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境遇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5年10月,我出生在冀东的一个闭塞荒凉的小山村。我的父亲是个赌徒,家里凡可以当做赌注的东西早晚都会被他拿去输掉。我的母亲是个文盲,除了拼命劳作以维持一贫如洗的生活以外,无法再给我什么帮助。在高考这条竞争白热化的道路上,我顶住了所有的艰难与挫折到达了终点。大学毕业后,我来到省城开始独立谋生。
  1992年10月,当我的儿子露露降生在我们这个都市平民家庭时,我已是一个工程师。
  露露在3岁的时候已经能够阅读《西游记》连环画册了。一次他问我:“这《西游记》画册是怎么写出来的?”“那是根据古人写的小说《西游记》改编的。”露露瞪大了眼睛:“我要看看古人写的《西游记》是什么样子的!”我知道这对他来说绝无可能,就答应为他通读一遍,不懂的地方再给他讲讲。这次通读几乎把我累垮。可读完《西游记》的第二天,露露又问我:“怎么古人就写了这么一本好书?”我说:“不止这一本。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名著,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等。”孩子很高兴:“我要读这些书!”我告诉他:“我不能再给你读了,否则我会被累死了。”露露说:“不用你讲了,我自己看就行,不明白的地方再问你。”后来他吃力地重读了一遍《西游记》,又自己读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我觉得《红楼梦》还不适合他,就没给他借。后来露露又问我:“古代到底有多少年?发生了多少事?”我说:“那要学历史才知道。”露露的口气里充满了渴望:“我要是知道了该多好!”由于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我就随时从图书馆给他借来《岳飞传》、《杨家将》、《兴唐传》之类的书。这些故事读起来既有意思又有价值。5岁的时候,露露已经理清了中国历史上朝代沿革的基本脉络,并且知道每个朝代的许多人和事。
  对自然科学,露露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电是怎么回事,玻璃是怎么来的,月亮比卫星到底大多少,医学院怎么用青蛙做试验,火山为什么会喷发之类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这逼我到处为他借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有时还要钻进图书馆去寻找答案。有这样一个孩子,再劳累我心里也高兴。
  露露在一般情况下能和其他孩子好好相处,在我们住的大院里玩上半天也不必去看他。但1997年夏天有一阵子,孩子突然连续几次哭着跑回来说:“爸爸,那个孩子又打我了,我根本没有招惹他!”我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我小的时候就因为常常受欺凌而养成了喜欢独处的习惯,长大后与人交往时总有些窘迫。别人说我孤傲,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障碍,我心里很想多几个朋友的……我决定面对这个难题。
  “爸爸不能帮你打架。他打你是不对,但单单知道他不对没有用,你得学会保护自己才行。”
  “怎么样才能保护自己?”
  “懂得如何与强壮的孩子相处并变得和他一样强壮。”
  “你是说我得锻炼身体?”
