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陶渊明生命体验的诗文自述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的诗文融化了其对人生的种种感悟与体验,让读者读来饶有逸趣,感同身受。文章以诗文自述的方式展示陶渊明对“生活乐趣与生命忧思”的独特体验,深化陶渊明的人品与作品是“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这种新识的个案典型,其人文精神能够世代相传。
  关键词:陶渊明;生命体验;诗文自述;生活乐趣;生命忧思
  “文学作为‘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不是一般的历史社会人生的记录,而是对历史社会人生带有生命体验性的记录。任何以敏慧的悟性来读文学的人都会有感受到,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它以诗意的情感,体验着自然生命、文化生命和个体生命。”[1]陶渊明诗文中对于自然生命、对于个体生命,对于文化生命的体验,是深刻而且独到的,既打上深深的时代印记,又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文“无所不在地渗透着崇尚生命体验的文学思维方式,通过借文学来论证自己的本质存在,认证自己作为万物之灵的存在。充分展现了人与文学之间的生命互换和生命互证。”[2]因此,文学创作一旦进入生命体验,即会被作者的灵魂所浸透,而心灵也会给这一切孵化出活生生的生命。当作者进入生命体验的时候,创作就有了“创作生命”,文学也有了“艺术生命”。文章以陶渊明诗文自述的方式,展示其对生活乐趣与生命忧思的独特体验,让我们静默聆听,感受其独到的人文精神。
  生活乐趣篇
  1、饮酒
  我喜欢饮酒,“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饮酒二十首序》),一尽便醉,特别兴奋,个中滋味真是妙不可言:“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饮酒》其十四)。为此我创作了《饮酒》二十首,专写酒后狂言,或有犯忌之辞,也顾不得了。《五柳先生传》也是写我喝酒明志的,人们常说酒醉心明,此话不假。我是越喝头脑越清晰,越饮心志越坚定。所谓“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在《止酒》歌里,我放声高唱:“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所以我认为自己同扬雄、曹植、阮籍等人一样,一生离不开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因此而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酒文化、酒艺术什么的也未可知。好友颜延之谓予“性乐酒德”,“道不偶物”(颜延之《陶征士诔》),可谓知音矣。
  2、写诗
  我还喜欢写诗,四言、五言不拘,崇尚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主张要渗入一点哲趣,出点彩,才算佳作。我自己比较喜欢《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好就好在像后人说的那样“境与意合,情与景融”,庶几顿悟而渐臻忘我佳境。且点到为止,不必道破,让人去回味,去体悟。至于读书,我喜欢广涉博猎地浏览,不愿墨守章句而钻牛角尖。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惬意与感悟。譬如,我读《史记》,便与人不同,叔孙通“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史公谓为“汉家儒宗”(《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余则独慕鲁两生不事二姓,“特为贞夫”,“逝然不顾,被褐幽居”(《读史述九章·鲁二儒》)。二子之所为,于我心有戚戚焉。他如“夷齐”、“屈贾”等人类是,余所钦仰焉。此外,我亦留意于纸笔,试为构思创作,“常著文章自娱”(《五柳先生传》)。粗略估算一下,约有一百二十余篇。吾所著文章,虽曰“自娱”,然而“染翰慷慨”、“导达意气”者(《感士不遇赋序》),亦有不得已焉。古人谓树业有“三不朽”,“功”与“德”,余不敢望,垂空文、立虚言,或有可择乎?然余非刻意所为,天籁如是矣。
  3、与农民交往
  除赏菊观鸟,品酒赋诗、读书会意、染翰著文之外,我还喜欢与农民交往。他们朴实真诚,彼此无甚拘束,“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一派淳朴,十分平易。有时,他们也主动串门:“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饮酒》其九)。其关切与热情,令我感动,内心温暖。
  生命忧思篇
  1、对迁逝的真切感悟
  岁月匆匆,“倏如流电”(《饮酒》其三),转眼“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责子》),恰似“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己酉岁九月九日》)。我也想过,人干嘛要衰老,瞧那木槿花,“晨耀其华,夕已丧之”(《荣木》),朝开夕谢,令人伤感,生命竟然如此短暂!“人生若寄,憔悴有时”(《荣木》),“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每念及此,便不由自主想起好友刘遗民“山泽久见招”(《和刘柴桑》)之事,心情异常复杂。远师许酒笃意,虎溪破戒真情,犹在目前。虽曰“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和刘柴桑》),然内心深处未尝不“踌躇”(《和刘柴桑》),多次萌发皈依佛门之念。这些年来,几位亲人相继过世,更使我“情恻恻以摧心,泪愍愍而盈眼”(《祭从弟敬远文》),“感惟崩号,兴言泣血”(《祭程氏妹文》),难以节哀,莫止冥思,自然而然陡添西方净土之想。看来生老病老,人莫能免而人莫不思,而俗之常情,皆戀生惧死,不论“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形影神?序》),余亦有言:“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己酉岁九月九日》)。
  2、对死亡的超然觉醒
  定思冥想过后,我似乎得到了超脱。“死”在我看来已不是那么可怕了,就像“辞逆旅之馆”(《自祭文》),离开旅馆回家一般,自然而正常。——人总不能老呆在旅馆呀!“有生必有死”(《挽歌诗》其一),“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告子俨等疏》)实在应该想开一点。其实,“死”也可以说是暂时“出门”,说不定有朝一日还会“归来”,只是没那么快,所谓“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挽歌诗》其二)这并非我方内人妄言慧事,乃自道直觉而已。佛教三生业报轮回之说,在我潜意识里,感觉真是那么一回事。佛陀不诳语,只要发愿向善,人的未来生命是可以期待的。想到这里,我心里很充实,很坦然。于是我写了《自祭文》、《挽歌诗》和《形影神》等,平静地牵着“死”的手,调侃着对它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神释》)——咱们走吧!
