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教学比赛意义 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u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体育教学中运用教学比赛的意义,师生练有所指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研讨中辽宁刘春放、单友明、杨水霞、孙伟、山东孙雷、四川张知友等老师的观点,体育教学中运用教学比赛的意义总结如下:教学比赛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锻炼的动机,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等;通过教学比赛能够检验学生随堂学习的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利于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教学比赛学生会学习和掌握许多体育比赛方面的知识;通过比赛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体能,使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教学比赛能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成功与失败,增加学生自信心和意志力;增进友谊,增加交往,养成守规则意识,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的优良品质;有助于形成竞争意识,学会团结合作,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二、剖析体育教学中制约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因素,比赛有的放矢
  经过激烈的研讨,综合吉林王永发、安徽王征、山东刘萍、辽宁赵宝石、四川阎光辉等老师的观点,总结出在体育教学中制约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若干因素。
  1.学生、家长、班主任的认知因素。学生不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对体育活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不自信,害羞、怕累、怕弄脏衣服,特别是女生更为严重,导致了教师在组织教学比赛时,这些学生畏手畏脚,消极参与比赛;升学压力大,学生和家长更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担心学生因参加体育比赛而分散学习精力,害怕在比赛中受伤;班主任干预体育比赛,担心学生对比赛的热情过高,比赛对抗的运动量过大,影响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
  应对策略:转变家长惟有读书高、心中只有升学的急功近利思想。鼓励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动起来,让家长感受到比赛的快乐;建议学校的体育比赛与班主任的考核评优挂钩,在考核班级综合成绩时,将参与学校竞赛活动获得名次纳入到评优细则中,这样就可以提高班主任对体育比赛的重视程度,敦促本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比赛。
  2.体育比赛的安全因素。学校没有针对体育比赛制订出相应的安全预案,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面对,特别是学校的决策人认为体育教学事故给学校带来了较大的麻烦,因此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体育教学比赛进行过多的干预,甚至强令不允许相应的体育比赛开展。部分体育教师畏首畏尾,害怕麻烦上身;学生畏惧对抗,害怕受伤。
  应对策略:校方制订体育比赛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细则,家长要为孩子买人身保险,体育教师课前做好突发事件的安全预案,做到安全警钟长鸣,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教会学生在比赛中的保护方法,增强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赛前检查比赛的场地是否干净整洁美观,比赛器材是否安全等。另外体育教师在每学期第1节体育课前,与班主任沟通,对班级学生进行特异体质排查,并登记在册,以书面的方式告知特殊体质学生家长,在体育课上要遵照医嘱参与体育比赛。
  3.教学策略因素。教师设置的体育比赛单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教师组织教学比赛的教学手段单一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教师人格魅力差,导致学生不愿意上他的课,不愿参加体育比赛。
  应对策略: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比赛手段,如,降低比赛难度,改变比赛方法,简化比赛规则等。比赛联系生活实际,挂靠其他学科的比赛,如,唐诗接龙接力跑、乘法运算接力跑,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兴趣。教师适时参与到学生的比赛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及时对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闪光点给予积极评价,如,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能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
  4.学生规则意识因素。在体育教学比赛中,学生往往因急于参加比赛而没有听清比赛规则,造成比赛不能公平、公正、有秩序地进行,影响了比赛的有序开展;部分学生为了追求胜利,不择手段,干扰比赛正常开展。
  应对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比赛视频或者讲解示范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清晰比赛规则。也可在赛前重点强调比赛规则,并引导学生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三、共享优质案例,促进教学比赛
