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学生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现实中的学生作文水平与之相差甚远,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作文态度不端正
每次作文课,学生好像是在老师的强迫下,迫不得已地写作。即使老师再三强调、批评,也还是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
2.作文质量差
(1)语言没有活力。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的空间狭小,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少,所以学生作文语言,要么模仿范文上的语言,要么摘录名言警句,写几句空洞的话,要么使用谁也不懂的网络语言,以无知来追求新奇。
(2)文章“四不像”。部分学生的作文随意性大,看到文题不经思考就随意下笔,其结果不是文不对题,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是张冠李戴地乱用文体,就是信笔胡抄成了什么都是的“四不像”。
(3)不考虑段略和标点。现代学生的作文不分段、不用标点是正常现象。这里有两种现象:一是不会分段和不会使用标点符号;二是思想混乱,胡乱抄写应付,结果造成文面模糊,没有作文应有的段略层次和标点的美感。
(4)书写极差,缺少美感。学生为了应付作文检查,只得胡乱抄写,一交了事。
教师批改也存在许多问题:
1.不及时批改
现在不少语文老师不注意学生的思想感受,不能及时批改学生上交的作文,常拖到几个星期后才改,更有甚者一个学期只写一、二篇作文,这样的做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大多是一个“阅”字了之
作文批改有其严格的要求,尽管现在新课改要求减轻老师的负担,尽管如此,老师还是不能认真批改,不少老师只是把班级里极少数的学生作文略加详细批改,其他的作文大多是一个“阅“字了之。
要改变学生这种状况,培养兴趣是关键。
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
首先,教师布置的作文方式要“新”。防止不根据学生基础和写作技巧实际,教师主观布置一个题目,提出几项要求后,强制作文的做法。新颖的布置作文方式,可以唤起他们的作文欲望。把空洞的布置课变为生动、丰富的指导课。
第一,析题范文法。
教师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应针对题目提出几个问题:从题目看写作范围是什么?应确定怎样的中心思想?通过哪些材料来反映这个中心?将怎样安排这些材料……提出这些问题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的同学有很大帮助,最起码对文章中心思想,布局谋篇有了明确的认识。心中有数了,接着教师再根据析题内容,念一篇教师预先写好的小文,让同学看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还应加强?你将如何改进?如果你写此文章怎样安排才更合适?这样可以引出学生的思想,消除了作文的为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回忆引导法。
教师要注意采用回忆引导法,引导学生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回忆,细心体会其中感受,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真情实感了。
要改变教师的状况,一方面要加强师德修养,另一方面要采用多样的作文评改方法。
1.学生互相批改,老师写出批改要求
每次作文批改课前,老师对此次要批改的作文,按文体要求和作文批改规范,逐条写出要求,然后让学生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批改时,要求学生按照批改要求一条一条落实,然后记下优、缺点,最后写出文章的批语。对此,学生兴趣盎然。
2.注重面批
作文面批所起的效果是其他批改方式达不到的。不少老师强调时间少不能实施面批作文。其实,面批作文比正常批改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但对学生影响可是极深远的。有的面批一句话可让学生牢记一辈子,同时,面对面的交流会使学生记得牢、感受深、收获大。
3.眉批、旁批、尾批结合
按作文批改的传统规定,一丝不苟地完成作文的批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文辛苦,老师改作文也不轻松,让学生在心理上有平衡感。这些批语,看似繁琐,但也费不了多少功夫,试想如果老师在阅读学生作文时顺笔写出作文中的优、缺点,加上自己的一两句体会,然后再总批能要多少时间呢?这对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来说,其实是举手之劳,对学生来说是关心、是指点、是激发,学生会感激不尽,作文更会信心倍增的。
4.精批细改部分,培养小助手
每次作文后选出作文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让他们掌握此次作文的目的、选材、立意和其他具体要求。老师先将他们的作文面批,给他们写出规范的评语,让这部分学生模仿老师批语和批改方法去批改其他学生的作文。这样既减轻老师批改负担,又锻炼学生作文能力的做法真可谓一举两得。
5.以点带面——成立兴趣小组
这是培养学生作文精英的好办法。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其写作兴趣,应先让部分学生有显著的成绩,以此来带动其他学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抓住部分“尖子”学生,把他们作文指点上路,成立作文兴趣小组,定期活动,定期出板报、作文园地,组织学生向报刊投稿等,以此来激励学生。老师对这部分学生的作文要精批细改,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这样以点带面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作文态度不端正
