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探索与革新,其中阅读课教学又是高中英语教学探讨与研究的前沿阵地。很幸运,笔者参加过多次省市优质课、新课改研讨课的教学实践,还获过2011年度浙江省高中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在新课改教学上了有一定经验,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与改编、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设计及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等方面有深刻体会。在此,本文将以具体的案例为对象,就以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多媒体制作;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关于教材的解读与改编
以Margie Warrell所著原文Be Bold: Ask for What You Really Want! 这篇赛课材料为例,它是一篇具有哲理性和语言美感的议论文,告诉读者(解脱困境)达到目的的六种方法。对此文本的解读改编,应把握几个要点:
1、宏观上把握情境,因材施教。细读文本,发现全文有一个what you want到what you really want,再到如何ask for…的逻辑结构,然后以Be bold为衔接,讨论达到目的的方法。经过深思细究,文本对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有较高要求,所以笔者在解读的时候侧重于分析“问题的发生,为什么发生,如何解决问题追求到自己想到的东西”这个脉络,最终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tips运用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即实现reading for writing。
2、细微处增减替换,删繁就简。本文语言地道优美,表达生动贴切,但是由于生涩难懂的词汇和表达较多,明显超出执教对象——中高二学生的阅读水平,所以需要参考高考大纲对部分词汇进行微调和替换。
3、树立为学所用的教材观,驾驭教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材。教师应读懂、读透教材,挖掘、深化、跳出教材,可以适当地增、减、删、改编、重组教材(参考夏谷鸣老师(2002,《正确把握英语课堂以人为本的思想——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反思之三》)。如何做到?我想,首先要对《英语学科课程标准》与《英语教学大纲》把握透彻;其次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再就是多倾听专家、前辈意见,广采博收,善于抓住教材的重中之重。
二、关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是课堂的主体,是构建师——文本——生互动关系,完成从“传授”到“接受”的转化过程。
1、教学设计的两个结合。一是“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及深层次理解之后,最终能够以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本文的认识和运用,从而达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大量语言信息中有效筛选重要信息的阅读能力,更进一步促进了运用语言解决自己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二是“理情结合”。学生完成阅读,讨论及写作之后,能够更理性更具体地将学到的建议以较书面和具体的语言构建成文,为同龄人提供建议,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困境,也能同时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2、课堂设计的三个环节。一是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在导入时,笔者虚拟某一学生Tom遇到与文本情境相似的状况,要求学生帮助Tom寻找到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最终学生能通过文本的学习为他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让他避免再出现类似状况。)二是任务环节丰富多样,首先,模仿浙江英语高考任务型阅读的考查模式,在通篇快速阅读的时候设计了寻找主题句和语段信息匹配任务,训练学生迅速获取问题信息、领会文本意图和找出主题句的能力;其次,在分段阅读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强化对关键词、关键句的理解。找到师生——文本间的逻辑关系,理清结构层次,有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再让学生走出文本自由发挥,在互动中层层推进,回到教学初设提问的起点,要求给Tom提供具体的建议,告诉他为什么要ask for,如何ask for,即使得到no,也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三、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
首先,课件的制作应该是在文本解读和理清教学设计思路之后水到渠成的事情;其次,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成为教学的依赖和牵绊。为此,笔者在课件制作上,一是只设计构架,将最主要的框架结构放进去,并且去除每个stage的标题性文字,如warming up, reading,extended practice等,因为学生只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即可,而且在版面的设计上,也尽量清晰简洁,不冗长,不华丽,那些在屏幕上一闪即过让学生应接不暇过目即忘动作少用慎用。二是配合板书,板书的设计很重要,在黑板上呈现的应该是一堂课的关键和核心,能让学生在课后看了之后还能想起这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所以,笔者一堂课一般不超过15张PPT,而最主要的内容性一般都呈现在板书设计上。
四、关于教后的反思
新课标背景下,与以往教学很大不同之处,在于教后的反思,这本书也是对课堂的再建构过程,笔者视为这是对教学过程缺憾之美的再探寻。
就笔者的课堂实践经验来看,上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英语底子的摸底、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非常重要;在上课过程中,快速进入状态、充分调动积极性、把握好课堂节奏、任务完成进度等环节较难把握;另外,其他语速快慢、情态运用、指令下达、空间预设、情境启发及互动点评等娴熟与否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就新课改内涵深刻反思而言,感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关注文本的多元解读与教学的合理设计、信息的表层加工与语言的有机融合、语段的连贯阅读与阅读的技巧引导、内容的合理梳理与思维的过程体验等关系。其中,文本解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最关键的能力之一,而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必须与文本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多元解读,综合施教”、“基于文本多元解读的教学设计”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研究的方向。阅读教学要强化对阅读过程的关注,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内涵。读后活动的设计应赋予阅读教学以更多意义。
都说上课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良好的自身素质是上好课的基础。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注重厚积薄发,注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功底,注重积累教学经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挥整合能力、运用教育智慧解决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杨良雄,黄远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
