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交集又一年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翻阅《海外文摘》2018年度散文类作品,“生活随笔”栏目中,亲情类题材最为集中,真情实感本就是散文最基本的元素,而世间真情莫过于父母之爱,以及子女对于父母的爱。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这爱的细节和方式各有不同,但都以其至情,令人感慨。
   其中,重量级的作品当属周亚鹰的《52栋》,这部长篇纪实性散文以连载的形式,刊发在第4、5、6、7、8期上,占据了该栏目的半壁江山,可见本刊对它的推重。接连读完,方明白它被推重的缘由——这是我们每个人面临过、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的生活:人到中年、在社会生活中忙碌挣扎的“我”,与年迈的父母,如何在相互牵挂和呵护中,一起忐忑又幸福地走过。从这人世的镜像中,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心的温度。
   52栋,是作者为父母购买的一处90平方米的小套房,位于县城。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中年人,买这样的房子,应买得起,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这个想法,是否用心去实现。这部长篇散文,记述了真实发生在52栋、发生在父母亲身上,或者和52栋和父母亲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作者的工作、生活、出游过程中收获的并与父母分享的所见所闻。
   作者写陪着父母过马路,“我左手拎着菜,身体护着二老,右手示意车子先过,第四辆,对,第四辆车子的司机停下了,驾驶员伸出手,示意我们先行,那一瞬间,我十分感慨——这个小城,也终于有人践行车让人的文明规则了!感谢那位素不相识的驾驶员,他让我心里温暖了好一阵子。”在粗鄙的现实中,作者记录下温暖人心的细节,这细节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小城的,属于我们这个发展中的时代的生存相。
   他写母亲的电话,也不知母亲到底想说什么,也许就是想和儿子说说话,知道他这一刻如何;也许想见见他,想让他回52栋吃饭,总之,母亲东说西说,“我”总是在接连的工差和应酬中,推迟着回家的时间,“母亲说着说着就黯然神伤,语气变得很是低沉。”“這样啊,那,那你忙着吧!”身在江湖和世俗生活中的我们,总是有忙不完的事,而有父母亲等待的日月是有限的。作者是个悟道而幸福的人,他懂得抽身去陪父母亲。
   他写坐在院里石椅上的父母,“我远远地注视着他们,他们没有说话,没有交流,就那样安静地坐着,端坐着,除了(父亲)偶尔吐一口烟,就再也没有别的动作了。”也可以说,这是岁月静好;也可以说,他们老得活不动了(父亲的话)。作者拍摄下、记录下这老得像雕塑一样安静的父母亲。和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该记下的都记下了……逝去的再也追不回;以后,若谁幸运,读到这篇和父母相伴的原生态散文,及早学会珍惜并行动,也许可以避免永远的懊悔与伤逝。在商业化时代,文学越来越无现实功效,但它依然有感情和人生质量的功效,并且这功效显得更加令人珍惜。
   在“生活随笔”栏目中,富于真情感人、启迪人心的作品还有:张永的《我和父亲》(第1期),蒋殊的《盛大的告别》(第11期)等。(按发表时间顺序)
   张永的《我和父亲》中,“我的父亲”在被人欺压的那些年,从未做过任何示弱或反抗的行为。但也是在这些年间,父亲的性情大变,由热衷于做官的热血青年,慢慢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忍气吞声的人,以吹笛子度日,后来母亲把那竹笛也折断了,扔进了火里。在家人的眼里,父亲变得越来越软弱,没有担当,在家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是个局外人。但就是这样一个父亲,那时他已躺在病床上,却能够在“我”抑郁期间,反抗整个家庭成员的做法,和“我”站在一起,保护“我”,不让他们把“我”送进疯人院。还有帮助三哥在城市里谋到工作。作者笔下的这个父亲,一生的苦难屈辱,有着个人、家庭的因素,更有着大时代环境的因素。作者的笔墨深情,聚焦于二三事,把父亲的一生提炼了出来,令人唏嘘。
   蒋殊的《盛大的告别》,写2016年度,自己与几位亲友的生死离别,写得极其节制、凝练,尤其写父亲的,不多一字,悲情、有力!
