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属于一种公益性质的活动,不仅在改善社会福利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塑造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组织松散、管理不善等问题,对其长远发展不利。本文主要就项目化管理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一种创新管理形式,以期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在我国,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在高校中无论是学生志愿服务的数量,还是服务的形式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是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一、项目化管理概述
项目指的是通过动用各种有限资源来实施的、有明确目标的、不重复的有限任务,而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具体是通过临时成立的专门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地规划、指导、控制以及组织,实现项目目标以及管理的协调和优化。项目化管理就是在项目管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它是将每一项活动当做一个个项目,然后针对这些项目进行一定的管理,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各种现存条件下,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和优化,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预设目标,促进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效益获得最大化。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重视度不够
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来说,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而且大多数活动多为临时性的,因此留给学生准备的时间比较少。主题性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最常见的,但志愿者对这些活动反应较为平淡,学生的参与度相对比较低。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管理方面不是十分重视,在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更多的依靠学生的自我管理,缺乏规范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且管理对象不明确,体制结构松散。
(二)管理缺乏系统性
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科学的规划,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并没有十分清晰的定位,学生对于各级学生会以及社团之间的人力、物力、财力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使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常出现混乱问题。另外,高校的各个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缺乏交流,常常是各顾各的,因而致使各个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的活动重复雷同、千篇一律,尽管活动很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少,但是缺乏精品、缺乏特色,很少形成一个个有名气的品牌。
(三)忽视学生的专业训练
高校中的志愿服务活动种类十分多,活动内容十分多样。但是,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时,对活动的专业指导不够,导致很多活动的层次相对较低,尤其是近年来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数增多、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学生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之前完全未接受过任何的专业训练,因而在活动中专业性较低,活动形式简单,内容单调,质量整体上偏低,这也是导致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低、流失率高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特点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实施项目化管理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即将每个活动设为一个项目,然后对活动的组织开展进行设计,通过项目申报、审批、运作、检查、验收等环节,对活动实现有效的管理,在其管理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优化资源配置
项目化管理并不是以组织为纽带,而是以项目作为纽带,具体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就是以某一个具体的活动为纽带。要想生成和实施一个项目,首先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进行项目申报,而项目的申报是一个广泛参与、全民发展、集思广益、优中选优的过程,在进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开展怎样的活动、活动参与人数是否充足、通过何种方式开展活动、开展活动的具体意义何在、是否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价值、能否进一步对校内外的潜在资源进行挖掘等等。申报完成后,需要对众多的竞选项目进行比较、竞争,然后选择出最适宜的项目来立项[1]。当前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采用项目化管理,缺乏现存方案以及各种制约条件,这就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自由性,因此可以使学生充分想象,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并选择出对学生具有最大教育意义的活动。
(二)引入竞争机制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對于各个活动申报项目,需要将其集中在一起,进行层层选拔、反复论证、仔细推敲,然后择优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参与项目竞选的各个组织需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前期进行广泛的调查活动,考虑是否已经充分挖掘了校内外的潜在资源,制定的项目是否在创新性、可行性、群众参与性、团队协作等方面做到最好,是否能在面对评委时进行清晰的表达。只有表现最为突出的项目,才能获得青睐,最终被认可立项。这种活动形成机制,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质量低下、雷同的问题,提高对参与者的要求。学生可以在项目设计、竞争、完善以及实施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三)强化主体地位
在项目化管理下,将会使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加深,进而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进行项目申报的过程中,项目化管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可以使学生申报和相互竞争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内心看法以及相关诉求充分的表达出来;在项目获得批准之后,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承担其自身的责任,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可以切实的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同时促进执行能力的提高。在完成相关的任务后,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其获得的成就感将会加倍[2]。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后,自然而然的将会提高自己的参与热情,由以往的被动做变为主动做。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进行项目化管理,可以淡化去行政组织行为,实现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学生自行组织、自行管理、自行教育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发挥提供机会和空间,同时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体现。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实际上是将企业的项目化管理引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项目化管理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质量的提高[3]。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实施项目化管理,关键在于立项、执行以及评价,除了做好各种工作之外,同时还需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要通过健全项目化管理的有关制度,抓住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相关的评价体系,完善活动体系。
