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元文化融合的“全程共育、分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问题,依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省级教育科学规划等系列课题,以通信类专业群为试点,与中兴通讯等企业合作,形成了校企文化融合、学生全程共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制定优化运行、管理及保障机制等。该模式实现了“职业素养+专业技能” 双主线培养、创新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全程共育;分段交替;双元文化融合
  基金项目:2016年度通信专指委教育教学课题“服务走出去企业需求,搭建跨境人才培养平台”(项目编号:TXZZWZD2016006)
  作者简介:杨前华,女,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3-0016-0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着教育普教化、教师能力不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有偏差等人才培养有效性问题,究其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还未实现真正的职业化培养。针对以上问题,自2012年开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通信类专业群为试点,与中兴通讯、中邮建等企业合作共建专业,通过融入企业文化要素、企业资源(含师资、职业经理、课程等),形成双元文化融合的“全程共育、分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校企“全程共担”,人才培养过程“分段”实施,并在各“分段”内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动态对接,实现人才的职业化培养。自2015年起,专业与中邮建等企业陆续在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设立海外办学点,招收留学生,进一步进行校企双元文化融合的“全程共育、分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为“服务企业走出去需求”搭建跨境人才培养平台。
  一、校企双元文化融合的“全程共育、分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双元文化融合的“全程共育、分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即与典型规模企业合作,以项目为依托,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引入企业文化和元素、企业师资、企业管理导师、企业课程,校企双元融合,实现人才培养校企“全程共担”,人才培养过程“分段”实施,并在各“分段”内实施“工学交替”。该模式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交替培养为特点,将与岗位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确定为企业课程,由企业主导完成课程建设,制定考核标准及课程实施,并根据企业课程学习需求,从第二学期起配套相应的企业实习(工学交替)[1],其框架见图1。
  (二)双元文化融合的“全程共育、分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及运行机制
  以知名企业为牵头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设立管理办公室,制定理事会章程,规约各方的资源投入、权利义务、利益分配等行为;制定相关的管理细则,规范在日常运行、专业教学、业务开展等实施层面的具体合作行为,对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指导统筹和监督管理。
  (三)组建“校企混编”的专业教学及学生教育管理团队
  专任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学校层面承担专业、课程建设及实施,企业层面承担企业项目实施;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与企业职业素质经理组建学生教育管理团队,校企共同制定学生教育管理计划,共同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两个团队分工协作,接受学院的统一管理,实现了校企文化共融和资源共享。
  校企混编专业教学团队的每位成员集教师、培训师、工程师为一体,可以独立承担学历教育、客户培训、工程项目实施等公司业务。其中,每位员工每年不低于3个月服务工程现场,保证知识与技能的持续更新。校企混编学生教育管理团队双元文化和职业管理机制的建立,辅导员的角色从“辅”向“导”转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型文化氛围下的工作规范、有序、高效、优质的工作作风,塑造了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影响力。[2]
  (四)构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双主线课程体系
  与企业合作,依照双元文化的共融共赢思路,融入职业素养诸多要素,设计行业按需培养、职业测试、职业雷达等实践项目,开发“职业导向训练”、“团队文化与拓展训练”等职业素养类课程,以素质测评系统为载体,构建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引入并改造技能类企业课程,共同开发项目化教材,以职业化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双主线课程体系渗透职业管理思想,塑造出鲜明职业特点的通信行业人才。
  二、校企双元文化融合的“全程共育、分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点
  (一)以项目为依托,校企人员、校企资源、校企文化深度融合
  创新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校企双元文化的融合为内核,组建“校企专业混编师资团队”和“校企学生管理混编团队”,融合校企双方文化、资源,构建学生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共同体,对接企业对人才的深层次需求,解决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冲突和管理运行模式的缺失问题,在校企深度合作中的教育教学及管理运行模式和机制探索上属于创新之举。
  (二)构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培养”双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职业化。通过构建“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双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强调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贯穿以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实现非专业能力的系统化培养,解决了学生职业素质提升问题,符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要求,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
  三、校企双元文化融合的“全程共育、分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获用人单位认可,学生发展前景良好
  该模式在南信院通信类专业群五届52个班级中进行了深入实施,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广泛参与企业的工程实施,如在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的海外通讯工程项目、杭州4G网络项目中,本专业的学生都受到企业的充分认可。在南京亚青会、青奥会的网络维护和通信保障工程中,也活跃着本专业大量在校生的身影。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麦可思公司2010年共同发布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年度报告》显示,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列全省同类专业首位; 2013年,麦可思公司出据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深度分析报告》显示,本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就业现状满意度、月收入连续三届均高于本省高职院校同专业水平。合作企业为专业群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市场,其中16家业内典型企业与学院共组了“人才培养联盟”,签订联合培养人才合作意向书,毕业生成为江苏省内主要通信企业高职层次人才的招聘首选。
  (二)教学成果服务社会,全国示范辐射作用显著
  近五年,累计完成技术培训1.66万人,国培项目200余人次,承担横向课题66 项;承担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应天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等多家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任务。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验收中获得优秀等级。
  (三)校企合作成为典范,合作模式已被众多院校借鉴使用
  该模式中的校企合作成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先后入选教育部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012)、“国家示范建設5周年成果展”(2012)、“高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经验交流会”(2013)、江苏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案例集(2014)等;“校企混编师资团队”等创新理念被省内多家院校学习和引用;《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对成果进行了报道。
  在高职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企业作为教育教学主体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提升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同时,对丰富高职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内涵,为服务企业走出去,搭建境外人才培养平台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庆波. 以企业大学为中间节点,校企共建教育实体[J].江苏高教,2013(5):58-60.
