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翻阅《海外文摘》2018年度散文类作品,“生活随笔”栏目中,亲情类题材最为集中,真情实感本就是散文最基本的元素,而世间真情莫过于父母之爱,以及子女对于父母的爱。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这爱的细节和方式各有不同,但都以其至情,令人感慨。
其中,重量级的作品当属周亚鹰的《52栋》,这部长篇纪实性散文以连载的形式,刊发在第4、5、6、7、8期上,占据了该栏目的半壁江山,可见本刊对它的推重。接连读完,方明白它被推重的缘由——这是我们每个人面临过、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的生活:人到中年、在社会生活中忙碌挣扎的“我”,与年迈的父母,如何在相互牵挂和呵护中,一起忐忑又幸福地走过。从这人世的镜像中,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心的温度。
52栋,是作者为父母购买的一处90平方米的小套房,位于县城。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中年人,买这样的房子,应买得起,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这个想法,是否用心去实现。这部长篇散文,记述了真实发生在52栋、发生在父母亲身上,或者和52栋和父母亲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作者的工作、生活、出游过程中收获的并与父母分享的所见所闻。
作者写陪着父母过马路,“我左手拎着菜,身体护着二老,右手示意车子先过,第四辆,对,第四辆车子的司机停下了,驾驶员伸出手,示意我们先行,那一瞬间,我十分感慨——这个小城,也终于有人践行车让人的文明规则了!感谢那位素不相识的驾驶员,他让我心里温暖了好一阵子。”在粗鄙的现实中,作者记录下温暖人心的细节,这细节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小城的,属于我们这个发展中的时代的生存相。
他写母亲的电话,也不知母亲到底想说什么,也许就是想和儿子说说话,知道他这一刻如何;也许想见见他,想让他回52栋吃饭,总之,母亲东说西说,“我”总是在接连的工差和应酬中,推迟着回家的时间,“母亲说着说着就黯然神伤,语气变得很是低沉。”“這样啊,那,那你忙着吧!”身在江湖和世俗生活中的我们,总是有忙不完的事,而有父母亲等待的日月是有限的。作者是个悟道而幸福的人,他懂得抽身去陪父母亲。
他写坐在院里石椅上的父母,“我远远地注视着他们,他们没有说话,没有交流,就那样安静地坐着,端坐着,除了(父亲)偶尔吐一口烟,就再也没有别的动作了。”也可以说,这是岁月静好;也可以说,他们老得活不动了(父亲的话)。作者拍摄下、记录下这老得像雕塑一样安静的父母亲。和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该记下的都记下了……逝去的再也追不回;以后,若谁幸运,读到这篇和父母相伴的原生态散文,及早学会珍惜并行动,也许可以避免永远的懊悔与伤逝。在商业化时代,文学越来越无现实功效,但它依然有感情和人生质量的功效,并且这功效显得更加令人珍惜。
在“生活随笔”栏目中,富于真情感人、启迪人心的作品还有:张永的《我和父亲》(第1期),蒋殊的《盛大的告别》(第11期)等。(按发表时间顺序)
张永的《我和父亲》中,“我的父亲”在被人欺压的那些年,从未做过任何示弱或反抗的行为。但也是在这些年间,父亲的性情大变,由热衷于做官的热血青年,慢慢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忍气吞声的人,以吹笛子度日,后来母亲把那竹笛也折断了,扔进了火里。在家人的眼里,父亲变得越来越软弱,没有担当,在家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是个局外人。但就是这样一个父亲,那时他已躺在病床上,却能够在“我”抑郁期间,反抗整个家庭成员的做法,和“我”站在一起,保护“我”,不让他们把“我”送进疯人院。还有帮助三哥在城市里谋到工作。作者笔下的这个父亲,一生的苦难屈辱,有着个人、家庭的因素,更有着大时代环境的因素。作者的笔墨深情,聚焦于二三事,把父亲的一生提炼了出来,令人唏嘘。
蒋殊的《盛大的告别》,写2016年度,自己与几位亲友的生死离别,写得极其节制、凝练,尤其写父亲的,不多一字,悲情、有力!