(一)健全项目化管理的有关制度
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实施项目化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因此在各个工作环节都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相關的项目化管理制度显得十分重要。具体来说,首先就需要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4]。在制度制定完成后,可以先在实际的活动管理中试行,在试行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不断的对其进行调整,并且健全配套的实施办法,使每一个相关环节都有十分明确的操作流程。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更加规范,同时可以使项目的筛选更为公平公正。
(二)抓好项目管理的首要环节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化管理过程中,首先环节就是立项,这个工作是后续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以及成效有直接的影响。抓住立项这个重要的环节,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获得好的效果。要想把握立项这个关键环节,需要在立项的内容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首先应当选择“热点”项目,也就是说应当优先选择学生关注度比较高、参与面比较广的活动;其次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应当有限考虑质量上乘的项目,重视项目的质而不是量,集中全部的资源打造精品项目;再次,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尽量考虑“实在”项目,这个层面的要求指的是应当尽量选择内容丰富、易于操作、效果明显的项目。抓好立项工作,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点,也就是立项方式的选择。选择的立项方式需要能够使学生广泛参与进去,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被充分的调动起来[5]。要在立项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规章制度办事。要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出来,使学生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的能力。应该在立项中使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与社会的需求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三)发挥项目化管理的主体作用
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中的发挥,在项目化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应当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显现,这不仅仅是进行项目管理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原则。首先,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立项的过程中,由大学生自主进行活动策划,然后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进行标书设计,然后投标参与竞争[6]。其次,在活动的执行过程中,由大学生自主组建项目组,根据表述中的要求开展活动,具体包括协调参与人员、挖掘潜在资源、合理使用活动经费等,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使活动顺利开展。最后,在活动的评价问题上,由项目组提供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就是对这一次的活动实施情况、各个目标完成情况、活动中间产生的各个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等进行详细的反映,然后由广大的学生对这些活动投票,最终选择出举办最成功的活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团委主要是对活动方向进行指导,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政治上的引导,而教师主要是对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四)形成项目化管理的评价体系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如何就这次活动的水平以及成效进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进行评价体系构建时,其特点在于参照项目组的总结报告,然后根据申报书中的承诺,来对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7]。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本次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是否切实解决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是否真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否获得社会的认可,是否在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其二是学生对本次活动的认可程度,也就是说本次活动是否获得学生欢迎,是否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可,通过活动参与是否有一定提高。其三是经费的使用情况,在本次活动中是否在校内外挖掘到一些潜在资源,现有经费使用是否超支。根据相关的评价体系,对项目进行综合考察,然后形成一份书面报告,向上级领导汇报。根据评选结果,对于一些没有完成的项目管理组应当进行一定的批评和惩罚,而对于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则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学生干部角色定位的转换
通常来讲,学生干部通常是项目组主要成员,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可能这些学生干部代表项目组,行使经费使用、人员调配的权力。而在日常的活动中,他们则需要代表学生组织,这两种角色可能会轮流出现,因此,需要这些学生干部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更好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服务。
(二)团委应切实承担监督责任
学生由于自身经历有限,因此经验比较少,但是热情高,创意多,因此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各种问题。团委应当加强监督,关注活动进展、各项任务完成以及经费使用情况,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报告,对于其与社会组织沟通中出现困难,适当出面给予帮助[8]。
(三)服务活动结果评价实事求是
对服务活动的结果评价直接关系到奖惩问题,对其下一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对相关的活动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实事求是的根据标书的要求对活动进行评价,与此同时考虑实际情况,在协商讨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降低标准或者提高标准。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活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在应用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其应用的实际效果,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管理模式,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姝.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策略探析[J]. 求知导刊, 2016(12):88-88.
[2]刘芮均. 项目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团学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5):167-168.
[3]孙启隆. 浅析“项目品牌化”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交际, 2016(18):196-197.
[4]钱晓蓉. 大学生参与志愿社会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调查与分析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4):195- 196.
[5]李莹莹. 浅谈如何优化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流程-以S职业技术学院魅力服装秀项目为例[J]. 青年时代, 2016(9):205-205.
[6]王静雅, 梁建明. 微平台在医学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J]. 读书文摘, 2017(8).
[7]姚敏. 项目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3).
[8]吴颖. 项目化运行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8):43-44.