  1.以赛促练。身体素质练习单调枯燥,可以采用游戏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比赛中不知不觉掌握技术动作。辽宁李诚一提出了发展腿部力量的“时代列车”“双人蹲跳”,发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车”“平衡角力”等比赛;辽宁刘传旭在教立定跳远时,采用单脚跳比赛,“剪刀、石头、布”对抗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置比赛情境。体育比赛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一种或多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如,山东姜建明的跑类项目比赛,创设“奔跑吧兄弟”情境,跑得快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张名牌,通过变换奖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榜样激励。山东张方森老师在进行田径耐力跑的教学时,讲马拉松的来源、马拉松赛事等,激励学生完成耐力跑任务;辽宁刘厚源在篮球教学比赛前,为学生播放CBA比赛视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篮球比赛的趣味与激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比赛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
  4.创新比赛形式。辽宁姜新老师采用追逐跑、接力跑、讓距离跑等比赛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小学1~6年级的1分钟跳绳为高优指标,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如:小学六年级1分钟跳绳满分标准为男生157次、女生166次,满分后每多跳2次加1分,最高可加20分。并且,学生体测的学年总分也被很多学校视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考核依据之一。因此,加分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练动机,让
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学校师生在南京市玄武区小学生冬锻比赛集体3分钟“1~4人变换”8字穿梭跳長绳项目中,以零失误328个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纪录。该项目不但考验学生跳长绳的技术以及不同人数之间的变换配合,还考验师生之间团结合作的信心与决心。通过日常的训练,笔者和同事们不断实践,优化训练方法,初步取得成效。  一、项目介绍  集体3分钟“1~4人变换”8字穿梭跳长绳项目的参赛选手为男女生各12
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持续14年,是学校开设时间最长的一门课程,但由于其缺乏系统性,多年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体质持续下降,也未能有效掌握至少1项运动技能。体育课程的一体化构建可有效破解这些难题,从整体上规划设计体育课程,助力体育教师专项化教学能力提升,整合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精准评价体育教学,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一、体育教学目前的现状  1.
表现性评价是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在体育教学与评价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四年级技巧单元教学中,笔者运用表现性评价进行教学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具体过程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分析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内
“中国队世界杯出线、中国举办世界杯、中国队获得世界杯冠军是我的三个愿望。”习近平主席的三个愿望,也是我国广大球迷的愿望。校园足球运动能汇集起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增进民族团结,激发人们的运动激情,是发展足球运动重要的精神内核,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推手。实践证明,以足球为推手,开展校园足球运动,能较好地增强学生的生存品质,优化师生的生活方式,唤醒师生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作为基层的一名体
一、案例背景  篮球运动是笔者学校的体育传统特色项目,所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篮球,每年学校都会围绕篮球开展系列主题游戏活动及竞赛。10月的体育节,校园更是热闹非凡,最让学生们激动的莫过于班级篮球联赛。  作为五(4)班的体育教师兼副班主任,我发现班里的学生们都特别喜欢篮球,“篮球高手”也不在少数。每当到班级篮球联赛要开始时,全班的学生都无比兴奋,但是遗憾的是几次比赛都和冠军擦肩而过。如今,眼看
一、生理期“主题处方式”瑜伽锻炼方案设计背景  初中女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形态、心理的变化对个体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在女性月经来潮的最初阶段,做好生理期的保健工作,形成良好规律的月经周期十分重要。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女生在生理期课堂一般采取见习或做一些轻微的运动,生理期不适症状得不到缓解和改善。如果参加了剧烈的运动还可能会出现痛经、月经周期紊乱等现象。生理期“主题处
一、案例背景  篮球——急停急起运球技术是小学四年级篮球运球教学中难度较大的内容。在前期的直线运球学习中,学生基本掌握了触球部位、球的落点和运球节奏,具备了一定的手脚协同配合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急停急起运球要重点学习“起”与“停”的触球部位,难点是能停稳。学生在练习急停急起运球时,通常突然急停与起动的意识不够,人和球不能同时停稳是普遍现象。通过反复实践,笔者创设了一个交通指挥的教学情境,自制了几种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需要将知识点的教学置于复杂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体育健康实践中的问题[1]。也就是说,学生能在篮球比赛中灵活运用行进间投篮,该学生则具有了行进间投篮的能力;相反,另一名学生也会行进间投篮,但在比赛中却未使用或者运用得不好,那么他就没有具备行进间投篮的能力。因此,在真实的情境下,设计练习内容时,让学生学会技能、运用技能很有必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再次受到代表和委员们的广泛关注,“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的建议更是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  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刻不容缓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5月25日在政协大会上发言指出,我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有些学生上了十多年的体育课,却没能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她建议,切实加强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