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期在听课研学中发现——学生的朗读远远不如师意,更不入文意。低年段无节奏的唱读;中年段多半读得无韵味,高年段读而无情,读无个性。疑虑中又发现——教师在指导朗读中提示这样的语言:“把老汉英勇献身的精神读出来;请像老师这样读。”而且,对“读”的评价没有指导的实效性。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没有有效的朗读指导又何来有效的朗读?于是,笔写心得,与人共研。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朗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3
“阅读教学”,顾名思义,教学的重点就落在一个“读”字,若读不好,则学难好。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读,是感悟的前提,是理解的过程,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难看出,课标提示出朗读渗透于阅读教学中的三大环节之中,即初读—感知文本,了解内容;品读—体会文本,感悟内容;美读—表达感情,培养语感。
一、有效初读,整体感知。
一直以来,不少的教师往往只注意在品读课文的环节中对朗读指导的重视,而忽略初读时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殊不知,初读是学习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老师说“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因此,抓好初读的朗读指导义不容辞。
1、目标明确
不少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在学生通读一遍课文时要求:圈生字词,标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出写作顺序写的?画出印象最深的句子?如此一串的问题,学生何能在仅读一遍课文中去完成?何能达到初读的有效?
因此,在初读时,设立的目标要有层次性,要做到一读一得。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词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畅。二读,运用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初步理解难解词语。三读,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脉。如此初读,才能读得扎实,读得有效。
2、时间得当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新事物保持有一定时间的新鲜度,在这一时间之内进行教学活动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如果在初读环节上时间安排过短,可能是蜻蜓点水,难获应有效果。同样,如果初读环节时间过长,就显得沉闷拖沓,消磨了学生对文本保持应有的新鲜感,影响初读学习效果与进一步学习文本的兴趣。所以,初读时间安排要适当。既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充分的读书感受,又能在紧凑而到位的操作中,趁热打铁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盎然的状态,把学习活动引向更深。
3、评价有效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对初读进行必要的检查,采取有效地评价方式,以达到教学的效果。如,字词是否读正确了,句子是否读通了,课文是否读流畅了,对课文的感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若是反馈有误,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指导。
二、夯实品读,深刻感悟。
著名的教育家朱熹言:“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不难看出,由熟读引领到精读思考品味感悟,足以体现朗读的重要性。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也深刻感悟到:“读而品,思而悟”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学生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正像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在指导学生品读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文本所需,依据理解所需艺术地指导朗读。引导得好坏,感悟不同,收效也就不同。
1、带着问题读
指导品读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设置要恰到好处,既能让学生明白读书时要解决的疑难,在问题的暗示中能解决疑难,还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体现“跳一跳够苹果”的教学理念。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品悟,同时要起到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2、创设情境读
文字是情境的表述,情境是语言的直观。两者有机相融,便能更好地使学生感悟文本,体味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音乐、图片以及老师的语言来渲染课文情景。例如,在教学《葡萄沟》一文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葡萄沟景色,学生们不禁发出声声赞叹“简直太美了!我真想到葡萄沟去看一看!”。我便因势利导“葡萄沟美在哪里呢,课文怎样描写的?赶快读一读。”学生们入情入境地读起来。找到了写美的句子,知道了美在哪里,体会到了怎样把葡萄沟写美。读,达到了感悟的效果。
3、创新求异读
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思想。心理学表明,人们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这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所处的时空、心境、观察的角度。如看见天上在飞的鸟,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望鸟兴叹。A:它为了生存飞得多么辛苦,若能栖息在温暖的窝里该多好啊。B:它多么自由幸福,我要是能有一对飞翔的翅膀该多好啊。这就应正了一句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指导学生品读感悟时,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切莫让学生“像老师这样读”“你能跟他读的一样好吗?”。要放飞学生读书的心灵,激发学生乐读的欲望。
三、动情美读,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在学生品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赏读,带着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去读,达到与作者与文本的共鸣。
美读的形式多样。应该根据文本的体裁、结构、表达形式等,采取相应的方式来美读。如按角色读,配音读,引读,表演读,吟诵读,比赛读,范读,等等。然而,每篇课文都有其情感基调,或明快,或深沉;或欢畅,或悲哀;或活泼,或凝重,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情感基调,调整语音、语调、语气、语速、停顿,通过美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正如《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依据文本的特点,有效指导朗读,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3]《对初读环节低效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朗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3
“阅读教学”,顾名思义,教学的重点就落在一个“读”字,若读不好,则学难好。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读,是感悟的前提,是理解的过程,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难看出,课标提示出朗读渗透于阅读教学中的三大环节之中,即初读—感知文本,了解内容;品读—体会文本,感悟内容;美读—表达感情,培养语感。
一、有效初读,整体感知。
一直以来,不少的教师往往只注意在品读课文的环节中对朗读指导的重视,而忽略初读时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殊不知,初读是学习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老师说“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因此,抓好初读的朗读指导义不容辞。
1、目标明确
不少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在学生通读一遍课文时要求:圈生字词,标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出写作顺序写的?画出印象最深的句子?如此一串的问题,学生何能在仅读一遍课文中去完成?何能达到初读的有效?