  二
   在“文化散文”栏目中,以摩罗的《司马迁的新帽子:思想家》(第1期)为代表,呈现出文化散文的学识和思想力度。
   蒋建伟在《中国散文的气度》 (第3期)一文中,总括提出了一篇好散文的主要特质:第一点就是思想,第二点是语言,地域的语言,第三点是阅读的重要性。对于文化散文,思想的力度更为重要。阅读,其实也是帮助写作者推进思考和认知生活的过程。为什么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写出来不一样,主要原因可以说是学识、认知和思想的力度不一样。
   摩罗的《司马迁的新帽子:思想家》中,对于文学家司马迁,作者在史料的基础上,在历史的脉络里,梳理出了自己的新看法:1.司马迁驾驭能力非凡。他的胸中不但有丘壑,还有一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他成功驾驭了三千年文明史和无数事件、无数人物,并具有精彩的剪裁能力。2. 司马迁学问宏博辽远。他把一部历史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作者认为:“有学问,是写散文的优势之一,它影响着一个散文家所能达到的丰富性和高度。”“唐宋两朝,散文家千千万万,最负盛名的只有八大家。这八大家除了才华之外,都在学问上具有优势,很值得当今作家引以为鉴。”3.司马迁文学手法极其丰富。
   对于史学家司马迁,作者在合理论述的基础上给予了刷新,提出“思想家司马迁”这个新见。为什么说司马迁是思想家呢?或者说作为思想家的司马迁究竟有什么贡献?作者从五个方面讨论出答案:1.司马迁建构起民族起源和国家认同。2.建构起华夏道统。3.建构起华夏政治原则。4.建构起华夏民族性格。5.建构华夏民人一体历史观。作者高度评价《史记》是大经,是新的历史观的开创者,对两千多年来华夏民族的思想发展,起到了导向和塑形的重大作用。
   摩罗的这篇几万字的文化散文,可谓雄文,没有相当的思想能力和学问准备,没有相当的驾驭和提炼能力,显然也是难以完成的。从这篇长文的写作中,尤其从他对《史记》的精彩分析中,可学到文化散文及一般散文的道数。    在“文化散文”栏目中,有丰富的含量、有特色的作品还有:学群的《底》(第3期),汪曾祺的《我的家》(第4期),梁晓声的《孩子、驴子和水》(第6期),张镭的《安静的墓园》(第7期),邢小利的《〈白鹿原〉的创作过程》(第9期)等。
   学群的《底》,写亿万年的湖干涸以后,它的底袒露出来,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印迹。这个题材很有些难度,在看似没有故事、没有活物的地方,怎么写出故事和活力?这很考验作者的想象力和对干涸现场的激活、还原能力。
   作者的感知、想象力和语言都很出色。他写泥地上的神秘图案,“画下这些图案的是螺和蚌。水干涸的时候,它们在追逐着水,因水而生,随水而尽,这些湖水养育的精灵,是水将尽时留下的绝笔。”他想象两只相濡以沫的蚌,在最后的干涸中,留下双休合练、诵念阳光、舍弃肉身的造型。他写出了湖水与生灵间的神性,也写出了利欲熏心的人们电鱼、挖沙的粗暴现实。
   “电会在水里找到鱼。鱼没有办法。不管大鱼还是小鱼,跑得快的刁子鱼,还是可以扎进泥里的鲶鱼,只好跟人一起上路。它们会坐上摩托车。摩托车连着公路,连着鱼市场。那里有很多鱼。各种各样的鱼像集会似的,从湖里赶到这里。鲢鱼三块五,草鱼四块……一条鱼一个数字。”“湖里的沙和鱼,最后都连到报表上,成了数字。一切就像运数。”
   这篇散文不长,对湖底干涸时生灵们的挣扎,以及完成的造型,写得生动凄美;对于现实的粗暴后果,作者写得更是惊心,“脚踩上去,整个湖底一片碎响”, 那是碎石场一样的螺蚌壳发出的声音,“一个螺蛳一张圆睁的嘴。分两边打开的蚌,整个儿就是一张大开的嘴。世界在泥地上喊着。”
   这是一篇令人柔肠寸断、警示人关注生态、呵护生灵的好作品。
   还有梁晓声的《孩子、驴子和水》,写一个少年和驴子的感情,对驴子的呵护,这些是今天的少年难以想象的。在缺水的山村,干活儿的驴子也要喝水,少年偷偷地牵驴喝水被人发现,父亲要杀这驴子。少年入伍离开时,跪下对父亲说:“我走了,不是等于省下一份给它喝的水吗?”少年走出院子时,驴圈里猛地响起一阵驴叫,听来像是驴也放声大哭了……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在小说家梁晓声的笔下,犹如发生在我们眼前。小说家写起散文来,其优势不止如此。
   总之,每篇好散文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活得有质量、有境界、有细节的作者,至少他得是一个懂得世间冷暖的人,往高处说,他得是一个有學识、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人。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2018年8月23日,我随“从延安到北安”全国作家采风团,来到北安市的通北林业局。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走在深山里,这首东北抗联的《露营之歌》一直在我脑海中回旋。每次我到抗联老战士李敏阿姨家里,她都要带着我们唱这首歌,李敏阿姨把这首歌的歌谱挂在她家里最显眼的位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数学试卷的批改,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不能全面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
