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作品记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是教师个人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描述一位从教30年的优秀教师的五节课出发,分析隐含其中的发展历程与影响教师能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建议教师追求专业认知的持续发展,塑造反思性实践者的形象,记录教学特色的形成过程。自觉创造教学作品。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作品;能量增长;文化形象;专业支援;反思性实践者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17)03-0040-03
“教学作品”是指教师创造的课堂教学成品。它是教师个人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准确捕捉教师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学作品,勾勒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可以作为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视角。本文以从教30年的×老师的五节精品课为例,剖析教师能量增长的关键因素。
核心事实:30年·五节课
見到×老师之前,我从未见过如此“清醒”的教师,她能够清晰地描述自身专业发展的历程:遇到了什么人,读了什么书,上了哪些课,以及在这些关键事件中,她对教学的认识、对教育的思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成长故事环环相扣。其教学作品的变化最为显著。很像中国传统小说的链式结构,隐含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老师认为。下面五节课能够呈现其成长历程。
第一课:无知无畏的尝试
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老师参加了一项课题研究。为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安排她执教说明文《一个好树种——泡桐》。×老师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代表农业部、工业部和商业部。每个部门都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向其他两个部门推荐泡桐:农业部向商业部推荐,商业部向工业部推荐,工业部向农业部推荐……课堂主要内容是学生阅读的转化与输出。这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很高。教学特点是在虚拟情境或模拟场景中引领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学习语文知识。当年。×老师想到“点子”就采取了行动。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合理性。但是她居然获得了成功。这个带有偶然性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她尝试的热情。她开始设计各色各样的学习活动。虽然很多时候她并不知道活动设计的依据。甚至没有探寻过活动背后的理论支撑。
第二课:博采众长的实践
新课程改革启动后。×老师参加了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这里她与教学理论“不期而遇”。经过和研修班主持人的几轮争辩,她逐渐接受了新课程的相关理念,积极将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这期间,×老师的代表性教学作品是为来京参训教师做的《智取生辰纲》一课。为帮助学生品味小说创作手法的精妙,她先请学生自由批注,然后整合不同角度的批注引领学生撰写评点文章。从中发现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方对话、深度交流,师生共同走进文本。这节课是×老师独立打磨的。旨在真实体验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性、可行性,特点极其鲜明:立足于语文学习需要的关键能力。设计带有学科认知特点的言语实践活动,回归语言,扎根文字。
第三课:渊博学识的展示
在工作的第18个年头,×老师所在的学校开始使用某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这套教材的突出特点是从文学到文化,关注学生的积累。主张为学生打好坚实的母语基础。面对这套教材,×老师开始“充电”,备课的过程更像上自习,掌握大量资料之后,×老师开始质疑专家学者的一些观点,于是,她在课堂上“讲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跟学生分享自己的论证过程”。因此。她被学生称为“学识渊博的老师”,她也觉得自己“从文化和文学层面都变成了一个相对丰厚的人”。×老师上的区级示范课《逍遥游》被她认定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为了这节课,她查阅大量资料,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论证严密,能够自圆其说,得到了古典文学专家的认可。但在教学方式上。×老师认识到自己“又回到了最传统的讲授方式,因为那么多东西,讲授的信息量大”。
第四课:循序渐进的探索
讲授给×老师带来了非常大的愉悦感。但在使用一轮新教材后,她还是放弃了“独角戏”,决定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在反思自己已往的教学时,×老师觉得《一个好树种——泡桐》的情境创设显得幼稚,《智取生辰纲》的言语实践活动内容不够丰厚,她试图寻找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的方法。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她初步确立了“学生自主提问——师生整合问题——学生尝试解决——教师追问深化”的教学结构,以此引领学生体验思考过程。形成完整的对话段。×老师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教学作品是为青年教师上的观摩课《氓》,她在黑板上记录了学生提出的二十几个问题,然后根据古体诗的学习要求将这些问题分成几个大的内容领域。进而整合问题。聚焦核心,逐个解决。解决的过程为“学生表达——教师追问”。用追问的方式显现问题解决的线索和策略。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老师的特点:积累丰厚,思维敏捷,表达清晰。
第五课:平心静气的回归
以《氓》为代表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了×老师的教学特色:关注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用完整的对话段推进课堂。这样的课听起来并不“出彩”。但落实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自然融合,学习过程舒展,学生的获得感真实,师生共同用语文的思想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
进入工作的第30个年头,经历过若干次高峰体验之后,×老师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定位也更加明确:一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她的课堂教学中。文化理解、文化传承和文化反思的意味越来越明显。2016年,×老师参加了一次教学展示活动,执教《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她选定的教学内容是:基于文化背景的人物形象对比。面对语文界的各种讨论。×老师确信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欢迎的。她能够平心静气地表达自己的教学主张。
主题讨论:教师能量增长轨迹
