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核心素养、学习能力等新鲜词汇又一次刷新了教育观,对于学生各方面的要求也更高、更全面,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讨论,并结合实用性的阅读教学,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并作出一些大胆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教育改革 核心素养 阅读能力 尝试探索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对于初中语文来说,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也刻不容缓。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对语文素质的综合,培养语文核心素质的关键是形成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主要通过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获益。因此,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语文素养,在学习过程中有机的与其他学科素养进行结合,最终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思维逻辑、语言及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化内涵以及文学鉴赏能力等。学生通过语文的视角来分析、研究事物,用语文学科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等等,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们适应经济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普遍的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语文阅读的构成要素
初中阶段是阅读素养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良好的阅读素养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在各方面发展,语文阅读素养由基础阅读能力、理解探索阅读能力和课外拓展阅读能力三个维度组合的素养。
1.基础阅读能力
基础阅读是阅读素养的基础,它包括语言学知识、语用学知识、文艺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等,阅读基础也可以称之为阅读知识,我们将其分为语言知识和文本知识。例如《咏雪》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做出谢太傅面对着“俄而雪骤”能够欣然的与家人进行互动,对“雪”吟诗,兴致很好。谢太傅将两个比喻进行了对比,虽然正文并未对二人进行正面的评价,但根据最后一句话“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暗示,表明了他对谢道韫的才气的肯定和赞赏,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一起通读全文并且翻译文章大意,让学生进行理解,将文章中的零散信息进行整合,构建初步的文章框架。
2.理解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素养中最关键的因素,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能力是阅读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阅读质量是阅读素质的核心,它包括阅读兴趣、阅读种习惯和阅读中所获得体验与感受以及树立的人生、价值观等。理解能力是解决语文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教师需要帮引到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字和词,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内容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之前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将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导入到课堂教学中,明确学习的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思考一下几点:作者是在什么時间又是怎样让女士的安妮.莎莉老师?这位老师又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等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提高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3.思辨阅读能力
思辨性的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具有自己的理解、判断和评价,甚至能够质疑、反驳和创新等能力,思辨性要求的是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独立的思维能力。以《陋室铭》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文章,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掌握生僻词汇,之后带领学生一起将文章思路理顺,让学生在其中找到具有辩证关系的句子,思考几个问题: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自诩“诸葛、子云”究竟有何目的?作者的德馨在哪些方面体现?通过思考,锻炼学生的创新、理解、判断等思辨能力。
4.延展性阅读能力
延展性阅读也就是课外阅读,延展性阅读能力就是学生具备独立的课外阅读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开拓视野、发散思维、收获审美和领略精神世界。在中学阶段,教育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要求愈加严格,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中无法满足知识量的要求,于是就要求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因此,如何进行课外阅读也成为了家长和教师关注问题之一。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阶段以及心理特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进行拓展阅读训练,例如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有:《老人与海》、《资治通鉴》、《朝花夕拾》等等,这些书籍必须是正面积极、乐观向上的,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书籍。
三、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基础阅读能力、理解探索阅读能力和课外拓展阅读能力的阅读能力要素,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和意识,同时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将创新思想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具有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教师可从创设教学情境、注重人文关怀、实现文本对话几个角度实施。
1.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核心素养的发展对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情境的创设提出了要求,素养是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生成的,因此情境的设计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应情境而生,为情境而用”,以情境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从而实现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课中有景,以境入情,以境促学,以境融思,更能帮助学生实现内化语言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行为、修养,达到知行合一。例如《故宫博物院》一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最开始为学生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图片或纪录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故宫博物院的宏伟壮观,然后结合课本,通过作者所安排的游览路线“参观”,教师可将文中出现的“景物”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对故宫博物院有了一探究竟的欲望,自然对文章的精彩描述也很感兴趣,那么接下来的阅读就变得顺其自然,然更加顺利了。
2.注重人文关怀,肯定学生的价值以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要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习惯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获得个性化的感悟。例如《生物的入侵者》一课中,首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探究文章,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假设和质疑,比如思考“生物入侵者”指的是什么,让学生以“从文中我了解到”为句式,进行组织和整理,将搜集到的在信息进行整合,在文中出现的“移民”、“偷渡”、“便车”等分别指的是什么。通过自读自悟,讨论研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体现个体价值。
3.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对话
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新课程也明确要求“鼓励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交流”。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不仅让学生理解文意、学习词句,跟要让学生用心去读,体验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沟通,从而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真正的英雄》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文章思路理顺,并且进行“总——分——总”说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七名宇航员的事迹或性格进行概括,并说明原因。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问题,并且找到答案。例如为何说女教师麦考利芙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象力?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指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种精神?通过对每一位宇航员的生活细节与残酷现实做对比,更加体现了文章的悲痛之情,所有的人面对这一“意外”时的反应是什么?等等。通过提问探究,深入人物,对话文本,使阅读体验得以升华。
总之,将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让核心素养理念整体推进,有效贯穿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学生才会拥有真正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若男. 语文核心素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殷海峰.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1(28):48.
