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新课程教材中以“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为基本呈现方式,之所以用这样的体例编排,体现了对学习方式的引导。我们在对“活动体验”这一板块所选的课文的学习与“文本研习”“问题探讨”两个板块所选的课文的教学采用的学习方式侧重点显然应有所区别。“活动体验”板块的课文应采取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活动体验感悟。
何为体验?亲身经历,亲身察验。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要求学生走进文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内心的需求出发,调动各种感官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去感受、去体味。既然“体验”必须亲为,“感悟”也产生于阅读主体的内心,别人无法替代,所以教师不能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
第一强调经历与参与。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要求学生积极倾听、开口、动手,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既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又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活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此,体验强调“活动”、强调“实践”、强调“探究”、强调“经历”,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绿》时,要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朗诵传达作品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再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要指导学生追求“声”“情”统一,把声音形式统一到自我理解与感悟上。因此在课堂上既要听学生怎么读,更要让学生交流为何这样读。教师应该读,但在“活动体验”中这不一定是范读,而是一种交流,要给学生讲解你这样读的理由,让学生评价你的声音是否表达了你的理解,如在朗读《沁园春·长沙》中最后的“浪遏飞舟”时是采用降调还是升调,我告诉学生我选择升调,理由是这样读更能表现作者蔑视困难的豪情壮志。
此外,教师还要创造性地设计活动,使学生结合自我体验,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应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要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家长的对话,加深对学习材料的感受和思考,丰富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不断促进精神成长,完善自我人格。如在学习赵立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时应避免“文本研习”方式组织教学,对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不要引导学生过多地去品味、鉴赏,而要用自己的阅读经历去解读,想想这些句子蕴含的道理自己有过多少真切的体验。如课文中“文学是人类情感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阅读经历解读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甲发言:“我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认识到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自由婚姻的摧残。”学生乙:“我读施耐庵的《水浒传》认识到当时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腐朽,导致官逼民反。”学生丙:“我读鲁迅的《阿Q正传》认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再如,“……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很多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关系,大家明白只有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从而成为现代文明人。
第二强调情感与共鸣。“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这些情感包括作者的也包括作品中人物的,学生通过体验去感受情感,通过感悟去获取意蕴。在此活动中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作品向读者的移情。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笔者所在学校要求初一新生给父母写一封信汇报自己学习、生活情况,与父母多沟通。结果发生这样耐人寻味的现象:60%的学生未写满一张信纸,其中有一位学生只写了四句话:
爸爸、妈妈:
你们好!
学校要求我们每人写一封信给家长,为了完成任务,特写此信。下周我们放假,妈妈你买好一条鱼放冰箱等我回去给我做酸菜鱼。学校牛奶太贵,你们买好一箱牛奶我回去拿。其他没有什么了,再见!
这封信看不到孩子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只有冷冰冰的索取。我想无论哪一位家长看了都会寒心。于是,我印发了台湾作家扬子的《十八岁及其他》一文,让学生自学后再写信,情况就迥然不同了。学生们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交流,结合自身的经历,畅所欲言,明白代沟的产生原因,双方都有责任,如何从自身反省,加强理解与沟通,如何对待读书苦乐,珍惜青春……学生们从文本中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一片挚爱之情,自己也被深深打动,作者的许多话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得有许多话要对父母说,他们迫切希望拿起笔来倾吐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时一封封情真意切让家长感到欣慰的书信诞生了。这就是语文活动体验中情感参与体现出的魅力。
第三强调形象性。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感悟对象是社会生活、人物形象,自然风光。他们是活生生的形象,要想体验,只有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让形象走进自己的心里。如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全部选的散文,编者把它们放在“多彩四季”这个板块,就是让学生运用概括提炼的鉴赏方式进行审美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美。这一板块的教学采用的学习方式应与以前的有所不同。从前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往往教师唱主角,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而在新教材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鉴赏方法进行概括和积累,还要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体悟。在鉴赏初期应以感性体悟为主,随着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步向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提升。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感悟体验呢?尝试文学鉴赏解读方式的变革。如朱自清的散文《绿》采用借鉴评点批注法进行,文本后面链接和评点,眉批旁注,点破机关,三言两语,直抵要害。这些评点有助于学生多向交流,多元解读,提供范本,打开思路。尽管学生的评点有时浮于表面,有时未能直抵要害,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读者不同的素养、经历、体验会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让学生在贴近文本的基础上,尝试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鉴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误读”,误读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转化为正确的解读,尤其要重视“创造性错读”,也许这些“创造性错读”就是新颖独特的发现。