  “是的,软弱就要被欺,落后就要挨打。”
  我帮他选择了两个项目:踢足球以增加腿部力量,练哑铃以增强臂力……在学球的过程中,露露不止一次地重重摔在泥地上,有几次疼得一时爬不起来。但露露还是渐渐着了迷。后来他掌握了几种基本动作就更是乐此不疲了。这种持续不断的训练使他食量大增,更使他拥有了自信。哭着回家的事不再发生了。这让我松了一口气。
  1997年秋天,我因工作变动不能上白班了。上中班时我必须在下午3点把他从幼儿园里接出来送到他姥姥家,然后赶去上4点的班。可是他姥姥家有时没有人。一次孩子对我说:“把我送到马啸啸奶奶家吧,姥姥一回来我就能知道。”
  露露提出这个建议时肯定没有考虑到两个家庭之间的巨大差别。马啸啸的奶奶和露露的姥姥是邻居。马啸啸的爷爷是这个7000多人的大单位里的人事部长,马啸啸的爸爸在一家宾馆里当总经理。露露的姥姥老爷都是普通的退休工人,两家见面很客气但交往不多。马啸啸是个很懂礼貌很温和的孩子,长得高大白胖。他只比露露大1个月。这孩子拥有很多玩具和学习用品,只是他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马啸啸从不去幼儿园,一直由他奶奶带着。
  后来事情的发展着实令我吃惊:露露为了不让人感到他给人家带来了麻烦,就给马啸啸讲故事。露露的故事太多了。马啸啸很快就入了迷。马啸啸有很多书,大都是别人作为礼物送给他的。可马啸啸并不识字,露露就读给他听。他们俩相处得很好,后来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在我的性格中,不乏弱者顽强自我奋斗的因素,但与人相处并赢得良好的合作却是我的重大欠缺。现在露露秉承了我的优点,克服了我的缺陷,真让我感到欣慰。
  1998年早春,我带露露回了一趟冀东老家。我的父母依旧贫困如初,根本原因还是我父亲的赌博和懒惰。不同的是,这个家庭里又多了一个新的成员:任文龙。
  文龙是我弟弟和邻村一个姑娘早婚的结晶。生了孩子之后两个人又打官司又告状地分开了。我弟弟再次结婚后,就跟着他老婆去了他丈人的那个村,只剩下文龙这个可怜的孩子由我母亲带着。
  文龙这孩子看上去又黑又瘦,虽然他比露露仅小两个月,但个子却低了半个头。当我们拿给他大包大包的食品时,他马上就大吃起来,没有对我们说声谢谢,而且眼神里连一点那样的意思都没有。过了一会儿他吃饱了又抓起一包方便面出去了。不一会儿露露跑回来告诉我:“爸爸,文龙用方便面喂鸡!”我心里涌出一种难以名状的痛苦。露露长于都市,水果食品常相伴随,却从不见他乱扔东西。即使是吃剩下的一小块苹果,他也会自己放到冰箱里留待下次吃完。而食品并不丰富的文龙却是这个样子!此后的几天里,文龙基本不上桌吃饭。村里的家禽很多,文龙就把这些食品一半用来充饥,一半当做饲料了。
  春耕之前的责任田里有很多农活。我和我头发已经全白了的母亲要带上孩子们去地里干活。文龙哭闹着不肯去:“我爷爷从来不到地里去!”好歹我们还是把他带走了,只是一路上都由我抱着他。露露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一瓶凉开水。
  到了地里我和母亲就开始干活,露露在一旁兴致勃勃地帮忙。文龙在田头吵着要回去,没人理他竟睡着了。干了好一阵子,露露出了一身汗,脸膛红扑扑的。“爸爸,我想喝水。”我说:“去吧,在文龙那儿放着呢。”露露跑到田头又跑回来:“文龙把水都倒了。”
  ……
  故乡之行终归给露露留下了许多快乐的记忆。从老家回来后我继续带孩子踢球。那只旧足球快踢破了,露露说:“爸爸,能给我买一只新足球吗?”我在墙上画了一棵树干,说:“你从这个地方把球踢中那棵树干,累计到100次时,咱们就买一只新足球。文龙来到省城的那一天,露露刚好踢够了100次。因为答应过给孩子买球的事,所以第二天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百货商场。在请他俩吃过点心、喝过饮料之后,我让露露挑了一只新足球。露露真是心花怒放。
  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岳母家,露露就叫上文龙去那片空地踢球了。那只新球被露露小心地放在一旁,底下还垫了一张旧报纸,他们用的还是那只旧球。马啸啸也来了,手里拿着一只全新的冲锋枪。我站在岳母家的客厅里,隔窗看着这三个5岁的娃娃,胸中涌出许多感慨:这三个孩子同在一个蓝天下,出生日期相差不到100天,际遇和表现却如此不同:马啸啸身为富家子弟不矜不傲,能与别人友好往来;露露没有马啸啸那样的优越条件,却善良好学;文龙这个被父母遗弃的“黑孩子”反倒无忧无虑不思进取。如果再加上我自己5岁时的影子,这是怎样一幅图画啊……
  他们三个却没能相安无事。任文龙对踢球没兴趣,倒是看中了马啸啸的冲锋枪。马啸啸不买任文龙的账,只是同意由露露拿着枪让任文龙摸几下。露露把枪还给了马啸啸以后,任文龙悄悄地接近马啸啸,突然用一个“拌子”放倒了马啸啸,然后飞身扑上去,把马啸啸压在了身子底下。露露看到这个场面稍微怔了一下旋即冲上去“凌空抽射”,照着任文龙的屁股踢了过去。任文龙从马啸啸身上滚下来,回头狠狠地看了看露露,顺手抄起冲锋枪向附近的墙上狠狠地掷去!