【关键词】教育改革 核心素养 阅读能力 尝试探索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对于初中语文来说,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也刻不容缓。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对语文素质的综合,培养语文核心素质的关键是形成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主要通过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获益。因此,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语文素养,在学习过程中有机的与其他学科素养进行结合,最终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思维逻辑、语言及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化内涵以及文学鉴赏能力等。学生通过语文的视角来分析、研究事物,用语文学科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等等,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们适应经济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普遍的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语文阅读的构成要素
初中阶段是阅读素养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良好的阅读素养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在各方面发展,语文阅读素养由基础阅读能力、理解探索阅读能力和课外拓展阅读能力三个维度组合的素养。
1.基础阅读能力
基础阅读是阅读素养的基础,它包括语言学知识、语用学知识、文艺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等,阅读基础也可以称之为阅读知识,我们将其分为语言知识和文本知识。例如《咏雪》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做出谢太傅面对着“俄而雪骤”能够欣然的与家人进行互动,对“雪”吟诗,兴致很好。谢太傅将两个比喻进行了对比,虽然正文并未对二人进行正面的评价,但根据最后一句话“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暗示,表明了他对谢道韫的才气的肯定和赞赏,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一起通读全文并且翻译文章大意,让学生进行理解,将文章中的零散信息进行整合,构建初步的文章框架。
2.理解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素养中最关键的因素,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能力是阅读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阅读质量是阅读素质的核心,它包括阅读兴趣、阅读种习惯和阅读中所获得体验与感受以及树立的人生、价值观等。理解能力是解决语文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教师需要帮引到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字和词,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内容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之前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将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导入到课堂教学中,明确学习的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思考一下几点:作者是在什么時间又是怎样让女士的安妮.莎莉老师?这位老师又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等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提高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3.思辨阅读能力
思辨性的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具有自己的理解、判断和评价,甚至能够质疑、反驳和创新等能力,思辨性要求的是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独立的思维能力。以《陋室铭》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文章,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掌握生僻词汇,之后带领学生一起将文章思路理顺,让学生在其中找到具有辩证关系的句子,思考几个问题: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自诩“诸葛、子云”究竟有何目的?作者的德馨在哪些方面体现?通过思考,锻炼学生的创新、理解、判断等思辨能力。
4.延展性阅读能力
延展性阅读也就是课外阅读,延展性阅读能力就是学生具备独立的课外阅读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开拓视野、发散思维、收获审美和领略精神世界。在中学阶段,教育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要求愈加严格,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中无法满足知识量的要求,于是就要求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因此,如何进行课外阅读也成为了家长和教师关注问题之一。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阶段以及心理特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进行拓展阅读训练,例如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有:《老人与海》、《资治通鉴》、《朝花夕拾》等等,这些书籍必须是正面积极、乐观向上的,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书籍。
三、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基础阅读能力、理解探索阅读能力和课外拓展阅读能力的阅读能力要素,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和意识,同时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将创新思想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具有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教师可从创设教学情境、注重人文关怀、实现文本对话几个角度实施。
1.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核心素养的发展对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情境的创设提出了要求,素养是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生成的,因此情境的设计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应情境而生,为情境而用”,以情境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从而实现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课中有景,以境入情,以境促学,以境融思,更能帮助学生实现内化语言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行为、修养,达到知行合一。例如《故宫博物院》一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最开始为学生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图片或纪录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故宫博物院的宏伟壮观,然后结合课本,通过作者所安排的游览路线“参观”,教师可将文中出现的“景物”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对故宫博物院有了一探究竟的欲望,自然对文章的精彩描述也很感兴趣,那么接下来的阅读就变得顺其自然,然更加顺利了。
2.注重人文关怀,肯定学生的价值以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要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习惯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获得个性化的感悟。例如《生物的入侵者》一课中,首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探究文章,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假设和质疑,比如思考“生物入侵者”指的是什么,让学生以“从文中我了解到”为句式,进行组织和整理,将搜集到的在信息进行整合,在文中出现的“移民”、“偷渡”、“便车”等分别指的是什么。通过自读自悟,讨论研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体现个体价值。
3.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对话
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新课程也明确要求“鼓励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交流”。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不仅让学生理解文意、学习词句,跟要让学生用心去读,体验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沟通,从而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真正的英雄》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文章思路理顺,并且进行“总——分——总”说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七名宇航员的事迹或性格进行概括,并说明原因。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问题,并且找到答案。例如为何说女教师麦考利芙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象力?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指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种精神?通过对每一位宇航员的生活细节与残酷现实做对比,更加体现了文章的悲痛之情,所有的人面对这一“意外”时的反应是什么?等等。通过提问探究,深入人物,对话文本,使阅读体验得以升华。
总之,将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让核心素养理念整体推进,有效贯穿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学生才会拥有真正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若男. 语文核心素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殷海峰.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1(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