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想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过去的历史事实,就必须阅读承载历史信息的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史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笔者对史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和意义展开论述,并提出史料分析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史料教学法 高中历史 新课程
新课改中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开展历史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下面笔者对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以简要论述,愿与读者共同探讨:
一、史料教学法的必要性
史料教学法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感性记忆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之一,但光有感性的记忆是不够的,还需要理性的辨析与推理,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学习的真谛,领略历史的内涵。对教师来说,如何处理好感性记忆与理性辨析的关系一直是个难题——克服死记硬背的僵化模式,引领学生通过有条理、有思路的理性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史料教学法却可以通过师生将文本和搜集的史料引入学习,通过史料的媒介作用,让学生能更清晰、真实地掌握历史知识,并在对史料的分析归纳理性化的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正确史观。可见,史料教学法满足了新课程对于历史教法的客观需要,在实施新课程今天,充分显示出了其必要性。
史料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师自我蜕变[1]。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特别是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数十年来教师们早已习惯了讲、练,再讲、再练的教学方式,一下子要以“促进”“引导”为主要方式。这种变化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教师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从何处下手来进行调整的问题。而史料教学法恰好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难题,这种方式因其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学姿态的调整而具有可操作性。在运用史料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角色调整,使教学过程日益趋向完美,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的自我蜕变过程。
二、运用史料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
在史料教学法的历史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历史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2]。这种质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材料的选取与教师的巧妙引导。只有历史材料的选取得当,教师的引导得法,才会真正地还学生一个自由探究与学习的舞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增强历史感、培养探究精神
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历史感,这也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讲述史料,看似增加难度,实质上是简化了教材内容。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是一种权威性的解释[3]。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
3.培养领悟、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作为中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较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也较差,倘若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结论,就会严重制约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1]。而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史料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精心准备史料
史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片等,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尽可能地把目光放在学生耳熟能详或实际已在学生身边、只是未引起其注意、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就会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地方史,如果选择恰当,更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2.精心设计问题
精心设计问题是史料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设问的质量水平,直接制约史料价值的发挥和具体教学的成败[1]。设问太难或设问不当,史料很可能成为一堆废料,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展开。对教材中的材料应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富有启发性的、规律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3.科学指导学生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在学习时遵循以下的原则:①在观察客观历史发展进程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时,要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也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③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史料教学中,“史”往往以直观形态存在着,而论则以隐性状态存在于“史”中。在平时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牢固地树立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意识,坚持贯彻史从证来,论从史出的原则。
四、总结
史料教学法在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新的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看作是最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能遵循以上原则与策略,必定能够更好的发挥史料教学法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燕娟,中学历史教学法,《教育科研》,2010(6)
[2]李常明,马军,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新面貌,《文学与教育》,2008(8)
[3]孟姜超,焦丽丽,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新课程》,2009(5)
【关键词】史料教学法 高中历史 新课程
新课改中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开展历史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下面笔者对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以简要论述,愿与读者共同探讨:
一、史料教学法的必要性
史料教学法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感性记忆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之一,但光有感性的记忆是不够的,还需要理性的辨析与推理,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学习的真谛,领略历史的内涵。对教师来说,如何处理好感性记忆与理性辨析的关系一直是个难题——克服死记硬背的僵化模式,引领学生通过有条理、有思路的理性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史料教学法却可以通过师生将文本和搜集的史料引入学习,通过史料的媒介作用,让学生能更清晰、真实地掌握历史知识,并在对史料的分析归纳理性化的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正确史观。可见,史料教学法满足了新课程对于历史教法的客观需要,在实施新课程今天,充分显示出了其必要性。
史料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师自我蜕变[1]。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特别是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数十年来教师们早已习惯了讲、练,再讲、再练的教学方式,一下子要以“促进”“引导”为主要方式。这种变化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教师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从何处下手来进行调整的问题。而史料教学法恰好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难题,这种方式因其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学姿态的调整而具有可操作性。在运用史料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角色调整,使教学过程日益趋向完美,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的自我蜕变过程。
二、运用史料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
在史料教学法的历史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历史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2]。这种质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材料的选取与教师的巧妙引导。只有历史材料的选取得当,教师的引导得法,才会真正地还学生一个自由探究与学习的舞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增强历史感、培养探究精神
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历史感,这也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讲述史料,看似增加难度,实质上是简化了教材内容。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是一种权威性的解释[3]。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
3.培养领悟、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作为中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较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也较差,倘若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结论,就会严重制约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1]。而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史料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精心准备史料
史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片等,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尽可能地把目光放在学生耳熟能详或实际已在学生身边、只是未引起其注意、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就会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地方史,如果选择恰当,更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2.精心设计问题
精心设计问题是史料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设问的质量水平,直接制约史料价值的发挥和具体教学的成败[1]。设问太难或设问不当,史料很可能成为一堆废料,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展开。对教材中的材料应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富有启发性的、规律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3.科学指导学生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在学习时遵循以下的原则:①在观察客观历史发展进程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时,要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也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③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史料教学中,“史”往往以直观形态存在着,而论则以隐性状态存在于“史”中。在平时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牢固地树立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意识,坚持贯彻史从证来,论从史出的原则。
四、总结
史料教学法在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新的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看作是最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能遵循以上原则与策略,必定能够更好的发挥史料教学法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燕娟,中学历史教学法,《教育科研》,2010(6)
[2]李常明,马军,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新面貌,《文学与教育》,2008(8)
[3]孟姜超,焦丽丽,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新课程》,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