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着眼于沈阳故宫木构架营造技术中的诸多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构架体系和构造做法,指出沈阳故宫建筑吸收和传承了中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术,融合了满族的民族文化,借鉴蒙、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呈现出多民族的建筑技术的特点,对于丰富以清文化为主的沈阳城市文化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沈阳故宫;木构架;多民族;文化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其作为举世仅存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宫殿,是刚刚从渔猎、采集经济转入农耕经济的满族人,按照本民族的社会制度、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吸收和借鉴汉族及蒙、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技术和艺术,设计建造出的宫殿建筑杰作,其独特的建筑布局、营造技术和装饰艺术成为中外宫殿建筑中自成特色的杰作,被称为本地区各民族建筑遗存中最杰出的范例,代表着当时东北亚地区建筑文化的最高成就,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
一、传承了中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术
沈阳故宫建筑的木构架营造技术中,吸收和传承汉族先进的营造技术,是其诸多营造特点中最为鲜明的。其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各构件搭接构造以及用材制度等方面,与明末清初的中原建筑十分相似。如就结构體系而言,无论是正身梁架,还是排山梁架都采用了基本的抬梁式的构架组合方式;从各构件搭接做法和组合规律看,各构件的分件形式和尺寸虽有差异,但其基本组合规律同传统的做法没有太大差异,而搭接做法仍采用我国传统的榫卯形式;从基本模数和扩大模数的使用看,沈阳故宫建筑仍沿用有斗拱建筑以斗口为基本模数,无斗拱建筑以檐柱径为基本模数的用材制度,并且承袭着以檐柱高为扩大模数的设计方法,而且比较准确地掌握和运用了这一规律。大多数建筑自身的檐步、金步、脊步的距离相等或近似相等,这一点同我国其他古建筑的步距规律是一致的。大政殿的藻井做法是传统的降龙藻井的做法,而其他建筑上采用的平暗和海漫天花是我国传统天花中常见的形式,这缘于千百年来汉文化的影响,以及清朝的统治者,特别是两位先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汉族先进文化的认同和积极学习。
二、融合了满族的民族文化
沈阳故宫是地地道道按照满族人的意图建造,并为其所用的皇家宫殿,在其大小木作的营造特点上反映出了诸多满族文化和满族人的民族气质。
1、体现满族初创期经济水平和军政体制的柱网
沈阳故宫单体建筑体量小,多数建筑的柱网尺寸在3~4m之间,这个数值几乎是大式做法开间尺寸的最小值。现以沈阳故宫的崇政殿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为例来说明,崇政殿:面阔5间,进深13架椽,面阔明间8.44m,次间5.56m,稍间5.55m,尽间3.61m;而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7架椽,面阔各间均等为4.2m,总高度28.33m。崇政殿和太和殿同为皇帝的金銮殿,崇政殿的体量和规模比太和殿却小得多,其原因在于,后金迁都沈阳后,由于连年战争,生产遭到破坏,辽沈地区曾发生“粮荒”,逃判的人多,秩序很乱。虽然皇太极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得当时的后金在手工业、商业上较前有了很大发展,但采集渔猎经济在那时仍然是获得部分生活资料和作为商品的重要手段。皇太极就指出:“人参、貂皮……我民所赖以为生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生产力仍比较落后,经济也远比不上发达的中原,因此,建设的规模、建筑的体量都比较小。当时,还无法像中原王朝那样讲究奢华。此外,皇太极在安定社会的同时,为了发展生产,他率先提出“工筑之兴,有妨农务。从前因边墙事关守御,故劳民力役,事非得已……今修葺已竣,嗣后有颓坏者,止令修补,不复兴筑,用恤民力,专勤南亩”,“吾躬行节俭微物必惜,正欲卑汝等效法耳”。皇太极称汗后的“尚俭”风习,导致沈阳故宫早期建筑的规制低、体量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满民族古朴淳厚的风气和讲究实际的民族特质。沈阳故宫建筑中2/3的建筑平面柱网沿用传统的布局形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了独特的布局形式,大政殿(见图1)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建筑。该建筑采用的是八角形的柱网布局,专家学者们曾从不同的角度,对大政殿的平面形状给出了解释。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档案,从建筑技术的角度分析、总结出了大政殿采用八角形的原因。
