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受教育者社会化的内在要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体现了时代精神,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改革的方向。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如何构建一个创新的小学语文课堂呢?要注意六各方面的引导:
一、导“趣”,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崔老认为: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使这种兴趣长久地保持,学生就一定“爱学”语文。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烟台的海》一文,提问:大家向往大海吗?你印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烟台的海你去看过吗?那儿的海与别处的有什么不同呢?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烟台的海吧!出示课件播放烟台四季的海。教师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发地走进交互式声像并茂的情境,学生思维的广度、指向性得到激活,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导“境”,发掘审美因素,产生审美愉悦
李吉林创设的情境教学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成功在于这种教法充分运用了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让艺术走进了语文课堂,创设出一种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运用了多种感官产生审美的愉悦。这种愉悦伴随着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的产生,思维在无限自在的心理世界中产生。创新是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熏陶感染学生幼小的心灵,在获得美感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欲望。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嫦娥奔月的情景,感受嫦娥飞天的优美;聆听《长江之歌》,观看长江惊涛拍岸的壮观,感受它的雄伟气魄,增强爱国感。当然,教师也要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使学生在校园、走廊、教室,都置身于良好的语文学习的环境之中。
三、导“思”,发挥想象作用,训练创造性思维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服的。凭借想象,孩子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凭借想象,可以到达小鸟不能到达的地方。想象显示了孩子的智慧,想象带给孩子童年的快乐和幸福,可以说想象力是儿童拥有的巨大的财富,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点拨,启发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很大的作用。
在一节语文活动课上,一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竖线,指导学生进行说话。首先,她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学生说是直线。上语文课和数学课时,我们还把它叫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
“上语文课时,我们把它读作‘竖’。”“在数学课上,我们叫它‘1’。”
接着,她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东西的样子跟它相似?学生一下子说了好多:
“它像笔。”
“它像教棒。”
“它像指挥棒。”……
她紧接着引导:“我们说它像笔,像教棒,像指挥棒……这些东西都是什么人用来干什么的?请你用‘它像什么,谁用来干什么’的句式(幻灯出示句式:它像,用。)说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它像一支笔,我用这支笔写字,做数学题。”
“它像一支彩笔,我用彩笔画小鸟,画花儿,画北京天安门。”
“它像一根指挥棒,指挥家用来指挥乐队演奏。”
“它像金箍棒,孙悟空用它打妖怪。”
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把干巴巴的内容与生活中形似的东西联系起来,越说越有劲,越说越有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练习了说话,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当然,教学中我们更多地要凭借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教师设计引以思考的问题,紧扣课文重点内容、关键之处,既不难,也不易,既有想头,又有说头。让学生分析、推理、判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对也好,不对也好,只要有其合理性,就应肯定,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动脑筋思考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培养、训练他们能思考,善于思考,并逐步训练他们自己能提出问题,并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能力。
四、导“读”,注重读悟结合,读出新意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要提倡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要提倡多角度地阅读,有创意地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英国诗人弥尔顿非常重视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他认为:“在琅琅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其实,指导学生朗读或默读,不仅仅是读的基本功训练,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以《爷爷的芦笛》为例,我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态时设计了分组读、角色读,想象读等方法带领学生细细揣摩人物复杂的心理以及顽强的个性。在背景音乐的映衬下,对小说人物形象有入木三分的把握。我觉得,这样指导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是理解性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便可以养成自能读书的习惯。
五、导“问”,培养问题意识,发展求异思维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它体现了思维过程中的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爱因斯坦强调:“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加强自己的“问题意识”。为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记录下来,多读几遍之后,自己能解决几个就划去几个,书中没有的看看查阅资料能解决哪些,最后,不能解决的带到课堂上讨论。在深入学习时,发现新问题随时提出。学生所提的问题,只要与语文有关均可。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可让学生自答、互答,亦可教师回答,有些问题可问而不答。另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外显。学生质疑的深浅,反映了钻研知识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标新立异,有助于发散式思维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样做不仅拓展加深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当然我们在实施问题教学时必须注意:(1)要减少统一,鼓励求异。太多的“统一”,会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的自由,其实质是牺牲了个性、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2)要减少问答,提倡创造性的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这样的阅读,才是创造性阅读。(3)要走出琐碎练习的泥坑,拓宽教学领域。
六、导“法”,帮助掌握科学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方法”目标。在教育的全部内容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是关于方法的传授。学习方法犹如一把金钥匙,学生一旦拥有了,就能利用这把金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方法的掌握显得尤其重要。真正的创造是有序的,我们只有在掌握了科学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去创造,进行探究学习。我们应帮助学生从小学会科学的学习、思考方法,为日后的创造学打下扎实基础。《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而,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古诗教学中我摸索出一套“五”字学法:浓缩语句要“扩”;成分省略要“补”;语序倒置要“挪”;引用典故要“考”;诗眼佳句要“品”。例如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这里的“绿”可谓全诗点睛之笔。我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借助于多媒体的情境渲染。使学生沉浸在浓浓春意之中,细细品味。教师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当年用字斟酌的典故,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既受到治学严谨的情感熏陶,同时又增进了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引发了其探究古诗的兴趣。学生对诗意,诗境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想象作文中,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幅独具个性的江南春色,美轮美奂。