[3]戴军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与研究2012
[4]葛炳芳.《外语教师的专业成长》[J]:阅读教研与行动改进2012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多媒体制作;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关于教材的解读与改编
以Margie Warrell所著原文Be Bold: Ask for What You Really Want! 这篇赛课材料为例,它是一篇具有哲理性和语言美感的议论文,告诉读者(解脱困境)达到目的的六种方法。对此文本的解读改编,应把握几个要点:
1、宏观上把握情境,因材施教。细读文本,发现全文有一个what you want到what you really want,再到如何ask for…的逻辑结构,然后以Be bold为衔接,讨论达到目的的方法。经过深思细究,文本对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有较高要求,所以笔者在解读的时候侧重于分析“问题的发生,为什么发生,如何解决问题追求到自己想到的东西”这个脉络,最终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tips运用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即实现reading for writing。
2、细微处增减替换,删繁就简。本文语言地道优美,表达生动贴切,但是由于生涩难懂的词汇和表达较多,明显超出执教对象——中高二学生的阅读水平,所以需要参考高考大纲对部分词汇进行微调和替换。
3、树立为学所用的教材观,驾驭教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材。教师应读懂、读透教材,挖掘、深化、跳出教材,可以适当地增、减、删、改编、重组教材(参考夏谷鸣老师(2002,《正确把握英语课堂以人为本的思想——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反思之三》)。如何做到?我想,首先要对《英语学科课程标准》与《英语教学大纲》把握透彻;其次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再就是多倾听专家、前辈意见,广采博收,善于抓住教材的重中之重。
二、关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是课堂的主体,是构建师——文本——生互动关系,完成从“传授”到“接受”的转化过程。
1、教学设计的两个结合。一是“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及深层次理解之后,最终能够以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本文的认识和运用,从而达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大量语言信息中有效筛选重要信息的阅读能力,更进一步促进了运用语言解决自己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二是“理情结合”。学生完成阅读,讨论及写作之后,能够更理性更具体地将学到的建议以较书面和具体的语言构建成文,为同龄人提供建议,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困境,也能同时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2、课堂设计的三个环节。一是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在导入时,笔者虚拟某一学生Tom遇到与文本情境相似的状况,要求学生帮助Tom寻找到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最终学生能通过文本的学习为他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让他避免再出现类似状况。)二是任务环节丰富多样,首先,模仿浙江英语高考任务型阅读的考查模式,在通篇快速阅读的时候设计了寻找主题句和语段信息匹配任务,训练学生迅速获取问题信息、领会文本意图和找出主题句的能力;其次,在分段阅读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强化对关键词、关键句的理解。找到师生——文本间的逻辑关系,理清结构层次,有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再让学生走出文本自由发挥,在互动中层层推进,回到教学初设提问的起点,要求给Tom提供具体的建议,告诉他为什么要ask for,如何ask for,即使得到no,也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三、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
首先,课件的制作应该是在文本解读和理清教学设计思路之后水到渠成的事情;其次,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成为教学的依赖和牵绊。为此,笔者在课件制作上,一是只设计构架,将最主要的框架结构放进去,并且去除每个stage的标题性文字,如warming up, reading,extended practice等,因为学生只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即可,而且在版面的设计上,也尽量清晰简洁,不冗长,不华丽,那些在屏幕上一闪即过让学生应接不暇过目即忘动作少用慎用。二是配合板书,板书的设计很重要,在黑板上呈现的应该是一堂课的关键和核心,能让学生在课后看了之后还能想起这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所以,笔者一堂课一般不超过15张PPT,而最主要的内容性一般都呈现在板书设计上。
四、关于教后的反思
新课标背景下,与以往教学很大不同之处,在于教后的反思,这本书也是对课堂的再建构过程,笔者视为这是对教学过程缺憾之美的再探寻。
就笔者的课堂实践经验来看,上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英语底子的摸底、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非常重要;在上课过程中,快速进入状态、充分调动积极性、把握好课堂节奏、任务完成进度等环节较难把握;另外,其他语速快慢、情态运用、指令下达、空间预设、情境启发及互动点评等娴熟与否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就新课改内涵深刻反思而言,感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关注文本的多元解读与教学的合理设计、信息的表层加工与语言的有机融合、语段的连贯阅读与阅读的技巧引导、内容的合理梳理与思维的过程体验等关系。其中,文本解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最关键的能力之一,而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必须与文本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多元解读,综合施教”、“基于文本多元解读的教学设计”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研究的方向。阅读教学要强化对阅读过程的关注,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内涵。读后活动的设计应赋予阅读教学以更多意义。
都说上课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良好的自身素质是上好课的基础。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注重厚积薄发,注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功底,注重积累教学经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挥整合能力、运用教育智慧解决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杨良雄,黄远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
[3]戴军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与研究2012
[4]葛炳芳.《外语教师的专业成长》[J]:阅读教研与行动改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