的前身,其座面与靠背以绳穿织成椅子形式,有扶手、靠背,主要供行脚僧人使用。南朝梁代高僧慧皎在《高僧传》中记载佛图澄曾“坐绳床,烧安息香”。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提到当时的印度僧人都坐这种绳床。随着绳床的不断汉化,绳床的座面又发展成竹木混合结构,造型上更似椅子,对汉式椅子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到了宋代,人们已经从席子移到椅子上就坐了,垂足而坐成为标准的坐姿,高足的坐具也已成为百姓家中日常的用具。从人体生理结构来说,垂足而坐显然更加舒服,这也是高型家具在宋代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重要原因。
另外,宋代是一个文人的时代,文人士大夫们的审美风格对家具发展影响深远。南宋的《燕几图》成为今天中国最早的家具设计著作,由于当时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坐式革命”的完成,宋代家具的高度得以增加,使用空间也随之增大。
明清高坐家具中最为重要的椅子,造型多样,制作技术和品类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可以说,这个时期,坐椅子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时至今日,中国明式黄花梨座椅在全球古董艺术收藏中仍独领风骚。
摘自《学生天地·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