  最近两月,“风气萧索”,“草木黄落”(《自祭文》),我感到身体“渐就衰损”(《告子俨等疏》),原有“脚疾”(萧统《陶渊明传》),又添“痁疾”(颜延之《陶征士诔》),浑身作冷发抖。虽“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告子俨等疏》)。偶尔停药,竟然白日做恶梦,出现幻觉,仿佛自己已经死了:“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挽歌诗》其二),“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挽歌诗》其一)。他们悲恸欲绝,哭得那么伤心。不知怎么,我自己倒坦然了,无所谓了。也许是“归来”观念在内心深处扎了根,也许是我这个花甲老人已经超越了自身生死,悟破了人生真谛。——“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自祭文》)然而,话虽如此,情犹未了。余俗缘未泯,临终还是放心不下:自念平生“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以致身无长物,家无余财,使吾儿佚佟等“幼而饥寒”,且“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告子俨等疏》)……
  诗歌是生命活动的韵律,是生命的态度,生命体验的心灵史。作家的创作经验、态度、审美取向,永远是对现实生命的体验与历史生命的观照。作者的主体意识有“基本心态”流露在作品内,在体验作品的主体意识时,要体验作家的生命灵魂,即作家的胸襟、意志、修养、人格,要感受作家的心灵及感情。陶渊明的真切与朴实,深刻与睿智,细腻与豁达,令读者震撼和感动。品读他的诗文时,我们能体会到他们生命活动的韵律及态度,仿佛观阅了一部生命体验的心灵史。情,可言,又不可言,可尽情,又不可尽意,有言不尽的情愫。诗人对生命的体验,有着无尽的感受。“大诗人(陶潜)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底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3]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与人文精神,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J].文学遗产,2003,(5) :17-18 .
  [2]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J].文学遗产,2003,(5) :17-18 .
  [3]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M],中华书局,1962:38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打算通过研究揭示股票两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武装大众投资者的头脑,缩小与专业投资者的差距。通过对两大要素的相关分析,本文得出两者相关性为长期正相关,短期正相关为主,负相关为辅的结论。  关键词:股价;成交量;博弈;供需  一、引言  本文以个股分析为主,通过对其每日变化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在特定条件下的股价和成交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在特定条件下股价走势预测,再从博弈论的角度进一步分
期刊
摘 要: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做什么事情,先学会做人! 《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健康的体魄,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树立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文明形象。本文主要从校园文明、学生礼仪角度探究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工作存在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的专项统计数据,利用ArcGIS的数据空间可视化功能,分析全国各省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废水排放情况,探索各省废水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其原因进行预测。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其中,水环境的建设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单位G
期刊
摘 要:公共艺术属于城市美学的研究范畴。本文基于人们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基本认识,尝试从公共艺术景观的本质属性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并探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设计中一系列要点。  关键词:城市公共景观;设计;艺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具有鲜明社会性和信息性的公共艺术在欧美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对于提升现代城市形象和建筑空间环境品质产生积极影响。作为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城市雕塑与壁画
期刊
摘 要:射孔弹头是一种典型轴类零件,在其加工过程中需检测产品质量特性很多,对所有特性都进行检验存在巨大困难,需从中找寻少数关键的质量特性,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将事半功倍。本文首先总结现场质量问题,定义关键质量特性并比较现有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方法,然后使用马氏田口法识别关键质量特性,在减少特性数目的同时也保证了对异常验出的有效性。  关键词:马氏田口法;关键质量特性;特征选择  0 问题的提出  射孔弹头
期刊
摘 要:九江学院作为九江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着强大的智力支持。在近十年来的发展壮大中,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起点低、底子薄,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针对这些问题,在九江市“决战万亿,做大九江,开创昌九双核发展新征程”的政策背景下,来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完善九江学院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地方高校;商务英语;本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限制地方普通高校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又结合MOOC的发展探讨了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可能对传统教学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普通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了如何借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来促进高校的转型,包括教师思想的转变,课程内容的转变,以及考核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资源禀赋;外部约束;MOOC;高校转型  基金项目:本文系通化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项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1997年至2011年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计算,并利用城镇化的主要指标对计算所得的效率指标进行回归建模和对比。研究表明重庆市城镇化建设对于农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负面的影响,城镇化过程中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外流,致使农村经济发展乏力很可能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的原因。本文根据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提出能够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期刊
摘 要:科技馆是社会科普教育的先锋阵地,其主要形式是以展品展览为主,科普教育活动为补充。然而,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休闲方式也丰富多彩,科技馆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本文就目前我国国内科技馆存在的问题,以“东莞科技馆”为例,谈谈开展科普活动对提高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教育;科普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和教育水平越来越体现在国家
期刊
摘 要:社区党员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好坏,决定着社区党员自身能力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整个地区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劣。结合工作实际,本文分析了当前阿瓦提县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对今后如何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社区党员教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社区党员;教育培训;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社区党员处在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城市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