二
在“文化散文”栏目中,以摩罗的《司马迁的新帽子:思想家》(第1期)为代表,呈现出文化散文的学识和思想力度。
蒋建伟在《中国散文的气度》 (第3期)一文中,总括提出了一篇好散文的主要特质:第一点就是思想,第二点是语言,地域的语言,第三点是阅读的重要性。对于文化散文,思想的力度更为重要。阅读,其实也是帮助写作者推进思考和认知生活的过程。为什么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写出来不一样,主要原因可以说是学识、认知和思想的力度不一样。
摩罗的《司马迁的新帽子:思想家》中,对于文学家司马迁,作者在史料的基础上,在历史的脉络里,梳理出了自己的新看法:1.司马迁驾驭能力非凡。他的胸中不但有丘壑,还有一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他成功驾驭了三千年文明史和无数事件、无数人物,并具有精彩的剪裁能力。2. 司马迁学问宏博辽远。他把一部历史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作者认为:“有学问,是写散文的优势之一,它影响着一个散文家所能达到的丰富性和高度。”“唐宋两朝,散文家千千万万,最负盛名的只有八大家。这八大家除了才华之外,都在学问上具有优势,很值得当今作家引以为鉴。”3.司马迁文学手法极其丰富。
对于史学家司马迁,作者在合理论述的基础上给予了刷新,提出“思想家司马迁”这个新见。为什么说司马迁是思想家呢?或者说作为思想家的司马迁究竟有什么贡献?作者从五个方面讨论出答案:1.司马迁建构起民族起源和国家认同。2.建构起华夏道统。3.建构起华夏政治原则。4.建构起华夏民族性格。5.建构华夏民人一体历史观。作者高度评价《史记》是大经,是新的历史观的开创者,对两千多年来华夏民族的思想发展,起到了导向和塑形的重大作用。
摩罗的这篇几万字的文化散文,可谓雄文,没有相当的思想能力和学问准备,没有相当的驾驭和提炼能力,显然也是难以完成的。从这篇长文的写作中,尤其从他对《史记》的精彩分析中,可学到文化散文及一般散文的道数。 在“文化散文”栏目中,有丰富的含量、有特色的作品还有:学群的《底》(第3期),汪曾祺的《我的家》(第4期),梁晓声的《孩子、驴子和水》(第6期),张镭的《安静的墓园》(第7期),邢小利的《〈白鹿原〉的创作过程》(第9期)等。
学群的《底》,写亿万年的湖干涸以后,它的底袒露出来,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印迹。这个题材很有些难度,在看似没有故事、没有活物的地方,怎么写出故事和活力?这很考验作者的想象力和对干涸现场的激活、还原能力。
作者的感知、想象力和语言都很出色。他写泥地上的神秘图案,“画下这些图案的是螺和蚌。水干涸的时候,它们在追逐着水,因水而生,随水而尽,这些湖水养育的精灵,是水将尽时留下的绝笔。”他想象两只相濡以沫的蚌,在最后的干涸中,留下双休合练、诵念阳光、舍弃肉身的造型。他写出了湖水与生灵间的神性,也写出了利欲熏心的人们电鱼、挖沙的粗暴现实。
“电会在水里找到鱼。鱼没有办法。不管大鱼还是小鱼,跑得快的刁子鱼,还是可以扎进泥里的鲶鱼,只好跟人一起上路。它们会坐上摩托车。摩托车连着公路,连着鱼市场。那里有很多鱼。各种各样的鱼像集会似的,从湖里赶到这里。鲢鱼三块五,草鱼四块……一条鱼一个数字。”“湖里的沙和鱼,最后都连到报表上,成了数字。一切就像运数。”
这篇散文不长,对湖底干涸时生灵们的挣扎,以及完成的造型,写得生动凄美;对于现实的粗暴后果,作者写得更是惊心,“脚踩上去,整个湖底一片碎响”, 那是碎石场一样的螺蚌壳发出的声音,“一个螺蛳一张圆睁的嘴。分两边打开的蚌,整个儿就是一张大开的嘴。世界在泥地上喊着。”
这是一篇令人柔肠寸断、警示人关注生态、呵护生灵的好作品。
还有梁晓声的《孩子、驴子和水》,写一个少年和驴子的感情,对驴子的呵护,这些是今天的少年难以想象的。在缺水的山村,干活儿的驴子也要喝水,少年偷偷地牵驴喝水被人发现,父亲要杀这驴子。少年入伍离开时,跪下对父亲说:“我走了,不是等于省下一份给它喝的水吗?”少年走出院子时,驴圈里猛地响起一阵驴叫,听来像是驴也放声大哭了……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在小说家梁晓声的笔下,犹如发生在我们眼前。小说家写起散文来,其优势不止如此。
总之,每篇好散文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活得有质量、有境界、有细节的作者,至少他得是一个懂得世间冷暖的人,往高处说,他得是一个有學识、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人。
