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素养的方法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b15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素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重点。
  高考回归全国卷后,虽然不再单独考查实词、虚词,但实际上文言文阅读考察的范围更广,除了常见的翻译、文段理解外,还要考察断句、文化常识。可以说文言文考查的难度在加大,面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文言文素养。
  一、重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目前来看,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类型比较固定,都是人物传记类文章,相对于《劝学》这类论述性的文章,难度要小一些。但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所以对文言文始终都是有畏惧,甚至是抵触心理,曾有学生直言:“看到文言文就头疼,读都不想去读,就更别说去品味感悟了。”所以,要想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还得让他们对文言文有兴趣。”
  鉴于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就不能再采用教师枯燥无味地讲解翻译、学生只是机械地做笔记、然后识记的方法了,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会只会减弱,一点也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工具,在讲授新课的同时介绍一些与所学篇目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在讲《鸿门宴》时,可以播放宴会上的电影短片,再让学生结合书本去欣赏人物对话,这样可以直观的展示书本内容,学生也感觉有意思,肯定就会主动去接受课本内容。而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介绍背景时,可以讲解一些精彩而富有启迪意义的历史小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涉及到“子“这一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顺带将人的称谓这一版块的知识点作系统介绍,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称呼对方,有哪些尊称、谦称、敬称、特殊称谓,补充这些学生不知道的知识。补充的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又能应对高考常考考点——古代文化常识,无形中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重基础,积累必备字词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命题,考查知识点比较全面,试题考察都会间接对实词、虚词、句式进行考查。那么学生要想突破文言文这个难点,首先就必须掌握必备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固定短语等知识点,打好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根据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目前语文考试主要涉及120个实词,18个虚词,7种特殊句式,而这些实词、虚词、句式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课本。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紧扣考纲,落实课本文言文板块,辅之以相应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强化。比如,在讲授完新课后,可以将原文印出来,标注出重点字词、句子,让学生默写意思、判断句式。这样放到原文中去记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印象、更好的掌握书本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结合语境释义的能力。学生只有一步一步把必备字词掌握了,在答题时才有东西可以拿出来用,才能下笔有如神,得分也才会高。
  三、重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
  朗读,一直都是语文学科所强调的,对于文言教学来说更是如此。试想,如果学生连一篇文言文读都不能读通顺,还去谈什么阅读呢?从古自今,阅读就是学习的重头戏,在朗读中,学生既能感知文章内容、语句特点,又能思索、积累,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拥有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
  因此,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妥善安排好朗读环节。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去朗读,个别长句可要求学生读的同时划出停顿;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示范朗读或者朗读带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对比自己所读,看看哪些地方存在停顿不当的问题。在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翻译训练,学生对阅读节奏的把握就会更到位、知识掌握就会更牢。比如《离骚》的教学,难度较大,如果教师直接开始翻译,学生可能掌握文本内容,但是阅读、背诵、理解任务可能就很难完成了。但翻译之前先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去朗读、划分节奏,最后再来听示范朗读,学生朗读效果好了,自然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效果就更好,还可以避免机械地死记硬背。
  四、重练习,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不管是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固定短语的积累,还是学生兴趣的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与否最终还是要靠练习的效果来检验。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理论知识不付诸于实践始终都是理论。所以,在针对书本内容进行练习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布置学生不熟悉的课外文言文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积累提高。
  平时针对书本内容布置的练习题都是为了打好文言文阅读的基础,题型相对单一。而高考考查的是全面的文言文知识点,涉及的题型就有四种。在选择练习题时,要做到精选,在评讲时,要做到精评并做拓展延伸,随时要求学生做好收集整理。练习时注意循序渐进,先选择一些文本内容较简单的文言文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文言文这道题上有信息了,再练习一些较难的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回顾已学的知识,积累新的知识,同时总结相应的阅读技巧,不断培养强化学生的文言解题能力。
  当然,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积累,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全面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除了上述罗列的方法外,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摸索,在教给学生必备的阅读技巧外,寻找新的阅读之路,找到适合学生实际学情的文言文阅读之道。
其他文献
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的拘谨场面,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就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得到培养和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这种宽松的环境呢?  一、愉悦之情,在课堂中形成轻松友爱的氛围  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
期刊
转眼间,四十不惑的我即将步入中年的行列,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是对自己近二十年工作历程的一次检阅,打开记忆的闸门,静思中一切仿佛依稀呈现。  刚毕业,我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登上三尺讲台,圆我的教师梦。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顿时感到了自己肩头的重任。好在有学校领导、有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及时给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经常来听我课,课后及时指出我的不足,让我少走多少弯路!之后,我开始了自己的实践和摸索。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不喜欢这句话,却也不得不承认它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时光的飞逝中,我已经在自己的三寸讲台上耕耘了六个年头,不能谓时间之久,却也不再享有新教师的优待,在稚气未脱又不得不成熟之际,回首自己的过往,拾起自己的点滴,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是从与学生的沟通开始的。  懵懂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毕业后,怀揣着梦想,我终于踏上了教师的岗位。满载着热忱,我一心扑在了教
期刊
现代文阅读训练中的散文阅读,既是一个教学重点也一直是一个难点,使学生头疼也是教师之痛。虽称之为“阅读训练”,但实则“阅读”能力真不是单纯可以“练”出来的,真正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需要让训练“活”起来的。  一、分门别类,回归课本  阅读若不能形成体系,在学生眼中便只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散文常考的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写人的散文和哲理性的散文,反观学生读不懂的几篇散文,如,《藏在草间》《行走的死
期刊
一、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认知的误区  随着目前大学就业难的问题不断突显出来,一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视度不断降低,甚至一些学生因为父母已经铺好后路则以恶劣的学习态度对待语文,而少数家长将学校当作了“托儿所”,对于学生并未有任何要求,这就进一步导致学生心理松懈,最终使得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面临挑战。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基础能力有待加强  学生到达
期刊
所谓快乐课堂,旨在“乐学”,所谓“乐学”就是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享受,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享受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要想达到我们希望的目标,在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中,情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好”,所谓“乐”,就是指情感,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要让学习给学生带来欢乐和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学,使学习成为一种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努力建设开饭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段话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实施语文教学。  一、在语文课堂中求“真”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教学情境,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并以自己的情
期刊
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从现在语文教学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都很重视,花费课时多,讲解细致全面,但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对此,本人有以下陋见,和同行们分享。  一、多朗读、读准、读顺。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懂其义。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在读过几遍之后,若
期刊
这篇课文相较于本单元其他几篇关于“亲情”的文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全文对于情感方面的东西没有做多少渲染,按理说,父母在送走自己儿女的时候,心情应该是非常复杂的,送别的场面应该是惊心动魄悲痛欲绝,值得我们大书特书一番的。但这些渲染性的文字在文中基本找不到,全文基本上以对话构成,人物的动作、神态、心情统统隐藏在其背后,需要我们去想象去挖掘,去从中细细体味父母的那颗爱子之心。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
期刊
文学名著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以其独特的魅力备受人们青睐。课改以来,名著阅读更是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师家长的重视。但是,阅读名著大多是学生自己在课外进行,教师的指导很有限,阅读的有效性就比较差。尤其是初中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阅历不够丰富,再加上名著大多篇幅长、内容多、思想深,学生往往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或者根本就不读,很难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引导学生采用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