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育中的品德情感教育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而传统教育(生物学教育也不例外)只注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只注重发展学生运用知识、原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忽视了教育教学中应涵盖的品德情感教育。品德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的深层教育、人格教育。
  中学生物学教育也蕴含丰富的品德情感教育,即通过中学生物学教育可使学生在有关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方面获得发展。也就是说通过中学生物学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有助于陶冶中学生的高尚情操,有助于规范中学生的行为。笔者在多年的中学生物学教育中一直致力于兼顾这一方面的教育,获益匪浅。
  
  一、培养中学生科学世界观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学校教育对他们影响很大。因此用科学的世界观抢先占领中学生这一“处女地”显得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中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依赖于中学各学科的教育。其中少不了中学生物学教育的帮助。譬如,当讲授细胞的化学成份后,学生知道了构成生命的化学元素有几十种,且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为生物所特有。教师可适时向学生灌输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和世界是物质的哲学观点。又如学生学习了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有关知识后,有益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意将生物“新陈代谢”的有关知识升华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规律”的哲学思想。同时还可启迪学生发奋图强,领悟人生要不断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的真谛。此外,通过学习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物种丰富、特有和古老物种多、经济物种居首位和生态系统多样,以及了解到我国古代生物科学贡献和现代重大生物科学成就后,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献身生物科学的理想。
  
  二、陶冶学生情操
  
  陶冶教育是一种渗透感染、潜移默化的德育方式。我国是一个具有陶冶教育优秀传统的国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从。”北齐文学家颜之推认为:与道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芳之”;与道德败坏的人在一起,“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臭也”。这正如常言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样,良好的氛围对学生影响很大。对中学生实施陶冶教育可以寓于生物学课堂教学和课外生物活动中。如学生在生物分组实验中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各司其职、团结协助。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友谊感。再如定时指导学生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制作小生态球和昆虫标本,调查本地生物资源和环境质量状况;带领学生参观生物科技(包括农业科技)实验基地等,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劳动情感等。此外,中学生物学教育蕴含了很高的陶冶教育价值,五光十色的生物界、飞红点翠的大自然、栩栩如生的生物标本、引人入胜的直观媒体、逻辑严密的生物学理论、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述、妙趣横生的分组实验、积极进取的课堂气氛、其乐无穷的野餐实习、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等等,无一不是向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源泉,无一不使学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规范中学生的行为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传统文明,历来重视行为规范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言行举止教育,真可谓做到了“教书”、“育人”两不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多次颁布了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明确了中学生通过中学教育应达到的行为准则所要求的目标行为。具体针对中学生物学教育来说,中学生通过中学生物学教育应该养成并表现为爱祖国、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文明礼貌、注意美育,维护秩序、遵守纪律,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等良好行为习惯。如向学生介绍孟德尔坚持8年豌豆杂交实验后才得出两个遗传基本定律的事迹,有助于规范学生上生物课的行为:注意力集中,思考问题严谨,做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再如学生学习了人体卫生的相关知识后,其行为自律明显增强:科学锻炼、合理膳食、讲究卫生、严格作息。此外,学生通过生态学知识后,知道了困扰人类发展的“五大危机”,主动参加生物科技竞赛,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行列——植树造林、爱护花草、节约资源、不乱扔垃圾,敢于和不良行为作斗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中学生物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它属“隐蔽课程”教育,容易被忽略——教与不教一个样,教好教坏一个样;另一方面它是一种深层教育、人格教育,实施与评定很困难。但鉴于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教育工作特别是教育的领导者、决策者,要看重品德情感教育,千万不能重蹈覆辙——“最大的失误是教育”。
  (作者单位:415900湖南省汉寿二中)
其他文献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这是诗圣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对李白诗歌的高度赞美。作为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确已登峰造极,无人可比。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追求完美的人,一生却都生活在痛苦的阴霾里,这有他留下的诗歌为证。   李白的诗似乎对“月”对“酒”情有独钟,但稍加品味你就会发现他深藏在“月”和“酒”中的痛苦与无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期刊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着力培养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动口、动脑、动手,发展思维及探索能力。解决自己在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这对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地、灵活地选择教法,有意识、有计划地精讲精练。教师提问时,问题要来自学生了解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发现问题
期刊
现代职专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对外交往渗透到经济、文化、科技、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必须经常进行理想和前途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主动性,更要学有成效。近时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学有成效,就必须要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个人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    一、优化课堂教学的
期刊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社会素质上来。所谓数学课堂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的一部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这些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针对这些学生的问题及教师出现的想法,我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
期刊
英语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是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所以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善于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在主动思维、积极参与下轻松地学会使用语言。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轻松、愉快、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这样学生大脑才能高效工作,创新思维才能活跃。如教人教版Book I Lesson 86一课时,我
期刊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体内容,且是新教材改革力度很大的一章,下面就我在这一章的教学实践谈些体会。    一、与旧教材的对比    新教材与原教材对本章内容的安排有重大的变化,新教材增加了“一一映射”、“函数应用举例”及“实习作业”。同时删去了“幂函数及其图象”、“换底公式”、“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由于教学要求的降低,新教材删去了“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证明”,只结合图象说明结论的正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再创造者,教师教学的中心应由主导转向引导,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合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玩乐中,从而使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使数学知识技能生活化    要想数学知
期刊
【摘要】以开放性的情景问题替代原本封闭的事实性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对课堂学习进行生动的导引和贯穿,将会成功地诱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挑战问题的渴望,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学科内外的知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情景问题 未来教育    数学新课程与原来课程的重大区别,在于更广泛地发展学生创造生活的智慧与能力,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期刊
一、理解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在记忆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必须在理解意义的前提下去记忆。    二、趣味记忆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要诀可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    三、重复记忆  
期刊
创造思维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学科的侧面进行创造思维培养,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学科和课堂的必然结果。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实验性强这一有利因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发展学生自我创造力。加强物理实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实验、多思维,提高实验效果,将学生从定位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引发学生发散思维,诱导学生创造思维和训练学生创造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