责任编辑:黄艳秋
翻阅《海外文摘》2018年度散文类作品,“生活随笔”栏目中,亲情类题材最为集中,真情实感本就是散文最基本的元素,而世间真情莫过于父母之爱,以及子女对于父母的爱。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这爱的细节和方式各有不同,但都以其至情,令人感慨。
其中,重量级的作品当属周亚鹰的《52栋》,这部长篇纪实性散文以连载的形式,刊发在第4、5、6、7、8期上,占据了该栏目的半壁江山,可见本刊对它的推重。接连读完,方明白它被推重的缘由——这是我们每个人面临过、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的生活:人到中年、在社会生活中忙碌挣扎的“我”,与年迈的父母,如何在相互牵挂和呵护中,一起忐忑又幸福地走过。从这人世的镜像中,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心的温度。
52栋,是作者为父母购买的一处90平方米的小套房,位于县城。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中年人,买这样的房子,应买得起,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这个想法,是否用心去实现。这部长篇散文,记述了真实发生在52栋、发生在父母亲身上,或者和52栋和父母亲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作者的工作、生活、出游过程中收获的并与父母分享的所见所闻。
作者写陪着父母过马路,“我左手拎着菜,身体护着二老,右手示意车子先过,第四辆,对,第四辆车子的司机停下了,驾驶员伸出手,示意我们先行,那一瞬间,我十分感慨——这个小城,也终于有人践行车让人的文明规则了!感谢那位素不相识的驾驶员,他让我心里温暖了好一阵子。”在粗鄙的现实中,作者记录下温暖人心的细节,这细节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小城的,属于我们这个发展中的时代的生存相。
他写母亲的电话,也不知母亲到底想说什么,也许就是想和儿子说说话,知道他这一刻如何;也许想见见他,想让他回52栋吃饭,总之,母亲东说西说,“我”总是在接连的工差和应酬中,推迟着回家的时间,“母亲说着说着就黯然神伤,语气变得很是低沉。”“這样啊,那,那你忙着吧!”身在江湖和世俗生活中的我们,总是有忙不完的事,而有父母亲等待的日月是有限的。作者是个悟道而幸福的人,他懂得抽身去陪父母亲。
他写坐在院里石椅上的父母,“我远远地注视着他们,他们没有说话,没有交流,就那样安静地坐着,端坐着,除了(父亲)偶尔吐一口烟,就再也没有别的动作了。”也可以说,这是岁月静好;也可以说,他们老得活不动了(父亲的话)。作者拍摄下、记录下这老得像雕塑一样安静的父母亲。和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该记下的都记下了……逝去的再也追不回;以后,若谁幸运,读到这篇和父母相伴的原生态散文,及早学会珍惜并行动,也许可以避免永远的懊悔与伤逝。在商业化时代,文学越来越无现实功效,但它依然有感情和人生质量的功效,并且这功效显得更加令人珍惜。
在“生活随笔”栏目中,富于真情感人、启迪人心的作品还有:张永的《我和父亲》(第1期),蒋殊的《盛大的告别》(第11期)等。(按发表时间顺序)
张永的《我和父亲》中,“我的父亲”在被人欺压的那些年,从未做过任何示弱或反抗的行为。但也是在这些年间,父亲的性情大变,由热衷于做官的热血青年,慢慢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忍气吞声的人,以吹笛子度日,后来母亲把那竹笛也折断了,扔进了火里。在家人的眼里,父亲变得越来越软弱,没有担当,在家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是个局外人。但就是这样一个父亲,那时他已躺在病床上,却能够在“我”抑郁期间,反抗整个家庭成员的做法,和“我”站在一起,保护“我”,不让他们把“我”送进疯人院。还有帮助三哥在城市里谋到工作。作者笔下的这个父亲,一生的苦难屈辱,有着个人、家庭的因素,更有着大时代环境的因素。作者的笔墨深情,聚焦于二三事,把父亲的一生提炼了出来,令人唏嘘。
蒋殊的《盛大的告别》,写2016年度,自己与几位亲友的生死离别,写得极其节制、凝练,尤其写父亲的,不多一字,悲情、有力!
