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因此,语文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感悟作者情感,以提高阅读效率。本文通过采用群文阅读、主题阅读、语用阅读方法的应用,分析了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水平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水平有效提高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是收集处理文本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大千世界、发展思维能力水平、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阅读本身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但可以辅助各学科的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增强语言交流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空间得到有效拓展。
一、 群文阅读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達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围绕一个主题(相同、互补、风格、写法)而选择一组相关联的多个文本,引导学生展开立体式的自主化阅读,从而形成一个课内外读物结合阅读的阅读共同体模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阅读与群文阅读的互文性,两种阅读相得益彰,可以促进阅读内容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写作方法的有效增强作用,并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激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方式、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以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我国自古就认识到了博览群书的重要性,文学家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群文阅读的主题选择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参考:作者、表达方式、体裁、思想观点、文本内容、人文理念等等。阅读方法可以采用直奔主题而有效引入、文本有序化的呈现、多元化问题设计等。从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知识巩固,才能实施求同、比异、整合、判断等阅读方法的渗透。
二、 语用阅读法
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与品味文本语言。语用阅读法,指的是基于语用而指向阅读的方法。学语文的目的就是学习语言以运用语言,语言的运用包括说和写两个方面。
(一) 说
语用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正确地理解了阅读内容,才能真正展开语言的妙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中学会辨析字词与句子,在段落的层次化分后学会概括段意、层意与节意,遵循总分总的思维原则,学会归纳文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中进行听话与说话训练:多听有感情的标准阅读,将阅读声调与文本内容进行有效联接,感悟作者的心情,在赏析、体会文本的内涵中朗读、默读、复述中背诵,以及参加朗读比赛活动等。遇到不太熟悉的字词应多查字典,并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 写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里的“技能”指的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了解文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掌握文本内容的写作方法(对比烘托、伏笔铺垫、细节描绘、承上启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欲扬先抑等),修辞手法是修饰文字的词句,修辞应用在写作中可以使文章鲜明、生动、有力,情感真挚感人、引人入胜,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双关、互文、对偶、借代、夸张等等。写作文、读后感、续写故事等都是实践训练内容。
(三) 情境阅读法
阅读教学中,阅读兴趣与阅读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偏低,激发阅读兴趣虽然重要,只有阅读兴趣而不强调阅读方法,是无意义的积极。再好的阅读方法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能方以致用的。情境阅读是在一定的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与文本一致的现场环境,学生在角色表演中阅读、语言文字训练中切身体会文本的角色情感,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地感悟到文章内容。
例如:《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课文讲述的是春天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都在努力生长着,由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情况不一样,小柳树为自己长得又快又漂亮而得意扬扬,并看不起小枣树。小枣树呢,既不会因为没有小柳树的漂亮而气馁,也不因为自己可以结出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夸,反而赞扬小柳树。文中的小柳树与小枣树的两个角色呈现出了鲜明的对比,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展示课文内容,准备一幅与课文场景相应的大背景图画,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或者带学生到校园、公园的柳林或者枣林旁边,组织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比较,体会文本中每一个角色的不同心情,研究自己要表演的角色的表情和语言特色,细心揣摩小柳树与小枣树不同的心情,用语言生动地将小柳树与小枣树的心理活动表演出来,并使用准确的朗读语气进行表演。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围绕“为什么小柳树在故事中的前后表现不一样呢?”的问题展开讨论,感受小枣树宽广的胸怀、包容的态度,懂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明白了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在相应的情境中阅读,学生会兴致勃勃地进行快乐阅读,不但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而且学会了字词、学习方法,理解了文意,提高了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自主阅读的动力,创新化的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第一要义。有效地阅读可以增强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在理解中阅读更能体会文本内涵所体现出的中心思想。我国诗人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字、词、句、段、篇、章的使用技巧、表达方法,从而在阅读的量变中引起质变,形成语感,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柴玉隆.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J].教师,2015(24).