  我万万没料到会出现这种局面,赶紧冲出来干预。任文龙坐在地上一言不发,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露露把枪拿回来说:“爸爸,枪摔坏了!”我忙着看马啸啸是否受伤,没有理他。一会儿,露露又捧着新足球过来说:“哥哥,就用这个足球赔你吧!”我抬头看见大滴大滴的泪珠正从露露的眼中滚滚而下,一连串掉在足球上面。“好孩子……”我一手搂着马啸啸,一手揽过露露,泪水夺眶而出。我从未当着孩子的面掉过眼泪,可眼前的情景让人不由动情!
  不久,母亲就带着文龙回老家去了。临走的时候,马啸啸把那支修好了的冲锋枪送给了文龙,文龙依旧没有说声谢谢,而且眼光里还是没有一点儿那种意思。马啸啸和露露还是照旧一起读书踢球做游戏。
  这三个孩子的故事在我心里积留了许久,一直想把它写出来。但要把我的内心感受写清楚要用很多笔墨,所以几次动笔又几次停下来。
  三个孩子的不同状态不时让我想起一些古训同时又让我感到困惑:究竟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还是“百无一用是书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是“贫家出娇子”;是“自古英雄多磨难”还是“衣食足则知荣辱”……事实上,贫贱出身的苏秦和在相府长大的曹子建都成了历史名人;有着北京户口的郎平和来自东北农村的王军霞都成了威震世界的体坛明星。我和任文龙有着极其相似的起点但终点却可能相去甚远;露露和马啸啸虽然家境不同,但他们都是通情达理的好孩子。我衷心地希望他们都能拥有幸福的未来。
  顺境和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也都足以产生庸才。■
其他文献
《父母必读》改版后已经和读者见了三次面了。可以说,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编辑部一直是在紧张和焦虑中度过的,读者是在猜测和期盼中度过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和电话,他们有的对改版感到不理解,说: 我们只需要内容实用的刊物,不需要外表漂亮的刊物,杂志现在这个样子就很好,没必要非得改版不可;还有的读者说,你们不要追时髦,把杂志的实际内容给淡化了。搞得华而不实……对这些意见我们都充分地进行
期刊
新新有个怪毛病,爱吃墙灰。他常常坐在墙壁前,伸出舌头,贪婪地舔着墙灰。他还爱吃泥土,脏兮兮的泥土,抓起来就往嘴里送,吃得津津有味。妈妈发现后,总是狠狠地批评他,不让他吃,可他还是偷着吃。爸爸气急了打他,甚至捆住他的手脚,但他吃墙皮灰的习惯不但未被制止,反而吃得更凶了。新新得了什么病?  新新是典型的异食癖。异食癖是指儿童在摄食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一种特殊嗜好,难以控制地咀嚼与吞食通常不应取食的异物,如
期刊
读书教子两相宜    不少年轻父母把自己的读书与照料孩子对立起来,于是有了孩子就很少能享受阅读时间,或者自己想学习就干脆把孩子送走。对此我有一些办法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  我是一名教师。在家的很多时间我都在案头度过:备课、改作业、看书等。这对孩子影响很大。他经常学我的样子趴在桌上看书、画画,有时还挤占我的书桌。于是我也给他添了一张小书桌,还配了一张玻璃板,底下压上他喜爱的照片和糖纸等。他非常满意,
期刊
几年前,一位日本教授讲到过在日本社会广为讨论的一件事情。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家长写信给《朝日新闻》社,要求讨论教师对儿童两道考试题的判分标准。其一是小学的自然考试题:“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水”;也有孩子富有诗意地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对后一种答案,教师判为错误,其理由是与标准答案不相符合。另一起是小学历史考试题,内容大致是“某地的木塔是由谁建造的”,标准答案是由某朝代的某