第一,八旗制度的影响。建筑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努尔哈赤作为一代国君,必然将他的一贯思想、文化、信仰反映在建筑上。努尔哈赤把自己在军事史、政治史上的创举———八旗制度,用八边形的建筑平面,简单直白地固化为后金(清)国家政权的象征。这也是努尔哈赤一贯的治国思想———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在建筑上的反映。笔者认为,这是大政殿采用八角形平面的最重要原因。
第二,多边形的平面,容易创造出帐幄的形态。努尔哈赤在行军打仗过程中,需要安营扎寨时,则“立黄幄,两侧搭八幄,八旗之诸贝勒、大臣于八处坐”,从现存的建筑布局看,就是这种战争状态的固化。矩形的平面不容易产生帐篷形状的外观效果,八边形或十二边形与圆形更为接近,很容易创造出帐幄的形象,而用八边形来创造此种形象,既是努尔哈赤熟悉的、乐于接受的,也是在当时战争年代能激发所有满族人斗志的,即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第三,努尔哈赤试图把大政殿建造成一座丰碑,把自己的功绩告知后人。塔是一种纪念性建筑,它是表达纪念意义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在辽金时期,八角形平面的塔比较流行,如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塔的平面形状与大政殿非常相似。努尔哈赤认可和接受了多用于塔的八角形平面形状,来为自己的军事成就树立永久的丰碑。 2、主要建筑采用了满族民居的构架组合方式
沈阳故宫建筑中,硬山建筑占一半以上,这在宫殿建筑中是极少见的。硬山屋顶形式是东北地区千百年来被各族人民普遍采用的建筑形式,同样也是为满族人喜爱和乐于接受的形式。在早期的满族民居中被大量使用,甚至,努尔哈赤的汗王宫也采用了这种形式,所以沈阳故宫作为皇宫,其建筑结合东北的地方做法和满族的习俗,采用了硬山顶建筑,也就不足为怪了。沈阳故宫硬山建筑的构架组合方式一方面沿用中国传统木建筑广泛采用的抬梁式的构件搭接做法,这源于长期以来汉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如采用了满族人自己创造的檩木久式的构件组合方式:清早期的建筑,在金柱的柱头位置,沿面宽方向相当于金枋的是一根同金檩直径相当的圆木,当地人称之为“木久”,在檩和木久之间安装垫板。有些建筑檩和木久之间的距离很小,垫板的高度也很小,甚至有的建筑就是两根圆木直接叠落在一起。“檩木久式”的屋架组合方式,不仅成为满族民居屋架的主要特点,而且被皇宫建筑所采用,从而成为满族皇宫建筑的一大特色,如图2大清门屋架所示。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此门庄严富丽,与整个宫殿建筑混成一体,显得十分协调。大清门建于1632之前,为沈阳故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从中可见其代表的特色。再如早期的中路建筑在檐柱与金柱之间没有穿插枋,仅有抱头梁相连,且抱头梁为龙形,龙尾直达到七架梁下(见图3)。
3、满风浓郁的外檐装饰
沈阳故宫外檐装修的种类与样式比较单一,门的种类主要是隔扇门和板门,窗以支摘窗为主,上安横陂窗,个别建筑设置与隔扇相配套的槛窗。隔心式样也只有斧头眼(斜方格),三交六碗和灯笼框、直棱码三箭几种。裙板式样主要是阳线四合如意头、贴金团龙和石榴夔龙等几种。而北京故宫在外檐装修上的种类和样式很多,因建筑的性质、等级、使用者的喜好等各不相同,题材宽广,工艺精美,装饰趣味和艺术水准很高,体现出天子之尊的华贵富丽。沈阳故宫则较之种类少,样式较简单朴实。除了“尚简”风习外,经济实力不足和营建制度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早期建筑的门窗样式都保留着满族民居朴实无华的风格。如清宁宫的正门是单扇红漆板门,而没有采用汉族等级较高的隔扇门。其宽大的边挺和高大的横陂以及出挑较长的门簪显示出古朴的风格。清宁宫板门偏东设置,可在室内西侧形成口袋房,以供祭祀所需,这是满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与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相结合的建筑形式。
三、蒙、藏文化的影响
沈阳故宫的建筑是吸收和借鉴汉族及蒙、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结果,对于蒙、藏文化的吸收在沈阳故宫的装饰艺术中表现得异常突出,在其木构架上也有所体现。
1、体现在细部构造上
在大清门和崇政殿的檐柱柱头上有一个外形如雀替的构件,其顶面承托大梁(叠合梁),底面落在柱头上,并且向两侧出挑,如同我们现代建筑中的柱帽,不仅其外观雕刻精美,有着一定的装饰作用,而且有直接的结构功能,它的存在大大减小了柱顶面的压强。这也是藏式建筑木构架中的一个典型做法。大清门、崇政殿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午门和太和殿,皇太极在整座皇宫最重要的两座建筑的最显眼的地方使用了藏式做法,这不仅说明藏族文化对清初期的满族文化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说明,蒙、藏在清初对满族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意义。
2、体现在装饰构件上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藏传佛教———喇嘛教的推崇在修建沈阳故宫时被直观地固化在不同的建筑上,在其东路和中路建筑上融入与体现了喇嘛教文化,如在大政殿挑檐枋的位置安装有透雕的兽面(见图4),大政殿的藻井上的梵文天花(见图5)等。