[2]秦志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3]张慧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3).
作者简介:
林惠琴,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龙文区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是收集处理文本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大千世界、发展思维能力水平、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阅读本身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但可以辅助各学科的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增强语言交流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空间得到有效拓展。
一、 群文阅读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達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围绕一个主题(相同、互补、风格、写法)而选择一组相关联的多个文本,引导学生展开立体式的自主化阅读,从而形成一个课内外读物结合阅读的阅读共同体模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阅读与群文阅读的互文性,两种阅读相得益彰,可以促进阅读内容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写作方法的有效增强作用,并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激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方式、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以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我国自古就认识到了博览群书的重要性,文学家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群文阅读的主题选择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参考:作者、表达方式、体裁、思想观点、文本内容、人文理念等等。阅读方法可以采用直奔主题而有效引入、文本有序化的呈现、多元化问题设计等。从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知识巩固,才能实施求同、比异、整合、判断等阅读方法的渗透。
二、 语用阅读法
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与品味文本语言。语用阅读法,指的是基于语用而指向阅读的方法。学语文的目的就是学习语言以运用语言,语言的运用包括说和写两个方面。
(一) 说
语用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正确地理解了阅读内容,才能真正展开语言的妙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中学会辨析字词与句子,在段落的层次化分后学会概括段意、层意与节意,遵循总分总的思维原则,学会归纳文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中进行听话与说话训练:多听有感情的标准阅读,将阅读声调与文本内容进行有效联接,感悟作者的心情,在赏析、体会文本的内涵中朗读、默读、复述中背诵,以及参加朗读比赛活动等。遇到不太熟悉的字词应多查字典,并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 写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里的“技能”指的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了解文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掌握文本内容的写作方法(对比烘托、伏笔铺垫、细节描绘、承上启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欲扬先抑等),修辞手法是修饰文字的词句,修辞应用在写作中可以使文章鲜明、生动、有力,情感真挚感人、引人入胜,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双关、互文、对偶、借代、夸张等等。写作文、读后感、续写故事等都是实践训练内容。
(三) 情境阅读法
阅读教学中,阅读兴趣与阅读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偏低,激发阅读兴趣虽然重要,只有阅读兴趣而不强调阅读方法,是无意义的积极。再好的阅读方法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能方以致用的。情境阅读是在一定的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与文本一致的现场环境,学生在角色表演中阅读、语言文字训练中切身体会文本的角色情感,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地感悟到文章内容。
例如:《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课文讲述的是春天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都在努力生长着,由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情况不一样,小柳树为自己长得又快又漂亮而得意扬扬,并看不起小枣树。小枣树呢,既不会因为没有小柳树的漂亮而气馁,也不因为自己可以结出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夸,反而赞扬小柳树。文中的小柳树与小枣树的两个角色呈现出了鲜明的对比,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展示课文内容,准备一幅与课文场景相应的大背景图画,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或者带学生到校园、公园的柳林或者枣林旁边,组织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比较,体会文本中每一个角色的不同心情,研究自己要表演的角色的表情和语言特色,细心揣摩小柳树与小枣树不同的心情,用语言生动地将小柳树与小枣树的心理活动表演出来,并使用准确的朗读语气进行表演。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围绕“为什么小柳树在故事中的前后表现不一样呢?”的问题展开讨论,感受小枣树宽广的胸怀、包容的态度,懂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明白了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在相应的情境中阅读,学生会兴致勃勃地进行快乐阅读,不但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而且学会了字词、学习方法,理解了文意,提高了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自主阅读的动力,创新化的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第一要义。有效地阅读可以增强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在理解中阅读更能体会文本内涵所体现出的中心思想。我国诗人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字、词、句、段、篇、章的使用技巧、表达方法,从而在阅读的量变中引起质变,形成语感,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柴玉隆.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J].教师,2015(24).
[2]秦志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3]张慧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3).
作者简介:
林惠琴,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龙文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