作者简介:赵俊文,男,1975年5月,湖南邵东人,硕士,讲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基层政权建设。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在我国,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在高校中无论是学生志愿服务的数量,还是服务的形式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是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一、项目化管理概述
项目指的是通过动用各种有限资源来实施的、有明确目标的、不重复的有限任务,而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具体是通过临时成立的专门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地规划、指导、控制以及组织,实现项目目标以及管理的协调和优化。项目化管理就是在项目管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它是将每一项活动当做一个个项目,然后针对这些项目进行一定的管理,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各种现存条件下,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和优化,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预设目标,促进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效益获得最大化。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重视度不够
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来说,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而且大多数活动多为临时性的,因此留给学生准备的时间比较少。主题性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最常见的,但志愿者对这些活动反应较为平淡,学生的参与度相对比较低。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管理方面不是十分重视,在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更多的依靠学生的自我管理,缺乏规范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且管理对象不明确,体制结构松散。
(二)管理缺乏系统性
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科学的规划,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并没有十分清晰的定位,学生对于各级学生会以及社团之间的人力、物力、财力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使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常出现混乱问题。另外,高校的各个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缺乏交流,常常是各顾各的,因而致使各个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的活动重复雷同、千篇一律,尽管活动很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少,但是缺乏精品、缺乏特色,很少形成一个个有名气的品牌。
(三)忽视学生的专业训练
高校中的志愿服务活动种类十分多,活动内容十分多样。但是,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时,对活动的专业指导不够,导致很多活动的层次相对较低,尤其是近年来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数增多、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学生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之前完全未接受过任何的专业训练,因而在活动中专业性较低,活动形式简单,内容单调,质量整体上偏低,这也是导致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低、流失率高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特点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实施项目化管理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即将每个活动设为一个项目,然后对活动的组织开展进行设计,通过项目申报、审批、运作、检查、验收等环节,对活动实现有效的管理,在其管理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优化资源配置
项目化管理并不是以组织为纽带,而是以项目作为纽带,具体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就是以某一个具体的活动为纽带。要想生成和实施一个项目,首先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进行项目申报,而项目的申报是一个广泛参与、全民发展、集思广益、优中选优的过程,在进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开展怎样的活动、活动参与人数是否充足、通过何种方式开展活动、开展活动的具体意义何在、是否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价值、能否进一步对校内外的潜在资源进行挖掘等等。申报完成后,需要对众多的竞选项目进行比较、竞争,然后选择出最适宜的项目来立项[1]。当前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采用项目化管理,缺乏现存方案以及各种制约条件,这就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自由性,因此可以使学生充分想象,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并选择出对学生具有最大教育意义的活动。
(二)引入竞争机制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對于各个活动申报项目,需要将其集中在一起,进行层层选拔、反复论证、仔细推敲,然后择优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参与项目竞选的各个组织需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前期进行广泛的调查活动,考虑是否已经充分挖掘了校内外的潜在资源,制定的项目是否在创新性、可行性、群众参与性、团队协作等方面做到最好,是否能在面对评委时进行清晰的表达。只有表现最为突出的项目,才能获得青睐,最终被认可立项。这种活动形成机制,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质量低下、雷同的问题,提高对参与者的要求。学生可以在项目设计、竞争、完善以及实施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三)强化主体地位
在项目化管理下,将会使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加深,进而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进行项目申报的过程中,项目化管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可以使学生申报和相互竞争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内心看法以及相关诉求充分的表达出来;在项目获得批准之后,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承担其自身的责任,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可以切实的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同时促进执行能力的提高。在完成相关的任务后,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其获得的成就感将会加倍[2]。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后,自然而然的将会提高自己的参与热情,由以往的被动做变为主动做。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进行项目化管理,可以淡化去行政组织行为,实现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学生自行组织、自行管理、自行教育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发挥提供机会和空间,同时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体现。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实际上是将企业的项目化管理引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项目化管理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质量的提高[3]。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实施项目化管理,关键在于立项、执行以及评价,除了做好各种工作之外,同时还需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要通过健全项目化管理的有关制度,抓住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相关的评价体系,完善活动体系。
(一)健全项目化管理的有关制度
