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生诚信品德的养成,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相关。本文重点研究在学校品德教育及管理中,如何针对高中生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脱节的特点,规范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探讨诚信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高中生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瑰宝。高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生毕业以后要么踏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要么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高中生的诚信状况,是衡量其今后是否能成为国家合格人才的标准之一。
当前,高中生诚信现状总体是健康向上的,但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致使诚信缺失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中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认识肤浅,常常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导致学生中失信行为有愈加严重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产品最终要输向社会,高考作为精英人才选拔,如果这些未来公民屡屡在最起码的诚信道德方面都不及格,这不但是教育的失败,更会增加诸多社会灾难和不安定因素,因此,加强高中生诚信教育,加强高中生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建设,打造和谐校园,已势在必行。分析目前高中生诚信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现在的青少年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他人,久而久之,势必淡化他对自己、对学习、对家庭、对社会诚实守信的意识。而且,对于高中生的家长,更多地将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忽略诚信教育,认为诚信教育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在浪费学习时间,如此做法必将导致一些高中生对诚信的理解不够到位,诚信教育无从谈起。
二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向。学校为求生存和发展,重智育而轻德育,弱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很多学校为了应付检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时为了所谓的集体荣誉,班主任要求学生统一口径;有时为了欢迎上级各级领导检查,常临时应急抽调学生在领导到达之前大搞清洁卫生以树“形象”,这不仅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更表现了学校作为普通社会法人不诚信的一面,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不诚信的角色。另外,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指向不明,可操作性不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抽象,只重视思想灌输,不注意实际践行,以致学生出现“知其不善而为之”的现象。同时,学校缺乏必要的道德评价体系,对诚信学生无一定鼓励,有诚信缺失的行为又没有得到惩罚,德育评价制度不健全。以上种种,都使学校方面在高中生诚信教育问题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今,物质文明的繁荣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资源,但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人把个人的享乐当做自己的唯一权利,投机取巧,蒙混逃避,而把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抛之脑后。比如:假冒伪劣随处可见,高考的2B铅笔事件,就弄得学生们晕头转向;伪劣的药品充满市场,假冒的名牌琳琅满目;很多网吧门口贴着“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标牌,但进入网吧的“主力部队”,恰恰是未成年人……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这些社会的非诚信行为学生耳闻目睹,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给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这也是影响高中生诚信意识形成的重要原因。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高中生的德育建设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学生诚信是关系其健康成长的一辈子的大事,更是关系到能否构建良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能否促进社会、促进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大事。必须从现实问题出发,探讨高中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首先,在高中生的诚信教育中,学校承担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要树立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将诚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第一,要坚持把“德育为先”的理念落实到诚信教育的全过程。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改变目前中学“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德和素质教育”的局面,对学生的德育建设,特别是诚信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诚信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比如,可以开设有关诚信教育的讲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辩论赛,成立道德法庭,组织对现实生活诚信状况的调查活动等,在学生中培养诚实守信的意识,将其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原则。强调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不说谎话等做起,将诚实守信贯穿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牢固树立诚信为本、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理念,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
第二,教师的工作以“育人”为本,而育人之本就是诚信。常说“为人师表”,这不只是赞扬老师,更是给教师的一种责任,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责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曾参杀猪取信”,就是要教育孩子从小知道做人的根本。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是诚实守信的,应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自己要先做到。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有一次因特殊原因迟到了几分钟,就罚自己在凛冽的寒风中站了一个小时,给我们教师做出了严格要求自己诚信的榜样。诚信的学生要求有诚信的教师。教师必须是诚信的使者,处处撒播诚信的种子。把诚信作为学校行动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在开展直接与学生接触的工作及活动中,讲求诚实守信。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
第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做到教书育诚。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还是在课堂,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渠道。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最多,只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善于抓住时机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就能结合学生特点,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任课老师若能在平时对学生注重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不但能培养出有“才”的学生,还能促使学生成为有“德”的人。
第四,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学生诚信档案制度。自2007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实施部、省两级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网络管理,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严重违规考生,如使用手机、对讲机、“耳麦”等无线通信工具内外勾结进行作弊的考生,将被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供高等学校、招生单位甚至将来的用人部门查询。实际上,不仅从高考开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为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使其了解到诚信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来记录学生的诚信度,对其信用状况实行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充分利用信用记录,与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等展开合作,对学生失信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有效制约。将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作为学生的另一张“身份证”,促使学生珍惜和维护自己的诚信形象。制定“学生诚信度评估条例”,在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对班级学生的诚信度进行量化评估,促使学生养成诚信处事的优良品质。
另外,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社会、家庭的广泛参与和配合。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有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容易纸上谈兵,而且当今社会影响日益增大,市场、社会价值取向与学校诚信教育产生反差,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要健全诚信奖励惩罚制度,让广大社会成员自觉弘扬传统美德,恪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努力营造童叟无欺、人人守信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片养成良好品质的沃土,才能使诚信的种子得以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家长更要当好子女的表率。要优化家庭环境,使其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影响连贯一致。“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一言一行,从每个学生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每位家长必须当好子女的启蒙老师,当好一名模范的家长,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为完善学生的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诚信教育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是关系全民族的大事。只有综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高中生的诚信教育之花才能结出成熟的果实。
参考文献:
[1]伊荣贵.谈诚信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5(4).
[2]吕玲晓.诚信教育四部曲[J].小学教学参考,2005(12).
[3]吴兴富.开展诚信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7(1).