  [2] 曹雪.以企业大学为中间节点的高职双主体办学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66-68.
  [责任编辑 李 漪]
其他文献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作为职业学校教育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育教学活动由课堂教学向岗位实践的拓展,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有效形式。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顶岗实习形式的普遍采用,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遭受伤害的事故不断发生,学生顶岗实习权受到侵犯的现象正日益严重。当前,司法救济是对受害学生顶岗实习权保护的最后屏障。
期刊
摘 要:作为法国高等职业教育精英人才培养机构,法国大学校于18世纪创立至今,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运行方式。其中,以“工学交替”为特点的校企合作成功做法最为瞩目。作为法国大学校的典型代表,作为专业硕士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巴黎中央理工学院践行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途径,其学生社团活动,企业参与学校教学以及“中央理工人”培养计划均对我国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法国大学校;校企合作;合作;途径
期刊
摘 要: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微观、中间、外层和宏观等四个空间系统对1996年至2015年这20年期间25位职业教育专家型教师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纵向对比在前后十年时间,影响教师成长因素的差异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微观系统和中间系统是影响专家型教师成长的主要系统,其中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和师生关系是最关键因素。而前后十年对比发现,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对职校教师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期刊
摘 要:分析了高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各课程的教学项目进行整合,形成网络共享资源库;对共享型专业教学项目库的网络平台、构建思路和构建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项目库的使用效果和意义。  关键词: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教学项目库;网络共享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7-0074-04  高等职业教育是
期刊
摘 要:文化认同既是组织凝聚力产生的前提,也是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是农业高职学院文化建设研究的核心。立足于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分传统,从文化认同之文化认知、情感归属、行动卷入三维度切入,运用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认同分析框架,对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认同情况展开问卷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行为卷入与认知水平高低和情感归宿感强弱密切相关,存在认同危机。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认同分析框架与数理统计的相关性基本契
期刊
摘 要:积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为围绕这一使命和目标,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探索了民办高职院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区域间协同育人等举措,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路径、运行机制和主要发展理念。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用能力;服务社会;协同办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17-
期刊
摘 要:在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之后,欧美发达国家掀起一股再工业化潮流。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也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走向工业4.0的过程中,我国首先要补齐工业2.0、工业3.0的短板。回顾美国和日本的自动化生产模式,二者在处理生产设备与劳动者技能关系上分别采取了去技能化与再技能化的战略。为了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比较现实的选择是推行再技能化战略。在此背景之下,以服务再技能化战略
期刊
摘 要:“缺乏法人资质,寻求法人地位”是我国现行职教集团普遍性存在状态。通过对广东食品药品职教集团的事业法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模式引入了多元化的办学力量,拓宽了办学基础,实现了权力制衡。同时,存在决策层存在两个权力中心、联结方式上并未体现出实质性变动,监督层更具有象征性意义等问题。最后,得出“事业法人型职教集团体现出改革的稳定性,事业法人地位的获得对集团具有双重影响,事业法人型职教集团真正的意义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几乎都开设了会计专业。虽然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对口就业率却处于较低水平。以闽南地区的民办高职院校为例,调查分析了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就业方向,提出了提高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职;会计专业;就业方向;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17-0058-03  为了调研民办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因此,高职院校办学绩效评价显得十分重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方法)对广东省18所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的办学投入与产出相对绩效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一的立项高职院校为非DEA有效,存在较大的绩效改进空间。以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高院校整体办学绩效及长远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绩效;绩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