总之,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和其他的学习方式完美地结合,那么就可以使我们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达到新课程要求。
何为体验?亲身经历,亲身察验。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要求学生走进文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内心的需求出发,调动各种感官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去感受、去体味。既然“体验”必须亲为,“感悟”也产生于阅读主体的内心,别人无法替代,所以教师不能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
第一强调经历与参与。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要求学生积极倾听、开口、动手,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既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又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活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此,体验强调“活动”、强调“实践”、强调“探究”、强调“经历”,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绿》时,要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朗诵传达作品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再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要指导学生追求“声”“情”统一,把声音形式统一到自我理解与感悟上。因此在课堂上既要听学生怎么读,更要让学生交流为何这样读。教师应该读,但在“活动体验”中这不一定是范读,而是一种交流,要给学生讲解你这样读的理由,让学生评价你的声音是否表达了你的理解,如在朗读《沁园春·长沙》中最后的“浪遏飞舟”时是采用降调还是升调,我告诉学生我选择升调,理由是这样读更能表现作者蔑视困难的豪情壮志。
此外,教师还要创造性地设计活动,使学生结合自我体验,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应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要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家长的对话,加深对学习材料的感受和思考,丰富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不断促进精神成长,完善自我人格。如在学习赵立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时应避免“文本研习”方式组织教学,对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不要引导学生过多地去品味、鉴赏,而要用自己的阅读经历去解读,想想这些句子蕴含的道理自己有过多少真切的体验。如课文中“文学是人类情感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阅读经历解读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甲发言:“我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认识到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自由婚姻的摧残。”学生乙:“我读施耐庵的《水浒传》认识到当时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腐朽,导致官逼民反。”学生丙:“我读鲁迅的《阿Q正传》认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再如,“……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很多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关系,大家明白只有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从而成为现代文明人。
第二强调情感与共鸣。“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这些情感包括作者的也包括作品中人物的,学生通过体验去感受情感,通过感悟去获取意蕴。在此活动中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作品向读者的移情。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笔者所在学校要求初一新生给父母写一封信汇报自己学习、生活情况,与父母多沟通。结果发生这样耐人寻味的现象:60%的学生未写满一张信纸,其中有一位学生只写了四句话:
爸爸、妈妈:
你们好!
学校要求我们每人写一封信给家长,为了完成任务,特写此信。下周我们放假,妈妈你买好一条鱼放冰箱等我回去给我做酸菜鱼。学校牛奶太贵,你们买好一箱牛奶我回去拿。其他没有什么了,再见!
这封信看不到孩子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只有冷冰冰的索取。我想无论哪一位家长看了都会寒心。于是,我印发了台湾作家扬子的《十八岁及其他》一文,让学生自学后再写信,情况就迥然不同了。学生们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交流,结合自身的经历,畅所欲言,明白代沟的产生原因,双方都有责任,如何从自身反省,加强理解与沟通,如何对待读书苦乐,珍惜青春……学生们从文本中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一片挚爱之情,自己也被深深打动,作者的许多话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得有许多话要对父母说,他们迫切希望拿起笔来倾吐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时一封封情真意切让家长感到欣慰的书信诞生了。这就是语文活动体验中情感参与体现出的魅力。
第三强调形象性。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感悟对象是社会生活、人物形象,自然风光。他们是活生生的形象,要想体验,只有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让形象走进自己的心里。如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全部选的散文,编者把它们放在“多彩四季”这个板块,就是让学生运用概括提炼的鉴赏方式进行审美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美。这一板块的教学采用的学习方式应与以前的有所不同。从前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往往教师唱主角,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而在新教材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鉴赏方法进行概括和积累,还要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体悟。在鉴赏初期应以感性体悟为主,随着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步向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提升。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感悟体验呢?尝试文学鉴赏解读方式的变革。如朱自清的散文《绿》采用借鉴评点批注法进行,文本后面链接和评点,眉批旁注,点破机关,三言两语,直抵要害。这些评点有助于学生多向交流,多元解读,提供范本,打开思路。尽管学生的评点有时浮于表面,有时未能直抵要害,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读者不同的素养、经历、体验会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让学生在贴近文本的基础上,尝试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鉴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误读”,误读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转化为正确的解读,尤其要重视“创造性错读”,也许这些“创造性错读”就是新颖独特的发现。
总之,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和其他的学习方式完美地结合,那么就可以使我们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达到新课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