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犁主张,在读书中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要抄录下来。当年,他在写给铁凝的书信中有这样的教诲:“……你讀着脾气相投的,无妨就多读他一些,无论是长篇或短篇。屠格涅夫的短篇,我不太喜欢,可是,我就爱他的长篇。他那几部长篇,我劝你一定逐一读过,一定会使你入迷的。另外,读书读到自己特别喜欢的地方,就把它抄录下来。抄一次,比读十次都有效。”孙犁尤其推崇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
书籍滋养并陪伴了孙犁一生,书籍给了孙犁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未来,书籍造就了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作家。对此,孙犁在《爱书续谈》一文中写得深远而真切,并表达了一种对书籍的感恩之心:
“我应该感谢书籍,它对我有很大的救助力量。它使我在青春期,没有陷入苦恼的深渊,一沉不起。对现实生活,没有失去信心。它时常给我以憧憬,以希望,以启示。在我流浪北平街头,衣食不继时,它躺在街头小摊上,蓬头垢面与我邂逅。风尘之中,成为莫逆。当我在荒村教书时,一盏孤灯、一卷行李,它陪我度过了无数孤独的夜晚,直到雄鸡晓啼。在阜平草棚、延安窑洞,它都伴我孤寂,给我营养,使我奋发。此情此景,直到目前,并无改变。一往情深,矢志不移,白头偕老,可谓此矣。”
读书和买书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难以分舍,由此及彼,爱屋及乌,触类旁通,以致一发而不可收拾,望尽天涯路。按照孙犁的说法,买书就像“蔓草生长一样,不知串到哪里去”。孙犁在《我的史部书》一文中写到:“读书和买书的兴趣,都是这样引起,像顺藤摸瓜一样,真正吞下肚的,常常是那些小个的瓜,大个的瓜,就只好陈列起来了……买书就像蔓草生长一样,不知串到哪里去。它能使四部沟通,文史交互。涉猎越来越广,知识越来越增加。是一种收获,也是一种喜悦。”
人在饥饿时,才会爱惜食物。书也一样,书荒时,对每一本到手的书,觉得都是好看的,都会读得有滋有味。孙犁在《我的集部书》一文中对此有真情表白:“我的经验是:人在书籍极端缺乏时,才能精读、细读,才能受益。古人借书、抄书,终于有成,这是有道理的。农村有句俗话,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儿好。可以移用于读书。儿少、儿好,反可以得济,书的道理相同……对代表作家,有可能,要读其全集。”
孙犁对书的选择是严格的,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有三类书孙犁是不读的。对此,在《我的集部书》有较为详尽的记述:“……亦有三不读。一、言不实者不读。例如昨天还在为了某种目的,极力在历史垃圾中,去搜求、探索、描述、研讨、渲染、暴露“民族弱點”的人,今天又大言不渐地声称:要“弘扬”民族文化了。这样人的文集、文章,不读。二、常有理者不读。这种人,“文革”时造反有理;安定团结时,还是有理。常有理的人,最可怕,文章也最不可读,因其随时随地在变化也。三、“文学托”的文章,不可读。他们把不正确的,说成是正确的;把不对头的,说成是对头的;把没有个性的,说成是有个性的;把没有影响的,说成影响很大……这种人的文章,尤其不可读,最没有价值。”
孙犁有“倒读”的说法,在《书衣文录》中这样写道:“余有倒读习惯,多施于无意通读之书。于此书,则为先观人之劣行,即只为接受反面教育也。读书,德行为先,那是正面教育。经历人生之后,乃知反面教育,不可不施于幼年也。这就是鲁迅先生常常告诉青年人,人可以坏至何种程度,使之遇到时,有准备,不感意外之意。然青年人天真,如柔石辈,常常不以为然,后遭不幸,悔之晚矣。”
孙犁晚年推出了《耕堂劫后十种》,厚重,耐读,平实而悠远。这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是极其罕见的。我以为,这是他一生修行所致,也是“厚积薄发”一说的最佳诠释。
左汝正荐自《联谊报》2017年1月7日 佚名/图
书籍滋养并陪伴了孙犁一生,书籍给了孙犁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未来,书籍造就了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作家。对此,孙犁在《爱书续谈》一文中写得深远而真切,并表达了一种对书籍的感恩之心:
“我应该感谢书籍,它对我有很大的救助力量。它使我在青春期,没有陷入苦恼的深渊,一沉不起。对现实生活,没有失去信心。它时常给我以憧憬,以希望,以启示。在我流浪北平街头,衣食不继时,它躺在街头小摊上,蓬头垢面与我邂逅。风尘之中,成为莫逆。当我在荒村教书时,一盏孤灯、一卷行李,它陪我度过了无数孤独的夜晚,直到雄鸡晓啼。在阜平草棚、延安窑洞,它都伴我孤寂,给我营养,使我奋发。此情此景,直到目前,并无改变。一往情深,矢志不移,白头偕老,可谓此矣。”
读书和买书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难以分舍,由此及彼,爱屋及乌,触类旁通,以致一发而不可收拾,望尽天涯路。按照孙犁的说法,买书就像“蔓草生长一样,不知串到哪里去”。孙犁在《我的史部书》一文中写到:“读书和买书的兴趣,都是这样引起,像顺藤摸瓜一样,真正吞下肚的,常常是那些小个的瓜,大个的瓜,就只好陈列起来了……买书就像蔓草生长一样,不知串到哪里去。它能使四部沟通,文史交互。涉猎越来越广,知识越来越增加。是一种收获,也是一种喜悦。”
人在饥饿时,才会爱惜食物。书也一样,书荒时,对每一本到手的书,觉得都是好看的,都会读得有滋有味。孙犁在《我的集部书》一文中对此有真情表白:“我的经验是:人在书籍极端缺乏时,才能精读、细读,才能受益。古人借书、抄书,终于有成,这是有道理的。农村有句俗话,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儿好。可以移用于读书。儿少、儿好,反可以得济,书的道理相同……对代表作家,有可能,要读其全集。”
孙犁对书的选择是严格的,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有三类书孙犁是不读的。对此,在《我的集部书》有较为详尽的记述:“……亦有三不读。一、言不实者不读。例如昨天还在为了某种目的,极力在历史垃圾中,去搜求、探索、描述、研讨、渲染、暴露“民族弱點”的人,今天又大言不渐地声称:要“弘扬”民族文化了。这样人的文集、文章,不读。二、常有理者不读。这种人,“文革”时造反有理;安定团结时,还是有理。常有理的人,最可怕,文章也最不可读,因其随时随地在变化也。三、“文学托”的文章,不可读。他们把不正确的,说成是正确的;把不对头的,说成是对头的;把没有个性的,说成是有个性的;把没有影响的,说成影响很大……这种人的文章,尤其不可读,最没有价值。”
孙犁有“倒读”的说法,在《书衣文录》中这样写道:“余有倒读习惯,多施于无意通读之书。于此书,则为先观人之劣行,即只为接受反面教育也。读书,德行为先,那是正面教育。经历人生之后,乃知反面教育,不可不施于幼年也。这就是鲁迅先生常常告诉青年人,人可以坏至何种程度,使之遇到时,有准备,不感意外之意。然青年人天真,如柔石辈,常常不以为然,后遭不幸,悔之晚矣。”
孙犁晚年推出了《耕堂劫后十种》,厚重,耐读,平实而悠远。这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是极其罕见的。我以为,这是他一生修行所致,也是“厚积薄发”一说的最佳诠释。
左汝正荐自《联谊报》2017年1月7日 佚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