期刊
我的宝宝1岁多,乳牙大部分已经长出来了。听很多人讲,这时候该让宝宝学会刷牙了,可具体该怎么做,我却无从下手。希望有经验的妈妈能给我一些建议。  广东珠海 辛 玲    打败牙虫虫    为了让儿子巍巍乐于刷牙,我结合刷牙这件事编了许多童话故事。  首先告诉宝宝,我们吃了许多好东西后,会有一些东西留在牙齿上,于是便会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虫虫来吃这些东西。这些虫虫吃完了好东西就会咬宝宝的牙齿。怎
期刊
怀孕时我没吃任何营养品    也许是工作单位在偏僻的小镇,也许是我的接触面太窄,也许是离父母太远,也许是我太粗心……总而言之,我在对育儿一窍不通的情况下怀孕了。  母亲、丈夫、婆婆在高兴的同时都劝阻我加强营养,说:“你的个子又瘦又小,胎儿太胖会难产。咱这儿离县城又远……”我也觉得这话有道理。本来我的胃口就不好,对一切好吃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于是,在整个怀孕期间不仅没有吃过任何营养品,连日常的饮食也是
期刊
记得有一年学校搞“六一”联欢,有个表演独唱的小男孩在后台候场,这时,他妈妈跑上来,一边帮他整理衣服一边问:“紧张吗?”  “还好。”孩子小声说。  “千万别紧张。”妈妈的声音有些急促,“底下那么多人,你就当没看见,该唱什么就唱什么,我在下面给你照相。我还看见电视台也来人了。”  那男孩探头往下看了看。  妈妈接着说:“注意出台时别忘了敬队礼,最重要的是表情,还有要听清伴奏……”  随着那位妈妈仔细
期刊
孩子刚出生时,你需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每一次哭声,满足他的每一个需要。这使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力越来越高,也培养了父母对孩子悉心关注的习惯。然而,孩子要长大了,要入幼儿园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容易适应新环境呢?这时,你要逐渐地收回你的关注。  在不少家庭,上幼儿园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心事。孩子往往大哭不止:“哇——我听话!我不去幼儿园!”有些孩子想尽办法跟父母磨,甚至拒绝吃饭。每天早上,家长为了送孩子上
期刊
舅舅今年已经35岁了,3年前别人给他介绍了小张阿姨,当时舅舅还比较满意,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就要结婚了,甚至新房都布置好了。但是事情发生了变化,婚事停办了,我觉得非常突然,就想找舅舅谈一谈。  有一天中午,只有我和舅舅在一起的时候,我问:“舅舅,你怎么不结婚了呢?”这句话一下就把舅舅问住了,他沉默了好久,才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听了这话,我忍不住乱猜起来:舅舅真不结婚啦?还是和小张阿姨闹矛盾
期刊
婴儿时期,宝宝是用“吸吮”这种独特的方式来满足其食欲的。  可以说吸吮是人类个体最初的进食方式。所以,婴幼儿时期做父母的必须创造条件,尽量给宝宝以充分的满足,吃奶时要让小宝宝吸吮够。如有特殊情况须改用人工喂养,吸吮要求不能满足时,孩子就可能转而开始“吃”手指。所以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创造近似母乳喂养的条件,如奶嘴应扎成多孔(近似母亲乳头),孔径宜小不宜大,使小宝宝用吸吮母乳的方法吃奶瓶中的奶,不能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