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专英语听力的任务型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听力教学近年来逐渐被重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手段,因此,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本文在分析中专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任务型教学的课题研究假设和理论依据,论证了适合中专生的英语听力任务型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在中专英语听力课上的显著优势,得出了任务型听力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结论,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及改善学生学习情感状态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中专英语听力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
  
  纵观中国的英语教学,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课的授课方式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大部分教师将外语教学理解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对思维的训练,对审美情趣的熏陶,对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扩展,对合作能力的培养,对情感体验置于不顾。因此,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备课,准备了大量的试卷,搞题海战术,导致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大为减弱,乃至厌恶,更不用说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与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语言学理论更强调语言习得是获得语言交际技能的过程。以此理论为指导的交际教学法,在强调要创造较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的同时,也要求学习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和愿望。
  任务型教学法就是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产生。它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其核心思想就是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它把语言教学与学生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一、我校中专生英语听力能力现状
  由于近几年高等院校大量扩招,大批优秀初中毕业生选择读高中考大学的路径,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分数线已经降到很低甚至没有分数的“门槛”,学生生源素质逐年下降。大量的学业水平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程度的学生涌入中等职业学校。他们的英语知识缺乏系统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连基本的语音和语法都没过关,没有掌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我校学生也不例外,这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我校是专门培养护理人才的中等职业专科学校,侧重于医学常识及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虽然课程设置规定英语是必修的基础课、公共课,但与专业课相比,英语仍是“次要课”。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再加上重视程度不够,可想而知英语成绩的提高难度相当大。听力作为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之一,却无人问津。不少学生学习英语向来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而在中专学校,在没有升学压力的前提下,学生的听力能力基本等同于零。
  因此,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情境,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到知识,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是任务型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
  二、任务型教学的课题研究假设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假设
  1.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机或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途径。
  2.研究假设:将英语听力内容与任务型教学途径整合起来,建构新型的“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听力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二)理论依据
  第一位将任务型教学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的是Prabhu。1979年,Prabhu在印度南部的Bangalore开始了把当时看来很激进的理论假设付诸实践的大胆教学试验。他认为: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ds are focused on the task,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Prabhu被认定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创始人。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是Jane Willis。她在1996年写的关于“任务型学习”的著作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出版后获得BEN WARREN国际图书奖。Jane Willis认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强调的是学习语言中“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这就要求学习者为完成一个任务而在活动中以交流为目的(“with some kind of communication purpose”)真实的使用语言(“process the text for mea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the task”)。而这种活动需要学生参与到reading,listening和reviewing之中。
  那么什么是任务呢?纽南(David Nunan,1989)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包含五个方面:(1)任务目标;(2)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3)给予输入材料的各项活动;(4)任务所隐含的教师和学习者的作用;(5)任务执行的环境。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也就是说,任务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是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外语教学课堂中的任务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以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庞继贤教授则认为,所谓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制定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这种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支持环境。
  三、适合中专生的英语听力任务型教学模式
  中专生除了专业基础薄弱,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上课时根本无法做到认真听讲,在初中阶段养成的各种不良习惯都会在课堂上暴露出来,如思想不集中,做小动作,没有心思学习,发呆,做白日梦,请假去厕所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所以,唤起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
  在听力课堂上,采用激趣—导学—做任务—展示或表演—评价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每一环都以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在活动的过程中,分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由小组长将听力内容的任务分派到小组各个成员,最后按情节整合展示;如果需要表演,则各成员准备好自己的任务点,共同演练表演。这样既能降低难度,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开口,又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学习效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关注学生。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及表现,积极性和参与性,表现欲望和懒惰习性,多层面地科学评价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通过依靠教师的引导和促进,逐步使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策略形成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在对学生听力成绩的评价上,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
  四、任务型教学在中专英语听力课上的显著优势
  (一)非常适合听力教学。虽然任务型教学设计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但在实际操作中更注重听,说技能的训练。而在我的听力教学中,任务的完成需要听,任务的展示需要说,这样很好地把听和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改变中国“哑巴”、“聋子”英语的现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框架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每个阶段地目标清楚,同时教师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任务细则,达到最优效果。
  (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能够认真听,尽全力完成自己的任务,不拖小组的后腿。随着学生自己的参与度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越来越高,学生自身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胆怯、放弃转变为大胆、积极地去听。
  任务型教学法是外语教学领域的大胆尝试和革新,为外语教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这种教学法的语言教学思路是以任务为中心,是近二十几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把语言能力目标和工作能力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使得课堂真实化和社会化,使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发展了认知潜力。因此,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会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Prabhu,N.S.Second Language Pedagogy[M].Oxford:OPU,1987:29.
  [2]Jane Willis.[M].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3]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8.
  [4]Skehan,P.Acognitive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UP,1998.
  [5]庞继贤.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导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F5.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运用计算机挖掘技术归纳、整理及分析头针疗法的应用科属及病种、进针方式、行针手法、头针各体系、头针刺激部位和治疗效果,探讨头针疗法的临床运用规律及特点,
期刊
口渴是一种因体内津液不足或津液输布障碍所致口中干燥而欲饮水的症状,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口渴的原因有多种,既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甲亢、干燥综合征、感染发热、神经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教材的全面推行,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纵览近几年中考、高考的阅卷情况,考生丢分最严重的项目就是阅读和写作。尤其是写作,已经成为拿高分的关键所在。  有试卷反馈表明,在考试中,至少有33%的学生根本不写作文,33%的学生只按汉语把单词写出来,词不达意,句子不完整,甚至找不到主语。即使凑合写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法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每组治疗2个周期,比较治疗
语言和思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还具有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功能,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初中英语《新课程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这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途径。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从能“听懂”到“会说”。但是听说能力差是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这也制约和影响着其他英语技能的学习。“听、说”在每年的中考英语试卷中占20分,占全卷试卷分数的六
摘 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信息技术给中学英语教师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给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探索。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 中学英语教师 专业成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学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
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广,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日趋上升,择求最好的方法来进行英语教学大有必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我认为,除了在课堂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中接受知识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拥有自由运用英语的天地。这样课内外结合,效果更佳。  一、课内是知识的源泉  学生主要在课内接受英语知识,因此课