很多研究表明。让教师自我确定专业发展目的和自我指导专业发展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实践有意义的、持续的改变。“所谓能量增长,主要是指学校教师在个性效能、批判性自主以及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老师30年间的五节课处于持续改变和提升的状态。用“能量增长”的概念来诠释×老师的变化比较贴切。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作品;能量增长;文化形象;专业支援;反思性实践者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17)03-0040-03
“教学作品”是指教师创造的课堂教学成品。它是教师个人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准确捕捉教师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学作品,勾勒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可以作为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视角。本文以从教30年的×老师的五节精品课为例,剖析教师能量增长的关键因素。
核心事实:30年·五节课
見到×老师之前,我从未见过如此“清醒”的教师,她能够清晰地描述自身专业发展的历程:遇到了什么人,读了什么书,上了哪些课,以及在这些关键事件中,她对教学的认识、对教育的思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成长故事环环相扣。其教学作品的变化最为显著。很像中国传统小说的链式结构,隐含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老师认为。下面五节课能够呈现其成长历程。
第一课:无知无畏的尝试
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老师参加了一项课题研究。为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安排她执教说明文《一个好树种——泡桐》。×老师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代表农业部、工业部和商业部。每个部门都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向其他两个部门推荐泡桐:农业部向商业部推荐,商业部向工业部推荐,工业部向农业部推荐……课堂主要内容是学生阅读的转化与输出。这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很高。教学特点是在虚拟情境或模拟场景中引领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学习语文知识。当年。×老师想到“点子”就采取了行动。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合理性。但是她居然获得了成功。这个带有偶然性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她尝试的热情。她开始设计各色各样的学习活动。虽然很多时候她并不知道活动设计的依据。甚至没有探寻过活动背后的理论支撑。
第二课:博采众长的实践
新课程改革启动后。×老师参加了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这里她与教学理论“不期而遇”。经过和研修班主持人的几轮争辩,她逐渐接受了新课程的相关理念,积极将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这期间,×老师的代表性教学作品是为来京参训教师做的《智取生辰纲》一课。为帮助学生品味小说创作手法的精妙,她先请学生自由批注,然后整合不同角度的批注引领学生撰写评点文章。从中发现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方对话、深度交流,师生共同走进文本。这节课是×老师独立打磨的。旨在真实体验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性、可行性,特点极其鲜明:立足于语文学习需要的关键能力。设计带有学科认知特点的言语实践活动,回归语言,扎根文字。
第三课:渊博学识的展示
在工作的第18个年头,×老师所在的学校开始使用某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这套教材的突出特点是从文学到文化,关注学生的积累。主张为学生打好坚实的母语基础。面对这套教材,×老师开始“充电”,备课的过程更像上自习,掌握大量资料之后,×老师开始质疑专家学者的一些观点,于是,她在课堂上“讲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跟学生分享自己的论证过程”。因此。她被学生称为“学识渊博的老师”,她也觉得自己“从文化和文学层面都变成了一个相对丰厚的人”。×老师上的区级示范课《逍遥游》被她认定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为了这节课,她查阅大量资料,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论证严密,能够自圆其说,得到了古典文学专家的认可。但在教学方式上。×老师认识到自己“又回到了最传统的讲授方式,因为那么多东西,讲授的信息量大”。
第四课:循序渐进的探索
讲授给×老师带来了非常大的愉悦感。但在使用一轮新教材后,她还是放弃了“独角戏”,决定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在反思自己已往的教学时,×老师觉得《一个好树种——泡桐》的情境创设显得幼稚,《智取生辰纲》的言语实践活动内容不够丰厚,她试图寻找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的方法。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她初步确立了“学生自主提问——师生整合问题——学生尝试解决——教师追问深化”的教学结构,以此引领学生体验思考过程。形成完整的对话段。×老师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教学作品是为青年教师上的观摩课《氓》,她在黑板上记录了学生提出的二十几个问题,然后根据古体诗的学习要求将这些问题分成几个大的内容领域。进而整合问题。聚焦核心,逐个解决。解决的过程为“学生表达——教师追问”。用追问的方式显现问题解决的线索和策略。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老师的特点:积累丰厚,思维敏捷,表达清晰。
第五课:平心静气的回归
以《氓》为代表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了×老师的教学特色:关注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用完整的对话段推进课堂。这样的课听起来并不“出彩”。但落实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自然融合,学习过程舒展,学生的获得感真实,师生共同用语文的思想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
进入工作的第30个年头,经历过若干次高峰体验之后,×老师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定位也更加明确:一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她的课堂教学中。文化理解、文化传承和文化反思的意味越来越明显。2016年,×老师参加了一次教学展示活动,执教《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她选定的教学内容是:基于文化背景的人物形象对比。面对语文界的各种讨论。×老师确信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欢迎的。她能够平心静气地表达自己的教学主张。
主题讨论:教师能量增长轨迹
很多研究表明。让教师自我确定专业发展目的和自我指导专业发展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实践有意义的、持续的改变。“所谓能量增长,主要是指学校教师在个性效能、批判性自主以及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老师30年间的五节课处于持续改变和提升的状态。用“能量增长”的概念来诠释×老师的变化比较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