3、蒙藏文化对沈阳故宫木构件影响的原因
满族的先民与蒙古族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导致血缘、姻缘、经济、政治的悠久交往。努爾哈赤认为满、蒙两个民族在服制、风俗等方面“皆似一国”,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和亲近感,使得满族人从情感上乐于汲取蒙古文化。因此,在满族早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蒙古游牧文化渗透之迹斑斑可考。这种文化的渗透,同样固化在沈阳故宫的建筑中。肇兴之初的满族不仅向蒙古学习,而且不断加深二者之间的亲近关系,随着努尔哈赤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许多蒙古上层喇嘛投奔到他的麾下,蒙古各部逐渐成为他的主要怀柔对象。出于政治和军事的目的,努尔哈赤极力推崇喇嘛教。到17世纪上叶,蒙古各部笃信的佛教———喇嘛教,开始上升到统治地位。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之后,继承了努尔哈赤推崇喇嘛教的政策,而且随着后金势力的不断壮大,对喇嘛教的需要更为强烈,使之比努尔哈赤时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喇嘛教的推崇在修建沈阳故宫时被直观地固化在不同的建筑上,以此来表达其虔诚之心。
四、结论
沈阳故宫柱网尺寸和平面形式,木构架的构造做法,木构件的装饰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满族建筑文化的特点,是汉、蒙、藏等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共同作用的难得实例。它以自己区别于汉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特色,成为沈阳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汲取营养,对其认真地加以保护、探索、总结和吸收,以便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官修.满文老档[M].汉译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
[2]官修.清实录·太宗实录[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清代.
[3]官修.清实录·太祖实录[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清代.
[4]陈伯超,朴玉顺.盛京宫殿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J]. 三月风. 2009(05)。
[6]张佳璐. 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的对比——浅谈清朝皇家建筑的特点[J]. 中外建筑. 2011(09)。
【关键词】沈阳故宫;木构架;多民族;文化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其作为举世仅存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宫殿,是刚刚从渔猎、采集经济转入农耕经济的满族人,按照本民族的社会制度、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吸收和借鉴汉族及蒙、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技术和艺术,设计建造出的宫殿建筑杰作,其独特的建筑布局、营造技术和装饰艺术成为中外宫殿建筑中自成特色的杰作,被称为本地区各民族建筑遗存中最杰出的范例,代表着当时东北亚地区建筑文化的最高成就,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
一、传承了中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术
沈阳故宫建筑的木构架营造技术中,吸收和传承汉族先进的营造技术,是其诸多营造特点中最为鲜明的。其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各构件搭接构造以及用材制度等方面,与明末清初的中原建筑十分相似。如就结构體系而言,无论是正身梁架,还是排山梁架都采用了基本的抬梁式的构架组合方式;从各构件搭接做法和组合规律看,各构件的分件形式和尺寸虽有差异,但其基本组合规律同传统的做法没有太大差异,而搭接做法仍采用我国传统的榫卯形式;从基本模数和扩大模数的使用看,沈阳故宫建筑仍沿用有斗拱建筑以斗口为基本模数,无斗拱建筑以檐柱径为基本模数的用材制度,并且承袭着以檐柱高为扩大模数的设计方法,而且比较准确地掌握和运用了这一规律。大多数建筑自身的檐步、金步、脊步的距离相等或近似相等,这一点同我国其他古建筑的步距规律是一致的。大政殿的藻井做法是传统的降龙藻井的做法,而其他建筑上采用的平暗和海漫天花是我国传统天花中常见的形式,这缘于千百年来汉文化的影响,以及清朝的统治者,特别是两位先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汉族先进文化的认同和积极学习。
二、融合了满族的民族文化
沈阳故宫是地地道道按照满族人的意图建造,并为其所用的皇家宫殿,在其大小木作的营造特点上反映出了诸多满族文化和满族人的民族气质。
1、体现满族初创期经济水平和军政体制的柱网