爷爷陪伴的童年  陈月末出生于1982年7月29日,月末的名字也由此而来。陈月末出生的时候,正是父母事业的上升期,尤其是父亲陈宝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  名气向来和忙碌成正比,父母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和照顾年幼的陈月末,一家人向来聚少离多,陈宝国和妻子赵奎娥也常常因为忙于各自的拍摄工作很久不见面。所以在陈月末童年的记忆里,最疼爱他、陪伴他最多的,是爷爷。  爷爷是个开朗、健谈的老人,常常很有
今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天气格外晴朗。  吃过午饭,我和爸爸觉得无聊,便想去钓鱼。于是,我俩买好鱼饵,提着钓鱼竿,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鱼塘边。  一到鱼塘边,我就抓起一把“鬼米”往水里一撒。等了一会儿,咦,怎么没有反应?说明书上不是说可以诱鱼的吗?还是爸爸告诉了我其中的原因。原来这个“鬼米”的作用,是慢慢地散发出香味,把鱼给骗过来,速度可没这么快。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我挑了根细鱼竿。我不期望钓到
夜黑里  一  在乡村,夜总是比城里的黑,不信你来看看,你看不见什么的,天上有星星还好些,没有星星,你就知道乡村的夜是什么样了。其实,我给你说也说不好,但你可以伸出手来试试,你是看不见你的手指的,你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半截胳膊,那半截就伸到夜里去了。  你在村子里走,看到一个火头一闪一闪,你以为那是谁的烟头,你问了是谁,那火头不说话,一忽站着一忽蹲下的,好像与你玩着把戏。等你近前了,那火头又远了,你不
据2019年8月28日《成都商报》报道,成都两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马秾华、朱惠兰,寻寻觅觅,从记忆深处,从同伴口中,从故纸堆中,历时两个月,把成都平原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流传的童谣收集整理百余首,内容从婴孩学语到饮食文化,从催眠儿歌到生活乐趣,应有尽有。  对于“80后”“70后”乃至年龄更大的人来说,童谣是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时候没有手机和电腦,也没有多么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孩子们一边做游戏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  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
真题再现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韌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此
目前各家银行都发行了各种信用卡,而且名称不同、品种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当然信用卡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办外币卡,去挂个副卡。随着持卡族的日渐增多,如何用好、用活信用卡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在此向大家传授几招银行卡的理财方法。  免费获赠保险:许多银行的信用卡都将保险公司的意外险或者医疗保险作为促销优惠送给持卡客户,客户只要办理了相应的信用卡就可以获得巨额的保险。所以,办卡时一定要问清楚
愛汇成江海,垒成山岳,岁月填不平江海,移不走山岳,外公的爱如海如山。  “外公”这两个字像窖藏的酒,一饮而尽才知晓回味的甘醇。这一声“外公”一道就是十七载光阴。外公,你也不过花甲又过四个春秋,头发便已白了一半。我不愿承认你是英雄迟暮,壮士老矣。  小时候,您秉承“不打不成才”的观念,尽管我是个女孩子,也从不偏袒我。我要真犯了错,您抄起家伙就冲过来,神情严肃,没半点儿开玩笑的样子。这时我就缩到外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