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实施项目化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因此在各个工作环节都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相關的项目化管理制度显得十分重要。具体来说,首先就需要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4]。在制度制定完成后,可以先在实际的活动管理中试行,在试行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不断的对其进行调整,并且健全配套的实施办法,使每一个相关环节都有十分明确的操作流程。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更加规范,同时可以使项目的筛选更为公平公正。
(二)抓好项目管理的首要环节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化管理过程中,首先环节就是立项,这个工作是后续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以及成效有直接的影响。抓住立项这个重要的环节,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获得好的效果。要想把握立项这个关键环节,需要在立项的内容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首先应当选择“热点”项目,也就是说应当优先选择学生关注度比较高、参与面比较广的活动;其次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应当有限考虑质量上乘的项目,重视项目的质而不是量,集中全部的资源打造精品项目;再次,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尽量考虑“实在”项目,这个层面的要求指的是应当尽量选择内容丰富、易于操作、效果明显的项目。抓好立项工作,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点,也就是立项方式的选择。选择的立项方式需要能够使学生广泛参与进去,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被充分的调动起来[5]。要在立项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规章制度办事。要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出来,使学生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的能力。应该在立项中使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与社会的需求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三)发挥项目化管理的主体作用
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中的发挥,在项目化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应当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显现,这不仅仅是进行项目管理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原则。首先,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立项的过程中,由大学生自主进行活动策划,然后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进行标书设计,然后投标参与竞争[6]。其次,在活动的执行过程中,由大学生自主组建项目组,根据表述中的要求开展活动,具体包括协调参与人员、挖掘潜在资源、合理使用活动经费等,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使活动顺利开展。最后,在活动的评价问题上,由项目组提供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就是对这一次的活动实施情况、各个目标完成情况、活动中间产生的各个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等进行详细的反映,然后由广大的学生对这些活动投票,最终选择出举办最成功的活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团委主要是对活动方向进行指导,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政治上的引导,而教师主要是对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四)形成项目化管理的评价体系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如何就这次活动的水平以及成效进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进行评价体系构建时,其特点在于参照项目组的总结报告,然后根据申报书中的承诺,来对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7]。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本次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是否切实解决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是否真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否获得社会的认可,是否在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其二是学生对本次活动的认可程度,也就是说本次活动是否获得学生欢迎,是否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可,通过活动参与是否有一定提高。其三是经费的使用情况,在本次活动中是否在校内外挖掘到一些潜在资源,现有经费使用是否超支。根据相关的评价体系,对项目进行综合考察,然后形成一份书面报告,向上级领导汇报。根据评选结果,对于一些没有完成的项目管理组应当进行一定的批评和惩罚,而对于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则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学生干部角色定位的转换
通常来讲,学生干部通常是项目组主要成员,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可能这些学生干部代表项目组,行使经费使用、人员调配的权力。而在日常的活动中,他们则需要代表学生组织,这两种角色可能会轮流出现,因此,需要这些学生干部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更好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服务。
(二)团委应切实承担监督责任
学生由于自身经历有限,因此经验比较少,但是热情高,创意多,因此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各种问题。团委应当加强监督,关注活动进展、各项任务完成以及经费使用情况,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报告,对于其与社会组织沟通中出现困难,适当出面给予帮助[8]。
(三)服务活动结果评价实事求是
对服务活动的结果评价直接关系到奖惩问题,对其下一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对相关的活动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实事求是的根据标书的要求对活动进行评价,与此同时考虑实际情况,在协商讨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降低标准或者提高标准。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活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在应用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其应用的实际效果,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管理模式,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姝.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策略探析[J]. 求知导刊, 2016(12):88-88.
[2]刘芮均. 项目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团学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5):167-168.
[3]孙启隆. 浅析“项目品牌化”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交际, 2016(18):196-197.
[4]钱晓蓉. 大学生参与志愿社会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调查与分析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4):195- 196.
[5]李莹莹. 浅谈如何优化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流程-以S职业技术学院魅力服装秀项目为例[J]. 青年时代, 2016(9):205-205.
[6]王静雅, 梁建明. 微平台在医学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J]. 读书文摘, 2017(8).
[7]姚敏. 项目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3).
[8]吴颖. 项目化运行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8):43-44.
作者简介:赵俊文,男,1975年5月,湖南邵东人,硕士,讲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基层政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