因此,在初读时,设立的目标要有层次性,要做到一读一得。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词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畅。二读,运用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初步理解难解词语。三读,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脉。如此初读,才能读得扎实,读得有效。
2、时间得当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新事物保持有一定时间的新鲜度,在这一时间之内进行教学活动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如果在初读环节上时间安排过短,可能是蜻蜓点水,难获应有效果。同样,如果初读环节时间过长,就显得沉闷拖沓,消磨了学生对文本保持应有的新鲜感,影响初读学习效果与进一步学习文本的兴趣。所以,初读时间安排要适当。既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充分的读书感受,又能在紧凑而到位的操作中,趁热打铁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盎然的状态,把学习活动引向更深。
3、评价有效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对初读进行必要的检查,采取有效地评价方式,以达到教学的效果。如,字词是否读正确了,句子是否读通了,课文是否读流畅了,对课文的感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若是反馈有误,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指导。
二、夯实品读,深刻感悟。
著名的教育家朱熹言:“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不难看出,由熟读引领到精读思考品味感悟,足以体现朗读的重要性。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也深刻感悟到:“读而品,思而悟”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学生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正像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在指导学生品读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文本所需,依据理解所需艺术地指导朗读。引导得好坏,感悟不同,收效也就不同。
1、带着问题读
指导品读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设置要恰到好处,既能让学生明白读书时要解决的疑难,在问题的暗示中能解决疑难,还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体现“跳一跳够苹果”的教学理念。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品悟,同时要起到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2、创设情境读
文字是情境的表述,情境是语言的直观。两者有机相融,便能更好地使学生感悟文本,体味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音乐、图片以及老师的语言来渲染课文情景。例如,在教学《葡萄沟》一文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葡萄沟景色,学生们不禁发出声声赞叹“简直太美了!我真想到葡萄沟去看一看!”。我便因势利导“葡萄沟美在哪里呢,课文怎样描写的?赶快读一读。”学生们入情入境地读起来。找到了写美的句子,知道了美在哪里,体会到了怎样把葡萄沟写美。读,达到了感悟的效果。
3、创新求异读
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思想。心理学表明,人们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这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所处的时空、心境、观察的角度。如看见天上在飞的鸟,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望鸟兴叹。A:它为了生存飞得多么辛苦,若能栖息在温暖的窝里该多好啊。B:它多么自由幸福,我要是能有一对飞翔的翅膀该多好啊。这就应正了一句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指导学生品读感悟时,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切莫让学生“像老师这样读”“你能跟他读的一样好吗?”。要放飞学生读书的心灵,激发学生乐读的欲望。
三、动情美读,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在学生品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赏读,带着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去读,达到与作者与文本的共鸣。
美读的形式多样。应该根据文本的体裁、结构、表达形式等,采取相应的方式来美读。如按角色读,配音读,引读,表演读,吟诵读,比赛读,范读,等等。然而,每篇课文都有其情感基调,或明快,或深沉;或欢畅,或悲哀;或活泼,或凝重,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情感基调,调整语音、语调、语气、语速、停顿,通过美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正如《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依据文本的特点,有效指导朗读,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3]《对初读环节低效问题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