二
在“文化散文”栏目中,以摩罗的《司马迁的新帽子:思想家》(第1期)为代表,呈现出文化散文的学识和思想力度。
蒋建伟在《中国散文的气度》 (第3期)一文中,总括提出了一篇好散文的主要特质:第一点就是思想,第二点是语言,地域的语言,第三点是阅读的重要性。对于文化散文,思想的力度更为重要。阅读,其实也是帮助写作者推进思考和认知生活的过程。为什么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写出来不一样,主要原因可以说是学识、认知和思想的力度不一样。
摩罗的《司马迁的新帽子:思想家》中,对于文学家司马迁,作者在史料的基础上,在历史的脉络里,梳理出了自己的新看法:1.司马迁驾驭能力非凡。他的胸中不但有丘壑,还有一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他成功驾驭了三千年文明史和无数事件、无数人物,并具有精彩的剪裁能力。2. 司马迁学问宏博辽远。他把一部历史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作者认为:“有学问,是写散文的优势之一,它影响着一个散文家所能达到的丰富性和高度。”“唐宋两朝,散文家千千万万,最负盛名的只有八大家。这八大家除了才华之外,都在学问上具有优势,很值得当今作家引以为鉴。”3.司马迁文学手法极其丰富。
对于史学家司马迁,作者在合理论述的基础上给予了刷新,提出“思想家司马迁”这个新见。为什么说司马迁是思想家呢?或者说作为思想家的司马迁究竟有什么贡献?作者从五个方面讨论出答案:1.司马迁建构起民族起源和国家认同。2.建构起华夏道统。3.建构起华夏政治原则。4.建构起华夏民族性格。5.建构华夏民人一体历史观。作者高度评价《史记》是大经,是新的历史观的开创者,对两千多年来华夏民族的思想发展,起到了导向和塑形的重大作用。
摩罗的这篇几万字的文化散文,可谓雄文,没有相当的思想能力和学问准备,没有相当的驾驭和提炼能力,显然也是难以完成的。从这篇长文的写作中,尤其从他对《史记》的精彩分析中,可学到文化散文及一般散文的道数。 在“文化散文”栏目中,有丰富的含量、有特色的作品还有:学群的《底》(第3期),汪曾祺的《我的家》(第4期),梁晓声的《孩子、驴子和水》(第6期),张镭的《安静的墓园》(第7期),邢小利的《〈白鹿原〉的创作过程》(第9期)等。
学群的《底》,写亿万年的湖干涸以后,它的底袒露出来,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印迹。这个题材很有些难度,在看似没有故事、没有活物的地方,怎么写出故事和活力?这很考验作者的想象力和对干涸现场的激活、还原能力。
作者的感知、想象力和语言都很出色。他写泥地上的神秘图案,“画下这些图案的是螺和蚌。水干涸的时候,它们在追逐着水,因水而生,随水而尽,这些湖水养育的精灵,是水将尽时留下的绝笔。”他想象两只相濡以沫的蚌,在最后的干涸中,留下双休合练、诵念阳光、舍弃肉身的造型。他写出了湖水与生灵间的神性,也写出了利欲熏心的人们电鱼、挖沙的粗暴现实。
“电会在水里找到鱼。鱼没有办法。不管大鱼还是小鱼,跑得快的刁子鱼,还是可以扎进泥里的鲶鱼,只好跟人一起上路。它们会坐上摩托车。摩托车连着公路,连着鱼市场。那里有很多鱼。各种各样的鱼像集会似的,从湖里赶到这里。鲢鱼三块五,草鱼四块……一条鱼一个数字。”“湖里的沙和鱼,最后都连到报表上,成了数字。一切就像运数。”
这篇散文不长,对湖底干涸时生灵们的挣扎,以及完成的造型,写得生动凄美;对于现实的粗暴后果,作者写得更是惊心,“脚踩上去,整个湖底一片碎响”, 那是碎石场一样的螺蚌壳发出的声音,“一个螺蛳一张圆睁的嘴。分两边打开的蚌,整个儿就是一张大开的嘴。世界在泥地上喊着。”
这是一篇令人柔肠寸断、警示人关注生态、呵护生灵的好作品。
还有梁晓声的《孩子、驴子和水》,写一个少年和驴子的感情,对驴子的呵护,这些是今天的少年难以想象的。在缺水的山村,干活儿的驴子也要喝水,少年偷偷地牵驴喝水被人发现,父亲要杀这驴子。少年入伍离开时,跪下对父亲说:“我走了,不是等于省下一份给它喝的水吗?”少年走出院子时,驴圈里猛地响起一阵驴叫,听来像是驴也放声大哭了……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在小说家梁晓声的笔下,犹如发生在我们眼前。小说家写起散文来,其优势不止如此。
总之,每篇好散文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活得有质量、有境界、有细节的作者,至少他得是一个懂得世间冷暖的人,往高处说,他得是一个有學识、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人。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