一、导“趣”,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崔老认为: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使这种兴趣长久地保持,学生就一定“爱学”语文。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烟台的海》一文,提问:大家向往大海吗?你印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烟台的海你去看过吗?那儿的海与别处的有什么不同呢?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烟台的海吧!出示课件播放烟台四季的海。教师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发地走进交互式声像并茂的情境,学生思维的广度、指向性得到激活,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导“境”,发掘审美因素,产生审美愉悦
李吉林创设的情境教学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成功在于这种教法充分运用了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让艺术走进了语文课堂,创设出一种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运用了多种感官产生审美的愉悦。这种愉悦伴随着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的产生,思维在无限自在的心理世界中产生。创新是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熏陶感染学生幼小的心灵,在获得美感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欲望。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嫦娥奔月的情景,感受嫦娥飞天的优美;聆听《长江之歌》,观看长江惊涛拍岸的壮观,感受它的雄伟气魄,增强爱国感。当然,教师也要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使学生在校园、走廊、教室,都置身于良好的语文学习的环境之中。
三、导“思”,发挥想象作用,训练创造性思维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服的。凭借想象,孩子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凭借想象,可以到达小鸟不能到达的地方。想象显示了孩子的智慧,想象带给孩子童年的快乐和幸福,可以说想象力是儿童拥有的巨大的财富,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点拨,启发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很大的作用。
在一节语文活动课上,一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竖线,指导学生进行说话。首先,她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学生说是直线。上语文课和数学课时,我们还把它叫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
“上语文课时,我们把它读作‘竖’。”“在数学课上,我们叫它‘1’。”
接着,她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东西的样子跟它相似?学生一下子说了好多:
“它像笔。”
“它像教棒。”
“它像指挥棒。”……
她紧接着引导:“我们说它像笔,像教棒,像指挥棒……这些东西都是什么人用来干什么的?请你用‘它像什么,谁用来干什么’的句式(幻灯出示句式:它像,用。)说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它像一支笔,我用这支笔写字,做数学题。”
“它像一支彩笔,我用彩笔画小鸟,画花儿,画北京天安门。”
“它像一根指挥棒,指挥家用来指挥乐队演奏。”
“它像金箍棒,孙悟空用它打妖怪。”
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把干巴巴的内容与生活中形似的东西联系起来,越说越有劲,越说越有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练习了说话,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当然,教学中我们更多地要凭借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教师设计引以思考的问题,紧扣课文重点内容、关键之处,既不难,也不易,既有想头,又有说头。让学生分析、推理、判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对也好,不对也好,只要有其合理性,就应肯定,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动脑筋思考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培养、训练他们能思考,善于思考,并逐步训练他们自己能提出问题,并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能力。
四、导“读”,注重读悟结合,读出新意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要提倡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要提倡多角度地阅读,有创意地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英国诗人弥尔顿非常重视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他认为:“在琅琅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其实,指导学生朗读或默读,不仅仅是读的基本功训练,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以《爷爷的芦笛》为例,我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态时设计了分组读、角色读,想象读等方法带领学生细细揣摩人物复杂的心理以及顽强的个性。在背景音乐的映衬下,对小说人物形象有入木三分的把握。我觉得,这样指导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是理解性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便可以养成自能读书的习惯。
五、导“问”,培养问题意识,发展求异思维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它体现了思维过程中的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爱因斯坦强调:“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加强自己的“问题意识”。为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记录下来,多读几遍之后,自己能解决几个就划去几个,书中没有的看看查阅资料能解决哪些,最后,不能解决的带到课堂上讨论。在深入学习时,发现新问题随时提出。学生所提的问题,只要与语文有关均可。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可让学生自答、互答,亦可教师回答,有些问题可问而不答。另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外显。学生质疑的深浅,反映了钻研知识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标新立异,有助于发散式思维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样做不仅拓展加深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当然我们在实施问题教学时必须注意:(1)要减少统一,鼓励求异。太多的“统一”,会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的自由,其实质是牺牲了个性、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2)要减少问答,提倡创造性的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这样的阅读,才是创造性阅读。(3)要走出琐碎练习的泥坑,拓宽教学领域。
六、导“法”,帮助掌握科学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方法”目标。在教育的全部内容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是关于方法的传授。学习方法犹如一把金钥匙,学生一旦拥有了,就能利用这把金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方法的掌握显得尤其重要。真正的创造是有序的,我们只有在掌握了科学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去创造,进行探究学习。我们应帮助学生从小学会科学的学习、思考方法,为日后的创造学打下扎实基础。《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而,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古诗教学中我摸索出一套“五”字学法:浓缩语句要“扩”;成分省略要“补”;语序倒置要“挪”;引用典故要“考”;诗眼佳句要“品”。例如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这里的“绿”可谓全诗点睛之笔。我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借助于多媒体的情境渲染。使学生沉浸在浓浓春意之中,细细品味。教师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当年用字斟酌的典故,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既受到治学严谨的情感熏陶,同时又增进了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引发了其探究古诗的兴趣。学生对诗意,诗境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想象作文中,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幅独具个性的江南春色,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