(烟台市第三中学,作者系鲁东大学教育硕士)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高中生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瑰宝。高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生毕业以后要么踏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要么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高中生的诚信状况,是衡量其今后是否能成为国家合格人才的标准之一。
当前,高中生诚信现状总体是健康向上的,但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致使诚信缺失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中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认识肤浅,常常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导致学生中失信行为有愈加严重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产品最终要输向社会,高考作为精英人才选拔,如果这些未来公民屡屡在最起码的诚信道德方面都不及格,这不但是教育的失败,更会增加诸多社会灾难和不安定因素,因此,加强高中生诚信教育,加强高中生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建设,打造和谐校园,已势在必行。分析目前高中生诚信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现在的青少年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他人,久而久之,势必淡化他对自己、对学习、对家庭、对社会诚实守信的意识。而且,对于高中生的家长,更多地将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忽略诚信教育,认为诚信教育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在浪费学习时间,如此做法必将导致一些高中生对诚信的理解不够到位,诚信教育无从谈起。
二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向。学校为求生存和发展,重智育而轻德育,弱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很多学校为了应付检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时为了所谓的集体荣誉,班主任要求学生统一口径;有时为了欢迎上级各级领导检查,常临时应急抽调学生在领导到达之前大搞清洁卫生以树“形象”,这不仅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更表现了学校作为普通社会法人不诚信的一面,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不诚信的角色。另外,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指向不明,可操作性不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抽象,只重视思想灌输,不注意实际践行,以致学生出现“知其不善而为之”的现象。同时,学校缺乏必要的道德评价体系,对诚信学生无一定鼓励,有诚信缺失的行为又没有得到惩罚,德育评价制度不健全。以上种种,都使学校方面在高中生诚信教育问题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今,物质文明的繁荣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资源,但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人把个人的享乐当做自己的唯一权利,投机取巧,蒙混逃避,而把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抛之脑后。比如:假冒伪劣随处可见,高考的2B铅笔事件,就弄得学生们晕头转向;伪劣的药品充满市场,假冒的名牌琳琅满目;很多网吧门口贴着“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标牌,但进入网吧的“主力部队”,恰恰是未成年人……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这些社会的非诚信行为学生耳闻目睹,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给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这也是影响高中生诚信意识形成的重要原因。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高中生的德育建设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学生诚信是关系其健康成长的一辈子的大事,更是关系到能否构建良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能否促进社会、促进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大事。必须从现实问题出发,探讨高中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首先,在高中生的诚信教育中,学校承担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要树立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将诚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第一,要坚持把“德育为先”的理念落实到诚信教育的全过程。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改变目前中学“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德和素质教育”的局面,对学生的德育建设,特别是诚信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诚信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比如,可以开设有关诚信教育的讲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辩论赛,成立道德法庭,组织对现实生活诚信状况的调查活动等,在学生中培养诚实守信的意识,将其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原则。强调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不说谎话等做起,将诚实守信贯穿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牢固树立诚信为本、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理念,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
第二,教师的工作以“育人”为本,而育人之本就是诚信。常说“为人师表”,这不只是赞扬老师,更是给教师的一种责任,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责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曾参杀猪取信”,就是要教育孩子从小知道做人的根本。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是诚实守信的,应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自己要先做到。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有一次因特殊原因迟到了几分钟,就罚自己在凛冽的寒风中站了一个小时,给我们教师做出了严格要求自己诚信的榜样。诚信的学生要求有诚信的教师。教师必须是诚信的使者,处处撒播诚信的种子。把诚信作为学校行动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在开展直接与学生接触的工作及活动中,讲求诚实守信。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
第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做到教书育诚。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还是在课堂,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渠道。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最多,只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善于抓住时机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就能结合学生特点,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任课老师若能在平时对学生注重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不但能培养出有“才”的学生,还能促使学生成为有“德”的人。
第四,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学生诚信档案制度。自2007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实施部、省两级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网络管理,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严重违规考生,如使用手机、对讲机、“耳麦”等无线通信工具内外勾结进行作弊的考生,将被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供高等学校、招生单位甚至将来的用人部门查询。实际上,不仅从高考开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为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使其了解到诚信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来记录学生的诚信度,对其信用状况实行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充分利用信用记录,与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等展开合作,对学生失信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有效制约。将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作为学生的另一张“身份证”,促使学生珍惜和维护自己的诚信形象。制定“学生诚信度评估条例”,在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对班级学生的诚信度进行量化评估,促使学生养成诚信处事的优良品质。
另外,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社会、家庭的广泛参与和配合。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有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容易纸上谈兵,而且当今社会影响日益增大,市场、社会价值取向与学校诚信教育产生反差,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要健全诚信奖励惩罚制度,让广大社会成员自觉弘扬传统美德,恪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努力营造童叟无欺、人人守信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片养成良好品质的沃土,才能使诚信的种子得以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家长更要当好子女的表率。要优化家庭环境,使其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影响连贯一致。“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一言一行,从每个学生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每位家长必须当好子女的启蒙老师,当好一名模范的家长,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为完善学生的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诚信教育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是关系全民族的大事。只有综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高中生的诚信教育之花才能结出成熟的果实。
参考文献:
[1]伊荣贵.谈诚信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5(4).
[2]吕玲晓.诚信教育四部曲[J].小学教学参考,2005(12).
[3]吴兴富.开展诚信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7(1).
(烟台市第三中学,作者系鲁东大学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