沈阳故宫单体建筑体量小,多数建筑的柱网尺寸在3~4m之间,这个数值几乎是大式做法开间尺寸的最小值。现以沈阳故宫的崇政殿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为例来说明,崇政殿:面阔5间,进深13架椽,面阔明间8.44m,次间5.56m,稍间5.55m,尽间3.61m;而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7架椽,面阔各间均等为4.2m,总高度28.33m。崇政殿和太和殿同为皇帝的金銮殿,崇政殿的体量和规模比太和殿却小得多,其原因在于,后金迁都沈阳后,由于连年战争,生产遭到破坏,辽沈地区曾发生“粮荒”,逃判的人多,秩序很乱。虽然皇太极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得当时的后金在手工业、商业上较前有了很大发展,但采集渔猎经济在那时仍然是获得部分生活资料和作为商品的重要手段。皇太极就指出:“人参、貂皮……我民所赖以为生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生产力仍比较落后,经济也远比不上发达的中原,因此,建设的规模、建筑的体量都比较小。当时,还无法像中原王朝那样讲究奢华。此外,皇太极在安定社会的同时,为了发展生产,他率先提出“工筑之兴,有妨农务。从前因边墙事关守御,故劳民力役,事非得已……今修葺已竣,嗣后有颓坏者,止令修补,不复兴筑,用恤民力,专勤南亩”,“吾躬行节俭微物必惜,正欲卑汝等效法耳”。皇太极称汗后的“尚俭”风习,导致沈阳故宫早期建筑的规制低、体量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满民族古朴淳厚的风气和讲究实际的民族特质。沈阳故宫建筑中2/3的建筑平面柱网沿用传统的布局形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了独特的布局形式,大政殿(见图1)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建筑。该建筑采用的是八角形的柱网布局,专家学者们曾从不同的角度,对大政殿的平面形状给出了解释。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档案,从建筑技术的角度分析、总结出了大政殿采用八角形的原因。
第一,八旗制度的影响。建筑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努尔哈赤作为一代国君,必然将他的一贯思想、文化、信仰反映在建筑上。努尔哈赤把自己在军事史、政治史上的创举———八旗制度,用八边形的建筑平面,简单直白地固化为后金(清)国家政权的象征。这也是努尔哈赤一贯的治国思想———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在建筑上的反映。笔者认为,这是大政殿采用八角形平面的最重要原因。
第二,多边形的平面,容易创造出帐幄的形态。努尔哈赤在行军打仗过程中,需要安营扎寨时,则“立黄幄,两侧搭八幄,八旗之诸贝勒、大臣于八处坐”,从现存的建筑布局看,就是这种战争状态的固化。矩形的平面不容易产生帐篷形状的外观效果,八边形或十二边形与圆形更为接近,很容易创造出帐幄的形象,而用八边形来创造此种形象,既是努尔哈赤熟悉的、乐于接受的,也是在当时战争年代能激发所有满族人斗志的,即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第三,努尔哈赤试图把大政殿建造成一座丰碑,把自己的功绩告知后人。塔是一种纪念性建筑,它是表达纪念意义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在辽金时期,八角形平面的塔比较流行,如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塔的平面形状与大政殿非常相似。努尔哈赤认可和接受了多用于塔的八角形平面形状,来为自己的军事成就树立永久的丰碑。 2、主要建筑采用了满族民居的构架组合方式
沈阳故宫建筑中,硬山建筑占一半以上,这在宫殿建筑中是极少见的。硬山屋顶形式是东北地区千百年来被各族人民普遍采用的建筑形式,同样也是为满族人喜爱和乐于接受的形式。在早期的满族民居中被大量使用,甚至,努尔哈赤的汗王宫也采用了这种形式,所以沈阳故宫作为皇宫,其建筑结合东北的地方做法和满族的习俗,采用了硬山顶建筑,也就不足为怪了。沈阳故宫硬山建筑的构架组合方式一方面沿用中国传统木建筑广泛采用的抬梁式的构件搭接做法,这源于长期以来汉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如采用了满族人自己创造的檩木久式的构件组合方式:清早期的建筑,在金柱的柱头位置,沿面宽方向相当于金枋的是一根同金檩直径相当的圆木,当地人称之为“木久”,在檩和木久之间安装垫板。有些建筑檩和木久之间的距离很小,垫板的高度也很小,甚至有的建筑就是两根圆木直接叠落在一起。“檩木久式”的屋架组合方式,不仅成为满族民居屋架的主要特点,而且被皇宫建筑所采用,从而成为满族皇宫建筑的一大特色,如图2大清门屋架所示。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此门庄严富丽,与整个宫殿建筑混成一体,显得十分协调。大清门建于1632之前,为沈阳故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从中可见其代表的特色。再如早期的中路建筑在檐柱与金柱之间没有穿插枋,仅有抱头梁相连,且抱头梁为龙形,龙尾直达到七架梁下(见图3)。
3、满风浓郁的外檐装饰