每次作文课,学生好像是在老师的强迫下,迫不得已地写作。即使老师再三强调、批评,也还是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
2.作文质量差
(1)语言没有活力。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的空间狭小,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少,所以学生作文语言,要么模仿范文上的语言,要么摘录名言警句,写几句空洞的话,要么使用谁也不懂的网络语言,以无知来追求新奇。
(2)文章“四不像”。部分学生的作文随意性大,看到文题不经思考就随意下笔,其结果不是文不对题,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是张冠李戴地乱用文体,就是信笔胡抄成了什么都是的“四不像”。
(3)不考虑段略和标点。现代学生的作文不分段、不用标点是正常现象。这里有两种现象:一是不会分段和不会使用标点符号;二是思想混乱,胡乱抄写应付,结果造成文面模糊,没有作文应有的段略层次和标点的美感。
(4)书写极差,缺少美感。学生为了应付作文检查,只得胡乱抄写,一交了事。
教师批改也存在许多问题:
1.不及时批改
现在不少语文老师不注意学生的思想感受,不能及时批改学生上交的作文,常拖到几个星期后才改,更有甚者一个学期只写一、二篇作文,这样的做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大多是一个“阅”字了之
作文批改有其严格的要求,尽管现在新课改要求减轻老师的负担,尽管如此,老师还是不能认真批改,不少老师只是把班级里极少数的学生作文略加详细批改,其他的作文大多是一个“阅“字了之。
要改变学生这种状况,培养兴趣是关键。
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
首先,教师布置的作文方式要“新”。防止不根据学生基础和写作技巧实际,教师主观布置一个题目,提出几项要求后,强制作文的做法。新颖的布置作文方式,可以唤起他们的作文欲望。把空洞的布置课变为生动、丰富的指导课。
第一,析题范文法。
教师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应针对题目提出几个问题:从题目看写作范围是什么?应确定怎样的中心思想?通过哪些材料来反映这个中心?将怎样安排这些材料……提出这些问题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的同学有很大帮助,最起码对文章中心思想,布局谋篇有了明确的认识。心中有数了,接着教师再根据析题内容,念一篇教师预先写好的小文,让同学看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还应加强?你将如何改进?如果你写此文章怎样安排才更合适?这样可以引出学生的思想,消除了作文的为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回忆引导法。
教师要注意采用回忆引导法,引导学生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回忆,细心体会其中感受,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真情实感了。
要改变教师的状况,一方面要加强师德修养,另一方面要采用多样的作文评改方法。
1.学生互相批改,老师写出批改要求
每次作文批改课前,老师对此次要批改的作文,按文体要求和作文批改规范,逐条写出要求,然后让学生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批改时,要求学生按照批改要求一条一条落实,然后记下优、缺点,最后写出文章的批语。对此,学生兴趣盎然。
2.注重面批
作文面批所起的效果是其他批改方式达不到的。不少老师强调时间少不能实施面批作文。其实,面批作文比正常批改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但对学生影响可是极深远的。有的面批一句话可让学生牢记一辈子,同时,面对面的交流会使学生记得牢、感受深、收获大。
3.眉批、旁批、尾批结合
按作文批改的传统规定,一丝不苟地完成作文的批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文辛苦,老师改作文也不轻松,让学生在心理上有平衡感。这些批语,看似繁琐,但也费不了多少功夫,试想如果老师在阅读学生作文时顺笔写出作文中的优、缺点,加上自己的一两句体会,然后再总批能要多少时间呢?这对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来说,其实是举手之劳,对学生来说是关心、是指点、是激发,学生会感激不尽,作文更会信心倍增的。
4.精批细改部分,培养小助手
每次作文后选出作文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让他们掌握此次作文的目的、选材、立意和其他具体要求。老师先将他们的作文面批,给他们写出规范的评语,让这部分学生模仿老师批语和批改方法去批改其他学生的作文。这样既减轻老师批改负担,又锻炼学生作文能力的做法真可谓一举两得。
5.以点带面——成立兴趣小组
这是培养学生作文精英的好办法。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其写作兴趣,应先让部分学生有显著的成绩,以此来带动其他学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抓住部分“尖子”学生,把他们作文指点上路,成立作文兴趣小组,定期活动,定期出板报、作文园地,组织学生向报刊投稿等,以此来激励学生。老师对这部分学生的作文要精批细改,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这样以点带面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