沈阳故宫外檐装修的种类与样式比较单一,门的种类主要是隔扇门和板门,窗以支摘窗为主,上安横陂窗,个别建筑设置与隔扇相配套的槛窗。隔心式样也只有斧头眼(斜方格),三交六碗和灯笼框、直棱码三箭几种。裙板式样主要是阳线四合如意头、贴金团龙和石榴夔龙等几种。而北京故宫在外檐装修上的种类和样式很多,因建筑的性质、等级、使用者的喜好等各不相同,题材宽广,工艺精美,装饰趣味和艺术水准很高,体现出天子之尊的华贵富丽。沈阳故宫则较之种类少,样式较简单朴实。除了“尚简”风习外,经济实力不足和营建制度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早期建筑的门窗样式都保留着满族民居朴实无华的风格。如清宁宫的正门是单扇红漆板门,而没有采用汉族等级较高的隔扇门。其宽大的边挺和高大的横陂以及出挑较长的门簪显示出古朴的风格。清宁宫板门偏东设置,可在室内西侧形成口袋房,以供祭祀所需,这是满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与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相结合的建筑形式。
三、蒙、藏文化的影响
沈阳故宫的建筑是吸收和借鉴汉族及蒙、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结果,对于蒙、藏文化的吸收在沈阳故宫的装饰艺术中表现得异常突出,在其木构架上也有所体现。
1、体现在细部构造上
在大清门和崇政殿的檐柱柱头上有一个外形如雀替的构件,其顶面承托大梁(叠合梁),底面落在柱头上,并且向两侧出挑,如同我们现代建筑中的柱帽,不仅其外观雕刻精美,有着一定的装饰作用,而且有直接的结构功能,它的存在大大减小了柱顶面的压强。这也是藏式建筑木构架中的一个典型做法。大清门、崇政殿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午门和太和殿,皇太极在整座皇宫最重要的两座建筑的最显眼的地方使用了藏式做法,这不仅说明藏族文化对清初期的满族文化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说明,蒙、藏在清初对满族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意义。
2、体现在装饰构件上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藏传佛教———喇嘛教的推崇在修建沈阳故宫时被直观地固化在不同的建筑上,在其东路和中路建筑上融入与体现了喇嘛教文化,如在大政殿挑檐枋的位置安装有透雕的兽面(见图4),大政殿的藻井上的梵文天花(见图5)等。
3、蒙藏文化对沈阳故宫木构件影响的原因
满族的先民与蒙古族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导致血缘、姻缘、经济、政治的悠久交往。努爾哈赤认为满、蒙两个民族在服制、风俗等方面“皆似一国”,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和亲近感,使得满族人从情感上乐于汲取蒙古文化。因此,在满族早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蒙古游牧文化渗透之迹斑斑可考。这种文化的渗透,同样固化在沈阳故宫的建筑中。肇兴之初的满族不仅向蒙古学习,而且不断加深二者之间的亲近关系,随着努尔哈赤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许多蒙古上层喇嘛投奔到他的麾下,蒙古各部逐渐成为他的主要怀柔对象。出于政治和军事的目的,努尔哈赤极力推崇喇嘛教。到17世纪上叶,蒙古各部笃信的佛教———喇嘛教,开始上升到统治地位。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之后,继承了努尔哈赤推崇喇嘛教的政策,而且随着后金势力的不断壮大,对喇嘛教的需要更为强烈,使之比努尔哈赤时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喇嘛教的推崇在修建沈阳故宫时被直观地固化在不同的建筑上,以此来表达其虔诚之心。
四、结论
沈阳故宫柱网尺寸和平面形式,木构架的构造做法,木构件的装饰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满族建筑文化的特点,是汉、蒙、藏等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共同作用的难得实例。它以自己区别于汉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特色,成为沈阳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汲取营养,对其认真地加以保护、探索、总结和吸收,以便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官修.满文老档[M].汉译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
[2]官修.清实录·太宗实录[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清代.
[3]官修.清实录·太祖实录[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清代.
[4]陈伯超,朴玉顺.盛京宫殿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J]. 三月风. 2009(05)。
[6]张佳璐. 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的对比——浅谈清朝皇家建筑的特点[J]. 中外建筑.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